绿林网

关于贾宝玉的作文450

关于贾宝玉的作文450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贾宝玉的作文450,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感到很惊讶,令我最难忘的是乌塔独自一人到国外去旅游。

一个14岁的小女孩乌塔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

她十四岁就能利用暑假到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旅游,最后还想继续挣钱到中国呢。我既羡慕乌塔的经历,又敬佩乌塔的胆量。而我呢?一想到这里我就脸红了。不做家务,像温室里的花朵,遇上什么事就退缩,依赖性太强了。我们只会学习,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外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大一样。中国的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花了。而外国的父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像乌塔,旅游费都是自己赚的,两者之间太不一样了。

我觉得乌塔说的“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的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看电视、看书认识的世界不够完美,要身临其境才能发现世界真正的美。

我想对中国的孩子说:“挣开溺爱的怀抱,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雄鹰吧!”我也要对中国的父母说:“放手吧,给我们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我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像她那样独立生活。

第二篇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450字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乌塔》这课。品味着乌塔的一句句话语,我思绪万千……

我从文中得知乌塔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她这次趁暑假游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她可真了不起。

想起我,从来都是家里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已和乌塔对比一下,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

我们中国的家长都不会让自已的孩子出远门,走远路。而且几乎每天上学都要送我们。放学还要来接我们。想到这儿,我想对家长说一句: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呢?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多给我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吧。同时我们也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450字

学过课文《乌塔》,我深有感触。乌塔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女孩,可是她却能一个人游玩欧洲的许多国家。

从乌塔身上,我看到了外国孩子的独立能力特别强。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中国孩子,从小一直依靠爸爸妈妈,做一些稍微危险的事,父母就不放心了,他们总是把我们保护的很好。正因为这样,我们就养成一种依赖父母的心理,碰到一些不会做的事,会让父母来做,这样就少了我们亲身体会的机会。而外国父母对孩子却十分放心,从小让他们自己出去玩,遇到困难让他们自己解决,还很放心让孩子独自去外国旅游。外国父母对孩子会有一定的要求,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胜利,而中国的父母总是把我们安排得十分细致。

同样是父母,同样是爱我们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我想:我们中国的教育方法是应该改一改了。我们虽然不能很自由的成长,但可以学习乌塔的独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450字

今天我们学了一片新文章,名叫《乌塔》,这篇课文,它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大方,做事要勇敢。

乌塔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她自己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地。

这个14岁的小女孩见了作者先主动打招呼,还告诉作者自己叫乌塔已经14岁了,他还告诉作者自己是德国人。

她还非常勇敢。因为她自己独有欧洲。

而我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如果让我一个人游欧洲肯定下的大喊大叫。

就是一个小树枝叶把我吓怕了,是一次我去到一个黑洞里的小树枝把我吓找了把我下着了,我进了黑洞,突然脚下踩着一个小树枝把我吓出来了。

以后我要学无他的机智勇敢,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450字

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在罗马结识了一位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和乌塔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环游欧洲,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准备。读完这篇文章,我对乌塔非常敬佩,感触也很深刻。

我今年已经10岁了,乌塔只不过比我大几岁而已。然而,中国的孩子如果说:“我要自己走遍中国!”我们会怀疑他是不是疯了;在外国,小乌塔独身游历欧洲却是事实。我在家里是全家人的宝贝,爸爸妈妈惯着、宠着,什么事都由着我的性子来,稍不合我意就要耍性子发脾气。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当回事。而在国外,两三岁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就要自己独立,父母不再管他们。如果摔伤了,我们一定会大哭大闹。外国的孩子却不管有多大,都会自己爬起,不掉一滴眼泪。

我是这样被溺爱,许多同龄人也是这样,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现在可以依赖父母,但以后我们长大了,父母不在身边了,我们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应该不再依赖父母,应该脱离父母。如果以后我们连自身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我们还怎样在社会上立足?还怎样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呢?我想对家长说:“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应该管好自己,请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吧,这样你们的孩子才能展翅飞翔!”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450字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是个了不起的德国孩子。

她可以为了一次旅行,阅读这些国家的书籍,可以为了一次旅行,放弃周末玩的时间,可以为了一次旅行,放弃假期这么长的时间,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并坚持了三年。我从心底里佩服她,一个比我大四岁的小孩。

我们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单独出门,我觉得又对又错。对是因为现在在实行计划生育,一般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生怕出了什么闪失,有时连一个马路都不让自己过。错是因为木让孩子亲身经历。有一次,我暑假去苏州三日游,没有家长,只有老师,朋友。回到家,我就像哑巴会说话了一样说了一个小时。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450字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一个年仅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竟然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乌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挣生活费,如果换成是我,肯定会喊哭喊累,赖着不做。我们中国的小孩子因为科技发达,所以每个人都有着依赖思想,每天放学要么就是爸爸妈妈来接,要么就是自己搭车回家,而乌塔却一个人游历欧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国家都是独自一个人走着回家的。

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我想:要是我和乌塔生活在一起,我会以她做我的榜样,学习她那种独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赖思想。

从现在开始,我要向乌塔学习,每天早起早睡,自己叠被子,自己梳头,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碗,另外还要帮助家人做事,比如说擦窗户、扫地、拖地。。。。。。

除了这些,我还要提出倡议:我们要自己做自己的事,还要帮助家人做事,我们要克服自己的依赖思想向乌塔学习!

第三篇

她静娴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她骨子里烙着写不完的悲伤,读不尽的凄凉,彼时如花的年纪,眼底已有了阅尽沧桑的清冷。

他衔玉而生,行为孤僻而乖张,性格傲岸且倔强,是世俗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不愿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期盼与人之间不再是咫尺天涯,当然,也只能是期盼罢了。

他们渴望生活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可以掌握自己的灵魂。

他们渴望婚姻像司马相如般休戚与共,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

可是,在那个发出腐朽气息而又处于新旧交替的华丽时代,他们迎接到的往往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落无助,就连空气里都时常弥漫着泰山压顶般的空虚感。

在她眼里,贾府所呈现的那种华丽还有喧哗,好似水中月情迷着镜中花。

他们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就像一抹惨白扎眼地杵在五颜六色中。

他们喜欢看《牡丹亭》,喜欢臣服在幻境中短暂的快意。那些幻觉创造着黑色的伤口,每个伤口都如同黑色的曼陀罗,一边妖娆,一边疼痛,空气里漫无边际的黑色暗香肆无忌惮地涌动着。

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真实,一样的渴望。钟情于孤独,沉沦于寂寞。而快乐早已在百转千回中碾成了千疮百孔的不堪回首,无力挽留。

他们凄美的爱情终结在一场纸醉金迷的盛大演出中。

夜已阑珊,他撩开喜帕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宝钗微抿的唇,精致的面容可谓无懈可击。他呆呆的,娶到意中人的欣悦顷刻间瓦解掉了,仿佛千沟万壑的心脏表面被穿针走线般缝合进绝望。

她望着明火,一行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地面上开出了忧伤的透明花朵,似是无声的控诉。

她笑靥如花,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中忽的想起了一句话:“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短短一夜,颠覆了三个年轻人的命运。

林黛玉她以勇敢决绝的死亡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贾宝玉对家的绝望延伸到了极点,终于,他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是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叹回望灯如旧,惟添几许新愁。

是谁在流年里深深悲吟。悲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看山思流水,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第四篇

我眼中的贾宝玉

我们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在家里看87版的《红楼梦》第二集,学校里看了第一集。第一集快结束的时候,我很想看到贾宝玉的模样。结果,第二集才会出现。所以,我只能在家里看。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津津有味的看着红楼梦。没想到贾宝玉竟然是这样一个人物!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不仅仅如此,贾宝玉还是一个对女生十分喜爱的一个人。由于他从小都是在女生的周围长大的,所以她的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女生的娇气。每次有不称心的事他就会耍她的小脾气,而且经常在家里。

这就是我眼中的贾宝玉,又娇气又会耍小脾气。

同学们,眼中的贾宝玉是什么的?和我一起讲一讲吧!

第五篇

我是比较讨厌贾宝玉的,一个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东西。但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我是很欣赏贾宝玉。欣赏他的个性,敢爱自己之所爱,恨自己之所恨,他永远不肯走“正途”,是封建势力的叛逆者,他从来不读四书五经。大家都知道,在贾府那样的一个声势显赫的大家族里,贾宝玉能够平等待人,和自己的丫鬟,小厮门能当成朋友来处,这是多么难得啊!虽然别人看贾宝玉是个情种,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他非常喜欢女性,但是这可以看出来他平等待人,不歧视女性,这样的男人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大家的表率,我们应该做到这样。他如饥似渴的阅读西厢记,牡丹亭,大家都知道,这些书在那个时期就是小说淫词,在现在的这个时期也是很少有人愿意读的书,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反对封建社会。所以,我认为不要只一味的看贾宝玉的坏处,也要看看他的好处

他也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男人,在31回他和金钏玩闹,让王夫人看到了,打了金钏一下,那时候他是干什么吃的,他不求个情也就罢了,怎么自己马上就跑出去了呢!大丈夫应该敢作敢当,他可到好,把责任推给一个弱女子身上,致使金钏投井而死。、

对自己的爱情忠贞不渝,一心想着黛玉,可到最后又怎样。一个死了,一个出家了,那又怎么样。生在不了一起,死在不了一起,又怎么样。为他们悲伤吧!!!!!

第六篇

那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奇事,贾家得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宝玉,所以叫贾宝玉。

一年后,贾宝玉有位表妹也出生了,叫林黛玉。黛玉母亲去世得早,被接到她外祖母家寄养。

黛玉离船登岸来到贾府,刚进屋子,就看见了贾母。两人抱头痛哭后,贾母安排黛玉依次见了府中的三个姐妹(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两位舅舅。

二舅母王夫人叮嘱说:“就是我那祸害儿子还没回来,要见了他,不要理睬他就是。”黛玉听母亲说过,表兄出生时嘴里含玉,非常顽皮,喜欢和女孩儿一起玩,外祖母非常溺爱他。

黛玉坐下吃晚饭,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原来是宝玉来了。黛玉一见,大吃一惊,想:“怎么看他这么眼熟,像在哪儿见过。”宝玉也笑着说:“这妹妹我见过。”贾母笑他胡说,宝玉说:“虽说没见过,但看着眼熟。”

宝玉走到黛玉身旁坐下,问黛玉读过书吗。黛玉回答只上了一年,认识几个字。宝玉又问黛玉有没有玉。黛玉回答没有。宝玉一听,立即摘下玉摔在地上。

晚上,贾母安排黛玉住下,黛玉想自己初来就惹宝玉生气,差点把玉摔坏,忍不住一个人偷着伤心落泪起来。

第七篇

晴朗的一天,林黛玉病歪歪地躺在床上,摆弄着手中的笔记本电脑。忽然,一则消息跃入眼帘:宝二爷要送探春娘娘回去。林黛玉一想到尊贵的宝玉要风餐露宿,远行千里,至卧床不起。丫头紫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偷偷着发了一个“伊妹儿”给宝玉,告诉黛玉病重的消息。宝玉得知这一信息,心急如焚,连忙乘五角飞碟直接从豪华大客车飞回金菱大观圆。

黛玉见了宝玉,便觉神气爽,病也好了一大半。可宝玉却犯愁了,他得探春回去,可林妹妹怎么办?正在这时,“嘀……”手机响了,原来是小霸王薛蟠打来的。宝玉告诉对方自己的烦恼,对方却哈哈大笑起来:“区区小事,何须烦恼,你变成两个不就行了吗?‘宝玉一听,欣喜地想:对呀!,再克隆个“假宝玉”不就行了吗?

宝玉立刻开着奔驰来到克隆公司,跟着仿真机器人来到“2000达不溜”工作室,只听到“嗒嗒嗒”“隆隆隆”——半饷,又一个”宝玉”出现了。宝玉对“自己”的思维稍做改动,去掉“不爱学习”,“看《西厢记》”等因素,又输入“听老祖母的话”等程序……立刻,一个没有缺点的全新的“假宝玉”出来。贾宝玉把“假宝玉”送回家,自己则开着五角飞碟又飞回送行的队伍中去了,宝二爷做梦也想不到的是那个“假宝玉”对老祖母的话唯命是从,变得爱读书了,可要命的是,“他”不理黛玉了。

老祖母满心欢喜,一心以为是薛宝钗哦起的作用,就将宝钗定为自己的孙熄,择日完婚。林黛玉听了,如五雷轰顶,痛不欲生,再加上“宝玉”对自己爱理不理的,便又气又恨,忧伤归度——死了。

再说宝玉兴致勃勃地回到家中,发现自己所爱的人死了,家里一切都变了样,他懊悔不已,便心灰意冷到去做了和尚。

曹雪芹同情宝黛二人,便将这一爱情悲剧写进了《红楼梦》。

第八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出了一个“好”题目,就是让我们演课本剧,我们一次都没接触过这类的事物,因为我的好奇心,我就向老师报名了。

老师要我演“红楼春趣”还觉得没什么,也没多想,但听说要我演贾宝玉的时候,我却又惊喜又意外。那时我正与同学玩耍就没多想,又过了一会儿,我才意识到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和女同学在一起演戏我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下面肯定有同学议论纷纷,说姜钧杰喜欢某某人。我继而跟老师对了一下,没错,老师说一起演的还有7。8个女生,就只有我一个男生。原以为最差的角色就数猪八戒了,没想到还有贾宝玉这个角色。

排练了好几次终于等到上演的那一天了。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外操场,我们各个穿着汉服,在微风的吹动下,真似神仙下凡的感觉。来到舞台上,台下的观众映入眼帘,我顿时觉得脸上很烫,有点发烧的感觉。又看看旁边的女生们,她们倒没被我影响,还是很自然。

终于,我硬着头皮演完了,老师竟然把特级演员称号给了我,原因是我在表演的时候脸很红,很像贾宝玉。

第九篇

以前我在我第一遍看红楼梦时,我并没觉得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有多么直接的表达,一直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这句话持怀疑态度。

贾宝玉跟林黛玉之间的相处虽然较其他女子当是多些

而且点明贾宝玉和林黛玉互相喜欢的,也是后半部内容,贾宝玉要与薛宝钗结婚的悲哭啼啼,以致病死。

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从没有接触红楼梦,如果我从没听别人说过:这是一本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表现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后部,也就是全书的一半以后内容,那么,我绝不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会有什么深厚的爱情关系。

甚至我只是觉得他们是处于一种高于友情有低于爱情的一种尴尬的感情局面。

这是在我第一次看完红楼梦的个人感想。

等到很久之后,老师开始要求读红楼梦。我就又开始重新阅读红楼梦。因为较之前,早已有了一次阅读经历,所以读起来比以往还是省事不少。

但当我第二次重读时,我注意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细节。

一是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带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的画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现,方想起话未忖度,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她拿出玻璃绣球灯,让宝玉自己拿着照明,并嗔怪“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

宝玉冒雨来看黛玉。黛玉打趣宝玉穿的蓑衣,像个渔翁。然后宝玉问黛玉要不要蓑衣,黛玉不假思索的就说:“我不要他。带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的画和戏上扮的渔婆了。”这句话,意思非常暧昧。此前黛玉说宝玉是渔翁,现在又说自己是渔婆。这不是一对,又是什么?黛玉想到这点,脸顿时羞红。这里宝玉并没有对黛玉说的话做什么反应,而黛玉自己就先脸飞红,直接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等到宝玉要走时,黛玉给宝玉一盏玻璃绣球灯用来照明。并说,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

小细节的暖心之举,让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赫然显露出来。

在电视剧中的结尾,宝玉被救出来后只有黛玉留给他的一盏玻璃绣球灯,然而就算是这样,最终也是不小心被人撞地上,摔碎了。就这样,带着绝望的心情,在白茫茫大地中响起踏雪声,宝玉消失在天际…。

二是

贾宝玉在旁看着薛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这段写的是宝玉看宝钗看呆了。但是他想的是这胳臂如果是黛玉的怎么怎么样。

人看到上世界上一件很好的东西,他马上下意识的想到的是“我自己的那件东西”并进行对比。所以,宝玉本能里对黛玉的爱情就表现的很明显。而且,宝玉因为龄官写“蔷”字而完善自己的观念,自此之后就专心起来。他专心的就是黛玉。

曹雪芹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隐藏在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并通过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来积累起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只是因为续书太恶心,写过了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