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摘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摘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由刘儒德 编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6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一):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教育既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而教师是针对人类心灵的工作,所以,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备无患,技多不压身。[调皮]书中精选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分为了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理论知识部分并不晦涩难懂,相反,每篇文章的正文部分,前言都会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情景,唤醒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深入浅出,十分接地气,每一条心理效应对应的几乎都是常见普遍的现象,让人恍然大悟,直呼过瘾,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中,也处在心理效应当中。原来,这样的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行为表现是受到那样心理学规律的影响。从而,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在熟知它们的情况下,也就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进行干预,进行有效教学的“锦上添花”了,不耽误,不误导,不破坏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效应去克制情绪,变换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运用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可以让“早恋”变成“早练”,静观其变,把事故变为契机,让学生思考恋爱是怎么回事,如何正确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运用人际关系的跷跷板——互惠原则,让那些不受大家欢迎的学生多多帮助同学,进而改变他们的处境……林林总总,此不赘述,欲知详情,还请阅读[偷笑] 这本书不仅适合我们中小学教师阅读,也适合家长们阅读,或者不分人群,只要对心理学有一点兴趣,也都可以尝试翻阅了解一番。[愉快]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二):随便写写的书评

1.这本书是刘儒德主编的,但我推测他应该没有怎么参与写作。介绍心理效应的各个篇目,能看出来行文风格还是很不相同的,我推测可能是由他的研究生进行撰写,然后组稿出版的。而且“序”里也提到了这本书是他和他的研究生以及其他老师共同参与完成的。 2.这本书有一定的价值,因为把心理效应做了一个总结,暂且不论总结的逻辑如何。如果我们去百度“心理效应”或者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可能出现的就是常见三五个心理效应。这本书编写组集思广益,把这些心理效应搜罗在一起,我觉得做的这个整理的工作还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也有些内容我觉得放在心理效应中是比较牵强的,比如“情绪ABC理论”,它显然不是一个效应,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关于情绪的理论。 3.这本书对于学过心理学的人来讲,或者是对心理学比较了解的人来讲,是过于浅显的。这里边我完全没有听过的心理效应屈指可数。 4.读这本书还是比较轻松的也能很快读完,可能本书就是想做到浅入浅出。但里边举的一些例子有些过于鸡汤。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这本书的第1版是在06年出版的,我看的这个是第2版是在13年。06年的时候这些故事,例子还是有市场的。 5.这本书我打了三星,但是对于刘儒德这个人,是五星好评,读研期间有幸蹭过他的课,是一个非常幽默、很有激情的学者。而且他写的教育心理学,经典之作,五星好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三):鸡汤味虽浓,开卷仍有益

本人有个偏见:对多人合作写成的书总不太看好。这或许也是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主编在序言列出的作者,多达十人,大大降低了我的预期,刘教授说:“全书由我逐篇仔细修改、统稿和定稿。”我猜除了序言,未必仔细看过书稿,68页的“头脑风暴效应”,到了291页讲“社会助长”时又变成了“头脑激励法”,又水了一段文字,前后并未贯通。

书中介绍的心理效应共计66条,有一些效应和教育关系不大,有生拉硬拽的感觉,比如“鲶鱼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将鲢鱼效应简单生硬的理解为引入竞争机制。行文风格不一,有些章节喜欢胡乱引用,在讲马太效应一章中,引用鲁迅《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竟只是为了提出“教育急需公平”这一论点,与鲁迅文章内容毫无关系,像极了中学生写作文时拉大作家来充门面。另外前后重复的部分也不少,如果编者能够做一些省减,把每一个心理效应讲得更加透彻就更好了。

书中有一股浓浓的毒鸡汤的味道,尤其是那些用来做论据的案例。往往是先抛出一个具体问题,然后运用了书中提到的某种心理效应,就成功将问题解决了。中间的过程是全然省略的,效应如何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哪些可能的问题,全然不提。如讲到安慰剂效应时,说某学生非常调皮,成绩也不好。某天老师对孩子说,你长大会成为一名总统。从此以后该学生就以总统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后真成了总统。让人恍惚间回到了初中时看读者的时代。如果“安慰”真有如此大的魅力,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如此叮嘱一番,那世界岂不得遍地总统了?再如讲蝴蝶效应一章,开头引用的西方民谣是典型的滑坡论证,中间那个考北大留学的小女孩的故事也是非常的鸡汤,还说如若没有偶然偷试卷事件,她毕业了只能出去打工云云。难怪刘教授要在序言专门提到“其中有些材料是二手转引,未能一一注明原始出处”,想必书中那许多的鸡汤故事也不好意思注明原始出处,否则真对不起“北师大”和“大夏书系”这两块招牌。

说了一堆缺点,本书并非一无是处,读了并非一无所获,毕竟开卷有益。书中所说的“心理效应”毕竟不是胡编乱造,将这些心理效应筛选、编写成册总是功德一件。许多内容和教育教学密切相关,深入了解肯定会对教育工作大有裨益,可惜的是一堆好食材没有做出一盘好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四):你能影响多少人?

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给教师的一句话。也许你会把学生分为差生,中等生,优秀生,甚至经常会说某个学生很内向,不爱说话不积极。你会更喜欢又优秀又阳光的学生。 可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你又何必要求每个学生都一样呢?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调的。 小时候,上学时,时光倒退到最幸福的时候。是不用上课的时候,下课没有老师的时候。 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害怕老师,害怕作业,害怕考试。可是我还是这样煎熬得度过了这读书的时光,虽然再也见不到那熟悉的面庞。 老师和同学都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可是在学校里我过得并不快乐。 因为我总是在想为什么,老师总是针对我。我是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在班上我总是那个努力学习认真作业的,可是我的成绩永远是中等。我做事总是不积极,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做,而是我害怕别人的目光。我本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就应该安静地做在那不是。 也许是刚来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我很内向,所以老师会对我特别照顾,经常上课抽我回答问题。可是啊,我恰恰是个不怎么喜欢被人关注的女生,我对成功的欲望很低。我只是想在这些时光里找到欢乐。 我是个认知力很低的女生,一件事情必须要说多少遍才能明白。老师经常问到底懂没有,其他的学生都没有回答我也就假装说我懂了。 作业是每个学生的痛苦之源,可是不管再多作业我总是会拖到最晚做。不会做就早早地到了学校去抄作业,我的大部分作业都是抄来的。可是我不是真的想抄,只是老师对我的期望太高,我要完成太困难。但是如果让老师发现一定会被罚站请家长,所以每次抄作业的时候都会到学校很早,早就估摸好老师什么时候回到学校。 想起上学时,最常抱怨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不公平对待。学生的饭总是和老师的饭不一样。老师的是大鱼大肉,而学生的就是粗茶淡饭。可是每次向老师反映的时候他们只是说学生是要吃清淡点,不然容易吃坏肚子。 可是我偏偏想与众不同,于是就经常偷偷地挤出校门,到外面的小摊上买些零食,其余的钱还可以买其他的东西。

我总是感觉在学校里被压迫着,以为出来了就可以自由。可是这世界原来就是如此,不公平。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有一个老师对我的影响就很大,那就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她特别喜欢做与众不同的事,上课也不按常规来上,还经常会让学生讲课。 那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表扬,于是我爱上了写作。她教我们写日记,从此我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她会在上课的时候让我们唱歌,还会给我们看电影。那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看电影《千与千寻》,我喜欢上了动漫,更喜欢上了宫崎骏。

我是个内向的女孩,我很少和其他人说心里话,但是我会把自己的心事写下来。放在一个箱子里锁起来不让人发现。被人看透是件很难受的事。我写了一箱子的日记,每次看到我都会很满足。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评价我们的作文,写老师的,很多同学都把老师比喻成了辛勤的园丁,因为这是很早之前的套路了。可是老师却说,她不想当园丁。她想做的不是把一棵棵树枝修齐。 老师真的是个很神圣的职业,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要会懂学生,知道如何因材施教。我的一个高中朋友在师范大学,她准备做幼师。可是她似乎不怎么喜欢小孩,但她竟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尽责。我想给她推荐一本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老师的影响,但是至少不要让我们的后辈也如此。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心理名词,但是有例句有故事,简单易懂。可以为老师支招和学生和谐相处。 当一个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你应该制止他,惩罚他,叫他的家长来吗? 当一个学生在班上偷了东西,你要把他找出来你会怎么做呢? 当一个差生突然考上了班上第一名,你会怎么做?你会相信他吗? 当班上的学习氛围不好你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 当班上有同学恋爱了,你应该如何做? 做为一个,教师,家长,学生,你们真的知道该如何和谐相处吗? 人是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你还想着怎么被人改变,倒不如先影响别人。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五):读懂学生

教育学和心理学密不可分。教师不仅应该掌握知识,也应该知道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模式。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汇集了66条教育心理学效应,涉及教育、教学、管理。这本书对于希望将日常教学提高到理论层次和学术高度的老师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一节课40分钟,如何利用学生U 型记忆的特点即首尾效率高进行教学安排呢?《脑与学习》的作者认为前20分钟是第一个高效期,适合讲授新信息;第25至40分钟是第二个高效期,适合总结;从第20至25分钟是一个低沉期,可以安排学生做练习。讲练结合,张弛有度。作为辅导教师,我想,2小时的课外辅导,也许可以拆分成3个40分钟。其中教师不要讲得太多,而是允许学生提问,带着问题学习,发挥“齐加尼客效应”。

短时记忆的7+/-2法则,决定了教师在给学生分配学习任务时,尽量不要超过7个。如果确实任务多,则教师应该进行拆分,再进行组合。这个记忆法则与专家记忆优势类似。象棋大师常以拆分成组块的方式记住棋局。

首次课往往为后续师生关系打下基础。但这样的基础未必靠谱,因为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心理效应,使学生信服;也要在评价学生时避免产生偏见。

中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背诵不少学习内容,从单词到历史事实、数理化公式等。如果善用遗忘曲线的规律,及时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我常遇到一些抱怨单词记不住的学生,但事实上他们花在单词上的时间既少也不科学。那些辅导效果好的学生,往往愿意接受辅导老师的方法指点,并贯彻执行。

教师在教授知识和教育学生时要注意“度”,过犹不及,也能避免高原现象。

人往往用先验知识推断未知领域,这有时灵验,有时也会成为思维定势。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先梳理大局观,了解整体,不要落入局部。我在教授阅读理解时,也常提醒学生不要受个人生活阅历影响,要不带偏见地看别人的文章。这与“沉锚“效应类似。教师可以善用这种方式,例如学生解不出难题时,教师先演示一些相关、相近题目的解法,以此启发学生。

学生成绩差,教师和家长必然会思考原因。如果轻易地归咎于学生不努力,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果轻易地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则容易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信心。学生的家庭环境往往也会形成重大影响,家长不能回避责任。此时,正确归因尤为重要。

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改善行为非一日之功。教师和家长不妨使用“连锁塑造”效应,引导孩子先定一个小目标,完成后给予奖励,再制定下一个更高一点的目标,形成良性循环。

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小考优秀,大考砸锅。这被称为“詹森“效应。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树立平常心,平时多做考试策略训练,降低考试焦虑。也可以巧用情境效应,多联想自己曾经考好的场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些孩子回家后不愿意先做作业,那么家长可以使用“普雷马克原理”或祖母原则,即先让孩子做完不太喜欢但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再奖励他喜欢的事物或允许他做喜欢的事情。这种强化物可以是动态变化的。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到奖励可能有德西效应,即作用下降,因此要逐渐减少奖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本身。奖励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太频繁的奖励容易让奖励失去吸引力,因此最好保持间隔。表扬太多会产生“边际递减效应”。

有些学生因为过去失败的学习经历,产生厌学心理。此时教师要多用奖励强化积极行为,让学生逐渐摆脱消极情绪,或纠正认知失调(例如自以为聪明,不谦虚踏实)。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孩子具有依恋心理,因此家长和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类似。

学生在课堂提问时如果出错,有时会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智慧的老师则会以自己为案例,老师也会犯错,让学生们明白“人无完人”,更不应该嘲笑答错问题的同学。

在帮孩子设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往“更好”努力,而不是强求“最好”,这有利于造就高成就动机的孩子。细小的进步也可能积累成巨大的进步,即“蝴蝶效应”。这也能避免让孩子因多次达不到高目标而感到“习得性无助”。

多正面鼓励孩子,多说“你能行”,有助于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造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有些老师容易对优生更好、对差生态度更差,但其实差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这时,教师要意识到“马太效应”的存在,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学生自己也要坚定信心,努力拼搏。

如果学生喜欢老师,那么他的学习动力会更足,这是“互悦机制”的作用。为了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自己人”策略,多列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

人存在于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可以多用“互惠原则”,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学生早恋,教师要注意疏导。

此书提到管理学著名的霍桑效应,即“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之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适度的关心,让学生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而教育机构则应该多关注教师的精神状态,促进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

教师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时,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让学生先尝到小成功的甜头,进而有动力争取更大的目标。相应的,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下门槛技术”,先给优等生设立较高的目标,帮他们戒除骄傲的情绪,然后再将难度调到合理水平,并适当给予鼓励。

要激发学生努力前进,教师要适当引入竞争,利用“鲶鱼效应”。教师平时可以利用“名人效应”,用形象健康的名人给学生树立榜样。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要学的科目越来越多,学习任务繁重。教师要适当教授学生学会时间管理,避免拖延症,甚至适当使用“最后通牒效应”。

在课堂管理中,有一个“80-15-5”现象,即80%的学生会配合教学,而15%的学生会偶然性地干扰教学,5%的学生则长期干扰教学。因此教师要有重点、有区别地对待不同学生,先满足80%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预防15%的偶然事件,再用爱感化5%的蓄意捣乱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最好保持前后一致,以免造成学生或孩子价值观的混乱。同一个对象不能用两套管理体系,即“两个手表效应”。

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从众心理”,引导少量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受周边爱学习的同学的积极影响,也投身学习。如果个体喜欢群体,那么群体会对个体活动起到“社会助长作用”,反之则是“社会干扰作用”。如果个体很容易受群体影响,尤其是思想观点等领域,那么称为“群体极化效应”。

如果学生犯了小错误,教师不妨利用“群体去个性化”原理,给学生一个匿名的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学生也会心存感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