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蛙》读后感1000字

《蛙》读后感1000字

《蛙》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蛙》读后感(一):随便写写

最近去了省图书馆,就开始借些感兴趣的书看看,有些借了,只是随意翻翻的,本人就不记录了。这本是很仔细的看过的。

打开第一页就是莫言的《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这篇文章我很喜欢,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的呼吸着,波涛翻滚的交配着,血水浩荡的生产着,和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这句话我背了好久才背了下来。然后开始背诵全篇,缓慢的背诵,因为我的背诵速度太慢,用的时间又太少。开始背诵了才发现莫言的文章的美,仔细的诵读后才感觉到原来他的每个字都使用的那么精巧,巧妙。我感觉在他的一些语言当中,他使用的那个词是最恰当的。换另外一个词——即使是中国语言如此的博大精深,也是感觉都不会那么美。

虽然《捍卫长篇小说的最严》这篇文章,我爱到要去背诵,但蛙这本书,我还是余了几页没有看完。看来后面实在是失去了耐性。莫言的小说的情节进展缓慢。粗略的,或是个人欣赏水平有限,也未太能发现文章的美。只是对姑姑深表同情,以一个80后的目光审视下当年的那个年代,真是感觉残酷、血腥。无法想象那样无情的一个时代。计划生育真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反人类的行为。最惨的莫过于那些大月龄流产死在产床上的妇女。这就是历史,血淋淋的。庆幸我所在的时代已有所改观。

《蛙》读后感(二):结构,姑姑,计划生育的残酷性,基本政治生态的野蛮

看完一本书,我喜欢看看豆瓣里别人的评论,但同时又不想看别人的评论。这是一种挺矛盾的心态。我想知道别人对于这本书是怎么看的,但又不希望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受到别人的影响,或者脑袋里被别人的观点灌满。就像这本莫言的长篇《蛙》一样。严格来说,我可以算是读过1.5遍了。之前在北京的时候,读过一些,没有读完,这次回到浙江,又重读了一遍,并且读完了。读之前,我知道这是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小说。关于计划生育,李洱写过《石榴树上结樱桃》(部分涉及)。但李洱的写作与莫言的写作,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蛙》这部长篇的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后记是作者为2009年台湾麦田出版社繁体字版《蛙》写的序言)里,莫言说到自己“是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故事”,所以他曾一度推倒重写,中间穿插了一部《生死疲劳》。我觉得莫言这种坦言对于解读莫言的小说是有很大帮助的。毕竟,我们能够看到莫言试图在他的每部小说里都展现出不同的形式和样态。在《生死疲劳》里,用“轮回转世”法,在《酒国》里用“虚实相生”法,而在《蛙》这部小说里,则用了书信体+剧本的方式。这个构思,显然对于截取主人公“姑姑”几十年的医护工作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整部长篇,不妨理解为五六个大场景的拼贴和组合。

莫言在《代后记》里同样说到自己是直面社会敏感问题的,它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这一点从莫言每部小说所描写的题材来看,确实无愧于此。但我同时还发现另一个问题/现象所在,即莫言热衷于场景的描写。我不敢说莫言的这种描写受到了包括金庸在内的武侠小说的深刻影响,但可以肯定的说,这种场景描写的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几乎是相等的。如果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所谓“场景”,即“故事时间-叙事时间≈0”。作为一部小说,如果场景太多,很容易写长,且写得很臃肿,因为作者把精力大抵灌注到了“情节的精彩”上了,而非人物的命运际遇。如果从可读性上来说,这种场景描写无可厚非的,如果从纯文学上来看,这种场景描写却有冗赘之感。

从“姑姑”(万心)这条人物线索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一条相对清晰的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的生育史。仅凭这点,这部小说是非常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这种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毕飞宇的小说里相对就薄弱一些,因为毕飞宇的小说更注重艺术性的经营。)而“姑姑”的性格塑造,我想也是比较成功的。(小说中王仁美的性格,也许是整部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通过小说,我们能看到计划生育政策在地方上执行过程中的残酷性。而这种残酷性,在李洱写计划生育题材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中,被幽默、戏谑的氛围给消解了。尤其是当我们读到姑姑带着计划生育工作小组到王仁美家,将她家邻居的树用挖掘机铲倒的时候,那种基层政治生态的野蛮、暴戾和血淋淋,可谓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但是当“姑姑”在河面上追赶陈鼻、王胆夫妇,后来在临盆的那一刻伸出“医院妇产科医生的手”时,我们又看到了“姑姑”人性中善良、辉煌的一面。这一点与金庸《神雕侠侣》中李莫愁抢走婴儿郭襄后又给她喂豹奶的细节,何其相似乃尔。

《蛙》读后感(三):有一种无奈,叫百姓

莫言的《蛙》讲述的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初期的故事。“蛙”字,谐音“娃”,还谐音女娲的“娲”。莫言在书中说:“女娲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我们的泥塑、年画里,都有蛙崇拜的实例。”

这多生孩子,显然是根深蒂固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的,就像旧时候女人裹小脚。其实女人裹小脚在清朝就已经是被国家禁止了的,但这根深蒂固的审美即使在政策的打压下仍然秘密地生长着,直到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将其完全消灭。但与裹小脚不同,多生孩子其实并不能算是什么陋习,重男轻女是,但多生孩子却不一定是。然而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教育和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人口数量猛增对人和自然都是严重的打击,因此控制人口的增长便成为了必须。

每当一个新政策下来之时,必然会产生百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与自下而上的心态的矛盾。自上而下,是国家希望整体人民素质和质量提升,于是必须牺牲个人自由的理念;自下而上,是人民感受着一刀切的体制而遭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管不顾其他人。就像作者的心情所描述的:“我想对周围的人诉说心中的愤慨,但人各有事,刚刚发生的事情犹如电光一闪,没留下任何痕迹。”人们很难跳出自己的思维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屁股决定脑袋,矛盾就发生了。

这种政府与百姓的矛盾凝聚在了姑姑身上,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姑姑同时又忠诚地为国家执行着计划生育的任务。一生、一死,她的手上,浸透了新生婴儿的羊水,也沾满了堕胎流产的鲜血。书中,她一直追逐着陈鼻一家,想要剁掉超生的陈鼻的孩子,想尽办法追捕陈鼻的妻子,最终却输给胎儿的早产。当她踏入孕妇躲避她的小船上时,却突然从一个追杀的身份变成了救命的身份,伸出了一双妇产科医生的双手,接生了这个她一直努力要剁掉的孩子。

而这种矛盾,其实是无奈的。因为思想和文化是很难被政策改变,只有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对每一代进行教育才能够达到。就如黑奴的废除,早在1808年时国际黑奴贸易便被禁止,1865年时美国就颁布了最终的正式废除黑奴的法案。但根深蒂固的黑奴思想并没有因为法律的禁止而瞬间消失,人们称废除黑奴之后的黑奴体系为 “Slavery in any other forms” (任何其他形式的奴隶制)。而真正的平等无歧视,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提高对自我的认知才能够真正实现。

有时候,政策也只能改变最表面的表象。《蛙》中讲述的李手的饭店便是这种表象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内部与外部的矛盾。究其根本,仍然是百姓的教育和思想的矛盾。饭店中西合璧,环境上先进开化吸引着作者和他的妻子,而店内却摆放着送子娘娘,仍然怀着一颗传统守旧的内核,认为子嗣少便是不孝,认为没有生儿子便是绝后。饭店用世界级先进的外表包裹着顽固不开化的内在,是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无奈。

最后,用原文中的一段故事囊括这所有的矛盾与无奈,这是属于每一个生在这世上的百姓所无法逃脱的:“我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甚至在成年之后还玩过的恶作剧:将那种青色的或者绿色的虫子,用图钉或者棘刺,将它们的尾巴扎在地上或墙上,然后看它们挣扎,看他们想爬行逃命的意识与不听指挥的身体如何搏斗。当时我毫无怜悯之心,甚至感到愉快。与虫子相比,我是强大的,强大到虫子无法感知我的形貌。对虫子来说,我就是制造一切灾难的神秘力量。它甚至都感受不到我那只行凶作恶的手,它只能感受到那枚图钉,或者那根棘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