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锦集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锦集

《不思考的练习》是一本由小池龙之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一):不思考,少思考,靠训练

作者从佛家的思想来解析现代人遇到的思想上的苦恼问题,而经常做不思考的练习就是佛家所说的实证,实证就是身体力行,不光明白这个道理,还得亲身去练习、去做,经常练习,就会感悟越来越深,也就能更娴熟地与‘’小妖怪‘共处,让它成为你休闲娱乐的宠物而已,而不是让它成长为控制你情绪的巨型怪物。’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二):抛弃消极思考的练习

抛弃消极思考的练习

一个人在感情呈否定状态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

一、 埋怨,发牢骚,以此来“发泄”愤怒。

二、 假装看不见,竭力压抑自己的感情。

发泄感情时,大脑会感到刺激,越发泄越舒服。可是在重复发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后果:这个人逐渐变成了一个容易生气的人。大脑会储存:发泄、生气增加刺激,让我感到舒服的记忆。如果有什么讨厌的人就立刻发泄。

解决的办法:注视。注视自己的感情,如果想要发火,就把发火用引号‘’括起来,认为自己现在真的要“发火”了。而且自认为这时终极真理。用引号括起来,反复念到:“我想要‘发火’……我想要‘发火’……”

然后你会认识到:“现在我只不过是想要发火而已,这只不过是自己内心想出来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三):解答了一些疑惑

1、感谢病。我本人受日本影响较大,小学看日漫,初中看东爱开始日剧启蒙(虽然我一直没看明白东爱,现在也无爱),到后来看侦探推理,社会文学,一路兜兜转转,都离不开日本的身影,所以这感谢病也学了个十成十。虽然我也对说话言不由衷感到困惑,但不明白这是个毛病,也不知道这个习惯哪里养成,看了本书后终于明白了前因后果。呵呵。只要明白原因自然就能改正毛病。

2、刺激无法消除压力。读大学时消除压力的方法是看鬼片。现实压力大到无法应对时,会找最恐怖的鬼片,看着主角被鬼追杀,然后自我安慰,再惨惨不过主角,这样都要活下去,我还有什么好怕的。靠这样的安慰挺过一次又一次的差点崩溃。可惜,总像陷入困境一般。现在明白了,看鬼片这样的刺激是无法真正消除压力了,它给了我压力消除的幻觉,可是压力还在原地,逐渐积累,并没有消除。真正的休闲,解压手段应该是温和的。

3、念诵得宁静。怪不得我念佛号总觉得十分安宁。

4、假慈悲。这世界充斥着各种假慈悲。(深以为然。)我的第一份工作面对的就是一个伪善的、各种假慈悲、不断给下属洗脑的领导,我被深深误导却还傻傻帮他数钞票,真是呵呵呵呵呵呵呵。

5、剧本与条件反射。昨晚上和男友吵架,事后回想,情绪化的反应其实是条件反射。另外经常有中感觉,人们似乎有种戏剧情结,把个人生过得像个演戏似的。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四):我们到底该怎样提升自己?

我们真的可以不痛苦

——日本新一代禅师引入原始佛教思想,提升都市白领生活品质

我也希望自己遇事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可是我正当壮年,杂务纷扰,真的没有时间为此练习打坐;我也希望自己能宽容待人,可是我就是对那个贼心不死的小人耿耿于怀,至死不忘;我也希望自己能活在当下,可是我总是思前想后,靠看手机、看电视避免看到我自己……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地,近两年日本畅销书排行榜上人气迅速蹿升的一个作家,不是文学家,而是一位年轻帅气的禅师小池龙之介。虽然年纪轻,资历浅,但他开创的禅修中心每次一开放预约立刻就额满,被称为日本最具人气禅修教室。

小池龙之介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遵循一般的大众系佛教习俗,而是将原始佛教(即由印度传入缅甸、泰国一带的上座部佛教)对人生的认识以现代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入进来,彻底扭转了大多数读者对于人生和禅修的固定看法。

《不思考的练习》一书在小池龙之介的作品中是最热销的一本,书中把看、听、嗅、吃饭、收发电子邮件、排队、睡觉等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芝麻琐事说了一个遍,提示我们,在这些每天多要做的事情中,我们也可以尝试修炼和提升心灵,渐渐达到告别痛苦的目的。我们不需要为了改善自己钻进山洞、远离人世、不吃不喝,或者折磨自己。

他的名言就是,“所谓人类,就是为了不值得生气的事情生气,为了不值得担心的事情担心,为了不值得后悔的事情后悔,孜孜不倦地自找苦吃的动物。”

你,也是这样的“人类”吗

《不思考的练习》读后感(五):你能允许自己不去“思考”吗?

“本书中所提出的调教法,是一种通过净化五感、强化实感以超越思考假想物的方法。在生活中,从专注眼、耳、鼻、舌、身五感开始,进而练习如何去自由操控思考。”

或者更简单的说,这本书就是在说“思考病”,这个概念好像就是去宗教化后在介绍贪嗔痴造成的痛苦。小池在尽可能的用些浅显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不思考”的方法。就像连贪嗔痴也换成更易懂的欲望,愤怒,迷惑。

整本书通过说话、倾听、观看、读写、饮食、舍弃、触摸、培养八个方面去剖析了我们痛苦的本源。

乃至小池也直接捅破了,“‘快乐’并不存在,一般来说,它是’痛苦’减少时的一种错觉。”“如果生命运动只有快乐,那当然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只有快乐,生命就会停止运动。因为有了痛苦人们才要拼命挣扎。”

虽然痛苦都是源于贪嗔痴,但小池更多的是在用另外一个五毒,“慢”的概念来启发对于痛苦的认识。就如小池说的,“所谓慢,是一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与一个人的自尊心紧密相连的’欲望’的烦恼。”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原始欲望,“希望自己胜过别人,希望得到他人认可”,这就是“慢”。乃至于我们想“持续拥有”甚至于“自尊心”都是“慢”带来的痛苦。

进而痛苦是如此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也许去思考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因为思考都非常容易起“业”。“人们总是下意识地不愿意看自己讨厌的东西,希望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不看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这就是‘业’之构造。”而且不光思考,甚至你说的话也容易让对方起“业”。

所以你能允许自己不去“思考”吗?

也许最好的状态就如小池介绍的“不思考”状态,或者说是关注当下的正念状态。我更喜欢对于“不思考”状态的解释就是从“被看”到“看”,从“被听”到“听”。

其实这也是借用“思考”的由头在介绍佛法的思想。但可以不用去念经拜佛,也不用坐禅,更不用皈依,你依然能够践行一些练习达到一些痛苦的解脱。

对于这些去宗教化的小练习,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可以是一种方便法门。如果真的按照小池介绍的那些点点滴滴的练习操作,也许真的可以达到一个非常“自在、舒服”的状态。

当然最后能不能达到小池的状态,比如下面他自己的描述,那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期待。

“写这段话的此时,我正被蚊子叮咬。2分钟之前,蚊子停在我大拇指的指根上。如果将注意力集中在蚊子停在指根的感觉上,身体就不会处于紧张状态,觉得’自己正在被蚊子叮咬’,蚊子也不会觉得马上就要被攻击或被打死,想到’赶快吸完血逃吧’。这样,蚊子也会很轻松。它就不会因为处于紧张状态而将毒素一口气注入我的皮肤。”

2018-5-1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