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东北过年的作文600500字

关于东北过年的作文6005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东北过年的作文600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过年的作文600字 过年

“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户户来拜年……”,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又名除夕。听大人们说除夕中的“除”字是“去;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在这一天除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了。

吃完午饭,全家就忙活起来,大家各司其职。我和外公忙着贴春联,外婆在厨房忙着准备年夜饭,妈妈忙着打扫卫生,对了,妈妈说,在除夕这一天打扫卫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除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过年的一种习俗呢,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原来,打扫卫生还有这么多学问啊,真是不可小觑。屋外,不时传来“嘭啪”的爆竹声,我就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在外公身边,一会儿跑进屋去帮外婆包馄饨,一会儿又跑出屋外帮外公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看着门上的福字,想象着今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热闹地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明天一早的压岁钱,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觉得过年就是大团圆,就是开心、快乐!

听外公外婆说,以前过年比现在热闹多了,人们从大寒过后就开始忙“年”了,家家户户买年货、杀年猪、蒸年糕、制年酒……总之,为过好一个丰盛、富足、祥和、欢乐的春节而忙碌着。对于那时的小朋友来说,是最开心不过了,大家会一起跟随着大人去看热闹的杀猪、亲手炒一炒地里收获的瓜子和花生,哇,看来以前的过年真的比现在有趣多了。不过,妈妈说,现在很多地方还是保留着以前的习俗,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开始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户户来拜年……”电视里传来了欢快的锣鼓声、音乐声,屋外响亮的爆竹声,屋内全家人开心的欢笑声,映衬得除夕夜格外热闹、喜气。

第二篇

照耀万物是太阳的责任,哺育万物是春雨的责任。只有付出责任,才能让生命更美好!

那天,我从花店买了一株彼岸花的种子,将它精心的种下。早晨起来时,温暖的阳光晒进房间,在木板上悄然的绽放,窗台上一棵绿苗冒出了脑袋,宛如刚出生的婴儿。我每天早早起来,尽职尽责的浇水。小苗一天天的长大,它生长出细长细长的绿芽,微风一吹,就如舞者翩翩起舞。

但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它停止了生长,就如陷入沉睡一般。任凭我怎么尽心尽责,它都毫无反应,对我这万分焦急的种花人置之不理。渐渐的叶子开始发黄,黄昏的风一吹就脱落了,天边的徘红的夕阳看起来和我一样悲伤。我每天仍坚持着照顾它,每次回家那心中满满的期待又不免让我更加失望。母亲看到,却责备我说:“每个人都要呵护细小生命,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责任。”

我懂得这个道理。看着盆栽,重新燃起了斗志。除细心地为它浇水,为它施肥,为它拭去花茎上尘土。我还去寻找度娘,求助他人。陪它度过60多个朝夕。十月的风,渐渐的变凉。有一天早晨起来时,习惯性的拉长窗帘,一株红色的花骨朵儿映入我的眼帘。我高兴的几乎想要尖叫起来。惊讶的看着窗台,阳光照耀着绿叶,显得那么翠绿,光倒映在窗台上,这翠绿的绿叶,将那红花渲染的那么美丽妖娆,那一个个朝夕,让我觉得那么漫长,当我看到这一瞬间,我觉得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是啊,看着这株细心培养了这么久的花,想着只有付出了责任,才能知道中途的艰辛和不易,也只有这样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每个人都应呵护细小生命,这是对大自然的责任!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第三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两篇 过年习俗

新年到了

新年到了!人们在大门上挂年画、贴窗花。外婆剪的窗花在村子里可是数一数二的,一张张火红的纸在她的手中,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一剪子下去把农家欢乐剪出了芬芳!

新年到了!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红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的衣服把广场打扮的亮丽多彩。人们的脸上还洋溢着新年的快乐。

新年到了!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有热腾腾的饺子,有润滑可口的炖鸡,还有粉里透红的大虾……等大家都吃饱了,就一起看春晚,直到新年钟声响起。

当然,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收红包了,只要你一不留神,孩子们的口袋里就都装满红包啦。

新年还有许多有趣和好玩的事,比如猜灯谜、写福字等。新年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团圆……

守岁

除夕那天,我最期待的事情是守岁。听爸爸说,守岁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既有辞旧岁、舍不得时间流逝、珍爱光阴的意思,也有年轻人为延长父母寿命的含义,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夜,早早吃过年夜饭,左邻右舍道过新年好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守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嗑着瓜子,小孩吃着糖果,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没有催促上床的唠叨声,也没有早上起不来的担忧,时间是从容的,心里也很欢快。一旦觉得节目有些无聊时,还可以趁机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放上一通烟花。

一整晚熬着不睡觉,虽然有些困倦,但特别热闹、特别开心。宋代诗人苏轼有首诗里说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说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第四篇

放寒假了,我们一家三口去奶奶家过年,过年有许多风俗。

奶奶家是一个大家庭。奶奶有包括爸爸在内的4个子女。过年走亲访友的任务很重。从我回奶奶家的第一天起,我给叔叔、姑姑等拜年,一个接一个,一直到离开奶奶家的那一天都没拜完年。我想:亲戚也太多了吧。连我每天都去一个亲戚家都看不完。

最热闹的是大年三十夜,奶奶打电话邀请我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爸爸和妈妈来我们家喝分岁酒。晚上,我的舅公、叔叔、姑姑、堂妹、表妹、表姐们都来了,全家二十多个人围着两个大圆桌一起吃饭喝酒。席间,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过了一会儿,奶奶拿着一叠崭新的500元分给在座的每一个人,祝福小孩“学习进步,快快长大。”祝福大人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即将来临,我最喜欢做得两件事是贴对联和放鞭炮。分岁酒前,我和爸爸先在前门和后门贴好对联,贴好福,迎接亲戚们的到来。分岁酒后,冒着蒙蒙细雨,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了鞭炮。我们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一起放鞭炮、烟花。烟花筒里,一个个黄色的东西飞上天空,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个黄色的东西爆炸开来,既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又像一直巨大无比的手,非常好看。鞭炮噼噼啪啪作响,我在吵闹的鞭炮声中尖叫、欢笑。

我们一大家子都来奶奶家,就是因为奶奶是一个人过的,奶奶是很孤独的空巢老人,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自然是要和长辈一起过年。

这真是一个忙碌、快乐的新年啊!

第五篇

过年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婆婆家过年。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和妈妈,在去婆婆家的路上,看着一路的好风景,心情也格外愉快。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从南京来到了婆婆家-----安徽淮北。

突然,车熄火了,“哈,到了!”我开心的叫了起来。一下车,就遇见的是一条黄狗,原来是阿黄。它对我摇摇尾巴“领”着我进了婆婆家的大门。一进门看见的是婆婆和公公,于是我用小时候学的安徽话和他们唠叨起来,婆婆笑笑说:“欣欣,饿了吧!”婆婆给你煮大米饭吃,好不?““婆婆我不饿,,别忙了。“我话音未落,婆婆已经开始煮饭了。中午,我们吃完了一桌美味的淮北菜。各式各样的菜肴都是我没吃过的,我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干炒杏仁“,里边的杏仁脆脆香香的,最重要的是杏仁是生的,刚吃进嘴里,先是满嘴的苦味,吃下去后,留下的都是芳香四溢的味道。

淮北的饭也是各种各样,这些饭里,都会放进一些红豆或绿豆,让你吃了还想吃。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又去给长辈拜年。晚上,我们在婆婆家住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一早,我们要向南京出发了,我还依依不舍望着婆婆,望着那破旧的房子。

我真希望我可以每年都来这里,尝尝这儿的美味,欣赏漂亮的风景!

第六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400字 过年啦

春节是非常神圣的、隆重的、喜庆的、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刻下了牢牢地情结。

今天是大年三十,可把我和爸爸累坏了,我们去了市场买了各种各样的鞭炮和烟花,一些好吃的菜,差点忘了最重要“福”字和对联都要买。再回来的路上,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挂灯笼非常热闹。回到家我也帮爸爸贴对联,爸爸对我说:“把福字倒过来贴,意思是说福到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天快黑了。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奶奶家,爸爸帮奶奶把饭菜又烧好了,我们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吃完饭以后,还帮奶奶包饺子呢。惊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凌晨12点,外面的鞭炮声,烟花声响了起来。这时我们也开始放烟花,烟花像流星雨一样冲上天空,爆开以后就像一朵美丽的小花怒放开花啦,五光十色!

第二天正月初一,我老早的起了床。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给了我红包,甭提我有多高兴了。吃完饺子我们有逛街,街市上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美丽极了!爸爸说:“过年的时候,有的人外出旅游,有的人回老家过年,还有的人去买新衣服穿,小孩子们又长了一岁......

春节真是难忘的一天,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写下来,再跟小朋友说一说在这个节日里你是怎么过的?

第七篇

又是去湖北爷爷家过年,去得多了,就觉得没意思。因为每次去那里,除了拜年买东西,其余时间总是呆在那个范围狭小的农村里。在那里过年,除了有一些城里没见过的传统习俗,其他与温州也没什么区别。

拜年是固定项目,但每一次过去,大人们总是在打麻将,我也只是四处闲逛。虽然那里也有些小朋友,与我一般年龄,但我却大都不熟悉,有的还是第一次见面。大人们说话时总是说那儿的方言,我听也听不懂,与他们沟通十分吃力,他们很多连普通话都说不准,这也正常。

那边总是在过年时去上坟的。虽然不知给哪个长辈上坟,但只能跟他们走。来到一座土堆前,只听一人说:“就在这儿了。”我对眼前的景象十分惊讶,这里怎么连一个墓碑都没有!我问爸爸。爸爸说:“这里的人都是这样,因为儿子或孙子辈中有人没结婚,所以不能立。”

在除夕夜,我见爸爸和爷爷奶奶一直坐在那里说些什么话,一直不睡觉。我问他们为什么,爸爸说:“我们要坐到十二点钟,叫守岁,以前都要坐到天亮。”然而我却去睡觉了。半夜,我起来上厕所,看见客厅里灯都亮着。我很惊慌,以为家里来贼了。我很想去把爸爸叫醒。突然,我又想到:这会不会也是一个习俗呢?记得爸爸说他们在除夕时都要开一晚上的灯。由此,我紧张的心情也就消失了。

然而,在农村放鞭炮却是有点乐趣。想在哪里放就在那里放。有一次,我将一个火箭似的鞭炮插入土中。点燃后,没想到它不长眼睛朝爷爷的纱门飞来,把那纱门烧了一个大洞。而我没惊慌,而是大笑,觉得有趣。在那里,我总是把一些爆炸性的鞭炮扔入水中,溅起水花,或放在人家菜上,炸一个大洞……

在湖北过年,除去放鞭炮和一些习俗让我觉得有趣,其余都很无聊。我想主要还是人生地不熟的缘故吧。每次叫爸爸带我出去玩,他却总是找理由拒绝。

第八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900字 过年

于我而言,春节仅是一个较长的假期,和一年里其它的假期没有什么不同。

气温固然是低一些,但今年还好,似乎还没冷,立春就过了,或许接下来还会冷一冷,表示冬天真的来过——没有寒冷的冬天不像冬天,正如没有爆竹喧哗的年不像过年一般。

大年初一,是比清早还早的鸟唤醒的。远方爆竹的声音如同大海呼吸,只在天宇下起伏,似乎没有一只升到高空爆响的,最多只能作鸟鸣的背景。这种景况,几十年来未有了。今年城里禁放烟花爆竹,这个早晨,除了快乐的鸟鸣和远方爆竹的和声,真是静到洪荒的时空里了——绝大多数人都在除夕夜奔到老家去了。能否这么说,城市只是游子皮囊寄居之所,真正的精神家园却在最故的故乡?

放鞭炮、杀年猪、吃年糕、祭祀、守岁、拿压岁钱、穿新衣、走亲戚。一块咸肉,来来回回,挟进挟出。空的红纸包放在道上,诱惑过往之人,犹豫着是否捡拾。打牌九、听侯宝林相声、烫炉子、煨蚕豆、吃年酒的夜归人……如此种种,皆因人与人之间的贴近,酿成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的唾沫子曾飞溅到我们脸上,我们就沾了他们的气味;他们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们,我们的心里便滋生了和他们一样的暖意;他们口里省下来的那块咸肉进了我们的肚里,从此我们和他们成了一体。

这即是童年时期的年。

现在的年当然也叫年,不同的是,匆匆之间,我们或许是成年人了,而春晚的荧屏,在用声色逗乐我们;微信的朋友圈里,我们在用转来的最为华丽的辞句祈祷祝福;最贴近我们的是电视和手机,都是些与我们不相干或不怎么相干的东西。我们眼前歌舞升平,而有时心生空虚,怀念往昔的年。

而我们的孩子,却喜欢这样的年味,只因为他们是孩子。

所以,于我而言,年味不存在过去和现在的区别。年味只有两种:童年的年味和成年人的年味。唯美好,即是童年之年。我们除夕匆匆回家,也无非是要给孩子一个童年之年,给自己一次精神返乡的机会。你看,每到除夕,北京、东莞这些一二线的城市,一夜之间突然上演“空城记”,这不是对于往昔年味的回眸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每个孩子离开母体以后,一生都有返回母体的倾向,越到老年,这种倾向就强烈。千里奔回故乡,或许印证了他的说法吧。

但说成人过年回乡或回味年味只是精神返乡,也是极端。于我而言,年的到来,给了我一个较长的假期。在这个假期里,可以折蜡梅,拾松果,做清供,读《东京梦华录》、《阅微草堂》;可以睡到上午八点九点,然后喝茶、抽烟、观石、赏梅、发呆,看空落落的街道和小区,那种静原来也那么好!谁说年一定必须是热闹的?只要能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自给自足地完成,那么,返乡和不返乡是一样的,回味往昔的年味时也不会更多的感慨了。

第九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400字 过年了

除夕的早上,一道和煦的阳光射进了小房间,我微微张开朦胧的睡眼,一想到今天是除夕,连忙翻身起床,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妈妈正在大门上贴春联,我就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着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我一听,赶紧把“福”字贴倒了。

夜幕降临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大鱼,奶奶说那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晚饭后,我们一群小朋友就争先恐后地跟在舅舅身后去放烟花,“嗖……”“啪……”“轰……”响成了一片。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排利剑,刺向天空;有的先像一群小星星,然后慢慢变成绚丽多彩的线慢慢落下来,天空顿时成了大花园。每一朵礼花绽放时,我们都会仰着头又蹦又跳,发出惊喜的欢呼声。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快乐。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们会过得更好!

第十篇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家乡那美丽的东北湖。

夏季来临,东北湖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妩媚动人,她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观赏她秀丽的风姿。

东北湖景色迷人,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粼粼,就像撒了碎银一样,十分好看,湖上不时有几艘游船驶过,打破了湖面的宁静。

湖中最有魅力的就是那婷婷玉立的荷花了,她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在寒冷的塞北,不但能繁衍生息,今年又把她的领地扩大了一倍,看样子再有三两年,她们将进军整个湖面了。

今年的荷花比往年开得更热闹,荷花仙子都穿上了华丽的盛装,那粉色的荷花,开得更加娇艳迷人。你看,她们有的绽开了笑脸,热情的迎接各路游客,有的张开了两三瓣含苞欲放,还有的已经凋谢了露出半圆形的莲蓬,那是莲籽的家啊!

那硕大的荷叶,也别具风采,就像翡翠雕刻成的。那翠绿的荷叶,伸展开它那俊美的身躯,像穿上了翠绿的锦衣覆盖了半个湖面,真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它不仅使荷花增色生辉,也成了小鱼遮风挡雨的大伞,还成了青蛙演唱的舞台。

那绚丽多彩的河花,不仅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也招来了许多美术爱好者来此写生,荷塘前游人总是络绎不绝。

美丽的东北湖,令人心醉的荷花,当我徜徉其间,总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