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读后感1000字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读后感1000字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是一本由蔡文星 / 简玉璿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119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读后感(一):一段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特别是普通女大学生的奋斗史

,这两本日记为我们展现出一段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特别是普通女大学生的奋斗史,以及她们在生活、职业、教育、恋爱、出路等方面真实、完整的心路历程,进而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异常深刻的社会问题——女性,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如何在经济压迫与世俗传统束缚还普遍存在的社会中争取个人的自由、平等的问题。编者以为,这也许就是大名鼎鼎的邹韬奋愿意出版一名默默无闻的《生活》周刊读者的日记背后深层次的考虑吧。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读后感(二):读罢惭愧

读这书着实把我震惊到了。原来民国时期的文笔一点都不晦涩,而且女大学生思想十分进步。有些是我研究生阶段才悟到的事,他们年纪轻轻就摸索通透了。也有可能是我自己读书太少,未能及时得到人生上的启蒙。行万里路同时也要读万卷书啊。

简小姐十六岁的时候为杂志上的先进观点所触动,并勇于投稿,表达自己对自由、女性地位、恋爱方面的独到观点。我大为佩服。风雨飘摇、思想碰撞的变幻年代,往往是出人才的。

蔡小姐更是优秀女学生的代表,自省,自律,热爱读书,求知欲强。而且并不只是一味的死读书,她聪明地懂得顺应自己的精神状态,从不逼自己苦读,以致于把读书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而且,她更是注意身体的爱护与锻炼,这在我看来是很难得的事情。因为体育锻炼要求人的耐力和毅力,每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很难。我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开始有规律的锻炼,可是民国姑娘早就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能够科学、持之以恒的锻炼,令人佩服。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读后感(三):读一本书交两个朋友

第一次阅读这类的书,觉得很有趣。出版声明里面说这些日记“以私人化的感性文字,真实记录下大时代的历史现场。这是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名人作品中发现的历史现场”。确实,通过两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看似琐碎平常的日记我们可以更加近距离、无负担地靠近那个时代,看到那个激流涌动、新旧交革、混乱不堪的时代里小人物不足以被记录但是最真实的状态和生活。

蔡文星实在是一个纠结的人,犹豫不决、顾虑重重却又带着骨子里的倔强不肯轻易对命运认输,放到现代大概会被很多人追问“那你到底想怎样”。但我是十分感激的,因为就是这样最普通的日记记录,没有刻意删减对自己不好面貌的记录,没有肆意夸大自己人性中闪光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地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她因为经济没有读完的书,因为人情束缚没能拥有的爱情,都是让人读起来怜之又怜的。她的人生悲剧固然有时代的原因,但是她个人性格的缺陷却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爱情里既拿不起又放不下,平添了许多烦闷。但所幸蔡文星却一直在其他方面奋斗着,如何摆脱种种桎梏,她一直在试图努力着,只不过命运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罢了。

全书显然蔡文星的比重要比简玉璿的大的多,当然这和蔡文星多次刊登文章,韬奋先生的悼文,慕晖女士的补述有关,相较比之下,我们对简玉璿的了解就知之甚少了,甚至于连她的生卒年都无处查询,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简玉璿的喜欢,因为这个女大学生真的是太可爱了!从那些篇幅并不大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思想进步,性格勇敢,敢言敢做,斗志昂扬之外又带着一点十几岁女孩子的顽皮和倔强,这实在是太让人喜爱了!“那位二十五一对丝袜的X长的广东白的官话,却像针锋般一阵一阵送进耳朵来,的确,只送进而已”“天下无如学生难”,读书三年从未请假便说自己“为大众而牺牲是值得,我安慰着自己”读到其中这些句子时我还笑着说可爱,真是可爱。一个鲜活地充满个性的女孩就这么跃然纸上了,这真是让人开心。

我很少写书评,因为我实在是没什么文化,有些想法总是写不出来,但这次我还是要用自己不多的词汇写一下,因为我很开心,读这本书时仿佛她们两个就坐在你身边写着日记,在你眼前跑着去买她们心仪已久的书,通过她们的日记看到她们的生活,看到那个时代某个被人漏记录的角落,确实很开心。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读后感(四):总有一些心事无可奈何

本书包括两个人的日记。蔡文星的日记从1931年7月16日到9月22日。她1924年考上东南大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肄业,后来曾于义乌的乡村中学任教一年,写日记的当时似乎住在上海的姐姐姐夫家,在家自修。简文璿的日记从1933年9月18日到10月10日,据说当时为私立广州大学一年级学生。

本书编者在前言中对两位有一番比较,在此略去不谈。只是编者评论蔡文星“对于恋爱、感情的态度却是不可取的”,称简玉璿比她的思想“更为勇敢与进步”,在我看来未免是站在高处妄作评断。蔡文星之愿与所爱之人终身做忠诚的朋友,而自己过独身生活,乃不愿自己病弱之体拖累他人,不愿依赖对方。

蔡文星出生时是第四女,因家中望子心切,不得父母长辈欢喜,差点被送养,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她未尝不因缺少爱而渴望爱,同时又惯于卑微而致不敢坦然接受爱。她一路用功读书,通过自己努力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是以明白女子自立,不依附他人的可贵。这也是为何她以依赖心为耻,不想任由自己因病弱而生依赖心。既身世不幸,社会环境险恶(女性生存空间有限),自立已非简单之事,又不幸体弱,自立更添一层难。这样一位知识女性,既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又不免因身体而心生自卑,内心满是矛盾与挣扎,对爱情难免瞻前顾后。

她爱身边的人们,也因此她对姐姐与姐夫不忍拖累,对爱慕的老宋也不忍拖累,只将苦闷心中藏。她的性格,实则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日记却处处透着理性,记着自己“要怎样”“应该怎样”,我看到她那些勉励自己振作的话,刻着苦闷中奋斗的痕迹,不免心疼。她是如此希望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以免成为别人的负担,使我看到一颗卑微渴望被爱的灵魂。她在日记中说:“我爱对方面有和我相同的优点,却讨厌和我相同的弱点。我既然这样,别人也大概同此心理,所以我要力去我的弱点。”我揣测,一出生就因为性别被嫌弃的她,幼小的心灵里不曾记忆无条件被爱的体验,只能学会为了被人爱而不断完善自己,但却无法安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安心享受爱。这样的人常常可以奋斗成才,蔡文星在当时也算是一优秀的女性了,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她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自己的落差,产生不安。这样的例子,在今天也是不少见的。

而至于本书中另一日记的作者简玉璿,书中并无其个人背景经历的详细介绍。她的日记则没有蔡文星那么多克制,而多情绪的直接抒发,却并无记录情绪的具体来源,只是显现出对人生、对社会的诸多迷茫。从附录中她刊发在《女子月刊》上的文章可知,1933年她写作日记时只有十六岁,比蔡文星年幼许多。这并不代表她比蔡文星更为善感,而是说明刚入大学,没有像蔡文星经历失学、失业的她,还不必为生活忧虑太多,也还没学会刻意克制,可以单纯从一个那个年代大学女生的角度来解读她的日记。简文璿投给《女子月刊》的文章中用了“风雨飘摇的中国”这一表达,这似乎是那一年代一常用的表达。我不知道在近代中国,这一表达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记得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告浙江学生书》的开头就是:亲爱的学生们!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度里,你们有机会来读书,那是再好没有了……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背景,正如简文璿的投稿文章中说:“这个时代、社会、环境给我许多不良的印象,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浮动着,社会的改革是我的重大的责任。”在“风雨飘摇”的国度中,自诩精英也确实是精英的大学生,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也可以说是一块沉重的石头始终在他们心头,身为女大学生的简文璿更有为女性奋斗的理想。但同时她也在日记中说:“我现在渐渐学着缄默了,缄默给我解决了不少的事情。我学着缄默,我愿意(?)永久做个革命的旁观者!”她们终究要在理想和现实间徘徊,不知何处安放己身。她在日记中说:“如果你是个叔本华主义者,你就会承认中国教育是亡国教育的,事实放在眼前:愈是受教育的中国人,愈是和现实生活隔离得远。”这是对教育的失望?身为大学生的自嘲?她的日记,也许抽离时代背景来看,也是能得许多共感的,我甚至觉得她之失望自嘲的腔调,与我大一时也有些相像(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书中还附了两位作者于杂志上刊登过的文章。读之,只觉无论是哪位,毕竟是面向别人写的文章,或发议论,或以文言志,跟与己对话的日记风格明显不同。因此编者前言中引用简文璿于刊登文章中的话与蔡文星的日记作对比,以此来说明简文璿比蔡文星的思想更为勇敢与进步,我认为是不恰当的。明者显示勇敢,暗者记录脆弱,我们谁又不是如此。人生在世,总有一些心事无可奈何,只愿每人各自爱惜自己,珍重心事,只因坚强与脆弱原是两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