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淮安扬州美食的作文800字

关于淮安扬州美食的作文8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淮安扬州美食的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身为一名吃货,爱吃的东西肯定是数不胜数,但我最爱吃的,还是淮安美食-----蟹黄汤包。

星期五晚上,爸爸带我去吃这样美食。我点了一笼鲜肉的和蟹肉的,在吃之前,我拿了一个小碟子,倒了写醋,蒜泥和葱花,然后搅拌均匀。

还没端上来,浓郁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令我不禁垂涎欲滴,这香味就能轻而易举的勾起我想吃的欲望,何况品尝了。

不一会儿,两笼热气腾腾的汤包就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我两眼发光,拿起筷子就想开动,完全把这次来的目的抛到了九霄云外。爸爸赶忙制止我:唉唉!你别光顾着吃啊,你来吃是为了写作文的,别把这事儿给忘了!”我一拍脑袋,如大梦初醒般:“对呀,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呢?”

我先细细的观察它的外形,扁扁的,哪像包子,倒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我拿起筷子,夹起其中一个,把它轻轻提起,里面的汤汁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一会跑到“跑”到左边,一会又“跑”到了右边,看的我胆战心惊的,我动作都不敢太用力,生怕里面的汤汁会“破皮而出”。

我向服务员要来一根吸管,先把汤包咬一个“小窗”,然后把吸管轻轻的戳了进去,我小口小口的吮吸着里面的汤汁,我就喜欢这样极慢的吸,让蟹黄粒和汤汁在口腔中相撞而融为一体,整个口中都充斥着这种味道,最后汤汁包裹着蟹黄粒快速的划过我的喉咙,那feel真是太爽了!

把汤汁吸完后,把汤包放在小碟里,沾了些许醋,“啊呜”一口,我把整个汤包都塞进了嘴里,哇!真是太美味了!肉香和醋香在那一刻相交,让我的味蕾霎时间得到了释放,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一笼汤包全给消灭了。

吃到这儿,我有许多疑问,这些汤汁是怎样包进这薄如纸的面皮中的呢?蟹黄汤包的做法是不是也很讲究呢?由于这汤包是事先包好的,我看不到制作过程,所以只能向这里的师傅询问,他告诉我,蟹黄汤包的做法是很讲究的,在馅里面,有些许蟹黄和蟹肉,还有肉皮熬成的汤,这个馅一定要等它冷却凝固后才能包,除了馅讲究之外,面皮的要求也很高,那个皮一定要比水饺皮还要薄。那里的师傅还告诉我,吃汤包有一个口诀,就是“轻轻提,慢慢移,先喝汤,后吃皮”,这样才能吃到最美味的蟹黄汤包。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我相信你一定流口水了把?是否会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品尝一番的冲动呢?那么就赶快行动吧!

宜兴外国语学校

x(s)徐畅

邮箱

第二篇

这次我来到了扬州,说到扬州,最有名的就是扬州的美食了,比如扬州炒饭,清炖狮子头等等。

今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富春茶社,点了扬州炒饭,清炖狮子头,大煮干丝,肉包。这一餐,有入口即化的清炖狮子头,有麻辣爽口的大煮干丝,有回味无穷的灌汤包,接下来我们要去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北郊,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中国旅游界含金量最高荣誉——全国AAAAA级景区,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一进瘦西湖,就看见了一片湖,湖边有翠绿的杨柳

我们绕了瘦西湖一圈,最终走过了著名的玉板桥,结束了瘦西湖的游览。这次我游览了名胜古迹,感触很深,明白了古代文人的博大胸怀和探秘了他们的隐居生活。让我大开眼界。

第三篇

关于美食的作文600字 旅游与美食

从我懂事开始,爸爸带我到许多地方旅游,我已经去过了能见到中国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的温岭石塘、中国最南面的三亚和最西面的新疆,还有北京、厦门、内蒙古……在旅游中,我们不但能欣赏到一些美丽的风景;了解一些古城的悠久历史文化;还能品尝到当地的一些美食。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温岭的石塘乘渔船出海去打鱼,撒下渔网,拖行了一段距离后,再拉上来,我不禁大叫一声,拉上来的海鲜还真多呀,有小黄鱼、小虾、小螃蟹、小河豚、小龙虾……其中,还有些小章鱼,我们把它们装在一个有水的盆子里,碰一下它们,章鱼就吐墨汁,我用筷子使劲撹,直到它们吐不出墨汁奄奄一息为止,我们就把它们烧熟了吃;讲起吃海鲜,三亚的海鲜也不错,就拿鸡腿螺来说吧,个头特大,但味道一般;还有厦门的海鲜,就拿牡蛎煎鸡蛋来说吧,味道不错,但还是我们浙江的海鲜细腻、鲜美。

说起三亚,那里的水果也太丰富了,有椰子、木瓜、杨桃、菠萝蜜、榴莲、芒果、槟榔……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椰子了,渴了,只要买一个椰子吸汁就好了,在三亚几乎没买过矿泉水;在新疆,水果大的出奇,特别是伽师瓜(哈密瓜的一种)和西瓜,又大又特甜;在厦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莲雾,鲜红味美,非常好吃。

在旅游中,各地的小吃也很丰富,有西安的肉夹馍,就像快餐店的汉堡一样,很香;有新疆的馕,像脸盆般大小,有的加了羊奶,特别酥软,新疆还有手抓饭、烤羊肉也很有特色,回味无穷;另外内蒙古的马奶子也很好喝,酸酸的纯纯的,当然,美食中也少不了脆脆香香的北京烤鸭……

我盼望着早早放假,就可以和爸爸周游世界,去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了。

第四篇

风味小吃作文500字 常州美食——小笼包

“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关独一无二的美食,我们常州的美食也数不胜数,而我最最喜欢的还是小笼包。

走进一家家老店,无数小笼包的招牌映入眼帘。小笼包色、香、味具全,拿上一笼热腾腾的小笼包,坐下来。只见六个小笼包如婴儿般卧在棕色的蒸笼里,晶莹剔透。仔细一看,那薄薄的皮上还静静地挂着几颗晶晶地小水珠,特别诱人。透过那白色的皮,还能隐隐约约地看见里头那粉色的肉和鲜美的汤汁。小笼包的顶上有一个小圆口子,四周的褶子排列均匀,不紧不松,惹人喜爱。 鼻子凑到蒸笼旁边,仔细闻一闻热气中带着诱人的香味,那香味直钻入我的鼻孔,直咽口水,让人不禁想咬上一口。 吃小笼包可有大讲究。我一般会用筷子轻轻夹住它,在下方咬下一个小口子,吸入可口的汤汁。蘸着醋,细细口味,尝尝小笼包的魅力。小笼包薄薄的、筋道的皮,鲜嫩的肉,可口的汁儿,听着让人流口水,吃着让人还想吃。

我每次来到马复兴,总会点上一份小笼包,细细品尝属于它自己的经典美味。 想把小笼包做好可不容易。一步出错就会导致小笼包不那么鲜美。首先,把肉、香葱、生姜和其他调料,切碎、搅拌,放入冰箱冷冻。接着,把和好的面擀平,接下来开始包小笼包,把面皮放在手心,用小勺子取适量的馅儿放在面皮中间,从一边开始把面皮边缘折成皱褶。这一步十分重要,小笼包的精美度就看这一步了。最后把开口收小,小笼包就包好了!

每一个精美可口的小笼包,都饱含着厨师们对每一位顾客的真情与关爱!

第五篇

我,生活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彭城——徐州。这里人美、景美,食物也美,这里有许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欢吃地锅鸡。

地锅鸡是一档徐州传统美食,偌大的黑铁锅端上饭桌,里面焦黄的鸡肉浸在褐色的汤里,青椒、大蒜点缀其间,锅的周围贴着一圈煎得外焦里嫩的面饼,菜味入饼,饼香浸菜,香味隔着好远都能闻见,也使地锅鸡流传下来,至今为止发展成徐州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地锅鸡不仅香气浓、样好看,味道也很特别。它不像辣子鸡,一辣到底;也不像糖醋里脊,酸酸甜甜,它初入口中时,味道烈,有点咸,但一咬鸡肉,就会发现它咸辣中带着丝丝甜味,就像花朵闻到了花蕊,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饼子也很好吃,吃饼时,先从露在汤外面的一头吃起,嚼着带着“锅巴”味的饼边,到中间时的饼就变得柔软,口感细腻,当吃到最下面时,味道突然一变,由于面饼长时间浸泡在甜、辣、咸的菜汤里,汤汁已经浸到了饼身里,甜辣可口,美味至极。通常,我吃地锅鸡时,喜欢用筷子把鸡肉一块一块剥下来,把饼子全部在菜汤里泡一泡,再用全身都是汤汁的面饼卷上嫩嫩的鸡肉,把鸡肉和饼子一起入口,那可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么好吃的美食,做法一定很难吧?其实很简单。在锅里倒进食用油烧热,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红辣椒,把切好的鸡肉块放入锅中,大火煸炒,再放入盐、酱油、糖等调料,然后加入清水,盖上锅盖,这个时候就开始做饼,把面饼贴在锅边,等鸡肉和饼都熟了以后,撒上一些白酒,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锅鸡就做好了。

地锅鸡,只是古彭城众多美食中的一样特色菜,想吃更多?那就来我的家乡——徐州吧!

第六篇

关于美食的作文400字 长沙美食——虾尾

在长沙旅游的一个夜晚,我们慕名来到“岳阳老徐虾尾店”。

一进店门,一阵浓郁的花椒香味铺面而来,是我不禁连打几个喷嚏。由于店里生意很好,我们等了十五分钟才就座。坐下后,我们指点了一盆虾尾,准备大开吃戒。可我们又等了十五分钟虾尾才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一只只虾尾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俨然一副接受检阅的样子,每一只虾尾都是油光发亮,红彤彤的,一些大蒜和葱漂浮在底部的红油里。轻轻拨开虾壳,一些汤汁便溅了出来,慢慢吮吸一口汤汁,一股辣味便直冲嗓子眼,徘徊于五脏六腑之间,时而在鼻腔里打滚,时感舒适,时感麻辣。轻轻咬一口虾尾肉,不得不被厨师高超的技艺所深深折服。虾尾在薄壳的包裹下,沉浸了葱蒜独有的香味;虾尾肉鲜嫩多汁,美味无比。

虾尾真是太好吃了,连平时不爱吃辣的我人不知它的诱惑,也一边大口喝水一边大快朵颐。我多想再吃一盆虾尾,怎奈,肚子早就不听使唤了!

第七篇

早茶不仅是广州人的习惯之一,而且是广府美食的一种,他给我们不少的乐趣。

昨天,我去了喝早茶,坐下以后,我们点了蛋挞,金钱肚和叉烧肠粉等等。

首先是蛋挞先登场,它的外表看起来金黄金黄的,十分的光滑,还有波浪花纹的酥皮边围着。我咬了一口,黄黄的蛋挞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脆脆的酥皮一咬下去,就发出“咔嚓”的声音,让我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嘴边还有余香,真好吃!

接着,色香味俱全的金钱肚出场了,金钱肚闻起来香香的,冒出热腾腾的蒸汽。咬起来嫩嫩的,虽然很粘牙,但咸咸的香味让我颊齿留香。

接着是叉烧肠粉驾到,肠粉一向是广州人的挚爱,并且品种繁多,我最爱吃的肠粉就是叉烧肠粉了。白白的皮紧紧地包住了里面的叉烧,里面包的叉烧像是礼物一样神秘。轻轻咬一口,叉烧和酱油的味道融为一体,美味极了,真甜!

今天我在品尝了广府美食之余,欣赏了广州美食文化,收获可真不少哦!

第八篇

告别扬州,火车一路飞奔。转眼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苏州。此时已经天黑了,正是晚餐时分。放下行李后我们开始四处寻找饭店。看见“金裕传奇”苏帮菜门前排着长龙一样的队伍,我们决定也去凑这个热闹。

首先上来的是招牌菜——松鼠桂鱼,只见白瓷盘中有一条红彤彤的鱼在昂首翘尾,上面还撒着些黄黄的玉米粒,青青的碗豆粒和白虾仁,一看见,口里就开始流口水。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脆脆的皮里裹着细嫩的甜甜的肉,那叫一个外脆里嫩,酥香酸甜。那鱼肉经过我们风卷残云般扫食,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鱼骨架了,我们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呢!

接下来是银鱼炒蛋,蛋黄澄澄的,搭配着全身洁白的小银鱼,又香又嫩。还有盐水太湖白虾,这个白虾和我们宁波的江白虾有些类似,但是它的壳要比江白虾要薄,肉嫩,很是鲜美。三丝莼菜羹比较清淡,最有意思的是那个莼菜好像小小的荷叶。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又品尝了满是荷叶清香酥烂入骨的叫花鸡,太湖三白之一的太湖白鱼,还有放了太湖虾仁的上汤西兰花,这苏州美食真是让我难忘啊!

第九篇

8月24日,我和奶奶爸爸去北京路吃广府特色小吃,虽然那是好多天前的事了,可是一想到我吃得很欢快的牛杂,我就流口水。

奶奶和爸爸带我来到了北京路,北京路的人很多:逛书店的,逛百货商店的,品尝小吃的·······人来人往。在那里,我看到了在地底下历代的北京路,北京路比我们的地要低,上面铺满了小石子儿,我正开心的欣赏着,一阵“咕咕咕”的响声响了起来,奶奶和爸爸都奇怪的看着我,嘿嘿,我脸有点发烧了,肚子太饿了。爸爸从后背抽出一把扇子:“走,我带你们去吃广府特色美食。想吃啥?”“牛杂!”还没走到牛杂店呢。扑鼻的香味就从远处飘了过来,不用说,肯定很好吃!我们走到了牛杂店,我点了三碗萝卜,要辣的,再点了三碗辣的牛杂,店主是一个爽快的大婶,马上就答应了。这牛杂是正宗的广东牛杂,味色俱全。我看着别人碗里的牛杂,口水都直流三千尺。牛杂和萝卜终于来了,我夹起一个牛肠子,放进嘴里嚼,又辣又香,用牙齿嚼是脆脆的,滑滑的,我又拿起一个牛肚,软软的,香香的,真好吃!我三口两口吃完,打了个嗝,目光转到了萝卜上,没错,我又夹起两三四个萝卜,一口吞下去,对爸爸说还要一碗,爸爸和奶奶吃惊的看着我,过了一分钟才反应过来。牛杂,是牛身体里的不同部位混杂一起,好吃,香辣,我保证你吃了一口就爱上牛杂一辈子。

怎么呀,你想不想来北京路吃那里的牛杂呀!

第十篇

如果您问我:“什么东西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那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是饮食”因为饮食是由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是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东西,所以它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

我的家乡是潮州,它是一个座落在中国南方的城市,是着名的侨乡,这里的美食也是享誉世界,现在就由我为您一一道来。

潮州临近海洋,潮菜也是以烹饪海鲜大餐而出名。潮州的海产品个头都很大,而且肉质鲜美,烹饪的时候又非常的讲究,再加上厨师出色的刀工,可谓是“色香味俱全”。让您品尝后流连忘返。着名的就有潮州大鱼丸,鲍膀木瓜船等等。现在的潮州的海鲜大餐已经走出了家门,飞往了世界各地,连老外吃了都说:“verygood!”所以潮州菜也为潮州赢得了无限荣光。

潮州小吃也是潮州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小吃具有选材简单,制作讲究美味可口的特点。它的种类繁多。着名的就有“猪脚圈”“春卷”“糕粿”“肖米”等。这些小吃在潮州随处可见,体现了其来自民间,服务民间的宗旨。由于它美味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现在潮州小吃已经走进了各地酒店,成为了餐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它也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据说曾经有位日本的外交官员来到潮州,吃了我们的潮州小吃后,非常开心,还叫咱们的厨师多做几个打包带回日本呢!

说完了吃,没有的喝那怎么行。说起喝,那当然是要说说咱潮州的功夫茶了。潮州的工夫茶也是世界闻名的。只要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冲泡工夫茶的茶具很奇特。它是由一个小茶壶,一个木炭炉,四个小杯子,一个大茶盘组成的。冲泡的茶叶一般是潮州的凤凰茶。冲泡的时候有很多的形式。首先,您冲泡的第一遍茶不可以喝,要刮掉浮上来的“沫”,然后将它们倒掉。接着再冲第二遍,冲的时候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形式。然后这样一泡香喷喷的工夫茶就冲好啦。冲好的茶闻起来香气扑鼻,喝进嘴里香甜可口,真是味道好极了。工夫茶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形式,据说是以前的劳动人民为了对付地主的剥削而想出的办法,这也体现了潮州人民的智慧。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潮州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了呢?是不是也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那么就赶快到潮州来好好的品尝品尝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