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说和做的作文800

关于说和做的作文80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说和做的作文800,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心会流泪?我一直不信,可一个小小的游戏,让我隐隐觉得——心,在流泪……

今天,金老师缓缓走进了教室,凝重的脚步声,打破了教室的沉静。老师清了清嗓子,但欲言又止,最后她温柔的和我们说:“孩子们,这节课让我们做个亲情测试吧。”同学们微微低下了头,那是默认的氛围。

请列出在你心中最最重要的五位亲人,记住是最最重要的!深思熟虑后,妈妈、爸爸、奶奶、姐姐、弟弟出现在我的白纸上。请在你写出的五位最重要亲人中划去一位比较不重要的,划吧。教室里的吵闹声戛然而止,死一般的寂静。我只觉得心直向下沉、向下沉……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周边不时传出清脆的“滴答”声,那是悲伤的泪,那是惭愧的泪,那是不舍的泪……。笔好像重如千斤,我颤颤地、缓缓地拿起它,默默地指向奶奶。不行,我把笔一转。心想:奶奶给我的是什么?是青春!我仿佛感觉到了儿时,她给我的拥抱和温暖,爱在我心中流淌,让我袒护着她——奶奶。笔,默默地指向了爸爸、妈妈。不行,我的心里有一个坚决的声音在呼喊着。父母这所风吹不倒,雨打不垮的避风港,是无价的,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爱的源泉。不,他们就是爱!我的笔在姐姐和弟弟之间徘徊,无从下手。想到年幼的弟弟那一声声天真无邪的“哥哥”。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让我保护他。姐姐,从我的纸上悄然离开……

“再划去一个吧,孩子们。”笔,又被拿起,这次更加沉重。奶奶和弟弟的抉择更加艰难。奶奶,伴我成长,给我温暖;弟弟,年幼无邪,需要保护。我的心在颤抖,泪珠在眼中打转,泪水在心中流淌。我闭上了眼睛,艰难地划去了弟弟。此时,一声声“哥哥”在我耳边回响,泪水从我的眼中夺眶而出,心早已泣不成声……

“算了。”老师摇了摇头,说:“长痛不如短痛,把你们剩下的三个都划掉吧!”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亲人,什么是爱。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模糊了我的视线。母亲的微笑,父亲的关爱,奶奶的袒护,顿时浮现在眼前……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已被我的笔划去,爱也被无情地带走。失去了关爱,失去了滋养,失去了一切的我正在枯萎,死亡……我的心在流泪,不停地流,永不休止的流……

心为什么流泪,是因为爱!我们如花,爱,浇灌我们成长;我们如鱼,爱,哺育我们成长;我们如树,爱,滋润我们成长……让我们珍惜这无价之宝——爱,别让心痛苦地流泪。

第二篇

每当鲜红的旭日从东方升起,我知道新一天的来临;每当清脆的上课铃荡漾在校园里,我知道新一节课的开始;每当假期的末页从日历上干脆地被撕下来,我知道新学期到来了。

又开学了,都说新学期,新气象。开学不久,我便被同学们选为班长。面对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厚望,面对这个光荣的职位,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好班长,尽到我应尽的责任,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

于是,我开始以班长的身份去纠正同学们的一些不是。“某某某,请你把你的校服拉链拉上!”“谁和谁,你们不要在教室里扔粉笔头……..”

开始,同学们都觉得我这个班长当得挺称职的,可后来……

那是一个天气闷热的星期一,我一进班级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有大部分同学都在“忙碌”着,马不停蹄的“赶”作业(其实是在抄别人作业),有些同学则在喊:“谁作业借我”“谁帮我写一下作业啊!”有些同学则在做“空中交易”,把作业扔过来,扔过去。班级乱哄哄的,比菜市场还忙乱。我一见,心中想到:“班长.责任”这四个字,便赶快制止同学抄作业。我把作业抢过来,物归原主,可这边压住火,哪儿有燃起来了。我只好把部分同学的名字记下,交给班主任处理。这些同学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挨了老师的批评。

从那以后,有些同学便在背后议论我,说我是班上的“告密者”,老师的“卧底”。有一些好朋友来劝我不要多管别人的事,他们说这是制止不了的。我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我是班长,这是我的责任!”

其实,看到伙伴们的反应和排斥,心里难免有些委屈和不甘,难道身为班长,做我该做的事,尽我该尽的责任,也有错吗?我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没有错!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认同我的。经过一番的自我调节,顿时觉得宽慰许多。

第二天,我依然行使班长的权力,在班级里“好管闲事”:“某某某同学,请不要在教室吃东西……”;见到地上的垃圾啊,我会主动捡起;见到桌椅很不齐,我会自觉去排……同学们看到后说:“让值日生做吧!”我会微笑而且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是班长,这是我的责任!”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在我这个“好管闲事“班长的带领下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同学们也渐渐地认可我这个班长。

每当看到班级取得进步的时候,每当听到老师和同学表扬我的时候,内心总会泛起一丝的欣慰和自豪感,它们激励着我,让我更有动力积极地去行使班长的权力,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第三篇

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市,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历史悠久了。而谈起历史来,就不能不说著名的华清池。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位于西安临潼,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一块风水宝地。

传说在三千年前的西周,这里就发现了温泉,幽王在这里修建宫殿,作为游幸之地。可这个周幽王却是荒淫无道的昏君。他宠爱一个妃子褒姒,因未能见到褒姒的笑颜,便接受了一个臣下的坏主意,点燃骊山上的烽火。诸侯们以为敌人来进攻,纷纷率兵千里奔驰,前来相救,最后发现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开的玩笑。后来,当敌人真来的时候,诸侯们以为幽王又是在戏弄他们,于是对骊山烽火不屑一顾,按兵不动,结果敌人攻进镐京,幽王被杀,周朝也就灭亡了!

一千五百多年后,华清池又成为唐朝皇帝们钟爱的游幸之地。在这里修建了御池、宫殿,在这里游宴享乐。其中的唐明皇一开始专心治理国事,国家十分强大,出现了“开元盛世”。后来,唐明皇纵情声色,与杨贵妃天天在华清池中泡温泉,从此,把国家大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只管享受着安闲游乐的生活。谁知,唐明皇的手下开始造反,千里直冲长安城。正在游乐中的唐明皇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半路上,将士们归罪于杨贵妃,坚决要求唐明皇让杨贵妃自杀,唐明皇没办法,只好让她自尽。后来,唐明皇回到长安城,想起了当时和杨贵妃恩爱的种种情形,但见城还是原来的城,树还是原来的树,池还是原来的池,而身边却没有了最心爱的人,不禁悲从中来。唐朝也从此由盛转衰了。

又过了一千五百年,我来到了华清池,仰望郁郁葱葱的骊山,俯视曾经富丽堂皇的浴池,想起当年发生的这些历史故事。我不禁想,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定要敬敬业业,发奋图强,如果纵情享乐,一定会导致衰亡的命运!

第四篇

在一个日光明媚的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东方明珠塔。

好几根巨大的柱子撑着一个巨大的球,柱子的中间有一根细管子,电梯就从这里通过,大球的上方还有几根稍细的管子,撑着一个小球,有一根细细的针从小球的上方穿过,伸向天空。这是一座怎样的塔啊。

望着这雄伟的景象,我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东方明珠塔内。介绍员娓娓道来的讲述,电梯载着我们来到了二球。电梯门一开,我就像只重获自由的小鸟一样冲了出去,来到了玻璃窗前,想欣赏一下上海的美景,正当我想象着青山绿水的画面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下面的河水是土黄的,远处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往上看,天空白茫茫得一片,原来都是雾霾!这还是我心中的美景吗?我在心里问着自己。

看完了二球,我们来到了最大的一球。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刺激的地方,那就是,玻璃观光廊。相信听名字你们就知道,这观光廊有一部分是用玻璃组成的,没错,这观光廊的地板就是用玻璃做的。要用我沈宇捷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高,但是最终我克服了心理障碍,走到了玻璃上面,刚开始,我觉得还行,但慢慢得,我就觉头晕目眩,不得不来到实地上。虽然后来我又试了好几次,但是结果仍和第一次一样。

这一次,我虽然没有看到美景,但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的到了勇气。

第五篇

岁月如歌,青春似火。谁不曾有过轻狂的青春?惟以沉稳来冷却骄狂的心灵。

儿时的我,傲娇轻狂,终名落孙山。还记得一年级时,刚刚步入小学的我莫名其妙地考了第一名,骄傲的心驱使着我到处炫耀。我说自己是天才,学霸,曾夸耀自己的成绩,曾嘲笑别人的愚笨。向来公平的老天爷在我第二次考试的试卷上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我曾大喊不公平,也曾抱怨试题,却终是没有弄清退步的原因。

时光飞逝,花开花落,六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

长大的我,虽说有一些沉稳,依旧是少年轻狂。

似乎是上天要考验我的稳重,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于是,我向父母索要奖励,向同学显摆自己的成绩,向亲戚夸下海口……总之,一切所能炫耀我成绩的方法,我都试过。于是,我朦胧地产生了一种“谁能与我匹敌”的感觉。

那段时间上课时,我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下课后,我大声吵闹,大声说笑,这些无知,在我现在想起来,仍旧是那么愚笨。

于是,公平待人的老天爷似乎生气了,直接把我的试卷扬手扔去。我如同一个醉梦酒醒的醉汉,我生气、痛苦、沉默,我把试卷撕的粉碎,我把书本泼洒一地,可我还是找不到令我疑惑甚至难过的原因。

我瘫坐在桌前,望着眼前不堪入目的试卷,心中激起一丝波纹。我随手拾起一本练习册,大片的空白以及一些刺眼的红叉叉映入眼帘,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

我重新拾起了被我泼了一地的书本,粘好了试卷。

于是,我仍心系鲲鹏之梦;于是,我仍怀揣梦想之花。

在朝阳初上时,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风雨将歇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因为我终于明白,青春路上,我们需要“做”,不需要“说”。

第六篇

大家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喝菊花酒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重阳节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描写重阳节的佳作!

说起重阳节,我还知道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有一条河叫汝河。这里年年闹瘟疫,河岸的人死了很多。有个叫桓景的小伙子,父母也染上瘟疫死了。他听说这里闹瘟疫是因为有一个瘟魔,便决定除掉瘟魔。他历经艰辛去拜师学艺,最后在仙鹤的指引下来到仙人住的地方,仙人送他一把青龙宝剑,桓景刻苦练剑,武艺长进很快。桓景要回家降魔,仙人送了一包茱萸叶、一壶菊花酒。

到了九月初九日的早晨,桓景把乡亲们领到高山上,每人发一片茱萸叶插在头上,又喝了一口菊花酒。中午瘟魔冲出汝河,闯进村子,等候多时的桓景向前冲去,拔出青龙宝剑将瘟魔斩成两段!以后,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就头插茱萸叶,喝着菊花酒,登高避邪。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一天就是重阳节。

今天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阳节现在又称“老人节”,是要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第七篇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600字 香港的地铁

2012的春节我们去香港游玩,发现小小的香港竟然有十一条地铁,它们像蛛网一样遍布在香港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我们也坐了几回,心里一直暗暗地与上海的地铁进行比较,切身体会到三大不同之处。

一、快捷

我们从迪士尼乐园回住的酒店,从地图上看要经过一个海湾,得乘三条地铁,要是在上海肯定要一个多小时吧!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只用了四十五分钟,就顺利回到了酒店。因为在我们换乘时,几乎不用等候,往往是刚走到等候区,列车就呼啸而来了。等车时间最长也就用了五分钟,真是奇快无比呀!

二、方便

我们又发现乘坐香港的地铁非常方便。我们在换乘时,完全不用出站。只需走到要换乘的路线的等候区,仅仅一二十米的距离。最远的一次也就坐了两次升降电梯。你说是不是很方便呢!

三、人性化

香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每到一站,车厢里的语音播报,会分别用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这三种语言进行广播。这样大家都能听得懂啦!除了语音播报,在车厢门上方,还有一幅香港地铁交通线路图。它以一个闪烁的箭头为指示灯,实时显示着此列地铁的当前行进方向和即将停靠的站名。当到达换乘站点时,所涉及到的线路上的指示灯全部闪烁起来,提示乘客及时换乘,这让第一次来香港的我也心中有数,换乘时胸有成竹。虽然香港的地铁票价较上海贵,但老人和小孩竟然能享受半价,这些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人性化”!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对香港地铁也有所了解吧?有机会的话,赶紧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第八篇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我们都避不开权衡“说与做”的关系。在“说和做”的探讨上我们早就有了先驱者和榜样——闻一多先生,我国著名学者,革命者先驱。他言出必行,行出必果。望穿古今,成事业者大以多少言多行的风格做事。所以在我而言与其在那里口若悬河不如脚踏实地步步做事。

从人类开始探索时便注定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面对艰难险阻时我们大可把人们分为三类。一类:对于各种疑难杂事他们能够制定出各种精美而又详细的计划,但终是华而不实,他们从来不去实干,从而显得如此鸡肋;二类:他们对于艰难险阻从不畏惧,总是充满了勇气,敢于直面种种艰难。可是他们不愿意动脑思考,在困难之海中渡的伤痕累累却又不退一步;三类:他们对于困难往往兼怀以上二种特性。初始制定计划规划心中所想,又随时用个人行动去证明事态正误而及时修改计划以达到华而有实。他们双管齐下,结合说与做有极大的可能性实现他们的目标。

回溯泱泱,梦回战国。末期时代,赵国是当时六国中为数不多的能够以一国之力让大秦强国头痛的国家之一。只因为赵国拥有两位贤才——蔺相如和廉颇。此二人的能力可算是称得上经天纬地。赵国正是有了他们二人在不仅在强秦面前由足了颜面又在国防上严丝防守。蔺相如在渑池以五步威逼秦王击缶凭借的不只是唇枪舌剑,而是真正的踏出了以生命为代价的五步。秦王政不仅被恐吓到而且他不得不再次佩服这位屡次让自己王威尽失的赵国文臣的勇气和决心。廉颇在军事上凭借老将的经验和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屡屡使秦军失利。

与他二人相反赵国贵族中有名叫赵括的年轻人,此人幼年熟读兵书,能背诵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役,在行兵布阵上有这极大的天赋。但是他的短板是没有上过战场而且高傲无比,曾说自己的才能廉颇都比不上他。不过正是这样赵括才成为了秦国的棋子,秦国成功离间赵王和廉颇,使赵王派赵括为将军。赵括在对阵秦军前拟了一套看似完美的战术(殊不知这正是葬送整个赵国的开始),两军交战战鼓雷雷,括却手忙脚乱竟将战术忘得一干二净,不多时括被乱箭射死于军中……

蔺相如、廉颇,赵括,明显的向我们展示了说和做的重要性。如果赵括把钻研兵法的一部分时间空出来,亲自去作为督军参加战场积累经验,那么我认为他的成就边不会止步于纸上谈兵的地步。

著名哲学家、共产主义缔造者之一——恩格斯曾说过: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第九篇

说和

和是 什么?是和气,是和平,还是和谐?其实能让社会稳定发展的就是和。

对个人来说,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乓涓嫉妒孙膑的才华,而使两人不和,李斯担心韩非受重用,而迫害韩非,也是一种不和,沈括放弃与苏式的友谊,在乌台诗案上对苏式加以出一卖,更是一种不和,原本是同一师门下的,却互相攻击,原本可以一起辅助秦国强大却纠结于个人利益,原本可以相持的友谊,却突然被破坏。起原因就在于他们却少了一种和的态度。以致于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结果。

对国家而言,和是国家稳定的前提。正是因为这样,蔺相如才不愿与廉颇相争,从而

使趙国稳定,强秦王法加兵于照。正是因为唐朝与各国保持友好的‘‘和’的关系,才使唐朝成为当时的强国,而且出现开元盛事的局面。相比之下正是由于宋朝内部投投降派与想要恢复中原的人不和,而使被金人占领的地方无法收复。并且逐渐地被蒙古人消灭。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和是一种思想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与新的世界观正不断地被提出,这时“和”是尤其特别关键的。有了“和”各种思想与技术才能被融合与采纳,才能使人类社会进而稳定地发展。只有这样,才不会让社会上再出现像苏格拉底,哥白尼这样的人才受到迫害。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有些事物是需要通过时间来检验它的正确与否。假使当初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没有人敢吃并没有加以推广,人类社会岂能养活全世界几十亿人口?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和”也有它的局限性。有些人常常把“和”理解为忍让,退缩,以此来化解矛盾,其实这是阿Q精神的体现,不仅对个人发展不利,而且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麻木不仁。最近,东莞市发生的群众围观一个见义勇为的外国人被小偷殴打的现象,正是这种不正确的“和”的体现。为此,人们应有一种正确的“和”的观念。

“和”是社会进步的保障,也是人人都需求的氛围,只有每个人正确地理解“和”并以此来行动,世界才会更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