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一

寒假里闲着没事,总会一遍一遍想着班上以前的一些趣事,想着想着就会神经质地笑出声,期待着快快开学的那天。

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呵,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面庞,隔了一个假期,想说的话太多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笑一笑,点一点头。李老师说这是我们相处的最后一学期了,“连皮带肉”算还有三个月时间,好好珍惜。

心里一阵恍惚,我回头,竺忆正趴在桌上傻傻地笑,露出极为可爱的像小铲子似的门牙;赵乐无聊地托着脑袋,痴痴地想着心事,样子像极了憨憨的“趴趴熊”;顾泽泽和王琰推推搡搡地说笑着;陈江川的头不安分地转动着,与他前后的人有事没事地搭着话……

哦,多少熟悉的笑脸!隐约间,我甚至能听到我们快乐的笑声,但是,再三个月,我们这帮调皮的一起共渡了六年的同学们,真的要各奔东西了吗?我不敢想像,当我走进一个陌生的集体时,还可以这样放声地笑吗?我心不在焉地听着前边的顾思启哼着不成调地歌曲,一边呆呆地发着愣。

忽然,一张白色的“纸”飞机飞了过来,砸在我的笔袋上,“啊,sorry,sorry ,不小心不小心……砸错了,原来是要向‘叶子’发射的!”“这也叫飞机?我不以为然地指着那轻盈的纸片,捡起来用力飞向叶浩昕,他马上抱着脑袋大惊小怪的尖叫着,我也被逗笑了……

这样的快乐,还能持续多久?

六年了,六年,是沉甸甸的友谊、是满满的记忆、是我们童年的成长的见证。

我愿用心珍藏这一张张生动的笑脸,永远,永远……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二

小编导语:记叙文作文怎么写?在家里会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发生,那么大家可以把这些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我的家庭

我有一个幸福、舒适、温馨的家庭,家里有一个风趣、幽默又厉害的妈妈,又有爱心会赚钱的爸爸,又调皮捣蛋的哥哥,还有喜欢读书又乖巧的我。

先来说说幽默又厉害的妈妈吧!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买鞋子,妈妈看上了一双脚指头在里面,脚的中上部分在外面的鞋子,售货员阿姨说:“这双鞋子可好了,透气性好脚还不臭呢。”妈妈说:“鞋子的一部分是不让脚臭,可是脚指头呢?”这让售货员阿姨哭笑不得,我也笑得差点翻了个跟头。可是我们要是犯了错误,那可是没有一丁点儿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怕妈妈。

那下面来说说有爱心的爸爸吧!星期天爸爸带我去玩,看见了路边乞讨的老爷爷关心的说:“把这5元前去给老爷爷吧,让老爷爷买点吃的。”我接过钱迫不及待的跑过去用双手递给老爷爷,老爷爷看着我点点头。那种眼神特别的真诚,好想再说谢谢所有有爱心的人。

接下来我们说说调皮捣蛋的哥哥吧!有一次我把作业早早的写上了,哥哥说:“我们来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吧。”我说:“好啊,我当警察你当小偷,开始了。”我在后面紧追不舍,他在前面跑着,谁知他又跑到后面,我还在前面找他呢,忽然:“啊”的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他在捣鬼,吓得我晚上只做恶梦。

我嘛,喜欢看书、学习。爸爸说我是书呆子。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过了“五·一劳动节”我们就要搬进大房子了,我真高兴。欢迎大家都到我家去做客。

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感到幸福、快乐。我希望妈妈健康、美丽、长寿。爸爸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哥哥早点懂事,我希望我的学习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我送大家一个谚语:学习如走路,不能慢一步。

我的家庭

我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我、爸爸和妈妈就组成了这个幸福的家!家里有很多的趣事,真是讲也讲不完呀!第一幕:端午节时,妈妈早早就起来做美食了。我呢,还在“梦会周公”,爸爸起来看到了我的懒样,就把妈妈做好的卤蛋放到我的床前,我一闻到香味,就麻利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刷牙洗脸。走进了厨房,一见到卤蛋我就两眼放光。伸手就要去拿,爸爸突然拦着我,说:“本人决定,由于你今天起晚的原因,所以取消你吃卤蛋的资格,增加狗狗吃卤蛋的资格,钦赐!说罢,爸爸拿了一个卤蛋,掰开扔给了狗狗,看到狗狗吃的津津有味,我差点就和它去抢了。“妈妈!”我撒娇的拉住妈妈的手,说:“你看爸爸,你好好看看他!”谁知妈妈装糊涂的说道:“看什么,你爸爸很好呀!怎么了?”“你!!!哎呦!爸,我错了以后一定早起早睡,行了吧!”我不满意的说道“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这次就原谅你吧!不过,早睡早起还是好的么!对吧!”爸爸傲慢的说“对!老爸说的什么都对!”我恭维的说道“好!朕心情大好,特赦免你的罪行,你可以去吃卤蛋了!”“yes!老爸太棒了!”夸完爸爸后我一溜烟跑进厨房,拿起卤蛋享受起来!!!没想到端午一大早还会有这么一出戏,呵呵!

我的财富:家庭

我的财富:家庭感谢上天赐予我健康的生命,感谢上天赐予我无微不至的父母,感谢上天赐予我无限的关爱,他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便是我人生中的财富。三四岁时,家里的生活陷入了拮据的地步,父母脸上满是愁容,我当时一点也不争气,一天到晚地咳嗽,父母见状,心疼:“乖哦,妈妈一定不会再让你难受的。冰冷的双手抚摸着我苍白的脸。父母早早起床,冒着寒冷的大雨,带我去看病,医生说:“她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希望她能留院治疗。”父母商量了一阵子,坚定的答应了。我住院的日子,生活一切由妈妈来照料。妈妈坚持每天为我讲故事,喂我吃菜并且安慰我。冬天来了,我的病情没有什么好转,开始失落,埋怨。一次偶然机会,我躲在病房门口后,父母正坐在椅子上谈话,他们轻声地说:“女儿的药费怎么办呢?我们生活上宁可吃少一点,穿少一点也没关系,但希望她能快快康复。”霎时间,震撼我的心灵,不由自主地返回床上险入沉思。不久父亲带着橙子汁进房,把橙子汁毫不犹豫地塞进我手中,伴随着体温的臣子汁让我十分感动,他们还鼓励我家庭的房子并不大,但它却容纳了浓浓的爱,它给予我温暖,给予我热血。这笔无价的财富陪着我走完人生之路,风吹雨打,仍风雨不改。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三

小编导语:记叙文怎么写?生活中有很多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所以将这些幸福的事情记录下来也不错。

什么是幸福

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认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

有一天,我问妈妈:“幸福在哪里?怎么才能找到她?”妈妈微笑着说:“幸福是一种快乐,需要你用心才能感受得到她”。我决定亲自去寻找幸福的足迹。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我来到我家屋后的鱼塘边,看见一个老爷爷正钓着一条大鱼,脸上乐开了花。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走过鱼塘,来到田野边,看见两个农民伯伯正在摘菜。望着一筐筐绿油油的蔬菜,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笑容。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穿过田野,来到学校的操场外,看到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跑步,还有的跳绳……同学们跳呀,跑呀,操场上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沿着操场外的围墙走着,一会儿就回到我家的小区里。看见小伙伴们在捉迷藏、打水仗、滑滑板……他们玩得好开心啊!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吃饭时间到了,我回到家里,妈妈正做着香喷喷的饭菜,脸上挂满了笑容。我问妈妈:“您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妈妈说:“我的宝贝最近画的画又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当然高兴啦!”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哦!我找到幸福了。原来,幸福在老爷爷的钓鱼杆上,在希望的田野里,在开心的操场上,在欢乐的小区中,在温暖的家里,在我们大家的心底里!

幸福

幸福的种子总在不经意中播种,在它开花结果时,那种幸福的味道便会与你一路同行!那种感觉像冬日的阳光,更像香甜可口的糖果,暖暖的!甜甜的!

过春节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如果能在饺子里吃到硬币,那更是福上加福!因此,每到新年,我就把所有硬币都交给妈妈,而妈妈只包三四个,说:“包的少能吃到才叫有福气呢!”

今年过年,也是如此!早上一起床,我最期盼的可不是“收”红包!也不是吃饺子!而是饺子中的硬币!我等啊盼啊!一锅香喷喷的饺子终于好了!我心想:哈哈!今年硬币非我莫属啦!

开始吃饺子了!“一个,两个……七个。”看到老爸老妈都吃到了硬币,而我还没吃到,我不禁生气起来!真是的,这饺子故意和我作对吧!我越想越生气,干脆不吃了!就在这时,妈妈递过一个饺子,说:“再吃一个,一定有硬币!”我不情愿、慢吞吞地咬了一小口!“啊!真的有硬币呀!”看着我笑,妈妈也笑了起来!我想:这是天意呀!硬币和我这么有缘真没办法!哈哈!此时我的心情真是“拨开乌云见太阳!”不吃饺子的念头立刻烟消云散!

还差一枚硬币没人吃到,我的眼睛一直盯着妈妈和爸爸的碗!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惊人地发现:妈妈把每个饺子都夹掉一块,发现没有硬币就自己吃掉,哦,我终于明白了……

此时,我被妈妈的举动深深的感动了!突然觉得,饺子中吃到硬币有福气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饺子中妈妈对我浓浓的爱才是最最真切、最宝贵的!

妈妈为我播种了幸福!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我必将象妈妈那样把幸福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一生也伴着幸福同行!

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迷路的时候有一盏明灯,幸福是孤独的时候有一个伙伴,幸福是生病的时候有一句问候……

那天是在放学出校门的时候,整理课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当我听到外面哗啦啦的雨声时,心里不由得一惊:啊,下雨了,怎么办呀!我没有带伞,这回可要被淋成“落汤鸡”啦!“叮铃铃……”该响时不响,不该响时却响了,这讨厌的铃声!带伞的同学欢呼着排好了队,没带伞的同学也跟我一样垂头丧气的。这时,我多么希望时间停留呀!没办法,我到了外面,看没带伞的同学顶着书包在雨中狂奔,我也照旧。突然,“咦?雨停了?”我带着巨大的疑问往头顶一看,原来是××,他(她)用自己的伞撑在我头上:“我们一起走吧,我送你回家。”说完微微一笑,我霎时被感动了,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时,我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四

妈妈常对我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规,要遵规守法”。之前不是很理解,后来在语文书上学到孟子的这句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规矩是我们生存活动的基础,人们都遵守规矩,社会才能有秩序,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我们小学生现在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和家,还没有走出社会。所以在学校我们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在家里我们要遵守家规。我们的家规有很多,比如:礼貌待人、与人要和睦相处、诚信守时、真诚待人、勤俭节约、要学会感恩他人等等。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排队的时候,因为有个同学插我的队,在争执中我抓伤了同学的脸,爸爸妈妈知道后一定要我道歉。尽管开始不是我的错,但是是我先动手伤了人,于是带着我向我的同学和他的爸爸妈妈道歉。回家后爸爸单独教育我半个小时,告诉我:“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发生争执不能先动手伤人,‘和为贵’,要学会谦让和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老师或家长帮忙。”自从这件事后,我学会了与同学和睦相处,我还和那个同学成为了好朋友。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生活得更开心。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要让祖国更加富强和谐。我们就要从小做起,从小处入手,遵规守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人人遵守法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第21届学生会主席冷延鹏,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守规矩的清华附中人。

新学期伊始,17级到来,14级离去,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新的进步便随之而来。李雅轩同学获得2017 MODEL APEC Junior大会冠军,陈廷翰同学获中国科协主席奖。在我们给附中带来不断的惊喜的同时,附中也一直给予我们全力的支持,使我们更稳健的前进,彰显附中人的风采。

但若抛开一切成就,附中总是因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与其高标准高要求不断影响着我们。

遵守学校规则,不越底线是我们每一附中人必须做到的事情。我们与附中结缘,成为了她的一分子,我们便有了责任去维护这个大家庭。自觉遵守清华附中手机使用管理规定,不在校园内骑车,不破坏学校公共设施。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汇聚成了附中的学习与生活氛围,而学校制定的规则便是对我们的最低要求与行为底线。

在做到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的基础之上,如何做到文明附中人也一直是我们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尊敬师长,礼让同学,不讲脏话,不闯红灯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实则影响深远。对于个人而言,这些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本体现;而对于附中而言,当我们穿着校服外出,在外人眼里,我们代表的是整个清华附中,我们的一举一动便成为大家对于清华附中的印象。

可是如果在上操跑步时随意乱跑,因社团活动时间有调整便恶语相向,看完演出却留下饮料瓶和纸屑,我们是否还能够自信的说出我是清华附中人呢?

这些事情,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只需一点注意,一次换位思考即可解决,但困难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些问题,作为一个集体而为之付出行动。

很多毕业多年的校友们,再回到附中,心中无言的感动与温暖正来源于我们内心扎根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意志品质。无论老师和学生,千千万万附中人在这百年的发展当中,不断的丰富自我,提高自我,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追寻梦想的途中,彰显附中人百年的力量。

而今,迈入新的百年,新旧挑战并存。如今的清华附中,承担着模范带头的作用,一直在追求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王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讲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能否先做到不越底线,拒绝不文明的行为?面对不断变动的中高考改革,我们能否在更艰巨的挑战下保持自己作为一名附中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于己是否问心无愧?

我在附中生活的五年里,收获了成长,也作为一分子见证了附中的成长,我震撼于这所坐落于西山脚下,圆明园旁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

正是这样的清华附中,已经为我们新的学年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就靠我们维护这个大家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发现自我,挥洒青春的同时,坚守本心,矢志前行,做遵守学校规定的文明附中人。

谢谢大家。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六

规规矩矩的一天

带着丝丝凉意的微风登时杀气腾腾,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一声暴喝突然从耳边传来“一队”。

我的初中生活开始了。

被阳光照的暖洋洋的校园是个占地面积大些的“监狱”,里面的“犯人”时不时都会被“狱警”修理一顿,这不,我刚一进校门,就被时刻警惕着的值周“警官”逮了个正着。正当我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欢欢喜喜的打量着新学校时,一个不注意,脚步偏离了运行轨迹半米。自然,那双架着一副擦得雪亮的眼镜下的眼睛立即发现了我,嗷的一嗓子吓得我一激灵,老老实实地停了下来。“走一队。”“嗯,嗯,下次一定走一队。”说完,赶紧转过身,心里暗自庆幸道:“还好没被记,还好没被记。”快步赶上前面同学,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好容易在这种高压环境下熬到了午休,又被“狱警“修理了一顿。

我在小学时就有个习惯,中午吃完饭必去厕所待会儿,吹吹风,吃个苹果什么的。厕所里虽说味道不太好,但只要把窗子打开换换气也没有太大味,而且厕所里还安安静静的,比教室又热又吵强多了,好好利用利用也是个不错的好地方。

不过,我们有些坚持“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原则的值周警官再一次用行动告诉大家“学校是个大监狱,厕所是个小牢房。”(当然,是对“犯人”而言。)

第一天中午,我又习惯地拎着一个桃子进了厕所,先觅个好窗口,然后趴在窗台上一边享受微风拂过的感觉,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桃子。甜蜜蜜凉丝丝的感觉让我不禁开始了畅想(应该说是在做白日梦)。正当我陶醉在这种美妙的境界中时,突然感觉好像被人拍了一下,一转头一个值周生正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和一支七厘米长的油笔(小虽小,但威力大着呢!)笑眯眯的递到我眼前,那张本来就很叫人烦的脸配上那双带着无比得意的眼睛完美的诠释了“狗仗人势“这四个字是怎么写的。

“喂,把名字写在这儿。”

“嗯,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把名签在这儿。”值周生提高音量答道。我莫名其妙,我一没走错路二没说话又犯什么规矩了?

“我怎么了?”我问道。

“不能在厕所逗留。”我正要分辨,忽然间脑海中浮现出早上的那一幕,目露凶光的表情让我不自觉地多了份胆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极不情愿的咕哝着签了名。用力的把桃核扔进垃圾桶里,使劲按下水龙头洗手,愤怒的看着那个值周生:专注的把脸贴近镜子拨弄整理着头发,然后趾高气扬的大踏步走出了厕所,转身的一刹那,那满足的眼神仿佛在说:终于抓到一个了。我心中忿忿不平的想道:这种吃饱了没事干,专会找人茬的家伙······

但不平总归不平,规矩制定出来还是有它的道理的,再不尽人情也是要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是多了点,慢慢来,习惯就好了······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七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这篇文章,我觉得写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小朋友们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无论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远远胜于我们这一代人。然而,物质丰富的年代,各种新鲜的诱惑也多了起来,加上多数为独生子女的情况,小孩子的“个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被过分宠溺的孩子越来越多,不得不让我们家长警醒起来,要给孩子们树立好规矩,教会小孩子待人礼仪,让小孩子做一个有礼貌,懂道理的人。

但是规矩不是一天两天竖立起来的。文章中所提起的几条方法都很有道理,我们作为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家小朋友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章中的建议一条条实施起来。比如对于小孩子犯错的惩罚,我们以前多数是予以言语上的斥责,但实际上仍然原谅了小孩子的行为,而并没有实际给予小孩惩罚,没让小孩知道犯错的不良后果。看了本文以后,我们可以吸取教训,在小孩犯错后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惩罚,并且要给她讲道理,让她明白错误的严重性,一定要给小孩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而不能纵容小孩的行为,从而给小孩造成“无论我犯什么错,反正爸爸妈妈肯定会原谅我的”的观念。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现在正在成形期的小孩,我们必须好好给小孩子们树立良好的规矩,教会孩子什么才是对的,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规范的行为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小孩子也可以在这种良好的,有规矩的家庭环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行,做一个懂规矩,懂道理的好孩子。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八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没有规矩的约束什么也做不成。

今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报道:2016年,国庆期间,北京动物园为制止游客乱投喂动物食物的不文明行为,首次对四名游客乱给动物投喂食物现象开出了罚单,这种做法值得成道。以罚款来换取文明没什么不可以的。看是严厉的背后是对动物的一种尊重,一种善待,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由于他们的乱投喂食物的不文明行为导致有四只动物死了。这种不行为极大伤害了动物。尽管动物园设有“禁止投喂”的提示牌,但有的游客还是视而不见。他们可能出于好奇,或者是出于无知,认为给动物喂食物是一种善举,有的却想逗动物玩,总之,这些行为是要不得的。只有采取强制措施,才能约束他们的行为。

有一次,我也犯了类似的错误。我们去看动物时,我自己不舍得买零食,却给猴子买了一袋零食和一杯饮料,认为自己是做好事,帮他们喂猴子,其实不然,大错特错。幸亏里面的管理员没发现,之后我才听爸爸说给动物投喂食物的危害性。不仅动物园里有规矩,而且公园里也有规矩。在公园里你可以到处看到设有警示牌: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垂钓,不要践踏花草树木等。可规矩只能约束那些有自觉性的人。有的人还照往湖里扔垃圾,清澈的湖水被污染成红色,散发出一股臭味。好好的路面,路灯都被人搞得头掉耳落地。所以我希望管理人员也要采取罚款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他们的不文明行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在海里无论怎么游,如果离开了约束它的海岸,它就会死去。鸟无论怎么飞,也不能超过规定的界限,一旦超过了也是死路一条。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试想:生活中若没有规则,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来规范人们的举止,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社会会怎样呢?人与人之间又会怎样呢?不难想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规矩是靠约束的。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九

世上有一道多解的文字方程式。至今尚未有唯一公认解。它要求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来求解。这道方程式是:“规矩=?”

看到这个题目,就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琢磨半天竟毫无收获。无意间看到外公的遗像,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外公的“规矩论”。

答案一:规矩=原则

“规,圆也;矩,方也。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原则。”外公运用他独特的方式,挺着将军肚发表了他的“规矩论”。话音未落,笑声未止,“叮叮……”来客人了,门缝钻进一副眼镜,还捧着一个牛皮信封,点头弯腰地说:“陈老啊,帮个忙。小活,给把把关……”“得得得,又是你们。”外公撇撇嘴:“不是说了嘛,上头不允许底下私自批,你们不是让我这个老革命违反原则嘛,临了晚节不保,这事说破天也不成!”又是一阵恳求,皆被一句句回绝,最后外公呼哧带喘的送走“瘟神”摇摇头,“哎,真没规矩!”

已经过逝的外公的“现身说法”诠释了老一辈人心中的“规矩”――有理有力的原则。

可是,“真理”不只一个呀?十年寒窗让我学会思考问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寻求老爸的帮助去也。

答案二:规矩=习惯

“生活里哪来那么多的文绉绉?规就是习,矩就是惯。习以为常,惯之以行,规矩就是习惯!”老爸一边扫描我的房间,一边给我传授他的“规矩经”。我正听得起劲,老爸却瞄上我的“乱窝”:“我说,大星期天的你怎么连屋子都不收拾,哪像个女孩子家,真没规矩,快快!”老爸一挥手我立刻变成了快速清洁员,待到房间收拾整齐后,他的脸上才溢出了满意之色。接着拍拍脑瓜:“刚才我说到哪里了?”……“大人说话哪有小孩之插嘴的份儿,真是臭习惯,去去,没规矩。”

爸爸的“胡乱教育”揭开了家长那“至上”“专制”的权利――养成好习惯。

刚要收笔,又来了一个“解题高手”。

答案三:规矩=束缚

“有这样一幅漫画,一堆各种各样的形状,三角、方块,排着队进了学校,而出来的全是一个溜溜圆,这叫‘规矩效应!’”老姐正捧着高三物理发牢骚:老姐最爱每年学校的运动会,那可是她的舞台。可今年她高三,班主任给她一句话:“这可是学校的规矩,不许参加!”“你说说!”“啪”老姐扔掉书:“这就是束缚!什么规矩,摧残人的!”无赖中,屋里多了一丝“规矩”的愁云。

老姐的“满腹怨气”敲响了社会的警钟――束缚全面发展。慌乱后,又有许多人送上了此题的答卷。思路多多,答案多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按规矩,我的赶快去做作业了。

关于规矩的记叙文作文篇十

矮矮胖胖的奶奶脸上有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痣,也有数不清的皱纹,看起来好慈祥,因为她有很善良的心地,喜欢分享所有的事物,也乐于帮助他人,奶奶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老婆婆了。

虽然很疼爱我们小朋友,但是奶奶的规矩很多,比方说:东西不要乱丢,饭要吃完才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只要违反规定,就会被奶奶罚站。

奶奶跟我们讲道理的时候,音量非常有趣,她会先小声,再渐渐变大声,就像音乐的渐强记号一样。但在骂人的时候,就会恰好相反,一开始就是最强,直到气消了,声音才渐渐消失。

光是听渐强和渐弱,你就会知道奶奶是在说道理还是骂人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