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精选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精选

《单车走西部》是一本由秦二天著作,25.00元出版的2010-12图书,本书定价:22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一):狂野西部,敏感的心灵

西部风景写得很有味道,对现实生活也有自己的思考。很喜欢这类小说,有自己的思想,不人云亦云。

小说语言很幽默,时常会心一笑。我在内蒙长大,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读这部小说,唤起了曾经的回忆。是否我也要离开眼前这个城市,回归西部呢?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二):在旅途的风景中,看见你的内心

因为在城市生活中陷入迷茫,而放下一切单车西行。

西部苍凉阔大的风景,契合了久隐内心的冲动,你的生命如此叛逆,人生为何,何为人生,一切尽在旅途中。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在旅途的风景中,可以看见自己的内心。

品读风景,就是品读自己。

内蒙草原,彷如世外,最后的土著也将不知所终,

可可西里,恐怖的夜,高原生灵的天堂终不是人的乐土,

城市的夜色在召唤,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湖畔,玲珑的吉他曲里,有执着的爱,

然而,何处是归程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三):公路风景,唤起你流浪的冲动

用公路旅行串起的一个个故事,这种架构较容易把握,但如果只是一个接着一个故事的写下去,就容易写成流水账。

《单车走西部》全篇就是这样一种串联结构,但读起来却十分引人入胜。

首先,作者的语言很轻松幽默。比如骑着自行车与火车飙车的情景,即使摔了跟头,也摔得十分有趣。书中这样有趣的例子时常可见。读这些故事,我们也将会心一笑,感受到作者那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另外,西部的故事本身就会唤起我们的好奇心,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利用我们的猎奇心理去单纯地讲述人在路上的奇遇,细读之下,常常可见作者对社会有着较深刻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却并不是通过直白的说教,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看似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如第一章写到一群小学生奔向教室的情景:“半人高的书包在背上一起一落。”只简单一句描述,并无明显的议论,然而细细想来,却令人心酸,一个小小的书包反映了压抑人性的教育现状。

还有,第五章提到读研的大学同学告诉他,他们曾经的宿舍被拆迁,旧址被建筑系占据,而且建起一座很新的大楼,“大楼的玻璃幕墙每天下午反射着强光,在研究生公寓都看得见。”似乎暗指处处拆迁的现实环境,而且建筑系建起的新楼却在造成着光污染,这更是一个讽刺。

文中暗含着一个青年人的心灵成长史,长长的旅途结束,他的人生观有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的趋势是更加的心胸开阔,对生活更加充满热情,而且这种变化是建立在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更多认识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盲目乐观。从这一点来说,这部书的调子是积极向上的。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四):你的心到底想要什么

在大学三年级这个需要好好思考人生方向的分叉路口,遇见这本书,遇见二天这个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的青年,让我也好好斟酌了一下我的未来,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快毕业的年纪,七大姑八大姨总是会出于好心的为你指点迷津。“隔壁从小一起长大的小王,考了公务员,嫁了一个好老公,房子车子孩子什么都有了。”“女生过安稳一点的生活不好吗?何必折腾?”亲戚的话总是这样缭绕在耳边,不能烦,因为她们毕竟也是出于好心。

小县城里的人们总是过着上班,下班,打牌这样极其规律、一成不变的安稳生活。一切有别于这种模式,企图打破这种模式的年轻人都会被视为年少轻狂不安分。当然也总是有起初斗志满满在外打拼,终究头破血流囧归故里的人为她们的谬论提供着看似鲜明的例证,于是这样的谬论就侵蚀了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抱团考公务员,抱团考选调生,仿佛只要进入了体制内一生就无忧了,是呀,一生就无忧了同时也可能再无涟漪。我无法评价这种生活的好坏,我只知道这样的生活可能是真的不适合我。

一气呵成的读完二天的书,它不像书店里的热销书一样标榜着辞职,去西藏这类以贱卖西藏博取卖点的书。也不像用再不疯狂就老了一类用观念绑架你,似乎你不去哪里拍照留念,就不曾青春过一样。二天的单车旅行就像慢镜头一般在眼前缓缓铺开,在草原深处游荡,策马奔腾,与好狗斗智斗勇,与相逢的路人把酒言欢等等。我特别钟爱游牧生活的片段,也总是在脑海想象他的阿来夫的神秘模样,一定是一匹骏马吧,嗯,对的,那么通晓人性的马儿不论身材是否魁梧,不论毛色是否鲜艳夺目都一定是条骏马。我想象着自己也挥舞着鞭子,与我的马儿融为一体,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深处驰骋。扑面而来的带着绿草清香的风,耳边呼啸而过的变化着音调的风,连风也变得有了说不完的故事。原来总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总有人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原来除了朝九晚五,西装革履,人生还有另外一种活法,随心随性,不也挺好吗?

当你的生活只是一个点时,你以为它就是全世界。而当你的生活是一个面时,你才会发现原来面是可以无止境延展的。你的面与他的面的穿插在一起生活才会变得立体,变得多彩。20岁的年纪,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不知道我最终会到达哪里,我只是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灯塔在指引着我去追寻,追寻生命无限的可能,追寻人性的真善美。我努力的把我的点向面慢慢的延展并且享受这个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我将这一路上遇见的人与事都小心翼翼的收藏,放进记忆的盒子慢慢酝酿。我期待将它酿成一杯香甜的美酒,在我老到走不动的时候,摇着摇椅扇着蒲扇,品一口,悠悠的讲给我的孩子们听。

《单车走西部》读后感(五):放浪在单车旅途上:关于《单车走西部》

放浪在单车旅途上

——关于《单车走西部》

生活在城市里,整天低头应对琐事,活得纷纷扰扰一地鸡毛,“梦想”“意义”这些早已成了件最廉价的奢侈货,这种东西没人愿意花心思去想,或者也根本不敢想,一想心就开始拧劲儿。

不过话说回来了,心里犯拧,说明我的心尚未麻木,也不定哪天,上班的路上我就一调转车头,单车走西部——

这是一部读来轻松幽默又富有内涵的书。

二天是个好青年,认真对待工作,认真追求女同事。为了获得暗恋对象的好感,为她独行草原,拍摄风景图片,甚至不得不与一头狼斗智斗勇,面对这些风险他从来无怨无悔。

荒野中他可以生存下来,然而回到城市之后的生活却让他无所适从:感情夭折,事业陷入迷茫,于是他放弃都市里的一切,单车驶向西部。

其实活在城市,谁在感情上没遇过挫折,谁在工作中没有过迷茫,秦二天之所以将单车西行付诸行动,情感打击只是个触发因素,是曾经遭遇草原狼的经历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野性,是因事业迷惘引起的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不愿受羁绊的个性促使他真正踏上西行的旅程。

接下来离奇的旅途遭遇实际都蕴含了作者的现实思考。

他遇到一位有意回避尘世的老牧民丹巴,老人家独居草原深处,依照传统的方式生活,但是可让他自由迁徙的地界越来越小。这是传统文明在现代文明面前的退让,可以想象,当丹巴老迈的身躯无法驾驭胯下的马匹时,牧民时代的质朴纯真也将随之湮灭。

现代与传统的冲突是个严肃的话题,即便我们不愿想得这么多,单是草原放牧的生活,也足以让人心驰神往。白天在蓝天碧野之中策马驰骋,夜晚在奶酒的催眠中酣然入梦,起夜时候顺带打打偷羊的狼,这是怎样浪漫的生活。

对那些间接反映的现实问题,作者从未严肃深沉地大摆道理,他往往在轻松的叙述中一带而过,比如“小孩快跑”以及“煤车绑匪”这些故事中,看似有趣的情节背后,可以看到对教育现状的忧虑;乡村支教中,人性的缺陷却被凸显出来;骑友鲁国宁愿做个流浪歌手,而不愿继续攻读经济学专业,只因不想成为一个中国式的经济学家;还有,在西宁时,户籍成了二天求职的最大阻碍。这些反映现实的细节随处可见。

因此,虽然书中主要写的是西部旅途经历,实际有很强的现实写照。

寻找纯真的爱情是串起旅程的一个重要线索。

途中最浪漫的经历是在青海与女孩阿六的往来。从偶然却命定的相遇到熟识,他们在彼此身上发现另外一个自己,因此,二天选择停留,而阿六选择远行。看似两段平行延伸着无法交汇的人生轨迹,实际已暗暗重合一起,他们都是喜欢粗砺异乡,喜欢享受旅途艰辛与惊喜的人。二天脚下暂停了的旅程,在被阿六继续着。茫茫人海,找到个和自己对上眼的不容易,于是千山万水的离别之后,二天仍愿意跨越万水千山去寻找自己的真爱。

凯鲁亚克说: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鲁迅曾追问过:娜拉走后怎样。未知的旅途诱惑无限,但不能将年轻虚掷在未知的路途上,旅途接近终点时,与乡间邮递员的一段同行让二天懂得了责任的重要,于是他开始兑现曾经承诺过的捐助,尽管这承诺从没公开过。

抛弃一切走出去,不难做到,然而走出去之后的归宿在哪里,本书给出了最好的回答。重拾责任与追寻真爱,这是他走向成熟的体现,也是走出城市之后的最好归宿。

一本好书相伴终究是快乐的,当身体交给乏味的朝九晚五,灵魂依然可以游走于远离尘世的大自然,即便没那份贼胆单车上路,然而当别人的包里揣满了公文材料和生活的全部重负,我还能多藏一份年轻的梦想。别嘲笑我只能在城市里做做梦,有梦想,呼吸都多了几分轻快的韵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