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好奇心的英文作文

关于好奇心的英文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好奇心的英文作文。

第一篇

小学生写事作文 好奇心

那次,我终于学会了滑旱冰。

那天晚上,我们来到世纪广场玩,晚上的世纪广场真是热闹非凡。这时,一个大哥哥穿着溜冰鞋,插着腰,从我面前神气地滑过。如果这时有人问我你的愿望是什么,我肯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要穿着一双帅气的溜冰鞋,插着腰,从一个人的面前神气的滑过。”

自从看到滑旱冰非常神气后,我每天都缠着妈妈,希望能够学习滑旱冰。

一次老爸要去义乌工作,我听说义乌那里有个非常大的商场,所有东西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于是我将目标从妈妈转移到爸爸身上,我爸只好带我去义乌。我从义乌的商场买来一个蓝色的溜冰鞋,晚上,我又去世纪广场玩,一到广场,我就开始滑旱冰,这时,一个大孩子跟我说:“小样,要想学溜冰,还早五百年呢!”滑旱冰真的好难,我裤子破了一个大洞,跟头不知摔了多少个。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的尝试,我终于成功了。

我来到那位大哥哥的面前,把会的本领通通展示了给他看,然后对他说:“大哥哥,五百年到了,对不对啊?”那位大哥哥无语了。

最后,我又滑了一圈,结果不小心摔倒了,万万没想到,我手臂竟然脱臼了,不过滑旱冰真的好好玩。

第二篇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个或一串奇怪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地追问“为什么”,可别小看了孩子的好奇心!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正像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所说的:“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没有强烈的好奇心,瓦特发明不了蒸汽机、牛顿也发现不了万有引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好奇心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求知愿望,是一种对知识的饥饿感,渴望将事情弄得明明白白,渴望将道理弄得真真切切。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越强烈,就越具有探索的眼光。父母和老师要有发现的眼光,能捕捉住激发孩子进行有价值的发现与创新的视角或素材。孩子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质疑可以激发他们思考,促进他们参与。质疑的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随时质疑,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家长和老师。一味地呵斥和责骂,只会挫伤孩子探究的积极性,不少孩子的好奇心就在成人的埋怨声中永远地丢失了!孩子丧失了好奇心,也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创造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创造是根本之根本,而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学习也是一项具有“探险”性质的创造性工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创造。

孔子侍坐畅谈式的教学模式,营造的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师循循善诱,点拨引导,难怪孔子的3000弟子中涌现出了72位治国平天下的贤人。中国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挖掘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要多参加校园活动和报告会, 只有当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加上不断的勤奋努力,创新才有希望。当然,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也有可能断送孩子的美好前程。不少走上偷盗、抢劫、吸毒等不归之路的少年犯,最初也是因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好奇,冒险尝试而越陷越深的。这样的教训应当记取。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好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在培养我们民族的瓦特和牛顿!

第三篇

抬头,那是什么?我望了许久,望着那白墙上显得十分突兀的东西。

“它”紧紧地在墙上,纹丝不动,昆虫吗?应该吧。也许那就是一只正等着捕捉猎物的昆虫。窗外的残阳斜照,那东西坚硬的外壳被金灿灿的阳光反照,发出了一种耀眼的光芒,刺眼极了,不是昆虫吗?我没有上前一探究竟,我想自己猜出来。

昆虫有可能为了捕食而长久不动,可这东西虽是的确不动,可乍看连一对足都没有。有这样的昆虫?不,应该没有。

那是什么?磁石?贴纸?不,我打消了这些荒唐的念头,重新望着它,不知过了多久,我脑子开始眩晕,可我依旧死死地盯着它。

也不知谁在门外吼了一声:“把工具给我!快!”嘭——脑子突然炸开,难道……

我快步走上前去,是了,是了!图钉,一枚大头钉!我望着它,笑了,笑得疯狂。别人看到都说这家女儿是不是疯了,一个人对着墙壁笑。只有我明白,这是喜悦,寻得真相的喜悦。

我终于体会到了这种名为好奇心的东西,它是成功的最大因素,科学家们,为了好奇心不惜花费一生。因为千辛万苦寻求的真相得知的那一刻,那种心情,只有自己明白。

抬头,已经过去四个小时了。这四个小时我没做任何作业,但我却懂了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有好奇心。为了满足它,你才会不断寻求,寻求那美好的、令人喜悦的真相。

第四篇

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每个女孩都是天使。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我觉得她不是。

她是那个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条腿。也许正是因为这,我的好奇心才会像雨后的小草一样“嗖嗖”地长了出来。

那天的阳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学后我走得迟了点,刚好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向楼梯。这时,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看她怎么下楼梯呢?于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

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不知是谁将吃剩的香蕉皮随手扔在了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

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阳光透过窗射进来,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会怎样走下楼梯,赶紧思考怎样去弥补我的好奇犯下的错误。

于是,我飞快地朝她走去。她正努力着站起来。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她怎样努力都没有用。这时,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来。她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对她微笑,她便也微笑着将手递给我。于是,我就这样扶着她走下了楼梯。虽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却从她手心的温度中感受到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温暖。这温暖慢慢地将我融化,将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颗有爱、有温暖的心。

走出教学楼,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再见。”接着便向路边的垃圾筒走去,她小心翼翼地将香蕉皮扔进垃圾筒,然后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校门。耀眼的阳光洒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变成了一个天使。只不过她是一个单翼的天使。她头顶上的隐形的光环温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用她给我的充满爱的心温暖自己。

第五篇

从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拥有一颗好奇心。带着这颗好奇心,我不断地探索追求,它既给我带来了成功的喜悦,有时又会让我吃尽苦头。

小时候,我最爱看的节目就是少儿频道的《我是发明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发明爱好者,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己的无限才华,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推荐给评委,有的甚至还获得发明专利。

我想:如果我是小发明家又会怎样呢?好奇心促使我把家中的一个收音机拆了下来,看一看是什么东西使它能够发出声音,原来是那两个像锅似的喇叭,由一块磁铁和一个小线圈组成的,一通电后,喇叭就会发出声音。拆完这个,我又拆开自己的遥控赛车,想研究为什么一按遥控按钮,赛车就能四处跑。结果呢,拆开壳子后,里面是一块不大不小的电路板。一块小板子就能让车子前后左右跑,还能变形翻转,设计得可真精巧,太厉害了!幼稚的我还想把电路板也拆开,可是,那上边一个小缝隙都没有,好像是被人施了魔法似的,牢牢地定在……当我又想把收音机和遥控车装上时,立刻吓了一跳,零件被我拆得七零八落,早已浑到一起了。我怕挨打,就只有靠着记忆安装了,不是装反了就是装错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零件全部安装完了。谁知,打开遥控车开关,车也不走了,只是一个劲地在乱叫。而收音机也不转了。我真是好奇心作怪,办了一件坏事。最后,还是由姥爷帮助修好的,免去了我的一顿打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懂得了一点电器方面的知识,只要一有空,我总是认真地看书学习。家里的玩具都不知道被我拆过多少次,连爸爸淘汰的旧手机我也不放过,翻来覆去的看个半天。

那天,我在家里找东西,打开抽屉时看见一个旧手机,擦干净后一看,还挺好的吗!就是无法开机。好奇的我又想拆开来看看,于是,我拿出工具箱,用起子把手机外壳拆了下来,这点点,那看看,发现里面的接口处有一根电线断了,我马上拿起电铬铁,把电线焊上,将电池充满电后,试着开机,手机居然好了,我真为我的举动感到高兴。爸爸走了过来,也笑眯眯地夸我说:“仁杰,你真棒!是个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听了这话,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这就是我,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我还要在科学的海洋里继续探索无穷的奥妙。

第六篇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哥白尼——充满好奇心的童年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问题。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后来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分析:成功发端于好奇心,因为好奇,才会去探索,去探索就会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可以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

适用话题:质疑、好奇、探索

第七篇

一天,一只小老鼠看见了一台电脑,非常好奇。小老鼠跑到电脑前,不知道小老鼠碰到了什么东西,一只大猫出现在电脑的屏幕。大猫非常凶猛,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胡须竖了起来,仿佛要把小老鼠吃掉,小老鼠吓得流出了眼泪,它喊着“不要吃我,不要吃我!”它吓得不小心碰到了电脑的关机键,霎时,电脑变得乌黑乌黑,大猫也消失了,小老鼠呢?原来小老鼠早已经跑进自己的洞里啦!

第八篇

好奇心可以让人取得成功,也可以毁灭人的一生。

小路和小春都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好朋友,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他们的成绩却有天壤之别。

一天,小春和小路同时走进教室,小路一放完书包就开始认真地看科学书,好奇地看老师还没教的东西;而小春却磨磨蹭蹭的,拿出一本《口袋妖怪红宝石的攻略》看如何闯关。“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悦耳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小路拿出科学书,而小春却在一旁看漫画。…… 一阵笑声传来,古老师走近一瞧,原来是小春在看漫画,他严厉地批评小春:“小春!你在干什么!怎么连科学书都没拿?不知道这节是科学课吗?看看你旁边的小路,他怎么就知道拿!”话音刚落,小春就飞快地跑到自己格子前,拿了科学书。“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的主题是‘电’。”古老师给大家每人一个电灯泡,让大家提问,课堂上没有一个人举手,古老师鼓励他们,说:“说错没关系,不用怕,你们不行还有我呢!”

这时,有一位“勇士”举手了,“请问古老师,为什么电灯泡要做成拱形?”小路问,“你真有好奇心,同学们回家查资料,帮助小路解答这个问题。”古老师和蔼地说。

回到家里,小路就翻阅《百科全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一般的电灯泡里不是真空的,但为了让灯泡内部保持一定压力,就运用了“蛋壳形结构”。这样既可以让灯泡不破,又可以让它保持一定压力。小路看后感到很新鲜、有趣。小春用电脑查资料,但她被一款新游戏吸引了,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

许多年以后,小春和小路萍水相逢。这时的小路已经成为一位节能灯的专家;而小春变成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游戏迷、没有工作的人。小春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小路谦虚地回答:“这都离不开令我勤奋好学的好奇心啊!” “早知如此,我就不把好奇心用在玩游戏上了!”小春忏悔地说。

第九篇

好奇心是每一个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被上帝赐予的慧眼,它使人们从无知走向了解,并最终走向创造。好奇心是一种禀赋,它在人类社会的进展中起着必不可少的推进作用。

然而,在这个信息化泛滥的时代,好奇心被疯狂地滥用。层现叠出的新兴媒体用各种各样的娱乐八卦满足人们畸形的好奇心。张爱玲羁旅美国,闭门索居,她曾在信中写道:“我感觉自己是一座孤岛。”然而她却不知道早有一名台湾记者住进了她的隔壁,每日通过翻查她的垃圾作出推测并撰稿博取关注。卢梭晚年在公园散步,因太专注而未注意到一条迎面扑上来的狗,失足跌落在地上。当晚新闻媒体就大幅度地刊载了这条消息,并取了一个极具侮辱性却富有吸引力的标题“卢梭被狗践踏”。

当好奇心离开了正确的领域,转向各种无聊的私生活时,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情趣的低俗化。这不仅仅是对被关注者权利的侵犯,更是对自己的好奇心的玷污。从好奇心的本质上来看,它应当是神圣的,是它让弗莱明发现了闯入视野的青霉素;让达尔文辗转漂流,提出轰动一时的进化论,让人类不再局限于地球而冲入太空寻求生命。好奇心是思想的启蒙者,它让你在不经意间发现生活的曼妙,并渴望了解这神奇美好现象的本质。

反观现在,好奇心的沦丧似乎不可挽救,娱乐新闻从月刊走向周刊再发展为早晚各一刊。它们被放在书店最显现的位置,用着最精美的包装。而那些思想家们在另一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写下的名篇巨制却只能躲在角落积累灰尘。社会的浮躁与功利扭曲了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不再能够静下来细细咀嚼那些经历岁月沉淀流传下来的思想;反而转向一种快餐式文化。因为在这种文化中,人们无需反思与自省,只要接受信息并让它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当好奇心的归宿不再是沉重的思考,而是一种说笑,人类的精神文明便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

好奇应当与思考并存,唯有在思考中,好奇心才可以褪去浮躁的外衣,展现其真正的价值。请善待好奇,让好奇回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