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奇心的秘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好奇心的秘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好奇心的秘密》是一本由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元,页数:20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奇心的秘密》读后感(一):这样帮孩子培养好奇心

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家的宝宝才上幼儿园小班,总感觉没有其他小朋友的活力,妈妈问宝宝,“你喜欢什么,妈妈带你去玩呀!”

宝宝一脸淡漠的回了一句,“什么都无所谓。”

听到宝宝这么说,朋友崩溃大哭,“她才那么小,怎么就一点好奇心都没呢?”

确实,拥有好奇心的孩子,总能找到乐趣,几块石头,一桶水也能玩得很开心。

不仅如此,拥有好奇心的孩子会有更大的内驱力主动学习,不需要父母过多的引导和催促,他们就会自我激发求知的欲望。

如果我们向学霸的父母取经,可能人家会一脸茫然的说,“我都没管,全靠TA自己。”并不是只有投胎是技术活,宝宝是天使还是讨债鬼,也是一样的随机事件。

所幸,好奇心是可以激发的。就算先天孩子没有好奇心,通过适当的引导,利用好人性密码,也是可以帮助他们拥有好奇心的。如何激发好奇心呢?

《好奇心的秘密》告诉我们,通过增强兴奋感和注意力可以激发好奇心。脑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中对惊讶和恐惧做出同样的反应。

我们知道面对恐惧的时候,会专注于当下紧迫的事情。意外事件也是一样。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有些标题会取的吸人眼球,因为只有有那么一点意外,才能让人关注,引发好奇才能点进去。

但这不绕回去了么?朋友的孩子就是缺少兴奋感,所以才没有好奇心呀。不要着急,只要这个宝宝是身心正常,总有一些东西他们是感兴趣的,就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突破。

培养技能、发展兴趣,不能使用木桶理论,一直盯着短板。因为补短板的隐含条件是有长处,需要技能的突破口,要用“床单效应”,拎起床单的一角,整个床单就跟着起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好奇心的“床单角”在哪里呢?

好奇心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窗口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完全不了解的事情没有好奇心,对于都知道的事情也没有好奇心,了解一部分,但又有信息缺失的事情,才有心痒难耐的好奇心。

我建议朋友:宝宝喜欢亲子阅读,那下一次阅读的时候,到中间的部分可以问宝宝,猜猜后面有什么场景,故事会怎么发展。

一旦开始思考了,宝宝就在组织信息,处理信息,思考的多了,知道的多,好奇心会慢慢培养好的。

《好奇心的秘密》读后感(二):当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

“这个巨大的世界独立于人类而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庞大的、永恒的谜;而我们的观察与思考至少可以使我们对它略知一二。”——爱因斯坦 本书的作者为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主要通过十多个心理学及神经科学实验和深度挖掘讲解九位跨领域传奇天才的人生传记故事,带我们破解好奇心背后的科学密码,让天才的好奇法则为我们所用。同时还介绍了现代好奇心在心理学个在发展中形成的相关观点与实验,以及神经科学领域中的一些迷人的原创性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好奇心的理解。 加拿大心理学家丹尼尔·伯莱因按照两个主要的维度对好奇心做了分类:一个维度包含感知型好奇心和认知型好奇心,另一个维度包含特定型好奇心和多样型好奇心。 17世纪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将感知型好奇心称为“心灵的欲望”和“始终以对知识的连续、不倦的追求为乐趣”,霍布斯从中发现了使人和其他所有生物区别开来的特征。 爱因斯坦属于认知型好奇心,“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有的只不过是强烈的好奇心。”比如认知型好奇心有时候会驱使人们从事科学研究。 特定型好奇心反映了想得到某种特定信息的愿望,比如试图解决猜谜,通常会驱使调查人员去研究特定独特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确定未来的解决方案。 多样型好奇心指的是无尽的探索与寻求刺激,而寻找刺激的行为有可能促进某种特殊的兴趣。 “历史上有着最强烈的好奇心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典型代表人物达·芬奇是个左撇子,他兴趣广泛,横跨艺术、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天赋和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上取得的成就,都明显的印证了他所说的“这和好奇心有关”。他可以利用只有他才能发现的线索去提示最令人困惑的或大或小的宇宙秘密,他也是科学与人文艺术兴趣并重。 “科学知识只会增加我们在面对一朵花时所感动的兴奋、神奇和敬畏。” 还有16世纪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德·蒙田鼓励读者去发现寻常事物的神秘之处等,结合世界历史上这些天才人物的背景和心理特征及人格特征,就足以洞察好奇心的本质。 大自然曾经是达·芬奇艺术的仆人,他使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能力去观察自然现象解释原因。在他的晚年,艺术则成了他从事科学调查的得力助手。 达·芬奇曾说:“学习艺术的科学,学习科学的艺术,学会观察。”对他来说,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次科学实验,无论是正确地表现绘画的主题方面,还是在实际的绘画过程方面。同时,这也是一种好奇心的练习 。 达·芬奇的笔记本形象地说明了在他的心中,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绘画驱使着画家的思想转变为大自然的思想,成为自然和艺术之间的诠释者。绘画能够解释在自然法则的驱使下,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 达·芬奇虽然数学很差,但在几何学、机械力学等都有所建树,他捕捉到好奇心具有的特征之一就是一种兴奋与忧虑的矛盾结合。想到我年幼的外甥女曾经将达·芬奇奉为偶像,后来读到达·芬奇研究心脏,就不太感兴趣了,我想这本书也可以做为她的延伸阅读,再次热爱达·芬奇。

《好奇心的秘密》读后感(三):好奇心可以驱动万物,其实这不难理解

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到当今的成就自然而然离不开人们的发明创造,但实际上驱动这些发明的根源在于人们的好奇心,对一切好奇,对任何触动的想法都想要一探究竟,由此快速的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

国际知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马里奥·利维奥著作的《好奇心的秘密:天才是如何炼成的》一书非常直接的阐述了好奇心的强大驱动力,并且列举了达·芬奇、理查德·费曼等实例进行论证,真的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啊!

通常都说,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那种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支撑着他们的大脑和稚嫩的身体,看到什么都会去摸一下,然后问一句“为什么?”搞的家长朋友们身心俱疲。其实好奇并不只是孩子们的属性,对于人类的全体年龄段来说,这是共同具有的特性,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达芬奇的才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画画,其实他对于算术、音乐、医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程度的涉猎。达芬奇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包括解剖学、光学、天文学、植物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鸟的飞行、水的特性等各种主题,他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他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认可程度相当高,他似乎对什么都好奇,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那么,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好奇心是由什么驱动的呢?

好奇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感知型好奇心和认知型好奇心,特定型好奇心和多样型好奇心。爱因斯坦曾说:“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有的只不过是强烈的好奇心。”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遇到了出乎意料的事情,那么大脑会假定人们必须得采取某些行动,这就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被快速激活,并伴随着我们很熟悉的相应的现象:心跳加速、出汗、呼吸变粗等等。与此同时,人们的注意力暂时脱离了其他无关紧要的事物,专注于当下主要的紧迫事物。当然,这是一种好奇心产生的理想状态。

人类的发展不能没有好奇心,放到当今社会中,人们更愿意用“创新”这个词来代替。其实说白了,很多创新型的事物能够风靡起来,本质上还是好奇心在发挥主要作用。例如直播带货近两年突然崛起,普通民众乐于看到视频中的人物和商品展示功能,并愿意为此买单,那么开发和推动视频直播带货的行为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创新项目,就是专门针对好奇心的驱动性带来的一种定点狙击。

现实生活中,草根逆袭的案例比比皆是,充分发动你的好奇心吧,也许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好奇心的秘密》读后感(四):为什么只有我们能问为什么?

好奇心(curious)也能写一本书?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用一本《好奇心的秘密》(WHY: What Makes Us Curious)回答了这个问题。

《好奇心的秘密》试图解答两个问题:

马里奥列举了不少名人的故事以及某些领域的成就,这些共同点都是好奇心。好奇心引起关注,有了关注才会产生意识与探索的决心,是持续的热情与打破旧事物旧规律的勇气。

这本书指出,好奇心在儿童发展时期至关重要。不过达芬奇显然不是一个好榜样。他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但也十分容易放弃。但他这一个案也提醒家长们,疑似多动症儿童,可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巨大的创造力。

到底什么因素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马里奥认为是惊讶和“混乱的证据”,当然还有生理上(神经)的因素。简单地说,惊讶和“混乱的证据”刺激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注意。所以,当人们对某些事物引发好奇心,但当他们对这些事物越来越了解以后,好奇心也随之消失(“祛魅”实际也有此意)。

好奇心一直都被纳入心理学范畴,但FMRI技术却能让人在大脑中定位好奇心。实际上就是,好奇心在被唤起和满足的过程中,大脑的皮质和纹状体被激活。前者是神经组织外层,主要负责记忆、思考和意识活动;后者是前脑的皮质之下对奖励机制起关键作用的部分。而它们正是让人类成为这地球上唯一会问“为什么”的原因。

马里奥在书中提醒我们,好奇心也与人的温饱程度有关。如果人正在面对生存威胁,好奇心就会被抑止。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优先于解决生存问题,即出于本能,而非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行动。另一种抑止是外部人为因素,可能涉及政治,也可能来自于强权风格的家长或学校教育。

如果抛开那些让人不悦的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好奇心?马里奥在书中提到一个词让人心喜:阅读。在阅读中吸收丰富的知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好奇心就能得以强化。

总体上说,《好奇心的秘密》是一本科普性书,它结合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两方面对好奇心进行探索和论述,为好奇心的产生与活动过程提供科学理据。语言通俗易懂,但毕竟还是科学类型书,尽管马里奥试图用风趣幽默的例子来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但还是难免有些乏味。

《好奇心的秘密》读后感(五):当个好奇宝宝,激发出你自身的潜力吧

你家里有没有个好奇宝宝?他是不是会问为什么人们会说梦话,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亮,还有好多你答不出来的问题,就像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其实,这是因为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而提问也是帮助他们了解未知世界的有效途径。 那么,我们怎样有效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提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数学科普作家马里奥.利维奥在《好奇心的秘密》一书中,通过科学的视角,告诉我们好奇心来自哪里。 并教会我们如何运用天才的好奇法则,从激发好奇心开始,开发大脑思维潜能,挖掘天赋。 正确认识好奇心 所谓好奇心,就是当我们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大脑潜意识产生的一种探索欲和求知欲。好奇心有不同的驱动力,可以帮助我们挖掘自身的天赋。 加拿大心理学家丹尼尔.伯莱因,按照两个维度对好奇心做了分类,分别是感知型好奇心和认知型好奇心。 感知型好奇心,就是一个人的感知欲,一般来源于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人们总是对一些自己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感兴趣,并通过感知来了解事物。 比如,3到12岁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见到一种食物,就会想尝尝它的味道;看到一个新玩具,就会下意识地想要拆解。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事物的慢慢熟悉以后,这种感知型好奇心会逐渐消失,慢慢地转变为认知型好奇心。 他们有了探索新知识的渴望,对新鲜事物有了一定的求知欲,想通过学习技能来发现其中的奥秘。 认知型好奇心往往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来获得新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会充分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也能发现孩子们的天赋。 比如,当家长被孩子们追问各种“为什么”时,如果家长拒绝回答孩子,那么,恰恰是打消了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求知欲。 因为他们正处于对知识的探索阶段,对新鲜事物都有有强烈的好奇。如果家长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不知如何应对,就不做回答,那么孩子们以后也不会继续想要探索学习了。 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这样不但会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能通过探寻的过程,让孩子保持对这件事情的兴趣。 保持好奇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一个人的天赋,往往来源于对周遭事物最初的好奇。达·芬奇之所以有很高的绘画天赋,也是因为他对事物充满了好奇。 达·芬奇小时候就是个博学者,在很多学科学习中,都能迅速地掌握知识。他对知识有探索的渴望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因此激发了他的学习能力。 他对自然事物充满好奇,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观察自然现象,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 达·芬奇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记录下自己各种奇怪的想法。他会在纸上素描,记下复杂的笔记,来延续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手稿达到15000页。 他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每一种涂鸦都涉及到几何曲线的现象;他也会去思考池塘中波浪的扩散,怎样能呈现出类似的几何结构。 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才让他对好奇的事情永远充满热情。 培养好奇心,帮助挖掘内在的潜力 想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就必须要多提出和思考问题,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提升洞察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也能培养我们创造力。 我们可以记录下能够吸引注意力的事情。比如,科学小实验有着怎样的原理?这样可以激发我们的认知型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兴趣,鼓励自己进行更透彻的研究。 培养好奇心就是探索求知的过程,那些在脑海里每一个奇妙的想法,都能促使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心。 拥有好奇心,可以挖掘我们的创造力天赋。好奇心让我们乐于体验未知的一切,也让我们不断发现新的知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