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端午节中最幸福的味道作文

端午节中最幸福的味道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端午节中最幸福的味道作文。

第一篇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第二篇

关于写端午节的作文2篇 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

又是粽子飘香时,端午佳节味道多。苦、辣、甜传承了几千年,一直到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吧。

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屈原立志要为人民造福,虽“吾将上下而求索”,无奈佞臣当道,壮志未酬,只能离开朝廷,他感到愤恨、无助,只能将自己交给这滚滚江水。但他着作的《离骚》被诵读千百年,他的爱国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质将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端午的太阳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阳下进行着一场火辣辣的比赛。队员们虽头顶烈日,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开始”,伴随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人们呐喊助威,“冲刺了!”龙舟冲过终点线,队员们举起划桨庆祝胜利。太阳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阳下到处是胜利的喜悦。端午是辣的。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妈妈从锅里拿出了粽子,我顺着香味“飘”了过去,哇!深绿的苇叶包裹着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浓浓的香气,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颗枣,真甜!给妈妈剥一个、给爸爸剥一个,我自己来一个,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节的味道还有很多,我们慢慢品尝吧。

第三篇

有的人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节,有的人喜欢欢声笑语的中秋,还有的人喜欢举国同欢的国庆,可我最喜欢满是艾草味的端午。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穿上新衣服跑到厨房看到爷爷奶奶正在熟练地包着粽子,我走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说:“好啊,我来教你,但刚开始会有些困难。”奶奶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我照着奶奶地样子卷了起来。接着,奶奶舀了一勺米,放上自己喜欢吃地料上去后,又铺了一层米。我装模作样地舀了一勺米撒上去,不料,米从一个小洞里漏出来,我赶紧再舀一勺米撒上去,这下粽叶终于变乖了,一粒米也没有漏出来了。然后,奶奶把剩余地粽叶折了下去,用绳子牢牢地绑住粽子,一个玲珑娇小的粽子就诞生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好了。这时,悲剧发生了,因为我太着急了,粽子没放料就绑绳子了,奶奶说:“没放料的粽子,可以再煮熟的时候撒上白糖也很好吃。”我开心地点了点头。

粽子煮好了,我拿起一个粽子解开粽叶,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地时候,满嘴飘满了白糖和糯米的味道。我顿时感到了幸福。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

第四篇

幸福的味道作文400字 妈妈的味道

一天早晨,天气寒冷,窗外“呼呼”地刮着风。我抬着头望望窗外,只见树梢使劲地左右摇摆着。我懒洋洋地躲在暖和的被窝里真不想起床。又一想,反正总归要起床的,还是快点吧!

我像往日一样刷牙、洗脸,接着就是吃早饭。当我走进厨房,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才想起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我们要吃腊八粥!我心里顿时十分高兴。

我端起热腾腾的腊八粥,边吃边欣赏。这粥里有红豆、枣子、核桃仁等好多种营养丰富的东西。妈妈进来了,笑着对我说:“腊八粥里的红枣、莲子和蜜饯,象征着甜甜蜜蜜好运连连;杏仁、肉团和桂圆,象征着幸幸福福乐团圆。腊八粥的‘八宝’分别是:健康、快乐、平安、好运、幸运、顺利、甜蜜和幸福哦!你可要多吃点!”我开心地笑了,说了声“谢谢妈妈!”我一边吃一边随口问:“妈妈,哪来的腊八粥?”妈妈告诉我,是她早起自己做的。

我吃着吃着,感觉那甜甜的滋味温暖到了我的心田里去了。啊!我吃出了妈妈的味道,是那种幸福的味道,

直到上学路上,我坐在妈妈的“小毛驴”上还紧紧地抱着她,回味着妈妈的味道!

第五篇

天湛蓝,去甚白。一朵朵的白云好似天空的补丁,一个又一个,我想是后羿射日时射穿的吧!太阳下班爬下山去了,一轮红色的霞光围绕在他的身边,云朵变成了一只火麒麟,在云层中跑,一会儿,麒麟不见了,变成了一只狮子,在天空中往四周看去,好像在寻找一个人……

“咯吱、咯吱”是什么声音在作响,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啊!车上的刹车已经不见了,车轮变成了铜黄,非常脆,用手指一点仿佛就会裂开似的,螺丝帽已经生锈,连小偷都不瞧它,只见一个男人缓慢地骑着它!

这是个中年男人,满脸笑容,虽然他的眼角是一条又一条的鱼尾纹,而头上居然有五六根的白头发。衣服从上到下都是一个个的补丁,身上披着一件薄薄的衬衫,他把自己原本就很薄的外套套在了妻子的身上。妻子的头发很短,她的鞋子是一双又旧又破的拖鞋,双脚不停地颤抖,但她还是把衣服披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好似果冻,非常有弹性,真想在上面咬上一口,小小的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喊:“妈妈!妈妈!”

是哪里传来的嬉戏声,原来是那三口之家。男人骑得很慢,不时地回过头来,跟妻子说话,逗孩子玩,像是在驾驶一列幸福火车!幸福的味道从他们家散发出来,感染每一个路人,让他们也会感到这家人的幸福。幸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我飞快地跑回家。幸福,我来啦!

第六篇

五月五,端午到。“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轻咬一口,甜而不腻,粘而可口。在我的记忆中,老家的粽子别有一番风味。

我的老家坐落在小城镇边缘的一个村子里,那是一个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能遇到熟人的淳朴的村子,即使是陌生人,常常也是会热情待人。

犹记去年端午,因为补课,我独自留在博罗,归心似箭的我一下课便急匆匆地赶车回家。下了公交车,已是傍晚时分,余晖照着成群结队的人们,忽然发觉此时形只影单的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忽然,在熙攘的人群中,一股粽香伴随着傍晚的清风扑面而来。由于一整天都饥肠辘辘,在闻到这股粽香时,我欣喜万分,马上循着香味四处张望。

不远处,一个卖粽子的小摊正在收摊,我连忙跑过去,想要买个粽子填饱肚子。正在收摊的阿姨看我独自一人,二话不说就开始翻箱倒柜,最终挑了一个最饱满的粽子递给我,并微笑着叮嘱我要早点回家过节。听着陌生阿姨的关心,我捧着阿姨递过来的粽子,顿时心头一暖,刚刚上完课和赶车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付了钱,我便迫不及待地剥开了粽子,一股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香甜的糯米夹杂着蛋黄的醇香,让人欲罢不能。我狼吞虎咽地吃着粽子,边往家里走去。

没走多远,同村的张阿姨迎面走来。张阿姨远远看见我便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连忙掏出纸巾擦了擦嘴巴,向张阿姨问好。张阿姨是我家的邻居,她为人和蔼,平日里总是对我照顾有加。张阿姨见我刚刚吃粽子的狼狈样,忍不住轻轻笑了一声。张阿姨亲切地问我有没有吃饭,我尴尬地摇了摇头。见状,张阿姨马上从手臂上挂着的袋子里面拿出了几个饱满的粽子塞给我,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天晩了,早点回家吃饭!”我连忙点了点头。

这—路上,家家户户飘出缕缕粽香,我又遇到了许多认识的叔叔阿姨,他们热情地跟我分享自家包的粽子,传递着不一样的祝福。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心,让我这条回家路不再孤单,也让独自归家的我感到十分温暖。

到家门口时,我低头看了看自己怀里满满当当的粽子,一股暖流涌入心里,突然觉得自己怀里的粽子更香,更具有一番风味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飘出的缕缕粽香和人情味,便是我记忆中最难以忘却的端午味道。

第七篇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江边的锣鼓喧天、千帆竞渡,是端午节必然会出现的场面。在我的心里,龙舟竞赛背后的拼搏精神,则是端午的象征。

观看划龙舟比赛,是我每年端午节必参加的活动。犹记三年前的端午,我早早就来到了江边。一到达现场,我就被眼前所见惊呆了——江的两岸摩肩擦踵,里里外外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才穿过重重人群,挤到人群的前排,找到了最佳的观战位置。

“划龙舟比赛开始,三!二!一!”广播宣告着比赛的开始,现场顿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顷刻间,6条长长的龙舟如离弦的箭,全速前进。船员们个个脸色紧绷着,船桨在船员们强有力的手中整齐划一地“狂奔”。鼓手也毫不逊色,两个鼓锤在击鼓人手中跳跃着,那响声可谓是惊天动地。船员们听着那鼓声,有规律地喊着响亮的口号。每一条龙舟都在全速前进着,像是一条条腾飞的巨龙。

不一会儿,每条龙舟之间的距离渐渐拉开,红队、绿队暂时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奋力直追的蓝队。江的两岸,现场观众兴奋地摇旗呐喊,我也紧握拳头,望着龙舟的方向,大声地喊道:“加油!加油!”我跟其他观众不一样,我并没有特别支持的队伍,观看比赛也只是图个快活。

水面上,红队和绿队仍然遥遥领先,两队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蓝队也不甘示弱,仍然在奋起直追,已经从落后约三个船位变成落后两个船位了,实力不容小觑。另外三队虽然落后较多,但是没有一队放弃,每一个人都在咬紧牙关,拼尽自己的全力前进。

“现在蓝队已经追上来了!目前打头阵的变成蓝队和红队,究竟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都很难见分晓呀!”解说声从喇叭里传来,我才惊觉蓝队竟然已经超越了绿队!蓝队的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脸被太阳晒得通红,脸上流下的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江水了。我振臂欢呼着,为后来居上、从未放弃过的蓝队加油鼓劲。

眼看着快要冲线了,只见蓝队铆足了劲,口号喊得越来越响亮,士气越来越高涨,一鼓作气,最后一马当先率先冲过了终点线。顿时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后面的队伍也接连冲线,连一直都排在最后一名的黄队也没有放弃,坚持冲过了终点线!

这一场比赛让我心灵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即使落后也不放弃,即使领先也不骄傲,每个人都奋勇争先。

虽然那场龙舟赛已过许久,但那擂鼓声、呐喊声、欢呼声已不复存在,但是龙舟赛的那种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仍然在我的心中激荡着。

第八篇

在我的心中,端午的味道不是那粽叶飘香,也不是那艾烟缭绕,而是母亲每年挂在我脖子上的阵阵沁人花香。

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大人总会为自己的孩子精心挑选一个香包。据说,这个香包具有辟邪悦神、防蚊驱虫的作用。一般而言,从端午当日便需佩戴香包,直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来临,雨过天晴,再把香包丢掉,寓意着让大雨冲走一年的晦气和疾病。而收到香包的我们,总喜欢聚在一起分享自己香包的独特味道。

妈妈第一次带我去买香包,是在我四岁那年。那天,妈妈温暖的大手牵着我走进了一家小小的香包店。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香混合在一起的清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精致香包。一个个五彩斑斓、散发着阵阵香味的香包,对于当时幼小的我而言,就是一个个神奇的宝物。我马上甩开妈妈的手,自顾自地去翻看香包。

妈妈看着我的模样,只是无奈地笑了笑,便自顾自地去挑选香包了。看着琳琅满目的香包,妈妈先是快速地扫视了一番,然后便果断地一下子拿起了好几个香包,仔细地端详着。妈妈先是用自己的手不断地抚摸着香包的两面,用心感受着那香包的布料。遇到不合心意的,便毫不犹豫地把香包放回原位。

看完布料,妈妈把注意力都放到香包的绣工上。只见妈妈凑近香包,认真地端详着那香包上的刺绣和图案。遇到不合心意的,妈妈总是眉头紧蹙,一脸可惜地把香包又放回原处。经过妈妈一轮又一轮的抉择,最后“幸存”下来的香包便也不多了。

年幼的我在店里早已玩腻,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等待着。可时间久了,妈妈一直不理会我,我便不耐烦地踉踉跄跄地跑到妈妈身旁,努力地踮了踮脚,想要去抓妈妈手上的香包。见状,妈妈低头温柔地看了看我,把手中的一个香包在我的鼻尖上拂了拂,淡淡的栀子花香便萦绕着我了。我糯糯地一笑,深吸了一大口栀子花香,便再次踮脚去抢香包。

“喜欢这个?”妈妈温柔地询问我,我迫不及待地点了点头,妈妈便蹲了下来,温柔地把那散发着栀子花香的香包挂在我的脖子上。

妈妈最爱栀子花,在她的心里,栀子花一直是纯洁、善良的代表。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当年的妈妈为何一直在那栀子花香的香包前徘徊。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妈妈当初第一次给我买的香包,早已被当初的那场大雨冲走了,我也早已记不清楚那香包的模样了。但是,那栀子花香却早已化作了我生命中最美的纪念,也成为了我端午回忆中挥之不去的味道。

第九篇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又是一年端午节。我记忆中端午的味道,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时粽香飘十里的清香。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总是翘首以盼。每当这时,牵引着人魂魄的粽香就会从各家各户飘出,经不住诱惑的我总是吵着让外婆快点包粽子。

六月的雨,把整个院子都洗净了,让整个院子都重新焕发了生机。院子的中间多了一张大大的木桌子,所有包粽子的材料都井然有序地放着。雨后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食材上,端午的味道氤氲在整个院子里。

外婆坐在了一堆食材的前面,正不紧不慢地包着粽子。我好奇地搬了个凳子,紧紧挨着外婆坐下,眼神一直跟随着外婆包粽子的手。只见外婆先从旁边的小竹篮里快速抽出了两三片湿湿的粽叶,这些粽叶被有序地叠放在一起,外婆灵巧的双手轻轻捏住粽叶的两端,熟练地向内交叉重叠,一个小小的“漏斗”便“横空出世”了。接着,外婆拿起一个大大的勺子,往“漏斗”中加入了糯米,再拿起了一个小汤匙,轻轻地把糯米压实。

“外婆,这块肉好!”面前的一大盘腌肉散发着醇厚的肉香,我一眼挑中一块肥瘦相间、泛着油光的猪肉。外婆听到我的声音,宠溺地笑出了声,便夹起那块肥瘦相间的猪肉和一个金黄的蛋黄,放到了糯米的中间。然后,再次拿起大勺子勺取糯米,将猪肉和蛋黄都完全覆盖住,用汤匙轻轻地压了压。外婆慢慢地把上端的粽叶压了下来,把漏斗的面给盖住了,再用手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后裹严。见状,我连忙抽出一根细长的棉绳递给外婆。只见外婆一边手紧紧地握住了粽子,一边手拿着棉线绕了一圈又一圈,把粽子缠得十分紧实。就这样,一个三角粽便在外婆的手上诞生了。

外婆拿起刚包好的粽子,调皮地在我面前炫耀了一番,我一把就夺过了粽子,细细地端详了起来。看着看着,我想包粽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便像只小鸟一样扑腾着叫外婆教我,外婆笑着点了点头。

外婆在前面巧妙地折,我在后面有模有样地学。我以为事情就像想象中那么顺利,但事与愿违。由于我的笨拙,“小漏斗”总是折不严,加入糯米后,底部的糯米便掉了满桌。经过多次的“抢救”后仍旧于事无补,我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喊着外婆帮忙。谁曾想,外婆竟然嘲笑我:“看吧,你这小手也不巧啊!”霎时,院子里荡漾着外婆的笑声,我的小脸也因此羞红了。

外婆笑完后,还是伸出她那满是皱纹的巧手来帮助我,并且全程仔细耐心地指导着我,为了让我看得更清楚,外婆不厌其烦地示范了几次。终于,在外婆的悉心指导下,我也完成了第一个三角粽。

晚上,随着煮锅的沸腾,一股粽香从厨房里飘出,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清香的粽子味。所有的人都循味而来,早早地守候在餐桌旁了。我拿到粽子时紧忙剥开了它的外皮,并倒在碗中,用勺子挖开,蛋黄的油流了下来,糯米软软的,仿佛就要在嘴里融化了。大家都对外婆这粽子赞不绝口,欢声笑语响彻在饭厅里,也印记在这炎热的仲夏里。

片片粽叶里,是缕缕情思。愿往后的每个端午,我仍能与家人一起,品尝到这时光的香甜。

第十篇

有一种味道,来自童年,来自家乡,在时光的酝酿中,愈发醇而香。

——题记

又是一年端午节,粽子大清早就被剥开放在餐桌上,白白的糯米在灯光下被照得发亮,粽叶的清香缓缓随着鼻息扑入脑海中,勾起我幼时的回忆。

故乡的村庄是傍着河的,水清澈仿若明镜,河边芦羊荡的影子倒映其中。阵阵清风,芦羊随着节奏舞动着纤细的腰肢,与河旁农忙的人家一起绘成了最美的山水人家图。

记忆中姥姥包的粽子是纤长的,可能与那独特的粽叶有关,每一片都是她老人家跑到河边仔细寻找,小心翼翼采摘到的。每逢端午,清晨醒来便能看到已经煮好的粽子,闻到飘起的阵阵独特粽香。粽叶的香气与那煮好的粽子香混合,少了一份米的醇香,但又多了一份河水滋养出的叶的甘甜,多了一份姥姥辛劳的味道。

叶子与现在卖的叶子截然不同,纤细的叶子静静地躺在水中,浓浓的墨绿色仿佛要在水中化开。姥姥麻利地拿出四五片叶子,把朝着根茎的那一头对齐,叶尖如花瓣一般排开来,右手握着头轻轻一扭,便成了一个可爱的小漏斗。我安静地坐在一边,注视着姥姥。她的神情那么专注,额上有细密的汗珠渗出,我抬手,站起来小心地擦了擦。那时,姥姥笑了,我也笑了。

随着一片片粽叶的消失,篮中的粽子满了起来。我轻轻地晃着姥姥的手,吵嚷着要吃粽子,她点了点我的额头——“你呀!”便笑着去开锅了。记忆中姥姥做的粽子是独一无二的美味,有枣的甜、米的香,和那最难以忘怀的粽子的味道。

每逢此时,都会有粽子从家乡挡来。那味道,有童年看着大人包粽子的趣味,有姥姥在远方挂念的意味,它们都化作浓浓的粽香,在伴着回忆的品尝中酝酿,成为端午节最难以忘怀的味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