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一

今天,我看《消费主张》,里面讲的是关于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

让我知道了,乘坐电梯时,如果电梯出现故障了,千万不要尝试扒开门走出去。如果电梯没有停在平层,你走出去就会摔下去的。

如果电梯卡在层与层的中间,千万不要在电梯上跳。有些小孩会以为一直在电梯上跳,能增加重量,让电梯回到平层。这样做是错的。

正确的方法是:按响电梯上的报警按扭,耐心等待救援人员来解救你。

我还知道,乘坐自动扶梯的时候,不能把手扶在扶梯上让手一直跟着电梯滑下来,这样手就会被自动扶梯卷进去。也不要玩自动扶梯,这样手也会被卷进去。

今天又学到了好多知识哦!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二

最近,小区按装了一台电梯,只要按一下按钮,就会载你到指定的位置。从此,上下楼就方便多了,人们就渐渐忘记了在角落里的楼梯。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三

你用匀速的秉性

接送着上下的期望

全然不管

是强烈的购买欲

还是悠然的闲逛

周而复始的简单中

平衡着所有的坚强

踏踏实实地真诚运行

胜过所有的突发奇想

信任——

不在廉价的招揽

而在到位的流畅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四

我悠闲地步履匆匆,每个人都是这样,不会注意到别人。

快要上电梯的时候,我看见了她,和她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很近,她的小女儿朝她极其妩媚地回眸一笑,娇柔无限,顽皮无限。但缓缓的眉梢中凝结着话语,那位小女孩没准又要和她的妈妈玩什么游戏呢。我兴致勃勃地观看着这场妙趣横生的戏剧演下去。

果然不出我所料,小女孩机灵地向妈妈撒娇,她眨了眨像夏夜的星星一样炯炯有神的双眼,单纯而童稚,但情真意切。我猜想是向妈妈索要精致的礼物或是什么难以说出口的请求吧,谁知小女孩脱口而出的竟然是:“妈妈,咱俩比赛上楼,你走电梯,我走楼梯,好不?”小女孩天真的目光,那么真诚,又包含着无限的希望与渴求。

“好啊。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妈妈宠溺地答应了女儿,这样稚拙而富有情趣的要求,又有谁会不答应呢?

不知不觉,我的脚步已经上了电梯,小女孩也奋力向前,她的母亲纹丝未动,静静地在电梯上站着,仿佛思索着什么。我禁不住想到,小女孩的母亲在考虑着什么?

小女孩见母亲没有动静,有些奇怪有些气愤地嚷道:“妈妈不许耍赖,要一块走才可以哦,从来从来!”我莞尔一笑,小孩子这么较真,也许是天性吧!

“好了好了,你站在那里,我向前走两步,好不好?”女孩的母亲拿自己任性的小女儿没办法,只好前走了两步。但我轻而易举地发现,女孩要气喘吁吁才能追赶上电梯的步伐,何况母亲向前迈了两步,我突然觉得母亲很不公德,电梯上下没有急事不能随便在左边走动,我情不自禁地端详着女人:她中等身材,衣着简朴虽然很破旧,皮肤黝黑,并不引人瞩目,但不会黯然失色。我想,以她不纯正的口音,也许来自乡村吧!

眼光从上到下,我突然发现女孩的妈妈的双脚悄然退了两小步,又是两小步,她微笑着看着女儿,等待再往下退的时候,女儿回过头来。她便装作向上走的姿势,但我知道,步幅很短,不肯能是她正常的步幅长度。无疑,她在有意谦让女儿。

小女孩已经超出她许多了,她便走得稍快一点,毫不费力地走,女儿则更见努力,两步跨一步,三步跨两步,一旁的妈妈会心而欣慰地继续微笑。我被女孩的不断努力动容了,更被女孩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动了,禁不住默默为妈妈鼓掌。

最终,女儿以微小的悬殊获胜,不知道她是不是懂得自己的妈妈的用心呢?无论如何,有一天,小女孩会懂得的。当她的妈妈渐渐老去,也许就是一个中年妇女搀扶着一位慈祥老人,不管何时,亲情一成不变,用心一成不变。

眼看我与母女就要咫尺变天涯,不会再见,但她们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化为永恒。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五

“耶!太棒了!”只听我对着维修完毕的电梯兴奋地喊道。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会对着维修过的电梯兴奋呢?哈哈,或许你还不知道,我曾经经历过一场“电梯遇险记”呢!想知道那件事情的经过吗?那就听我说说吧!

那一天,我们小区刚安装完电梯,我就兴奋的一蹦三尺高。那时我还读幼儿园,却已经知道了电梯的好处。一次,我刚刚和妈妈吃完早饭,坐电梯去幼儿园时,突然,电梯到了2楼时,便“通”的一声,停住了。我和妈妈起初以为有人要进电梯,但过了许久,电梯门却没开。“完了,停电了!”只听妈妈绝望地喊道。我也在黑暗中摸索着。还好妈妈有带手机,可以发出一点光亮。“看!”只见妈妈找到了电梯的紧急按钮,兴奋地喊道。我也马上按了下去,只见按钮发出了紧急又匆忙的铃声,可是没有半点脚步声,使我的心情再次跌落,散开的迷雾又重新聚集了起来,妈妈看见我这样子,急忙安慰我说:“钜泽,不用害怕,马上就会有人救我们的。”我虽然听着妈妈这样说,但还是忧心忡忡。过了大概一小时,只听见外面各种机械的声音,还有螺丝钉,脚步的声音,一定是有人来救我们了!我和妈妈开心的拥抱,不一会儿,电梯门打开了!我们得救了!只见爸爸还有其他叔叔和工作人员,都对着我们直笑。爸爸抱起我,更是亲我,还用胡子渣扎我呢!刺的我直“哎哟哎哟”的叫唤,叔叔们都笑了。

虽然电梯已经修好好久,但那件事依然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告诉你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运用智慧和勇气战胜它们!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六

一大早起来家里就停电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头一回了,颇有“经验”的我迅速解决了早餐,听闻表妹家有电,便直奔她家去了。

中午,我和妈妈在表妹家无所事事,便想回家。于是,打电话给外婆(因为外婆家的电路和我们是相同的),听说有电,我们便急忙往家去。

到了楼下,踏进电梯。当电梯门关到三分之二时,电梯里的灯突然熄灭了,还没等我和妈妈反应过来,电梯门“轰隆”一下,彻底关上了。我顿时傻眼了。霎时间,周围一片漆黑。我用颤抖的声音跟妈妈说:“妈妈,把手机……拿出来……照亮……”妈妈不知是没听见还是太着急,她慌忙拿起电梯里的话筒,“喂、喂、喂……”叫了半天,可是没有人回应。电梯里又黑又闷,我觉得四肢麻木,脑袋发晕……

忽然,电梯里的灯又一下子亮了起来。可是电梯停在一楼,没法上楼。我紧张得心都快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不由自主地想到《家有儿女》中夏东海被关在电梯里的情景。妈妈也很急,胡乱地按着电梯里的按钮,试图能使电梯上升。过了几秒,电梯终于恢复了,我和妈妈总算安全到了家。

哎!这场“电梯惊魂”真是把我俩吓坏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七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30秒)、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从麻醉中复苏迅速,今年来被广泛应用到无痛性胃镜检查中,我科收集本院2006年11月~2007年8月共开展无痛性胃镜检查375次的资料,其中包括相当比例的相对禁忌症患者,对其检查中的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8月进行的无绝对禁忌症375例进行胃镜检查,其中男207例,女168例,年龄18~78岁,平均37岁。其中包括的相对禁忌证:脑出血术后患者3例,脑梗死患者5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病32例,心功能不全19例,频发室性早13例,支气管哮喘12例。

1.2 方法 我科所用胃镜为富士能EPX-201。检查前行常规肝功、乙丙肝系列、梅毒、艾滋病等检查,患者禁食8h以上,左侧卧位,垫上口垫,低流量鼻道给氧,描记12导联心电图,开通多功能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0~2.5mg/kg与利多卡因30~40mg的混合液,患者痛觉及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时暂停静脉给药,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即可开始胃镜检查〔1〕。

1.3 监护 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变化,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患者术中有无出现体温变化、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反应。

2 结果

375例患者均顺利一次性完成操作(100.0%), 3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加快、血压小幅升高,持续时间1~5分钟不等,继而血压迅速恢复,3~5min后恢复至接近检查前水平或略低。2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血样饱和度下降,改善气道通气后缓解。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平稳,19例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查前后超声心功检查对比无明显变[文章来源于 ]化。12例心率小幅下降,给以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恢复。25例冠心病病人心电图无明显变化。13例频发室性早搏胃镜检查期间早搏明显减少。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无明显变化。所用丙泊酚注射液计量一般为2.0~2.5mg/kg,最大计量200mg。有相对禁忌症患者和年老患者用量酌减,一般用量1~1.5mg/kg。多数有患者在4~8min内完成检查,2例食道癌患者用时10分钟,总用药计量200mg,患者遗忘程度99.5%。患者清醒时间多在检查结束后3~10min。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全身静脉麻醉用药,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起效迅速,起效时间短,并在体内迅速代谢和清除[2],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醒后无宿醉感,目前被广泛应用到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突破了传统胃镜检查时对哮喘患者的禁忌。丙泊酚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无明显变化。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用药开始有轻微兴奋作用,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而出现对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在无痛胃镜检查用药时常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利多卡因是一种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和抗心律失常药,我们于其与丙泊酚注射液联合应用,既减少了注射时的疼痛感,又能有效的缓解和预防心理失常的发生。

通过对375例无痛胃镜检查的监护分析,静脉注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后的早期的轻微兴奋作用可迅速恢复正常,且对气道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的舒张作用[3],因此可打破很多心脏疾病和哮喘等相对禁忌症的舒服,有着更为广泛的适用人群和满意的效果,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尤其适用于儿童、老人及无法自主配合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Fred E Silverstein Guido NJ Tytgst,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1999:22-23.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3.

[3] 林长赋,戚小航,李文志.丙泊酚对哮喘大鼠自由基及血栓素的影响.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5):268-271.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八

现如今在都市生活快节奏,大家非常少注意到本身安全性,直至身旁发生了各种各样安全事故才觉得躁动不安、担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乘摩托便要戴上安全头盔了。学生时代每日搭车念书,头盔当然不可或缺。可是我一直会遗它在家里,因此我与父亲便得绕弯道而行以防被罚下那二十元钱。走在路上因为我经常看到摩托车上的人沒有戴头盔,远远地望到了警员赶忙戴上头盔,平安度过。这看似一种机敏的个人行为实上也主要表现了大伙儿对安全性的粗心大意。

安全头盔原本是维护大家本身安全性,现如今却宁可放弃它。对我来说,安全头盔就如小乌龟上的壳,看似厚重但也是有它的益处。前几日我还在电视机了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带头盔的外卖小哥不小心滚入大货车,但由于戴上安全头盔进而挽救了生命。我总感觉这件事情离我很远,但细心一想好像又离我非常近,因此为自己的安全性补上一课,遵循交通法规戴上头盔。

平常上补习班我一直必须横穿马路,经常为了更好地省时或便捷闯红灯违章或不动人行横道,我一直给自己的这类个人行为欣喜,趁两侧沒有车时飞快冲向正对面,走在路上很多人也全是那么做的。我是了解那么做是不正确的,但一直心里不安地依然反复着。因为我担心着灾祸会在这类琐事中产生,但也一直感觉自身能控制住这一切事儿……我的地区课程内容的教师告知大家一个事情,她的一位盆友每一次都闯红灯违章,她劝过她了,身边的人也许也都劝诫过去了,但她依然独来独往。总算在大概闯了几十次的绿灯后一不小心出车祸上,还行仅仅擦破了。我禁不住想起了自己当时的过错,也因此而觉得悔恨。我惦记着不必让安全性这一课的缺少变成我终身的缺憾……

每日都是在重蹈覆辙着很多安全生产事故,大伙儿表层上的哀叹是不是有真真正正刻深入人心间?很多人都感觉这类安全生产事故仅仅不经意来到身旁或觉得自身运气不好,非常少细究并不是世事多变,只是情有可原,大家一直一次又一次揭穿自身安全性的道德底线做出一个个过错,积累起來到最终也许才后悔不已……

大家应当真真正正理解安全性的必要性。给自己补上安全性的一课,感悟生命安全性的必要性,更为珍惜生命。

关于电梯的安全性研究作文篇九

春暖花开时节,妈妈给我买了几条蚕宝宝,黑黑瘦瘦的,样子可不大好看。可听说它们能吐丝结茧,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养好,要让它们吐出亮丽的丝线。

第一个星期,外婆从乡下采来了桑叶,别看这蚕宝宝瘦瘦小小的,可吃起桑叶真够快的,看得我都发呆了,也让我真正理解了妈妈平时总对我说起的那句话:“你呀,吃起零食来像蚕吃桑叶一样。”它们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没几天就长得又肥又大。可第二个星期,桑叶的来源便成了难题。城里又没得买,这可怎么办呢?眼看着蚕日渐消瘦,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看见妈妈在捡菜,我灵机一动,咦,有了,蚕不一定吃桑叶吧,先用生菜叶给它们充充饥。于是我从厨房拣了些生菜叶,洗净放入蚕的“卧室”里。我高兴地想着:这下问题就解决啦。可是,第二天一早,我拿着外婆刚从乡下带来的桑叶去看蚕,发现它们竟一口都没吃。我心急如麻:蚕会不会生病了?是不是饿昏了?我赶紧把生菜叶倒了出来,把新鲜的桑叶放进纸箱里,谁知那些已饿得半死的蚕一下子把纸箱里的桑叶吃光了,全然没有一点生病的模样。看到这番奇景,连忙把妈妈叫来,满腹狐疑地问妈妈:“蚕会不会只吃桑叶,不吃别的呢?”妈妈也弄不明白:“何不去请教一下爸爸?”爸爸听了我的问题,笑了笑说:“蚕一般只吃桑叶,这大概是因为它们以桑叶为食物,逐渐养成了这种食性,而且变成遗传了。我想大概是蚕最熟悉桑叶的气味。”我又好奇地问:“那么说,只要有桑叶气味,蚕就有可能吃了?”爸爸鼓励我说:“你何不做个实验来证实一下。”为了证实我的推想,就取出了两只蚕来做实验。我先取来一些桑叶,把它们捣碎、榨出浓汁,再把浓汁涂到生菜叶上,然后放入蚕的那个“小卧室”里,那两只蚕很快爬过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两个星期以来,我天天让那两只蚕吃用桑叶浓汁涂过的生菜叶。蚕不但没出事,反而长得非常健康。我又突发奇想:蚕吃别的叶子也能长身体,而平时只吃桑叶,看来它是喜欢桑叶的气味,如果蚕闻不到气味了,是不是随便吃一些食物呢?带着这疑问,我查了一些资料,书上说:“蚕靠它的嗅觉和味觉器官来辨别桑叶的气味的,如果破坏了这些器官,它应无法辨别桑叶的气味,就能随便吃其他植物的叶子了。

为了验证书上的说法,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两只蚕,在蚕的头部下鄂处发现了一对很短的触角,触角上有个小孔,这是不是就是那个嗅觉器官呢?我试着用牙签沾了一些胶水涂在小孔上,并把蚕的触角也涂上一层胶水,然后把这两只经过处理的蚕放入混有桑叶、生菜叶的纸盒里。刚开始,蚕抬着脑袋东张西望,后来就低下头吃了起来,等到晚上,几种叶子被这两只蚕吃光了。

以后,我就用桑叶、青菜叶、榆树叶、莴苣叶、柘叶、无花果叶、蒿柳叶、蒲公英叶、洋葱叶等各种各样的叶混合来喂这两只蚕,一个月后,这两只蚕也结出了晶莹的丝团。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蚕不是只吃桑叶,但也留下了一些疑问:为什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蚕只选择了吃桑叶呢?带着问题我查了很多资料:这是因为蚕以桑叶为食物过日子的时间最多,由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繁殖在桑树上,逐渐地形成了最习惯于吃桑叶的特性,而且变成遗传性了。有一位化学家曾经分析过桑叶中的气味,他把桑叶经过132-157℃的高温蒸馏后,在试管中得到了一种油状物,像乙烯醇、乙烯醛。这种物质有挥发性,很像薄荷一类的气味,把它滴在纸上,在30厘米外的蚕也能嗅到。蚕嗅到这种气味以后就很快地爬过来。可见这是蚕最熟悉的信号气息。近年来蚕儿人工饲料研究的进展中,人们已基本查明了蚕儿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种类及其最低需要量。

看来,掌握了科学方法还能改变蚕的生活习性,蚕不只吃桑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