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某物为线索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以某物为线索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大家好,我是一个漂亮的发夹。之前我一直躺在一个用玻璃做的柜子里,因为我的价钱很贵,所以很多喜欢我的人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我,然后默默地离开。

直到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女孩走进店里,径直向我这走来,一看就看中了我,于是掏出钱把我买了下来。她一路奔跑着,把我带回了家。哦!还没和你们说我长什么样吧?我的头和脚特别像两片银杏树的叶子,但是这两片叶子却不像普通的叶子那样粗糙,而是非常光滑,因为他们是用丝绸做的,上面还有许多的蕾丝。两片叶子上镶嵌了几颗钻石,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在我的背面是一个用塑料做的夹子用来夹住主人的头发。怎么样?之前说我长得漂亮不是假的吧?我的作用虽然不多,但是小主人每天戴上我都非常高兴,而卧被戴在主人头上也很自豪。每次小主人戴着我走进教室,都会像同学们炫耀,他们都很羡慕呢!

小主人非常喜欢我,视我为“掌上明珠”,因为我可以把她打扮得很漂亮,你们喜欢我吗?

第二篇

好的记叙文,常常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线索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使文章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层次更加清晰、情感更加悠长。常见的线索有:时间线、空间线、人物线、事件线、物品线、情感线、问题线,等等。无论采用哪种线索来写,都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线索必须紧扣文章内容。所选择的线索必须要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也就是说,选择的线索要紧扣主题,这样才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才能让读者通过线索把握文章的中心。如例文《妈妈的呼唤》,所选择的线索是“妈妈的呼唤”这一句话,这也就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通过“妈妈的呼唤”来表现伟大的母爱。

2.线索必须贯穿文章始终。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从头至尾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条线索必须贯穿于文章的始终,不能有头无尾,也不能有尾无头,更不能中间断线。只有线索贯穿始终,故事的来龙去脉才能清楚,文章的结构才能完整。如例文《妈妈的呼唤》,作者就是以“妈妈的呼唤”为线索,依次写了美丽的画面,想起妈妈的呼唤、爬山时妈妈呼唤我、在海边踏浪时妈妈呼唤我、妈妈催促我时厌烦妈妈的呼唤、妈妈不在家时想念妈妈的呼唤、理解妈妈的呼唤,有机地构筑起了全文情节,有始有终,层次分明。

3.线索必须凝聚文章情感。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因此,所选择的线索必须能凝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例文《妈妈的呼唤》,从妈妈的呼唤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安危的担心、对孩子学习的督促,“那一声声看似平常的呼唤,都是母爱的流露,是亲情的传递”;从作者对妈妈的呼唤的想念、愉快地回应妈妈的呼唤也可以看出,作者也喜欢听妈妈的呼唤。

第三篇

一、以实物为线索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如果把这个人所做的事随意选入材料中,往往会犯材料堆积、凌乱的毛病。如果确定一个实物为线索,尤其是人物珍爱的实物,围绕这样的线索组织材料,全文就会中心突出、布局紧凑。史铁生的《老海棠树》,是一篇作者怀念奶奶的文章,讲述的是祖孙两人的回忆和爱。奶奶所有的活动都在海棠树下,海棠树不仅是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将生活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的“彩线”。

写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几件事的时候,用确定的实物为线索,可以将人和事都集中在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以事件为线索

我们写记叙文,通常是写较为简单的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要写的人物、事件、情节串联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或者参与者,这就突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以儿时母亲对“我”的教育为线索行文的,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这两段是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前一段着重于记叙,写母亲作为“严父”对“我”的严厉教育以及惩罚的内容;后一段着重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表现母亲的严厉和爱。前一段开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后一段结尾“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二者遥相呼应,结构圆融。两段综合运用记叙和描写手法,既表现了母亲的严厉,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刻的爱。

我们写人物,尤其是写母亲,往往写两件事表现母爱就完了,但是两件事若没有什么联系,就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如果能像胡适先生这样确立一个线索后,再组织材料,那所写事件就容易串联为一个整体,文章中心就更突出,结构更浑然一体。

三、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写记叙文时,如果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比较容易让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情感丰富。比如写亲情,由“反抗、反感——沟通——互相理解——为之感动”这样一条轨迹来写,明显比平淡地写亲情之爱更有张力和吸引力;写友情,如果按照“要好——误会引起反感——误会消除,重归于好”这样一条线索来写,情节就跌宕多变,情感也更真挚丰富;甚至写托物言志类作文,如果一开始写对“物”的误解或是写“物”的不起眼,到最终赞扬“物”,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后变化,一经对比,“物”的品质也就自然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优秀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比如《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但就我们写简单的记叙文来说,最好只确立一条线索,这样写出的文章更干净利落,更能突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第四篇

今天姐姐来我家陪我玩,她看我这么无聊,就说要给我玩一个新奇的游戏,叫做——找线索。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她给我提供线索,我根据线索一步一步的去完成任务,等我获得了终极任务闯关后,我就成功了。

姐姐说游戏的灵感是来源于电视上那些闯关的真人游戏。看着别人感觉很好玩,于是便想带我一起来体验一下。我非常的期待的给了她纸和笔,她让我去房间里面看电视等她,等她准备好一切的道具,然后再喊我出来闯关。

不一会儿,姐姐就好。我推开房门,发现门口有两个纸团。姐姐说这分别代表两个故事,你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方可开始。有一个是困难关,困难关卡要进行很多运动,还有一个是简单关。简单关有很多捷径,而困难关有三次线索提示。我随意一选,不好,选到了困难模式。

困难模式的游戏主题是帮小兔子找妈妈。一共有四关。第一关是要求我在第一个房间内找到一只丢失的小兔子,并用蹦蹦跳跳的形式把它抱在第二个房间进行下一个任务。我有一点惊喜,有一点害怕,找了好久。最终还是找到了藏在床底下,一个黑色包里的小兔子。

到了第二个房间后,姐姐说小兔子需要找妈妈,妈妈藏在书里面。需要在第三个房间的书柜里面,找到一只跟小兔子长得很像的书。我不怎么相信会有这样的书,所以选择了线索提示。姐姐给我的提示是“十个字”。

书名是十个字吗?可我没有那样的书呀。难道是姐姐自带的书吗?于是,我疯狂的去寻找书籍。最终还真找到了一本名叫《安东尼写给不二的情书》。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不二兔子,就是小兔子的妈妈。这本书是姐姐的。

完成了第二关之后第三关,也就是终极任务。小兔子知道了妈妈的样子之后,就要开始找妈妈了。小兔子需要在第一个房间内找到一只口红,在第二个房间内找到一只眉笔,第三个房间内找到一条围巾。小兔子需要打扮一番,然后裹得严严实实的出去找妈妈。进入三个房间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房间是跳绳一百次,第二个房间是唱一首小兔子乖乖,第三个房间是现学一个舞蹈。

终于可以进房间了。我找了好久,最终分别在文具盒里,电视机的后面和床头找到了三样物品。于是我给小兔子打扮了一番,完成了最终的任务。

姐姐告诉我,小兔子找妈妈,还是需要音乐的。在游戏的最后还需要给小兔子弹奏一曲欢送的歌曲,让她开开心心的去找妈妈。于是我完成了弹奏歌曲的附加任务。姐姐告诉我,游戏顺利闯关了。

这个游戏虽然不是很难,也不是很简单,但是很有故事性。我觉得很有趣,很新奇,这个游戏也激发了我动脑筋的兴趣,我好希望以后姐姐多给我布置这样的任务,这样的游戏。我也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我能够自己创造这样的任务,让姐姐玩,让更多的小朋友玩。

第五篇

15、以物为线索

【特点】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特点】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特点】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第六篇

关于写著名人物的作文1000字 不懈探索的屠呦呦

她是一位85岁高龄的奶奶,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她是中医医学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潜心研究40余年。她发现了“抗疟神药青蒿素”,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她就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一个小女孩呱呱落地,它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屠呦呦。当时,家乡疟疾肆虐,给年幼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从小就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对中药有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青年时代,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那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医药学学习,从此便与天然药物结下不解之缘。毕业后,分配在中药研究所工作。

当时,屠呦呦在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情况下做实验。由于经常和化学溶液打交道,屠呦呦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即使是这样,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的去采集样本,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吃了巨大的贡献。

1967年,我国启动“523”项目,屠呦呦被任命为科研组长。要在设备简陋,信息渠道不通畅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这无疑是大海捞针。可这更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翻阅历代草本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包括青蒿在内的640多种草药。可在最初的实验中,效果并不出彩,研究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屠呦呦重新翻找经典医籍,突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使她一下惊醒。她马上意识到自己所用的“水煎法”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便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试验。

多少个日日夜夜,屠呦呦都守在实验室里实验、实验、再实验。终于,在历经190次失败后,她成功了!她发现了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在这基础上又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巨大的成功让屠呦呦团队激动不已,也震撼了整个医学界。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面对如此高的成就与名气,这位85岁高龄的科学家却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是啊!成就事业需要长期、艰苦的付出,科学不是为了争名争利,而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但可别看屠呦呦在工作研究中十分严谨认真,生活中的屠呦呦可是个“粗线条”的人。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朋友帮忙找找。朋友打开她的箱子,里面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不像一般女生放得那么整齐。她做家务事也不太灵光,买菜之类的事基本上都由她先生做。

我们不仅要学习屠呦呦不懈探索的研究精神,不怕失败的进取意识,不畏困难挫折的态度,更要学习她执着追求、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第七篇

诶,你可能会对我的题目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吧,什么,是与植物为友呢?那植物又不会说话,怎么能成为我的朋友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就跟我来看看吧!

从小,我就对植物有了许多的了解,我喜欢种植物,也喜欢闻植物。我常常在后花园里欣赏着那一株株盛开的植物,感觉一整天心情的不悦,紧张,都得到了完美的治愈,让我的心舒坦,更是陶冶了情操,当然,种植物的益处还不止这些。

小时候,我还只是什么都不懂,只喜欢看那些植物那美丽的姿态,只喜欢那植物淡淡的清香。

我喜欢闻郁金香的淡淡清香;我喜欢闻茉莉那一丝丝清纯的味道;我喜欢闻,桂花的十里飘香;我喜欢看,菊花那盛开的美姿;我喜欢看,昙花那转瞬即逝的美丽……

渐渐的,我长大了,我对植物的观点也逐渐地变了,渐渐的,我感觉,植物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一种品质、品德了。

因为我觉得: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在其他花只剩下孤零零的树枝的时候,它却含苞开放,绽放出了一朵朵似火焰般的花朵,我觉得它并不是单单的梅花了,它应该是坚强不屈、顽强的象征。还有竹子,一年四季都是枝叶苍翠,而且,它是从狭小的石缝之中,用尽了生平所有努力才成功发芽,长成了一枝枝竹子,它们在风中摇曳,它们不惧风雨,不论是暴晒还是倾盆大雨,它们都仍然屹立在岩石之中。所以,它们象征着不随波逐流。

植物,已经陪伴我十二年了,它真的就像我真正的朋友不用言语表达,心情不好时,去闻一下那茉莉的清香,我骄傲时,它也会像朋友一样,用梅花告诉我要坚强努力。所以,植物,是我最好的朋友。

第八篇

前不久,老妈给我从花店买回了一盆很不起眼像洋葱一样的东西,看了标签才知道,原来它的真名叫—风信子。

先来介绍一下我这为“朋友”吧……它是一株水生植物,长的活像一颗大洋葱。可不是吗,上窄下宽,像个大胖子一样,一碰它就倒了,接着便像保龄球一样滚来滚去。而且全身紫黑色,一点都不好看。不过这还不是它最大的特点,它最大的特点便是没有叶子,在水中养了些日子后只长出一把像胡子那样的根。而且发芽特别麻烦,要像笋一样一层一层的掉下来,才能看到一点圆溜溜的特别健壮的绿色小芽。

虽然它看上去一点用处都没有,但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它已经陪伴了我好几个星期。每当我开心快乐的时候,总是一遍一遍耐心的像它诉说今天的事。而当烦恼的时候,我也总是跟它诉苦,将烦心事一件一件的解决。当我伤心时,我也时常跟它“探讨”问题,拿着它在桌上滚来滚去,不过每次看到它搞笑的身子,我总是变得乐观起来,接着就破涕为笑。而且它还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呢!它的存在,让我的书房中空气变得格外清新,使我收益颇多。

风信子—这便是我最好的朋友,是它陪我一起经历了喜怒哀乐,而现在,它还没有开花,但是我相信它总有一天会长出美丽的鲜花的,也总有一天会从“洋葱”变成“苹果”的。当然我更希望它永远不要枯萎,永远做我的朋友。

第九篇

梧桐叶黄了也落了,东湖水皱了也黄了,秋天任性地扯掉了大地的夏装。在她的驾驭下,风儿四处乱窜,打在人脸上有点凉意了。面对她的调皮,连野火烧不尽的小草都身心憔悴。

秋天真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季节,她惹得无数人思索着。

站在秋天的世界里,最能引我瞩目的还是那纷纷落下的黄叶。作为青年的我并不觉得感伤,但那些垂暮之年的老人见此情景定会有无限的惆怅和感慨!此景最易拨动他们心底那刻意隐藏的弦,他们一时还无法接受生命将尽的事实。面对落叶,他们会思索人生为何如此短暂,生命会有轮回吗。没有人给他们答案,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会含笑离去。

秋天的来临预示着一年将尽,那些归期无望的游子常披着衣服痴痴地望着秋月。月光的寒冷,他们察觉不到,因为此时他们的心很冷。在九月九日,他们只能独自一人登高,只能独酌菊花酒,只能独自把玩茱萸。面对秋天,他们会思索世界上为什么那么多离别,为什么悲欢离合自古难全。没有人给他们答案,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秋天是寒冬的前奏,想起那冰天雪地的场景,身体就打颤。在寒冬,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给人一种绝望的气息。作为前奏的秋天,她的凄凉更能勾起失意人的无助和悲伤感。可以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者,一种是失败者。大多数人被规划于后者的行伍中,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努力,毕竟现实太残酷了。不断失败的那些人在秋天里是那样的颓废、那样的苦闷、那样的无助。真是一群可怜的人啊!我自己何尝不是呢?面对秋天,他们思索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质问老天是公平的吗。没有人告诉他们答案,但他们中的许多不还是成功了吗?

秋天里那么多的人在思索,那么多的人在烦恼。她真是一个惹人思索的季节啊!没有秋天,苹果会熟吗?苹果不熟,怎么会落下砸中牛顿?不砸中牛顿,那他怎么会思考从而推出万有引力定律?春天,人们感叹时光的美好;夏天,人们忙着乘凉;冬天,人们忙着御寒。唯有在秋天,人们才会思考啊!

在秋天的世界里,我也在思考,思考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思考我是一个失败者还是一个成功者,思考我的大学生活该怎样过……秋风飒飒,谁能告诉我答案?这么多思考,我也许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我会一直奔跑在向目标靠近的路上!唯愿心中的烦恼像树叶一样随风飘落在这个季节,并被车轮碾碎而化为尘土。

秋天真是一个惹人思索的季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