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

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篇一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南国小记者在兰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参观南宁中心血站。

签到之后,兰兰老师就带着我们来到业务中心的三楼,首先由黄老师给我们讲解关于血管里的一些成份,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它们在人们内的作用等等。

黄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关于献血的十个问答,通过这十个生动的问答,使我们了解了献血的一些基本常识。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二楼,由陈老师带领我们参观献血房。陈老师指着体重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里就是献血者填表和测量体重的地方。”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要填表和量体重呢?”陈老师耐心地解答:“因为献血之前要了解献血者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年龄要在18至60周岁,男生体重要达到100斤,女生体重要达到90斤以上才能献血,而且只有健康的人的血液才能输送给需要的人”。原来献血还有这么多细节是要注意的啊。

最后,老师还特别强调:每次献血的标准是200到400毫升,献血过后要补充营养,不能做激烈的运动。今天的信息量非常大,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献血的意义,我以后要多做宣传。

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篇二

这个周末,在南国早报小记团的组织下,我有幸参观了南宁市中心血站。在血站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知道了血液一共分A型。B型、0型。AB型种类,简单的了解了整个献血的流程。我在一个板块上还看到了医务人员、市领导带头献血,可见献血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啊!

小时候,我最怕打针,看见血也会很害怕,可我看到图片上的叔叔阿姨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心想:他们真伟大。我心里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献血志愿者。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又参观了献血科、供血科和检验科等科室,了解了血液的采集、检验、储存运输过程,同学们听得有滋有味,十分专注,不时还提出自己的问题。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大的光荣榜,上面有许多志愿者的照片,下面是他们的献血次数,最高的有两百多次,我大吃一惊,如果他们每一次献血就能救一个人,那他们就救了两百多人,他们献血,为的不是金钱,而是救人,感谢你们的每一滴宝贵的鲜血,当那红扑扑的血液流入皮管时,你们心中是否会有种欣慰感?滴滴热血,汇有成一条条生命之河,这么多的不鮁献血者,如同一个个爱的天使,播撒爱的种子,传递爱的能量,他们每一次献血,就如同点亮一盏心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温暖着病人的心房。

经过这次参观,我感触良多,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可能正用他们那无私的奉献,守护着我们,这就是爱的奉献!

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篇三

我曾经参观过很多著名的建筑和风景名胜,最难忘的是参观悉尼歌剧院的经历,奇异的建筑外观和异国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年夏天,我和妈妈去悉尼游玩,游览了闻名遐迩的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悉尼的便利朗角,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把整个建筑设计成一座壮大的贝壳形,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它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风帆,与周围的海湾景色相映成趣。我们买了票,找到中文标记的集合点,跟导游从入口一层层参观下去。

游客大多戴着导览耳机,所以并不喧闹。我们首先观看了悉尼歌剧院建设的历史,原来这座伟大的建筑历经波折,修建了14年才建成,一落成就一鸣惊人。剧院里面结构复杂,我们从一道道侧门进出,顺序参观了金碧辉煌的歌剧厅和宽敞明亮的音乐厅。里面还有图书馆、咖啡吧、歌剧厅、餐厅、酒吧,应有尽有。各种语言肤色的人来回穿梭,有时在剧场舞台上还能看到认真排练的演员。

大厅里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游客可以把自己的笑脸小贴纸贴在自己国家上。我找到中国东南的位置贴了上去,上面已经密密麻麻一层落着一层了。妈妈说从这张图上贴纸的分布看得出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我想,祖国果然是越来越强大了。

这时恰巧一场演出结束,散场的观众几乎全是衣着笔挺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导游解释说:“白天场的表演大多数是当地的老年人来看,价格也便宜些。”我恍然大悟,看来歌剧已经走入了悉尼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到离开的时间了。悉尼歌剧院巨大的玻璃幕墙上正上演着著名的灯光秀,展现了澳洲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美轮美奂,让人依依不舍。真想有机会再参观一次啊!下一次我一定要好好听一场歌剧,也许听过其中上演的歌剧,才能真正理解悉尼人的心中对这所大剧院的自豪吧!

一次难忘的参观作文300字篇四

今天我和伙伴们冒雨参观了怀化市溆浦县的花瑶贫困地区的小学——中普希望小学。走在这些贫困的少数民族小学生每天必经的上学路上这是一条铺满了石块的小泥路这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泥泞崎岖很不好走有小朋友会时不时地摔一跤导致整个队伍走得特别慢。我双手举着国旗紧紧跟在领队身后听他介绍道:“这条路还是这里一条很好走的路呢当地的小学生们走的可是纯泥巴路比这艰难多了。”最终我们用了半个多小时才陆续走到学校。领队告诉我们当地上学的孩子家住得都很远平时上学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最远的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校。听到“两小时”这个数字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了:平时我从家走到学校才7分钟左右最早也就在7点才迷迷糊糊地起床当地这些小学生岂不是凌晨5点就得起床吗?!

隔着学校大门看到小学里面只有一栋二层的教学楼前面是一个不大的水泥操场地面坑坑洼洼上面竖着一个孤零零的篮球架。领队介绍道:“这所学校只有一到三年级共三个班92名学生两名教师加上两名支教老师。很多一年级的小朋友听不懂普通话而老师也不会说方言教学质量非常低。这所学校除了课本没有任何其它教学设备。就算这样附近的孩子们还是不畏寒暑坚持上学就是为了多学知识改变命运。”

参观完学校我们又去了当地一位老奶奶家。走近低矮的房屋我看到黑洞洞的房间里一位白发苍苍、面黄肌瘦、满脸皱纹、弯着腰、拄着木头拐杖大约我这么高的老奶奶站在狭小的里屋门口迎接我们。她接过我们送的礼物笑容满面忙不迭地说着:“谢谢谢谢。”领队告诉我们这位老奶奶已经80多岁了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去世了只靠她们老两口来抚养三个孙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通过这次走访贫困山区的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克服一切困难去学习。而我生活在大城市里衣食无忧有爱有陪伴什么也不缺可有时还会在学习上跟父母讲条件斤斤计较。我应该珍惜现在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