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要盲目跟风作文素材10篇

不要盲目跟风作文素材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不要盲目跟风作文素材10篇。

第一篇

菊花没有跟随玫瑰的脚步,于习习秋风中独绽温柔的花瓣,于纷纷落叶中固守着坚韧。雄鹰没有跟随候鸟的轨迹,于大漠中张开矫健的翅膀,于长天落日下勾勒生命的壮丽。我没有盲目跟随别人的航向,从而于生活的海洋中彰显自己的魅力,于成长的天空中独守自己的品格。

每个人都有模仿的能力,但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看看某些行为究竟值不值得效仿。如果不加以辨别,一味地跟风,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无端地盲从,只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东施效颦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就听说过。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微微一笑,便可倾倒众生,甚至连蹙眉捧心都流露着美。有一丑女名叫东施,也学着西施的样子,在邻里间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走来走去,哪知这般矫揉造作使她更加难看了,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她,甚至将她当作谈论的笑柄。由此可见,不结合自身实际,盲目地模仿别人,只会适得其反。

大家都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村长慢羊羊的头上长着棵小草,这个可爱的形象深入人心。于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刮起了“长草风”,在街头,我常常看到一些青少年戴着小草头饰,这种小草头饰一经推出就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真正地喜爱,而是跟风心理在作祟。在古代,头上插草的行为是十分不吉利的,因为古时,一个人如果在头上插草,就是将自己卖做奴隶了。可是,很多青少年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至于闹出了一些笑话。虽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追求时尚时也要有个限制,不能盲目地跟风。

有很多股民朋友也喜欢盲目地跟風,他们并没有清楚地了解股票行情,只是一味地随大流。2009年“股神”巴菲特重投中石油,中国的万千股民散户纷纷跟进。结果,绝大多数从众的人中了中石油的套,巴菲特一次抽走20亿美元,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这都是盲目跟风惹的祸,所以我们一定要消除跟风思想,在诱惑面前,切勿急功近利,盲目从众,否则就会受到损失。

目前,《王者荣耀》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款游戏,很多青少年更是为之沉迷。他们放学后不是做作业,而是拿起手机玩游戏,认为如果自己不玩就会和其他人没有共同话题。还有的青少年为了买英雄角色、买道具,不惜花费几百上千元。可是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呢?有的是省吃俭用把零花钱攒起来,有的则是偷拿父母的钱。这些人盲目地跟风,不仅花掉了家长的血汗钱,而且还影响了学习,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儿啊!

现实中的“风”很多:抢购风、攀比风、起哄风、追星风……可以说,现在有各种奇风怪风不良风盛行于世。倘若我们见风就跟,有风必随,势必晕头转向,难辨东西,丧失自我。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跟风的恶习,张开双臂拥抱灿烂的阳光,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二篇

近几年,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甚至出现了不少留学儿童。赵佳今年高中毕业,学习成绩向来不怎么样,却也很想去国外留学。当他将此想法跟他父母提出后,父亲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母亲的态度是支持的。赵佳觉得去国外学习也可以长长见识。由材料看出,盲目跟风不科学。

在现代生活中,时尚、潮流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主题。在iPhone6出产后,有不少的俊男俏女纷纷前往去抢买。有些人是真正为了某些重要的事情去买,而有些人是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去买。这些跟风的人买了新手机后,又听见新手机的消息再去抢购,最后,他们最终会导致倾家荡产以至于还去买手机。这就好像材料中赵佳那样,宁愿不在国内读书也愿留学。所以说,盲目跟风会害人害己,从而导致自己一无所有。

美国歌坛歌后LadyGaga,她因为要录MV,出新专辑而经常染不同颜色的头发,导致了头发全部脱光。而韩国歌手金泫雅因为觉得这很潮流,又不相信头发脱落事件而学习LadyGaga,最后头发越来越短,她才放弃染发行为。盲目跟风会很容易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小说的确实很好看,但也不要在现实生活中随意学习小说里的情节哦!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网络红人,名叫叶良辰。他狂妄不羁、口出狂言。“你若放他今日,他日良辰必定重谢”“你放学给我小心点,别出门被人打都不知道是谁打的”“记住,我叫叶良辰”······这些所谓的“金言”都是出自他的嘴。不知他是看小说学的还是看电视剧学的。据爆料人士说,叶良辰的这些行为是因为他崇拜黑社会的生活而威胁别人的。因为叶良辰的女友不肯打扫卫生,就和宿舍的同学闹矛盾了,叶良辰就找她的同学去威胁她们。因为叶良辰的种种行为都已经不合情理了,所以盲目跟风会使人误入歧途。

盲目跟风,弊大于利。就如材料中的主人公赵佳,缺乏明确的目标而选择出国留学。这样盲目留学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盲目跟风会害了自己,面对种种选择要理性谨慎,切忌盲目跟风。盲目跟风的行为不科学。

第三篇

人皆有好跟风之心,跟风者,随大流而动也。是一天下之风或正,随之,可以得正途,成大业;天下之风或邪,随之则引人入歧途而不知自知也。

今天下有益之风,如好学守纪之流,乐则少也;有弊之风,如玩乐游戏之流,乐者甚。余察今人多以悦己为重,以是染不正之风以自毁者众。重故衡水有好学之习,其从者鲜;网络游戏玩乐之风,而随者众。悲夫!不正之风毁人也甚矣!予尝闻蜀地有网瘾者,考至北大而退学,复读,又入清华而辍,再读方知网瘾之害,于是始苦学于大学。其数见退者,皆以挂科也。曰:三录名校,必有非常之智,出乎众人也远矣,犹挂课以退,跟风之祸也。今仆等非有上智之才,而随不正之风者,岂有异于于自毁邪?此弊一也。

跟风易使人不辨善恶。随正风者,得正义之气,重仁而轻利;随邪风者,以为与同随者善,而劝谏者为十恶之人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此之谓乎!是以善恶颠倒,正非不分,主次不清,而自陷于泥沼不可自出也。浙之地有生,欲之网吧,无钱,乃窃家财以偿,父母责之,遂弑母。夫父母有生养之恩,为子不知报而弑者,是何大过也欤!禽乎哉!禽乎哉!胡犯此大过也?但耽于不善之物,而染不正之风耳,此弊二也。

夫流于世井之间者,多非高雅者,众人不辨雅俗,昏昏然相传也;庸俗者合众人之心,故易流焉。不正之风者众,难去也。此今之风多俗之因也。俄国赫尔岑尝至宴,恼轻佻之音,主曰:“所奏者流行也。”对曰:“流行者,其必雅乎?”答曰:“不雅者何以流行?”对曰:“诚若是,流行之疫亦大善也。”其此之谓也。夫人之为一时之乐而不远虑者,性也。俗者,迎其性而远传。于是道口有闯红灯者,上课有不遵纪者,如是而已。

《兰亭集序》云:“当其心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其言是也。人明其理者众,而躬行者寡也。然皆知有弊,何以去之?愚以为忍诱克欲可矣。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是亦然,内抑玩乐之欲,外忍邪风之诱,可矣。诚若知此,则胡不行乎?

第四篇

如今,有一些人看到其他人在做某些事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也去追逐潮流,无论是否这些适合自己。其实,人是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的生物,做事情时大可以考虑一番。

顺应所谓的趋势,实际上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环境如何,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坚持的事,而不必追逐流行趋势。正确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而人人趋之若鹜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想成为有远见的人,就不要随波逐流。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许多人仍无法忍受寂寞,无法抵制“合群”和虚荣心的诱惑。

跟风很难让人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内涵。那些有志气的人都不屑于追逐流行,只有没有主见的人才会人云亦云。那些真正想做事的人从不关心他人的说三道四,更不会哗众取宠。他们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做事,选定了一条路,就会坚定地前进,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许,有些跟风者并不是没有主见,只是身不由己,是在领导、家长、老师等人的威逼利诱的情况下去凑热闹,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面子,这也是很无奈的,但是纵使上级人物有此爱好,自己也不能迷失本心。

做事情不去跟风,何乐而不为?

第五篇

紧张的学习,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境内修学。同学们的兴奋溢于言表,每逢下课便如火如荼地讨论着。我也不例外,满怀憧憬的幻想着假期的美好时光。

这不,刚下课好友小z还在怂恿我去广西,我婉言谢绝了。别看现在风平浪静地一声不吭,早在两天前,同学们在游玩的地点上发生了极大的分歧。那阵仗大的,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得一拼。

部队即将迁移浙江

刚把单子发下来,班里的核心人物就拉帮结伙,嚷嚷着去浙大5日游。我心里好不欢喜,仿佛黑暗中的人找到了同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正好也有此想法。举手表决时,大家的手举得像小树林似的,纷纷准备前往浙江。先前的不谋而合,原来是真的,我高高举起手,下定决心不改了。只有一人鹤立鸡群,她是唯一想去广西的小x。我并不在意,她总会跟上大部队的。一切就这样顺利进行着......回到家,父母鲜有一次这么爽快。可没想到,第二天的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广西受到热捧

回到学校,我把交款的凭条给好友看时,她那有如晴天霹雳一般,告诉我所有人都准备去广西了。我霎时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看着小z一本正经的模样,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唉,你还记得昨天想去广西的小x吗?她对我们班的‘核心人物’推荐了广西好的地方之后,一个人改变主意,全班人都改变主意了。”她一字一顿地说,仿佛她也不敢相信。我不禁感慨道:“好一个瞬息万变的跟风族!”就在这时,老师雪上加霜地添了一句:“我也有可能去广西。”......

尾声

当然,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尽管义愤填膺,我还是与寥寥几人去了浙江。只是,我懂得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跟风是没有主见的人才会做的事,我不会做跟风人。

第六篇

前几天,在路上偶遇一位亲戚,闲聊时得知:她的孩子在这学期里参加了作文、英语、舞蹈三个兴趣班,且都是在周六、周日里进行,每科都要占去半天时间。两天的休息时间占去了一天半,仅剩的半天也未必闲得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完成啊,补那么多肯定会有作业的。我好奇的问:“这些科目你的孩子喜欢吗?”亲戚说:“也不全喜欢,人家的孩子都在补,咱也不能闲着呀,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亲戚还振振有词。亲戚的意见我不敢苟同,也不便妄加评论。但是我坚信一点:这样不顾及孩子的兴趣与能力而一味跟风,弄得孩子苦不堪言,效果绝不会好。

我想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四条喜欢吃苹果的毛毛虫和一棵苹果树。

第一条毛毛虫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只是看到其他的毛毛虫都往上爬,也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往上爬。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晓得苹果在哪里,也从未吃到苹果。

第二条毛虫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这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它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干上吧!于是,它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最后,它终于找到了一个苹果,刚想扑上去大吃一顿,放眼一看,发现这个苹果是整棵树上最小的一个。

第三条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带来了一副望远镜。先利用望远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个大苹果,选择好了路径,遇到分支时,它不慌张,也没有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独木桥。但是,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当它到达时,大苹果已被别的毛毛虫捷足先登了。

第四条毛毛虫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将怎样长大。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这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大苹果,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终于,它如愿以偿,得到了最大最甜的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我的那位亲戚就像是第一条毛毛虫那样糊涂的家长。当然随着人们素质不断的提高,眼界越来越来开阔,看的就越来越远,这样的家长会越来越少,但是能做到第四条毛毛虫那样审时度势、提前规划的又有多少呢?

我也想让孩子具备超出一般的优势,以期待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我了解许多家长那种迫切的心情,但这事不能盲从啊。平时我也查阅了有关的资料,聆听专家的教诲,咨询别人成功的经验,自己也有新的感悟。我想:如果你真想让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优势,超出一般,不知下面几条能否给你一点启示:

一、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期,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他感兴趣的,那么,他的潜能就会极大地被激发;而一旦这些内容他完全不感冒,他的智力又将更大地被扼杀。可见,家长要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一定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适合孩子的口味,他当然会乐于接受,并且为之而不懈努力。但如果孩子兴趣不浓却又有些心动,家长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得到很好的培养。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这种培训是一个负担,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二、符合孩子特长的。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还不成熟,他们虽然兴趣广泛,由于认识不足,未必知道哪一项最适合自己?比如五音不全的孩子偏偏想学音乐类,个子不到1。80米的孩子非要去学打篮球,协调性差的孩子还闹着去学舞蹈……我不是说这样就一定不能成功,但是如果不具备某一方面的潜质、特长,要想成功你必须付出比别人上百倍、上千倍的努力。所以家长要在孩子感兴趣的情况下,找出孩子的优势所在,尽力让孩子闯出一片天地。

三、瞄准目标前那块空白。家长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了解社会的需求,深知社会的发展趋势。设计孩子未来的发展要像打移动靶一样,你不能将目标瞄准靶子,因为它在快速前进,你瞄它瞄得越准,子弹也就会浪费得越多。家长在设计孩子的未来也是一种打靶,你不能就着靶标确定目标,而应该瞄准目标前那块空白。所以家长眼光要有前瞻性,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这种特长在今后具有多大的优势空间,而不能着眼于现在。

四、得到名师指点。眼光看准了,你要让孩子发挥某种特长,走特长之路,起点一定要高。“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家长一定要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功底是否深厚。要有“把孩子交到这样的老师手里”才放心、才安全、才能成才的感觉。否则孩子学的坏习惯一大堆,再改起来可比一张白纸困难多了,不说是误人子弟,可成材率大大降低了。

当然,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神童”毕竟是少数。如果你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目的只是补缺补差,增加社会交际能力,那就参加一般的兴趣班就行了。但如果你的孩子真是“方仲永”,在某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你可千万别耽误了,要尽一切力量为孩子的前途铺平道路,将来你的孩子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让你倍感骄傲。

诚祝您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第七篇

盛夏时节,窝在家里不敢出门,出门就像进了烤箱,烤得头脑发晕。迫不得已,也选择在晚上出门。每行必看到,变幻着的霓虹灯下,一组组少男少女如同T型台上走下来的模特,艳丽无比,满面笑容,身上穿的、手里提的、挎的,无一不是我或晓得或不晓得的的名牌,他们还议论纷纷,对衣着说短道长,互相攀比,真羡煞我也!

首先羡慕的,是他们的财力。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没有李刚样的父亲没有进贵族学校,没有好车开也没有一车保镖。若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而仅仅为了攀比的话,不被大骂一顿,我也自觉对不起我辛勤工作的父母。再者,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我国贫困人口本也数不胜数,要在城市里找到贫困和乞讨者简直易如反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把钱捐助给他们,似乎比互相攀比、购买名牌服饰来得更迫切和有意义些。也只有这些财大气粗的人们,才有如此财力和气魄如此攀比吧!

其次羡慕的,是他们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我们学校小,不少学生只管安心学习,没有什么时间精力来弄这些。即使我有此财力,也无人与我作伴,与我互相攀比了。而他们则有所作为,成群结伴,好友不知有几堆,今天和你比一下,明天和他再论论,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获取时尚界的最新消息,而且消磨了不少时光,日子从此不再寂寞无聊。我还可以肯定,他们决不是困囿于金钱的奴隶,而是真正使金钱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价值。他们这般团结、洒脱、豁达大方的生活态度,真是让我望之兴叹。

再者,我还羡慕他们追求上进永不堕落的心。是啊,既然整天都忙着攀比,忙着打扮自己,在他们的评判标准里,想必外表美一定是最重要的了。他们每天都在不断追求,不断使自己的美得到新的提高,而且还花样百出,绝不重复。他们如此的上进心,真是值得人好好学习。相比之下,我就做不到这一点,面对打扮自己,我一定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法像他们一样天天坚持。既然外表美成了主要的,那么心灵美想来也无关紧要了。不考虑心灵的评判标准,又有谁的心灵会堕落呢?(很有逻辑性!)拥有一颗永不堕落的心,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虽然攀比有那么多好处,不过因为个人条件,恐怕难以达成了。所以,面对“攀比”这轮辉煌的太阳,我只能窝在家里不敢出门了。不过,好心祝福这些追逐太阳的伟大人物一句,在肉体没有被现实的太阳烤熟以前,千万不要让心灵被攀比的太阳烤熟了呀!所以,我们这些一般人,还是不要向他们学习为好。

第八篇

今天,我特别开心,就像吃了喜鹊蛋——乐开怀。因为我手里拿着拼装积木,拼装积木可以拼千奇百怪的东西,令我百玩不厌。

我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零件像洪水一样涌了出来,我赶紧拼装起来,有些零件拼错了也不管,总之七拼八凑,样子也都出来了。

有一天,弟弟来了,看见了拼装积木,顿时“雅性”大发,又改装了一下,导致许多零件不翼而飞,流离失所。我回来时,积木已经不是积木,零件不是零件了,积木散了一地,就像一盘沙,有的躲在床底下,有的钻到沙发下,有的躺在桌子下,而罪魁祸首弟弟却还在不亦乐乎地拆积木。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气之下把弟弟狠狠地抓住,拳脚相加一顿暴打,以至于手都打抽筋了。打完之后,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不过后来肠子都悔青了,因为弟弟一直在哭,哭声响彻大楼,我心里就有点惊慌不安,在家里上跳下蹿。要不是妈妈不在家,估计我的脸已经成西瓜了。尽管我费心费力地逗弟弟,弟弟就是不笑,比“不笑王子”都还难伺候,我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开始怦怦乱跳,忐忑不安了。

妈妈推门而入,看见弟弟在哭,二话不说,就把我骂了一顿,并且让我把心爱的玩具送给弟弟,又让我罚站,写反思,写得我的手都麻了,并且还很委屈,比妈妈打我都还难受一些。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我才发现弟弟改装的非常好玩。所以我以后再也不盲目地指责别人了,因为有些时候,极端的情绪会蒙蔽人类的双眼。

第九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偶像崇拜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此正方与反方都已就利弊关系进行了精彩的陈词。而我对双方观点进行了适当总结——支持适度追星,反对盲目追星。

法捷列夫曾说:“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而被青年所崇拜的偶像,无疑是最好的范例。据报道,众多明星曾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当天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这就是最好的范例。一方面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爱国之情,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与宝贵。像这样偶像发出正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也是对青少年教育极好的典范。在2017年,国内数家公司推出了十余位虚拟偶像,获得了大量青少年的青睐与认可。虚拟偶像可以根据人的主观需求而使其表现出相应行为,并说出相应语言,一方面易于管理,另一方面,也易使青少年为其正面语言行为所激励,形成良好的范例,也是投资者的不错选择。所以,青少年适度追星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只要适度,偶像崇拜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追星有益的前提是“适度”若过度甚至盲目追星,就必须反对。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的“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诚如,若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偶像的人,暂不认定其为蠢物,但一定是不能明辨是非的人。要知道,偶像再光辉亮丽,他也是人。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盲目地听从,盲目地模仿,当然不可取。就像房祖名、柯震东吸毒,卢本伟开挂,这也值得模仿吗?就像近些年来形成的“日韩潮流”,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发型服饰,这虽不是日韩明星的错,但这种盲目模仿行为,也实在不可取。更有甚者,竟将父亲打工卖面条挣得的三万元打赏主播——这是何等的狂热与盲目!所以,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如果过度甚至盲目,不仅不利于使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使其失去理智,应当坚决反对。

所以,对于追星者而言,应把控好尺度,切勿盲目,明星再光辉也是别人,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对于不追星者而言,也不应对追星行为作出反对或抵制,更不应对其嘲笑甚至讽刺。对于明星而言,应意识到自己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崇拜的对象,而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多向外发出正能量。

总而言之,偶像崇拜是一把双刃剑,须把控好尺度,使其发挥出好的一面,也别忘记避免其不好的一面,别让它伤及自身。

第十篇

荒诞剧《椅子》讲述了一对老年夫妇为了等待一个人前来演讲,不断地往屋里搬椅子,最后,满屋的椅子“剥夺”了他们最后的生存空间。

按照现代社会的“规则”,有人演讲,就需要有舞台,舞台下面需要有一大堆的椅子。于是乎,那对老年夫妇按照这样的社会规则,这样的社会倾向,不停地搬着椅子。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盲目,一种只知跟随而不懂独立思考的盲从。

生活在喧嚣繁忙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容易陷入迷惑,当看见大众的言行走向,有人就会不知不觉或强求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赶上潮流,做着别人做着的事,追求着别人追求的荣誉,但这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为了避免做这样的无意义事,我们应当多一份思考,少一份盲目。

多一份思考,才能多一份自我;多一份自我,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更深的痕迹。从屈子的“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悲叹中,我们看到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坚贞;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屈中,我们看到了他不慕名利、坚守自我的执着;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呼中,我们看到了他你不趋炎附势、潇洒自在的洒脱······在汹涌的社会潮流面前,他们仍然保持独立思考,于是他们活出了自我,至今,他们依然活跃在历史的扉页上。历史的长河汹涌流过,人们记住的,往往不是显贵的官宦,而是那些执着于心的人。 在追随潮流的风气之下,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独立思考。追随潮流本无可厚非,但若是盲目地追随,我们就可能会做着自己不该做或者自己不适合做的事。因此,我们应通过思考来辨析他人所做之事自己该不该或者适不适合参与。古人就曾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文天祥,一心为国,在好友也叛国投敌之际,他清楚自己的志向,于是为国家甘洒一腔热血。陆游一生忧国忧民,但屡遭被贬,在求和的声音越来越大之时,他清楚自己的信念,于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草木一秋,人生几何。不要在盲目跟风中迷失了自我。不管他人正做着什么,不管社会正倾向着什么,我们都应当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守自己的内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