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滴水之恩的作文

关于滴水之恩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滴水之恩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题记

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要团为只是小恩小惠,就不放在心上,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其实也无处不在。

树木为了感谢春妈妈的滋养,树叶变得更绿了,花儿变得更艳了;苍鹰为了感谢蓝天给予的自由,飞得越来越高,似乎想去亲吻蓝天;向日葵为了感谢太阳,无论太阳转到哪儿,它都对着太阳公公微笑。感恩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很华丽的词藻,贵重的礼品。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传递感恩。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知道感恩别人,却忽略了感恩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我曾在书中看到一则故事大至是这样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吵架了,她便气呼呼地离家出走了。路过一家馄饨小摊子,一位老奶奶看她挺可怜,就送给她一碗馄饨,并问她缘由。只见小女孩哭着向老奶奶诉苦说:“奶奶,您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孩子,我只给你一碗馄饨,你就如此感激我,那妈给予你生命,把你拉扯到大,供你上学,你怎么就不知道感恩呢?”

有时候,我们觉得父母给予我们东西是理所应当的,无感恩之言,但是却志了,父母其实并不奢求我们什么,只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努力学习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第二篇

今天,我再次读了一篇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短篇小说——《第七条猎狗》。文中对主人忠心耿耿的猎狗赤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了文章,我不禁为赤利为了保护主人对自己的豺群大开杀戒而非常地感动;又为赤利在生命即将完结的时候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去保护主人而感到震惊。

这篇《第七条猎狗》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云南芭蕉寨里,有一位前后共养了七只猎狗的老猎人召盘巴,他养的前六条猎狗都不如它意,可是,他养的第七条猎狗赤利却被它视为第二颗掌上明珠。但是,在一次狩猎过程中,召盘巴误会了赤利,要杀掉它,结果,被召盘巴的小孙子艾苏苏给放掉了。赤利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成为了一个豺群的头豺。后来,在豺群一次与召盘巴的搏斗时,赤利为了保护召盘巴以及他的孙子艾苏苏,与自己的豺群同归于尽的事情。多么忠心的赤利,虽然主人错怪了自己,但它仍然为了主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想想赤利,再想想自己,在家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父母虽不能说是忠心,也要为父母做一些事才好,可是,我现在却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那一次中午,妈妈让我吃完饭把桌子上的碗收了,泡到洗碗池里,把吃剩的菜放到冰柜上面,并把桌子擦一下,结果,正在写博的我不耐烦地说:“我在写文章呢!您就自己去弄吧!”“妈妈要上班去了,你先收着啊!”妈妈边拿包边对我说。我无奈地站起来,把碗给放到洗碗池里,洗洗手,刚想回来,妈妈就又说:“还有那菜,放到冰柜上去啊!”刚洗完手的我很生气,没说什么,把菜盘子端起来放到冰柜上,再次洗手,准备继续写博文,可是,妈妈接着说:“还有那桌子,刚才不是给你说了吗?擦一下!”“啊呀,您说话能不能一块儿说啊!这么让我洗完手再干活,洗完手再干活!”我对妈妈发脾气。“快点吧!”妈妈没有理我。“哼!不是挺干净地嘛!”我噘起嘴,拿抹布胡乱擦了一下,扔水池里,洗洗手,生气地坐在了电脑前继续写博客。“看看你!让你干一点事都不想干!”妈妈唠叨我起来,我不吭声,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了。妈妈很生气,关门走了,留下我,也无心写博客了,坐下来,在“反思”:妈妈养育了我那么多年,可我却这么做,真不应该啊!这道理谁都知道,但我还是常和妈妈顶嘴,我要向赤利学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足有大海之深,我应该换位思考啊!

赤利和召盘巴的故事和我和妈妈的故事,都想我说明了一个道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赤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忘记了召盘巴曾经差点儿让自己丧命,记起了召盘巴曾经视自己为掌上明珠,便奋不顾身、拼尽全力去救召盘巴,多么忠心的狗啊!我如果在给妈妈顶嘴的时候,换位思考,多想想妈妈曾经为我做出了那么多,我想,我也就不会这样让妈妈生气了。

《第七条猎狗》让我再次深刻地理解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含义,让我们为召盘巴的没调查清楚事情原委就作出决定而感到惋惜,让我们为赤利的忠心而感动。然而我更明白了:如果自己和家人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误会或矛盾,不能和家人顶嘴,要换位思考,多想想家长抚养你有多么地困难,有多少个滴水之恩啊!我想,我们一想到这里,就不会再和家长顶嘴了。这就是《第七条猎狗》给我的启示。

第三篇

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同学们不跟我玩,老师不理我。这时的我才知道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寂寞。我坐的位置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我就像一只无助的小蜗牛似的在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地爬来爬去。于是我不再奢望老师的关爱,因为我知道阳光不会照到每个角落。

一次的期末考试,我被“烤”的好惨。上完课,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拿着倒数第六的考试成绩单。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风呼呼得在耳旁作响,天轰隆隆的。突然下起了大雨,伴随着我的泪水一起落到地上。这硕大的雨点打在我的肩上,打在我的身上,也打在我冰冷的心上。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的,雨水早已将我全身淋湿。母亲见我这样,赶紧帮我温好了水,让我洗了个澡。等我洗完了上身正在洗脚的时候,母亲走了过来帮我洗脚。这让我想起了母亲对我的点点滴滴。我把成绩拿给了母亲看,并告诉母亲:“老师找你过去有事。”母亲二话不说拿起伞向老师家走去。老师一定在谈让我留级的事,这倒让我不担心。但是我仿佛看见母亲站在老师面前挨批,是为了我。我的心微微作痛。

母亲回家后对我说:“老师说你其实也不笨,只要你好好学习,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这给了我动力,从此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并在下个学期中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我把成绩拿给母亲看,母亲笑着对我说:“老师要我让你留级,我偏不信,你现在不是学的好好的吗?”

原来,如此。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你给我的何止是一滴水,我要用的一生来报答您。

第四篇

《朱子家训》中说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今天我要说的却是“滴水之恩,滴水相报”。

倘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那受人涌泉之恩怎么办?难道你能把自己变成太平洋?

人生,就是不断的施与受,施恩不望报,受恩永不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凡事必须有个度。

常常见到,有人给过别人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就天天挂在嘴上,“你记得我请你吃过一顿饭吗?”“你记得我的电话是最早给你的吗?”他实在记得自己那几滴水,比农夫山泉还贵。

也有忠厚人,受过恩惠便刻骨铭心“当初如果不是他。”所以甘心拿出全部来回报。只是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通常只记得帮助过我们的人,却疏忽了我们的家人--若说恩情,没有人比他们更大。

施与受,像借贷关系,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多少,还多少,这是民间的借贷关系,国家和人情都允许收利息,可是该给多少,事先并没有白纸黑字。总之,这借贷关系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

收到一份礼,回他一声谢;收到一点帮助,回他一点帮助。当我们被帮助时,只需要在他需要时,付出一点自己的帮助。

滴水之恩,滴水相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