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隐蔽的宇宙读后感摘抄

隐蔽的宇宙读后感摘抄

《隐蔽的宇宙》是一本由[巴西] 亚历山大·安东内利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蔽的宇宙》读后感(一):前言

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植物和真菌研究机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科学部主任,是我孩提时不曾梦想拥有的一份荣誉和责任。我在巴西东南部靠近大西洋雨林的地方长大,正是在那些极具多样性、充满生命力的美妙森林里,我萌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我收集昆虫、种子、贝壳以及其他东西,一丝不苟地给它们全部贴上标签,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地把它们放在底部加了一层泡沫塑料的旧鞋盒里。

做这些事既让我快乐,又让我沮丧,我很少能在市图书馆里的生物学译著中查到我发现的这些东西的名称。为什么我们还不知晓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呢?早年的这种兴趣和探索隐蔽的动植物世界的愿望始终伴随着我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起初是在巴西,我那时还是一个年轻学生;后来是在瑞典,我搬到那里是为了追随我的瑞典籍妻子安娜——我们相识于离中美洲洪都拉斯海岸不远的加勒比海乌蒂拉岛上的一所潜水学校,都对珊瑚礁的惊人之美充满热情。在离开那里之前,我们做了几个月的潜水教练,一起探索过这些珊瑚礁。

我背着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一个睡袋、几本厚词典和几件衣服,过了三年的行旅生活,最后我决定尽我所能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于是我重返校园,完成了生物学的本科学业,接着在瑞典哥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美洲热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然后我和安娜带着我们的三个孩子搬到了瑞士,我在那里从事南半球植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博士后研究。

2010年,我们回到了瑞典,我成为哥德堡植物园的一名研究员。在北欧各国的植物园中,该植物园收藏的活体植物最具多样性。与此同时,我开始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 —安东内利实验室——一个由学生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元化合作小组,在生物多样性的多个学科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我很幸运,年纪轻轻就升任生物多样性与系统学的正教授。2017年,我创立了哥德堡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心,成为该中心的首任主任。当我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学术休假回到瑞典后,我受邀去申请了我目前在邱园担任的职位。面对这个巨大的机遇,我很难不感到万分激动。2019年2月,我走马上任科学部主任。没过多久,我又受聘为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这进一步扩展了我在植物学领域的人际关系。

在我的研究工作中,我试图回答关于整体生态系统(比如热带雨林)的起源和进化的大问题,还有生物多样性如何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及其变化过程 ——这一研究方向被划入生物地理学领域最为合适。我接受过植物学的学术训练,主要为自己的研究而收集植物;我也研究过各种不同的生物——蛇类、蜥蜴、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昆虫、真菌和细菌,以探索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普遍模式;我还研究过化石记录(按地质学时间保存在岩石沉积物中的已灭绝生物的序列),与同事合作开发一些方法和分析技术,以厘清气候变化和生命史早期的其他事件如何影响物种,以及我们可以从过去学到什么来更好地预测未来。我有幸与数以百计的优秀研究人员一起工作并发表科研论文,其中一些人更是与我长期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年在巴西的生活和后来作为科学家的经历让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我愈发深爱的大自然正在我眼前迅速消失。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科学证据是压倒性的且不容辩驳的: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正面临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来阻止我们今天已经看到的迫在眉睫的灾难和即将产生的损失。

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环境危机中,这似乎很可怕,然而根据我在研究中获得的洞见,我知道我们仍然有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要自然生境和物种还在,希望就还在。有了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有了关心自然界的意愿,我们就有了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塑造未来的动力。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我的目的是带你进行一趟连贯的旅程,从基础知识开始,以我们都可以采取的实际行动结束。在第一部分,我会分享一些洞见——关于我多年来所研究的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含义,并举例说明这一多层次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强调我们知识中的一些关键不足——在人类对整个宇宙的深入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状况。在第二部分,我会探讨生物多样性为何重要的问题,从实践和道德等不同角度考虑其多种功用和价值。在第三部分,我会概述目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这些威胁的根源,以及这些威胁常常如何相互影响。在第四部分,我会重点关注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世界上日益降低的生物多样性。我倾向于提供我自己和邱园同事的研究工作中的例证,毕竟我对这些内容很熟悉,它们也是我的一手经验总结。不过我要强调的是,这些成果离不开与世界各地的其他机构和研究人员的高度合作,我们星球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像这样的伙伴关系对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多年来,作为研究员、教授、主任和科学领军者,我有充足的机会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即便如此,如今我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惊叹仍然跟早年一样强烈,我从未停止对一些根本问题的追问。在这本书里,我试图为你解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共同解释了这个星球上所有自然生命的构成要素。同时,我也希望这些答案会启发你分享我的热爱,对我们宝贵的野生动植物——我们隐蔽的宇宙的热爱。

《隐蔽的宇宙》读后感(二):生物多样性揭示了宇宙众生平等的内在逻辑

广大精微的世界

我们的无字天书的名称“太极”就揭示了世界是广大精微的,它大到无边,小到无底,在科学没有得到长足发展的时候,人们无法理解其意义,只认为是玄学。

当初的人们只认为“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宇宙对山川”,总以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但随着人认知的一点点扩展,我们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自恋一步步瓦解。从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解到地球不过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众多行星之一,而且地球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离太阳最近的。

伤心之余,人们退而求其次,认为太阳总归是宇宙的中心,这也不错的,然而银河系的发现,再一次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太阳远非宇宙的中心,而且在银河系,太阳也属于比较偏心的位置。

杀人诛心,哪有这么玩的,然而事情好像远远没有终点。无数的星系在我们的可观宇宙之内,恒星的数量比我们地球上所有的沙子还要多,这是个什么数量级?可能知道的人总会吓出一身冷汗吧。然而,这仅仅是我们可观宇宙中可以发光的星球,那不发光的星球呢?肯定比这个还要多上好几十倍,而可观宇宙之外的不可观宇宙呢?可能就是无数倍可观宇宙的数量!

中国有句老话,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地球在宇宙中小得不如一颗尘埃,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是无数个生命体活动的场所,它们在此繁衍生息,共同构筑人这一载体,共同维持人体微循环的动态平衡。如果有坏细胞兴风作浪,人就会生病,如果有贪得无厌的细胞一意孤行,人就会患癌等多种风险性疾病。

因此,节制自我是任何一个生物体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原因,如果你的贪欲导致了宿主的崩溃,带来的必然是你在极度繁盛下的瞬间消亡。

这或许就是本书作者亚历山大·安东内利在这本《隐蔽的宇宙》里极力阐述的思想。最旱的人类自300万年前繁衍在这个地球,各自都相安在自己的小范围,虽然也有争斗和厮杀,虽然也有索取与破坏,但那都在地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然而现在的我们,如果不加节制,我们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砍光地球上的植被、猎杀尽地球上的所有飞禽走兽,挖空自地球诞生以来贮存的所有能量。人已经不满足地球的给予,正在太空抢夺更多的资源,我就想问问你们:到底想干啥?!

中国人强调“无为”,不是对自己不作为,而是对宇宙等自然规律不作为,让我们顺应它们的规则而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天命不敢违”。

现在的生物学家致力于把地球上数不尽的物种分门别类地命名统计,但他们发现穷尽他们所有人的精力,都不可能将地球上现存的生命形态统计完毕,毕竟在一茶匙的土壤中就发现了1800种细菌,这要我们如何穷尽?

显然,与宇宙的广袤相同,生命体的微小个体依然无法穷尽。但正如银河系的太阳系会有地球这样一颗独特的星球,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生物或微生物都有一个适合它们存在、又在恰当的时候孕育了它们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独立存在却又在这个系统中环环相扣,彼此影响。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持久的。现在尚存的生物数也数不尽,但在这个地球上诞生生命以来,99.9%的生物都已经灭绝,我们何其有幸,能成为今天尚存的生物中的一种。

而现在依然有很多生物正在走向灭绝,我们目前该如何保全自己,不得不令全体人类进行深思。新陈代谢是所有生命不变的法则,有没有可能,我们人类就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被代谢掉了?

是的,人类确实不该心存侥幸,毕竟只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一个小小的断链,人类就有可能不复存在。现在,人类正在肆无忌惮地虐杀地球上可以利用和赏玩的动植物,正在以地球天选之子的身份自居,正在以不必要的更多财富炫耀自身存在……这种种贪得无厌的嘴脸、这种种洋洋得意的无耻,都正在加剧着地球和地球上全体生命的苦难,你认为始作俑者会逃得过吗?

本书作者亚历山大·安东内利来自全球最大基因种子库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他对人类未来的深深忧虑,不得不让他奋笔疾书,写下这本对目前人类生存有着重大警示意义的《隐蔽的宇宙》。

世界从不向我们主动敞开怀抱,只有我们走到她的内里,看清她真实的面貌,并予以足够的尊重时,她才会拉你入怀,赏赐给你更多她愿意恩赐给你的东西。

当第一个狂妄之徒开启向世界讨要真相的征途时,当第一艘外来的船把当地人视为他者的时候,世界的走向已不可逆转,亚历山大·安东内利要我们用一种退化的方式来保障地球和全体人类的利益,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正如他所说,信心和承诺无济于事,主要是看行动,多个团体在全球多份倡议中提及气气候问题,多国也在倡议书中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截止2020年没一个目标达成,原因何在?

如果环保只是少数人为了自己的安全与优越,去挤压那些尚处于贫困之中无法再压缩自己生存空间的人,那么环保就是一把捅向自己最亲近之人的刀子,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正如一个无限需要营养供应的癌细胞,会疯狂抢夺一个知道饱足的好细胞的营养一样,这种无上限的需求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惊暴,并带来宿主生物的最终死亡。

这些习惯把自身的疾病转移到他人身上治疗的方式,显然是无法奏效的。

如果无法让他人自动放弃生存权利,就发动霸权战争挤压他人生存权利,就利用生物战抢占他人生存空间的行径,肯定是于事实无事于补的。我们平时讲的“头痛医脚”就是这种人本末倒置的内在逻辑。

其实,不管人类是退行还是发展,地球上的生态依然在行进不息,依然每天都有物种在走向衰败有物种在走向新生,正如你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里,你也不可能在不同时间踏进同一条河里。面对加剧的生态和气候恶化,人类确实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如何负责任,却是两说。

如果让被动承受这一恶果的人负责任,就算他想负责任,他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然、宇宙可不会讲人情,它们并不知道接受一个替死鬼的正确方法,它们只懂得让事情本身的样子去处理事情。

《隐蔽的宇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无限微缩的世界,也打开了一个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事实证明,平衡才是王道,只有平衡,万物才能在一个和谐的系统里方生方死,永远延续。任何违背这一铁律的优越、摆烂都将会对这个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

由此可见,众生平等绝不是一句虚言。

《隐蔽的宇宙》读后感(三):一本书囊括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看这本书感觉是一本关于宇宙、天空的书,因为名字就是宇宙,但仔细一看,发现“隐蔽的宇宙”是一种比喻,讲的主要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主题的书籍,可以归类为科普类生物类书籍,整体读下来,感觉非常有收获,无论从书籍的装帧设计、排版、插图、字体,做工都非常的优美,适合喜欢收藏书的消费者收藏一本,如果对自然和生物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可以说是必读的,内容涵盖的方面非常广,讲的也非常通俗易懂透彻,没有枯燥的乏味的表格数据,就像看一部纪录片,很轻松就把地球生物这个宏大话题做了透彻的解读。也能呼唤起读者对于自然和各种各样生物保护的爱心。我感觉挺有意义。

书籍整体的框架非常清晰,四大章节

第一章节主要阐述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概念,让读者可以认识到,哪些属于生物,哪些不属于生物,物种的概念如何,物种如何进化,如何繁衍,数量如何。。。这些基础问题,在读者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生物观念,可以有个大致的概念,让我们了解地球全体生物所处的状态,所处的历史阶段。

第二大章节主要讲生物多样性带给人类的价值。集中解答了许多棘手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我们面临生物大灭绝的关键临界点在哪里,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好处,看似无用的生物或者害虫们存在那些价值意义,这些问题在平时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而忽视的结果往往造成一系列连锁反映,按照那句老话来说,就是“存在即合理”,我们地球上所存在的一切生物,植物、动物、菌类,实际都有其价值,看似只有害处的比如苍蝇、蚊子、臭虫、病毒实际对于自然界的整体平衡都有贡献价值,如果单独从人类角度看问题,可能就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在这里,书中举例了美国黄石公园的案例,很好理解,之前的人为了畜牧业大量捕杀黄石公园的野狼,而失去野狼之后,食草的鹿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导致草原的破坏,草的破坏又导致水土流失,从而造成更多生物的死亡,后来人们从加拿大引进了8只野狼,这8只野狼艰难定居黄石公园,最终达到了一种生态平衡的状态,黄石公园也恢复了生机,这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关于自然环境中生物多样性带来的价值。

第三、四章节,主要讲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我们人类对挽救生物多样性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最新的科学环保技术等等。包括,对于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改变的一些呼吁,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习惯,对于自然和我们自身都是有益的,我觉得所谓素质的提高,就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的,也许你今天看了这本《隐蔽的宇宙》明天不会去可可西里大戈壁去保护藏羚羊,但起码你平时对待生活垃圾和化学制品的处理态度能有一点点的改善,就是一种提高和贡献。

我认为这本书更适合青少年朋友作为科普读物,初高中的孩子通过这样的阅读,在图文并茂中涨知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作为社会中的青年朋友,也可以阅读这本书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除了身体的健康以外还应该关注到整个社会以及自然的健康,这样才能让地球家园越来越好。

豆瓣书籍页面里有我摘抄的一些原文,大家可以看看,写的还是非常易懂,也很有收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