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锦集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锦集

《社会生物学》是一本由[美]爱德华·O. 威尔逊(Edward O. Wilson)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8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一):社会生物学

得到听书:

首先,讲了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社会生物学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对一切社会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是用现代科学在生命领域的全部知识去探讨社会行为——这个生命现象最错综复杂的现象。社会生物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甚至自然科学的领域。社会生物学横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这两者的统一、借鉴和渗透上,起到了相当有成效的探索作用。

其次,从基因和有机体尤其是动物行为模式这两个层面,讲述了社会生物学是怎么解释生命进化和生物的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着重讲了两种最为经典的行为模式,亲缘关系和利他主义。这两种行为模式,也可以说是社会生物学的基石。

最后,人类是进化过程非常特殊的一支,在基因、习性、情感等方面有着漫长的进化过程。我们从动物推及到人类,了解了威尔逊是怎么运用分析昆虫和群居动物行为的生物学原则,来解释人类的阶级、宗教、文化等等社会行为的。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二):时髦的经典

比较少评价经典。学科在不断发展,过去的前沿成为现在的常识甚至谬误,单从获取知识的角度上看昔不如今。然而,经典中书的组织结构,对作者本人祈盼与展望的印证,特别对新学科发轫的追本溯源,都给人带来知识以外的启发,这样看回去读读经典也不错。本书成书于1974年,不过近一年中文才出了完全体,所以还算赶了时髦。此外这也是一本充分体现知识就是力量的书,无论是信息层面还是质量层面,很适合荒岛阅读,健身,或者充当书架占位符~ 除了首章与终章,本书的内容是广受赞誉的,它将很多研究者的发现整合在一个因果理论的框架中,进而有助将动物的行为研究,改造为与主流进化生物学有广泛联系的学科。很有争议的两章触发了批评者对先天与后天、基因与文化这一既传统又现代的议题的激烈争辩。实际上,本书不仅重视批评者攻诘的还原论与基因决定论,即人类行为还原为生物学与人类基因决定人类本性,也重视综合与整体论。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观点是精微的,值得推敲的。对于一本上斤两的书,反对者容易陷入取巧阅读而通过另立稻草人打靶的情况。 沿着社会生物学的航道驶向社会学,可以想见,问题的复杂度比所谓传统的自然科学至少困难几个数量级。现在来看,作者五十年前总结的问题仍然存在,社会学理论仍旧更多地以一种期望的自然史方式罗列一些现象与概念。作者认为,为了更客观精确地描绘人性,从现象学到基础理论的过渡,需要坚实的生物学基础。道德规范需要建立在更坚实客观的人性知识基础上。 另外,作者在书开篇与末尾都引用了加缪,是我认为很有趣的一点。开始他驳斥了关于加缪对自我毁灭的讨论,书末又感叹到刚打开这本书时,就把它合上好像是恰当的,赞赏加缪已预见未来人们的“背井离乡感”。科学史上经常有反常识的惊险一跃,但永远不应该用愚蠢来描述那些没跨过这一沟壑的人,而我们也终将成为过去。经典是探索者们在荆棘林中,给后来者留下来的演进足迹。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三):爱德华•O•威尔逊一生著述,建造了一座跨越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捧着砖块一样的《社会生物学》,听到作者被称为“现代社会的达尔文”的爱德华•O•威尔逊近期逝世的消息,心中难免有点难过。

还记得小时候在乡村时,小伙伴们都会找一个玻璃瓶子装上土,挖上一窝蚂蚁养在瓶子里,总能每天投食,细细观察它们建立的洞穴,当时对蚂蚁的种种行为不甚了解,只是觉得好玩。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似乎知道一些群居类昆虫的特性了,但看了爱德华•O•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更多的疑问才得到一一解答。

爱德华•威尔逊是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是最早宣传“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人之一。虽然他的理念——社会生物学所下的定义是“有关动物社会行为与复杂社会组成这两者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有一定的争议,但他对社会生物学的开拓和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时代》周刊20年前称他缔造了“20世纪科学领域最出色的事业之一”,并长篇报道了他对蚂蚁的研究:绘制蚂蚁的社会行为图谱,并证实蚂蚁群体通过如今被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系统进行相互交流。

一千多页的《社会生物学》乍看让人觉得恐怖,似乎是一本难懂晦涩的学术著作,但通过阅读,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地科普读物, 让我们从根本本质上了解了社会进化、社会机制、社会物种三个方面的知识。

在《社会生物学》中的其他开创性理论均得到很多科学家的高度赞扬,但在最后一章中,威尔逊指出人类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遗传的基础上,而人类的性别分工、部落文化、男性统治地位和亲子关系等问题上形成了某种偏好,这个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他自己也说:“除了第1章和第27章以外的所有内容,都受到了广泛好评”,“人们并不太接受《社会生物学》中占30页的有关人类行为的简短论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部分内容在学术界激起了非常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从生物学蔓延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反对者代表有马克思主义者斯蒂芬•杰•古尔德和理查德•C•列万廷,他们认为人性不具备遗传基础,在发育中大脑是一块白板,唯一的任性就是心灵具有无限的可塑性,只有心如白板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

任何学科难免会有争论,也正是争论才能使社会生物学成为动物学中一门发展兴旺的学科,在促进重要知识分支之间的契合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虽然爱德华•O•威尔逊已经逝去,但他的学术理论却将一直影响着人们。

而与他学术理念不同者对他的逝世深表痛心,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推特上称他是“最伟大的蚁学家”和“伟大的达尔文主义者”,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史蒂文•平克也说:“(威尔逊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个可爱的人。虽然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存在分歧,但这并没有损及他的慷慨大度和与他人接触的意愿。”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实属不易。

最让我敬佩的是他还是一位高产的科普作家,撰写了30多本书,其作品曾两次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文学奖,并普及了 “生物多样性” 一词。我自己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在专业科普方面应该向他学习。

逝者如斯夫,学问长留于天下,受人尊敬的自然界领域权威的显赫声誉将永远完好无损!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四):20世纪蕞伟大生物学家的蕞杰出作品

不算正式书评,转发我的小红书笔记:

.

1977年11月,爱德华·O·威尔逊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两个月后,在一次演讲即将开始之际,有人冲上台,把一罐冰水倒在他的头上。

这起事件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肇因就是《社会生物学》引起的纷争。

.

威尔逊的学术领域是社会x昆虫,比如,蚂蚁。

1975年,威尔逊扩展了在《昆虫社会》一书中提到的“社会生物学”概念,将脊椎动物纳入研究对象的范围,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

.

这部大书对于研究对象的分类、解剖构造、生活史、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等,做出了清楚易懂的总结,案例详细,数据和图标直观呈现。

书中的理论基于对所有已知社会x生物(从社会X细/菌和腔肠动物到昆虫、脊椎动物和人类)的全局式研究。

.

在1989年的一项调查中,《社会生物学》超越了达尔文1872年的《人与动物的表情》,被国际动物行为协会评为“历史上蕞重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著作”。

@后浪 25周年之际,推出了纪念版。

.

威尔逊没有停留在动物学这一边,他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分界线。

他把“智人”作为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录了进去,书的zui后一章“人类: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学”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

这种反感有历史的缘故。20世纪初期尚未成熟的生物学与you翼先天论的结合,催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优生学,然后又成为30、40年代的na粹bao行的一项表现。

而威尔逊恰恰主张,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这被视为对主流的白板世界观和后天教育理论的威胁。威尔逊受到的攻击,可想而知。

威尔逊认为自己强调的是人性的共同之处,而非文化的差异所在。他希望推动种群遗传学模型在内的进化生物学,持续发展了一系列著作,学问等身。

.

威尔逊于196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荣获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huang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Craford Prize),因其科普著作的文学风格两度摘取普利策非虚构奖。

笔记结尾,补充说明:少年威尔逊在天堂海滩度假时,发生了一次钓鱼事故,造成了右眼失明,丧失了立体视觉,后来又丧失了高频率音域的听力,如果不戴助/听/器,就无法辨别鸟类和蛙类的叫声。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威尔逊屡摘科学桂冠,他从未失去对世界的热情。

《社会生物学》读后感(五):《社会生物学》:生物是否有社会性?让这本大部头专著告诉你答案

在前达尔文时代,人类是地球上最独特的——亚当夏娃的后代,神的创造。但当达尔文把人类从这种高高在上的地位上拉下来之后,人类就被迫降到了和其他所有自然界中生物同等的地位。 人类只是生物,更进一步是动物界的一种。而人类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类有着明显的社会性,人类可以通过相互联系、通过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协作,完成非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人类作为动物界的一员,社会性是人类独有的吗?是人类天赋异禀,凭空产生了这种行为吗?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作为顶级蚂蚁研究者,也许他对于蚂蚁的研究和我们的人类社会产生了联想,他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的概念,把社会这本应属于人类行为规范的内容引入了生物学界,也就有了这一本《社会生物学: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原理与联系》。而这本书就是一门崭新科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威尔逊也就成了社会生物学之父。

社会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通过研究生物的起源、发展,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多个相关学科来研究生物界和社会性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产物。这就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这样一门生物学的具体内容。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呢?研究的是构成社会的各种关系和行为,而以社会学为基础研究的社会生物学,也就是用社会学的概念来研究生物学中的各种关系与行为,以及相应的生物基础。 本书主要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生命的社会化原理与进程。《社会生物学》第一部分致力于生物的进化过程,诠释社会性生物是怎样形成的。在生物界中,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但生物的生存并不一定是以个体生存为第一要务,而是整个族群,或者更严格的来说就是生物基因的存续才是最为重要的条件。为了让基因可以得以存续,在生物界中出现了很多“社会化”的行为。就作者最为熟悉的蚂蚁,就有着专门为蚁后服务的工蚁,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不是为了自身,都是利他行为的一部分,都是社会性化的行为。而进化就是保证基因可以延续,可以更好生存的原动力,而群体、种群的社会性就是生物延续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物的社会性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人的社会性包括关系和行为,而生物的社会性也一样就是关系和行为。作为没有任何高等智慧的生物,怎样完成关系和行为的呢?这就是生物的社会机制研究的内容。威尔逊给我们介绍了各种生物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生物学基础。 交流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而生物间直接的通信就是作者研究的重点。各种生物是怎样完成通信的,他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和系统?各种不同生物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行为,在生物之间的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攻击、交往、性、权力、空间、角色、职能等等,这些在人类社会中应有的社会现象在生物界都是存在的,而把生物界当成一个个社会系统,这也就是《社会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基本原理。 社会生物学当然还要落实在每一种不同的物种上,那些生物能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会性呢?这就是这本书《社会生物学》博学的部分了。虽然在前面介绍社会生物学原理的时候,作者也用了很多实例,很多动物已经在本书前面登场,但第三部分就是完完全全的各种社会生物物种,就是一个个具体生物,从微生物到灵长类,无所不包,全面而具体。这也同时证明了社会化生物并不是单个现象,而是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是这门学问可以成立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于1975年首次出版,同名学科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也由此诞生。这本《社会生物学》曾被国际动物行为学会评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动物行为学著作,但与此同时,书中关于人类行为的假设与推论也引起了20世纪生物学中的大争论:人的天性究竟有没有生物学基础?能不能把人降低到生物的范畴来研究,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第27章饱受争议的原因。把社会性引入生物界,只是一种学术研究方法,但把生物界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就有着对于人类自身情感接受的问题。但社会生物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把人的行为作为生物界中的一员来研究也出现了进化心理学。关于生物的社会性研究也会一直进行着,这门学科的发展也将继续,而我们来阅读一下这样一本一门学科的开山之作,也一定会有所受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