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经典读后感有感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经典读后感有感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是一本由[英]蒂姆·詹姆斯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读后感(一):量子力学入门

一个世纪以前,我们认为自己找到了宇宙的终极答案,物理学走到了尽头。但量子力学教我们保持谦逊,一切才刚刚开始。

量子力学违背我们的常识,就像几百年前的人难以理解地球是圆的,背面的人不会掉下去一样。但没关系,顶尖科学家知道的量子知识也多不了多少。

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探寻真理,无论宇宙是黑暗森林,还是美好未来,科学都将是一个文明延续最有力的保障。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读后感(二):拓宽视野的一本好书

说实在的没太看懂,前半本还能理解,后半本不知道是断断续续还是不够专注的原因,觉得云里雾里。但不影响好书的评价!

作者以一种极简且直观的描述解释了一个个实验及现象,如果不够了解本质的话是没办法说的这么通俗的。

正如哥本哈根诠释说,粒子可以处于叠加态,意味着任何与之相互作用的五一也可以处于叠加态。

而只有被观测到才会使叠加态坍缩成本征态,所以无论如何也测量不到一只既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这是对哥本哈根诠释“叠加态”的攻击

爱因斯坦月亮是对哥本哈根诠释“测量”的攻击,如果所有人都不观察月亮,月亮的波函数就是叠加态,同时处于各地与各种状态,这又合乎逻辑吗?

虽然看起来有诸多荒谬,但谁能确切说就一定是错的?可能只是层次和维度的不同呢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读后感(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不知怀着怎样的自信打开一本物理科普读物,只能说感谢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让这么庞大又复杂的知识体系变得如此引人入胜。

物理科学的研究有时和哲学玄学的理论相重合,怀着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真理的向往,无数的科学家大开脑洞的猜想并想办法自圆其说,然后用一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去证明或推翻,曾经坚信不疑的知识大厦在某个新的理论诞生时轰然倒塌,正像是人类的认知生命一样不断的探索,被推翻,再重建,再被推翻…如此的循环进而形成更加逼近于真实的认知世界,感谢科学家们的努力让我们更接近真相。

量子纠缠是如何超越光速去沟通的呢?薛定谔的猫是死了还是活的呢?哥本哈根诠释说在你没有打开盒子的时候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只有你打开的那一刻它的叠加态坍缩成本征态所以只有一种状态(观察者可见的状态),如果这么说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呢?被观察者本身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被观察进而坍缩的呢?于是产生了另一种多世界诠释,当你做出一种选择时世界就会一分为二,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有一个相同的你做出了另一种选择,那平行世界的我是真实存在的吗如何去证明呢?

太有趣了,所以才会有“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平行时空”的段子,不过如果没有这么多大胆的猜想,就没有没有那么多有趣的实验,没有无数科学家激烈争论又互相补充的理论证明,没有对夸克、中微子、玻色子等一系列神秘粒子和场的发现,真相本身似乎就是人类求索的指引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读后感(四):简单的解释永远行不通

在量子力学中,你永远不会做出简单的解释,因为简单的解释永远行不通。

量子力学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普朗克是经理,爱因斯坦是队长,玻尔是守门员,德布罗意、玻恩、索末菲和泡利是中场,然后海森堡和薛定谔是前锋,施特恩和格拉赫是后卫。嗯,他们还有吉祥物一只猫。

学到了几个值得多想想的概念:相对、守恒、测不准、多世界诠释叠加态。

- 相对:前进和后退,向左和向右

- 守恒:动量不会凭空产生和消失

- 测不准:事情的发生基于概率

- 多世界诠释叠加态:粒子存在不同的世界,拥有不同的身份,叠加的属性是叠加的现实

知道了许多有趣故事。

- 一个段子,不要把笛卡尔放在马前面,不然马就会消失掉。

- 海森堡对现实物理一无所知,有人问过他简单电池的工作原理,他答不上来。而当他在凌晨三点计算出一个结果时,兴奋得睡不着觉,走到小岛的最南端,攀上海岸岩石,等待太阳升起。

- 有关薛定谔的猫,还有另一个实验,就是把科学家也关在盒子里(笑,结果会是什么样。

夸克(kwork)这个名字来源于加州海鸥的叫声。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读后感(五):遇事不决 量子力学

好像在当代,如果不了解一些量子力学的内容就有点out了。那么量子力学的内容是什么?它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们除了能用它装装b,还能用它来做些什么呢?

写到这,我想以“量子力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为主题,写出一篇论文来,我觉得一定是很有趣,又很实用的。这个任务还是留给科班出身的人吧,我这个门外汉就不班门弄斧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是什么”的启蒙问题,对量子领域的一些概念做了通俗易通的解读。换个说法就是用文科生的方式来讲理科生的科目,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写到这,我想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我认为所有人天生都有对某一方面特殊的灵性,或者说悟性。它不同于特长 天赋 兴趣,这个悟性和灵性是天赋 特长 兴趣的先决条件。所以,如果一个对文科敏感,对理科麻木的人来说,用文科的方式去讲理科的内容真的是一个非常友好的方式。

这本书非常适合用来启蒙量子物理学,他很耐心的把量子物理学的基础概念,用通俗的人话讲给我。而且量子物理学,是理科中很少能用“史”来记载的,他的发展线索是一条时间线的,很多关键的概念都在这条线上而且是递进的,所以说理科生也应该要学习“量子物理史”。

这本书我读完两个多月了,让我讲讲有什么感受,我实在讲不出什么来。就像是数学课上老师给我讲了二元一次方程,问我有什么感悟和体会的状态。整本书都是在介绍概念,比如:薛定谔方程 麦克韦斯方程 波粒二象性 电子 质子 中子 夸克 普朗克······尽管作者已经用非常通俗的话给我来解释它们,但是我很惭愧,还是无法理解。

我脑子里稍微有了一点量子意识,有了一个简单的量子世界的模型,大概知道了一些它们之间的规律和现象。就算是更认识了这个世界一点吧,对我的世界观有了一些改变。其实,给我思想更大的改变的,是另一本书《元素周期表和以解释一切》,下一本再聊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