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摘抄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摘抄

《神秘的量子生命》是一本由吉姆•艾尔·哈利利 / 约翰乔•麦克法登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90,页数:3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一):Tangled life

过去我总是简单的以为,只要时间足够长,生命就会从随机的热运动中涌现。

这本书里,作者用计算表明,仅仅依靠随机热运动,在概率上是不可能创造生命的。

量子力学对于生命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所提供的粒子的波动性,极大的提高了生命基本过程的效率,不管是光合作用,还是神经活动。生物体对于量子力学的运用,如同量子计算机,用很短的时间对很大的空间完成搜索。

三大基本问题: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背后都有量子力学的作用,并且是关键性的。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二):交叉了吗?

书是好书,语言简洁,语料贴近生活,字里行间亦可窥见译者的呕心沥血。然而读完后对于量子学,化学,生物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之间是否真能互相支持解释仍然云里雾里。最大的收获是更进一步了解了量子学的内容,应用以及最新科研成果。

摘抄:

1.电子自旋: 电子的自旋无法用速度衡量。电子处于量子世界,所以在没有被观察的时候,电子可以同时朝两个方向自旋。我们称电子这种自旋状态为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态叠加。

2.光合系统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自然界中唯一可以把水当作“燃料”的过程。

3.我们周围所有能看见的非生命物体,其量子特异性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持续地向各个方向随机运动,而被抵消掉了。

4.生物学,其实只是一种应用化学,而化学又是一种应用物理学。

5.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中,粒子们之所以能表现得如此奇特(比如同时做两件事,能穿墙而过,拥有幽灵般的联结),是因为没有人在看。一旦用某些方法去观察或是测量它们,它们就会失去这些特异性,表现得像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那些经典的普通物体一样了。

6.量子纠缠: 指曾经在一起的粒子,无论分开多么遥远的距离,都能保持瞬时的,近乎幽灵般的联系。

7.波粒二象性,量子隧穿,叠加态,核磁共振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三):初读观感

近年来写量子力学的书很多,但是从没想到,原来量子力学跟我们生物本身如此亲近。 原来光合作用、候鸟迁徙、甚至最基本元素的形成,都与量子有关。 每次读到“穿墙”那个比喻时,我总是会想起崂山道士,想起王晋康笔下的书生。 中文版的书名是《神秘的量子生物》,看到这个书名,我一开始以为是大刘书里写的量子三维展开会有生命行为这类的。看了内容才知道本书是讲量子与生物的书。英文版书名是Life On The Edge ,引用原文“测量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量子粒子从量子行为变成了符合经典物理学的行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对本书的故事很重要,因为测量正处于量子世界与经典世界的边界上,可能你从本书的英文书名中也猜到了一二,生命也处在这个地方,即处于量子的边缘。”——这个角度解释观测的意义对我来说很新颖,而且它很好地结合了本书的主题——量子与生命,或者说:量子与我们。英文版的书名更加具有哲学道。 本书深入浅出,层层递进,是一本科普佳作。 高中上化学课只听老师说了断键,从没想过原来游离的原子去找与之对应的新原子也是量子效应呀!感觉高中学的生物学和化学都耳目一新了! 还有这本书的展开方式,特别像《哲学的回事》里描述柏拉图时的方法,似乎也是西方解决问题的一个套路:想要解决a问题,先得解决b问题,想解决b,先得明白c,等明白了c,于是明白了b,最后解决了a。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四):发觉人类的知识大部分还是储存在书里面

我五星推荐这一本引人入胜、让人深思的惊世之作,它把坚实的科学理论、合理的推断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我今年第二本看得大呼过瘾的书。作者文笔好,思维清晰,推理严丝合缝。

通常认为,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意识的起源是科学中的三大谜题。量子力学与第一个问题紧密相关,我们也已经讨论过它与第三个问题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我们很快会发现,量子力学对解释第二个问题可能也会有帮助。不过,我们应该先来检验一下非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否能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一个完满的解答。

物理学的世界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牛顿力学/热力学/量子力学)

量子隧穿、量子纠缠、量子叠加态等量子现象几乎在所有生命活动中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读取DNA有一个关键的特点:读取某些基因的频率比读取其他基因的频率要高得多。如果在转录过程中读取DNA编码是一次量子测量,那么被频繁读取的基因就要比其他基因受到更多由测量引起的扰动,从而导致更高的突变率。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比如,来自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阿比吉特·达塔(Abhijit Datta)和苏·金克斯-罗伯特森(Sue Jinks-Robertson)成功操纵了酵母菌细胞内的一个基因,使该基因要么只被读取几次,制造少量的蛋白质,要么被读取许多次,制造大量的蛋白质。他们发现,当被读取的频率更高时,基因的突变率比正常水平高出30倍。在一项针对小鼠细胞的类似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效应。

《神秘的量子生命》读后感(五):发觉人类的知识大部分还是储存在书里面

我五星推荐这一本引人入胜、让人深思的惊世之作,它把坚实的科学理论、合理的推断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我今年第二本看得大呼过瘾的书。作者文笔好,思维清晰,推理严丝合缝。

通常认为,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意识的起源是科学中的三大谜题。量子力学与第一个问题紧密相关,我们也已经讨论过它与第三个问题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我们很快会发现,量子力学对解释第二个问题可能也会有帮助。不过,我们应该先来检验一下非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否能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一个完满的解答。

物理学的世界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牛顿力学/热力学/量子力学)

量子隧穿、量子纠缠、量子叠加态等量子现象几乎在所有生命活动中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读取DNA有一个关键的特点:读取某些基因的频率比读取其他基因的频率要高得多。如果在转录过程中读取DNA编码是一次量子测量,那么被频繁读取的基因就要比其他基因受到更多由测量引起的扰动,从而导致更高的突变率。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比如,来自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阿比吉特·达塔(Abhijit Datta)和苏·金克斯-罗伯特森(Sue Jinks-Robertson)成功操纵了酵母菌细胞内的一个基因,使该基因要么只被读取几次,制造少量的蛋白质,要么被读取许多次,制造大量的蛋白质。他们发现,当被读取的频率更高时,基因的突变率比正常水平高出30倍。在一项针对小鼠细胞的类似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效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