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三河古镇的作文

描写三河古镇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描写三河古镇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年初三,我们全家出发去三河古镇玩。由于大雾,我们一家中午十一点半才到三河古镇。

我们在三河古镇参观了好几个名人故居,期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孙立人将军故居。孙立人将军是抗日名将,曾率领军队打败日本人。我们非常敬佩他。

我们又去了杨振宁先生的故居。

杨振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故居利最好玩的就是人体发电机。它有两片钢板,把手放在钢板上就可以发电了。我惊奇地发现我发的电比我爸爸和妈妈都要多得多。离开杨振宁的故居,我们踏上了返程。美丽的三河古镇,我还会回来的!

第二篇

今天,我和哥哥、姐姐来到了国家著名景区——三河古镇。这一路上平淡无奇,没想到车子转了一个弯,眼前景色突变,就像变了个世界。

只见,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房子展现在眼前,路面上的青石板也被来来往往的游客们踩得更光亮了。要说三河古镇的美,你只有亲自来过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三河古镇有许多铺子,我忍不住进去一探究竟,没想到还真看到了我钟意的玩具。这玩具很像一只青蛙,它的脚是用薄薄的铁做成的,脚边上还有一个旋转的开关,你只要轻轻地转动开关,“青蛙”马上就跳起来了,真可爱!

离开铺子,我们进入了一人巷。一人巷好似一线天,我们一家驻足在此拍了全家福作留念。再往前走就到了拱桥,桥非常高,我都有点儿害怕了。但等我走上望月阁时,我才知道原来拱桥根本不算高,望月阁才叫高呢!望月阁的楼梯十分陡峭,但我鼓起勇气,慢慢地爬了上去。哇!真漂亮!望月阁竟然有好多层楼,每一层楼都陈列着许多古代的珍贵文物。虽然说有些文物已经破损了,但是这些奇特的青铜器、玉石、佛像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是,外婆还给我们买了糖画。吃着甜甜的糖画,心情似乎更甜了!

三河古镇真有趣!有机会,我会把这里推荐给我的朋友!

第三篇

今天是10月1日,我很开心,因为我听说我们要去三河古镇了,我激动的问爸爸:“这是真的吗?”“是真的。”爸爸回答说。哥哥来了,我们在家里准备好东西就出发去三河古镇了。

古镇很远,要坐车,我特别晕车,我晕得头昏脑胀的,我等啊等啊,终于到了,这里人山人海的。

听爸爸说古镇是古时候的人,留下来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非常复古,而且很精致。我进去了一个地方,刚进去有一个立体显视图,标的既精致又清楚,让游客一目了然。于是我们就看见了路线,看完路线就进去了。刚进门就看见一条大河,河水清清的,可以倒映出人的影子,里面有几条弯弯的小船船里有大人小孩,他们都在船上戏水非常开心。我们走在一孔石桥上石桥是有花纹的那些花纹,把石桥打扮得非常漂亮,而且石桥的柱子上有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桥头,我看见了一个大姐姐,画了妆,并且穿上了古装。我又看见麦芽糖,它的形状和颜色简直让我垂涎三尺。爸爸看见了,就给我们买了麦芽糖,麦芽糖是椭圆形的黄黄的颜色,就像蜂蜜的颜色一样,吃起来黏黏的,甜甜的,甜的我心理美滋滋的。我看见了好多玩具,但我只盯着一个玩具,一辆木制火警车,爸爸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把那辆火警车买了。突然我肚子咕咕地叫,爸爸听见了,就带我们去吃饭,吃完饭我们就离开饭店,哥哥和姐姐帮我们一人买了一根冰棒,我们又转了一圈就依依不舍地走了。

这是一个特别的节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也是我第一次这么仔细认真地观察风景,所以我很开心。

第四篇

1、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2、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故有“历史名镇”之称。

3、阴霾聚集在古镇的天空,细雨从檐上翘角聚多而滴,它们跌落下来,打在地面的小坑洼里,溅起一小点水花,碎了散了又聚了。于是不多时,檐上的天和檐下的地都被笼罩了起来,一片迷茫的白,似乎笼络了整个世界。

4、一进镇,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跨过卧龙桥,信步在北栅街,河埠头,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夕阳从山头洒下来,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5、我们边走过瞧,不知不觉又来到一家百货店门前。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真是古色古香呀,看,用丝绸织的伞,用竹子做的小人儿,用木头雕成的茶具。令人爱不释手,真想把客观存在们统统都给买回家去,可惜兜里没有那么多的钱。

6、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墙。一片有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美:是一种特色美,木梁横七竖八地摆列着,接头处的一个个惟妙惟俏的龙头,寓意一个人像龙一样飞翔。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图案,令人赏心悦目。什么龙飞凤舞山清水秀……听着名字都使人舒心。

7、石板是清的,各式各样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高高低低的石板把路又一次引向了一个新的拐角。石板颜色也很多,青色的,纯洁无暇,青中带黑的,还有青,带一些清新的翠绿。

8、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9、那些柔柔地漾着暗香绵长寂寞的青石板巷,旧色斑驳陆离的砖墙,缝隙中瑟缩了几根细细的野草,撑了油纸伞在烟云雨色迷蒙中踽踽独行的纤丽女子。

10、漫步南浔老街,脚边不远便河水。既是水乡,便一定有风了。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鱼尾纹,甚是有趣。

11、老石板,带着茶马古道的气氛,而茶马互市依旧盛行,走过转角楼,在一条溪流边的水景长廊上,我听见音乐主题餐厅的歌台上,一个吉他少年弹唱着苍凉的声音,在这安静的黄昏,那样深情,需要用眼泪去沉浸。

12、来到安昌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你瞧,那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是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13、旧市古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长600余米,宽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从北到南,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

14、灰砖砌就的矮墙,墙脊上爬满的丝瓜秧,丝瓜秧上盛开的黄花,花蕊中盘桓的蜜蜂,还有那墙壁上挂着的斗笠黄玉米红辣椒,和在如此背景衬托下的罗圈椅,椅子上端坐的闭目养神的老翁,老翁身边躺卧的看家的黄狗,远处的小桥流水,鳞次栉比的白墙灰瓦的河房……江南水乡古镇的元素囊括在一起。

15、古镇百年,翻天覆地。由一条石板街变成三条大街。十来条小街小巷。

16、古老的小镇,连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也是如此古色古香,火红色的高跟鞋与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发出的“咚咚”声,听起来却如钢琴奏出精灵般的音符,它们笑着,跑着,美得好似城墙上舞蹈的阳光,跳着华丽的华尔兹。

17、穿过几条斑驳的巷,到了老四方街,四四方方的空旷,只有纳西老人坐在石阶上,用古井无波的眼神,打量着过往的光影,让太阳照耀着一把老骨头,感到很享受,很祥和安宁。

18、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檐角向上轻轻翘起,似乎是一个绝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

第五篇

假期,我们一家人随团旅游,放松身心。穿行在古镇,路过一家很有特色的银饰店。店内摆放着项圈、手镯、发簪等饰物,雕工细腻,古朴雅致。妈妈的目光越过琳琅满目的饰品,落到了缠枝莲图案的苗银手镯上。

跟卖银饰的女人讨价还价,最终以68元成交。妈妈将镯子戴在手腕上,掏出一张百元钞付账。女人伸手在腰包里摸索一番,讪笑着对我们说:“找不开钱,我去换一下。”女人踏着青石板路,朝巷子里走去。

我们守在原地等候,几分钟过去了,不见女人的踪影。

导游在一旁催促:“快点跟上,不要掉队。”同行的朋友提醒说:“她或许想到你等不及,故意拖延时间。你再拿她一个镯子不就结了嘛。”妈妈无奈地笑着轻轻摇了摇头。

我们跟随团队踏过双桥,沿着水巷向前走去。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小妹,等一等。”我转过身,看到了她——银饰店的女人。

她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掐腰,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跑了几家店铺才换开,回来就不见你了。这是找你的32元,数一数吧。”

“我以为……”妈妈的话话刚出口,不好意思地笑了。她爽快地接话道:“哪能呢,不能坏了这里的声誉。”

我被一种感动包围着,心里漾起淡淡的欢喜,不仅为32元钱的回归,更为那一份善良与诚信。

她的言行如一滴水,折射出这个古镇的品质。相信多年后的某个黄昏,我还会想起这里诗意的风景。

第六篇

水磨古镇,一座灾后重建的镇,没有更多的古镇遗留文化,依照羌族文化记载的新型城镇。 古镇被四周的大山包围着,大山里雨雾蒙蒙,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真是名副其实,常被雨水冲刷的古镇建筑明亮而艳丽,远远就可以看到那些红白相间的色块分割,线条清晰,路边的花柱更是点缀着这座古城的色彩,五颜六色,晴朗的天空灰,让人产生错觉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艳阳天。 我们一家人一步步向古镇里走去,进入古镇,青瓦白墙闪烁着太阳的光辉,恬静而素雅;这才知道,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区,它代表了我们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的感情。 哇!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羌碉”,它雄伟气派,蕴含了羌族千年历史的文化建筑,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千百年来,羌族先辈为了避免战争,世代迁徙,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 很快我们来到了白塔,这座白塔不算高大,它位于禅寿老街与水磨羌城的交汇处---和谐广场;白塔藏语译为“曲登噶布”,亦称“吉祥的白塔”,塔身形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它还代表了藏族人民和羌族人民的虔诚祈愿。 接着我们来到了禅寿老街,街头人头攒动,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路边的藏族阿姐正在打着香酥的奶茶迎接远方的来客。老街两旁分布着很多景点,如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等等。 文化是古镇的灵魂,人们喜爱古镇,是被它五彩缤纷的文化所吸引。羌笛广场,羊皮鼓广场,字库广场,一个个文化的符号,将多元的民族风情交汇。

第七篇

假期里,爸妈和朋友们一起自驾游贵州。从赤水市前往贵阳市的路上,大家被丙安古镇的介绍所吸引,临时决定要去那里。结果,游古镇十分有意思。

丙安古镇距赤水市区不太远,大约一小时就到了。大家停好车,先远观了一下古镇。隔着滔滔奔流的赤水河,我们看见一个古老的村子建于对面岩石之上,它背倚青山,三面环水。村民们的房子都是一些令我感到十分新奇的木质悬空吊脚楼。我们走过一道古老的石桥,爬上陡峭的石梯,透过一个大大的拱形石门,看到一条窄窄的青石板小路通往远处。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一栋木板房子前面,门上的牌子上写着:“丙安古镇红一军团纪念馆”。我不太明白红一军团的意思,于是妈妈给我做了解释,原来它是一支红军部队的编号。

纪念馆墙上有这段历史的介绍,我仔细地阅读完后,知道了古镇的红色故事。1935年1月,当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指挥开展了著名的赤水黄陂洞、复兴场之战,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胜利,也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同时,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红军将士悲壮惨烈,英勇顽强的感人事迹。因此,国家批准丙安古镇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也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

看完介绍,我又向爸爸提出了问题:“贵州有那么多的古镇,为什么红军要选择丙安成为驻扎的地方呢?”爸爸思考了一会儿,说:“丙安地处赤水河下游的赤水县城,历来为川南入黔古道上的重要场镇,旧时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红军故事使丙安古镇有了红色记忆,使我们在感叹它的古老纯朴之外,更多了一份敬意!

第八篇

新年年即将临近,每天早上我都会翻着日历数离新年还有多少日子。一天、两天、三天、四……新年新计划,老妈说要带我去我的老家——安昌旅游一番,体验一下江南人家是怎样过新年的。

市区到安昌的路很远,所以我们很早就出发啦。当太阳像一个红脸的醉汉从天那边慢慢爬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坐上了前往安昌的车。一路上,到处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还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安昌古镇到啦!”司机打开车门。我一骨碌爬出汽车,一阵新年的气息扑鼻而来。河这边,热气腾腾的,每一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沿河的柱子上有用绳子穿好的腊肠,有用细细的竹条撑起的酱鸭,也有洁白如雪的扯白糖。“笃、笃、笃……”还有一些人正在用木锤打年糕,有些人扯着扯白糖,好不热闹呀!有些人,一手提着腊肠,另一提着酱鸭,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

我走上石桥,踮起脚尖,伸着脖子睁大眼睛眺望着河的尽头。突然,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出现在我的眼前。领头的船上站着一对身着红装的新人“那是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哦,那是迎亲船队呀!”妈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绝!”只见一只只小船井然有序地行驶着,缓缓地从桥洞下驶过,锣鼓声不绝于耳。

送走了迎亲队伍,我和妈妈到了河对岸,那儿又是一副新的景致:一条条青石小弄穿梭在粉墙黛瓦的老房子之间,只要你钻进这小弄里,便会看见一副热闹的情景:每户人家门前都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孩子们在小弄里玩游戏,你追我赶。说不定你还会听见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

最美的是桥,它在碧波荡漾的河地衬托下,更显得美轮美奂,安昌古镇是著名的桥乡,其中以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还有河边那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房,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真可谓:“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落日余晖洒落在老街旁的河水中,沿河人家的窗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在家家的欢笑声中,安昌古镇又沉浸在夜幕中……

第九篇

束河古镇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地方。我们到束河古镇时已是傍晚了,虽说现在是酷暑,可小镇的宁静和一丝丝凉意,使我们感觉像是在深秋。

束河古镇,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古镇中间有一条小河,这个镇上的房子都是沿这条小河建造的。这儿没有一间房子像我们这里的楼房一样高大、宽敞、明亮。这儿的房子看起来真是古老极了,瞧!大多房子是用几根黑乎乎的大圆木头搭成的,旁边再加上几块黑黑的大木板作为墙,屋顶上密密匝匝地铺上一些树枝,几株藤类植物爬上屋顶,把房子围起来。房子里黑漆漆的,时时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镇中间的那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河两边是鹅卵石铺成的石子路,我们沿着石子路去追寻茶马古道的踪迹。一路上,没有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只有马车在石子路上行驶的声音,两边铺子里摆满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商品,有扎染的土布,喷香的牦牛肉,艳丽的民族服饰……

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一个不大的水潭边。这水晶莹剔透,一眼就可以看到水底。几条小鱼在水里甩着尾巴,悠闲地游来游去。偶尔可以清晰地看到几片落叶躺在水底的沙石上。水太干净了!我忍不住伸出双手,去抚摸这清澈的水,啊!一股透骨的清凉向我袭来,我一下子把手收回,放在衣服里暖暖,可过了好久才把手暖回来。只有这样古朴的人民,才会有这么干净的水。

一阵风吹来,我感到有点儿冷,妈妈为我买了一条披肩,该回去了,我望着着美丽而又古老的小镇,披着眷恋走了。

第十篇

我的外婆家在河桥古镇,那可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镇哦!它位于临安昌化,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去游览一番吧!

每到假期我就迫不及待收拾行李,赶紧搬去河桥古镇,那可是我朝思暮想的地方呀!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走进村口,一座古老的牌坊矗立在我们面前,牌坊上写着“唐昌首镇”四个大字。走进牌坊,用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映入我们的眼帘,路的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每户人家门口都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寓意吉祥如意。这里的店与众不同,店铺的布置和古时候一样,店名呢则写在旗子上,河桥小镇古色古香!再低头看看那清澈见底的小河,缓缓流淌的河水唱着欢快的歌曲,些许小鱼儿在水中欢快地嬉戏,生态环境好到让你怀疑是不是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当然,河桥古镇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这里盛产山核桃,这可是临安有名的宝贝哦,每到白露,人们可是忙得不亦乐乎。还有有名的面点,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各种面点,古镇里的人可真是心灵手巧啊,不一会儿功夫你就可以看见各种包子、馒头、手擀面、麻花……品种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古镇里的人十分热情好客。瞧!邻居家奶奶一看见我们回来,就马上给我们端上了一盘临安小香薯和一盘香喷喷的玉米。看,李家爷爷大老远就跟我们打招呼呢!小伙伴们则互相奔走相告,不一会儿都来到了外婆家,真是太开心了!我觉得待在河桥古镇真的好味道!每天早上,外婆都会给我们准备好早餐,比如美味的小肉丸、甜甜的糖年糕、昌化的手擀面……想多丰富就多丰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自由就怎么自由!

河桥古镇还是一个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小镇呢!有一年一度的跳龙灯节,还有许多工艺品,如竹花篮、竹风铃等。古镇还有一位老爷爷,他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都可以当“书法大师”了。古镇还有一个小乐队,他们每天都在古街上演奏优美的乐曲。这真是太美好了!

河桥古镇的美,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如果你有时间可一定要移步去参观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