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描写善卷洞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1

游善卷洞

江苏省苏州园区娄葑第一中心小学六(4)钱佳欣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我是特别的兴奋,因为爸爸要带我到善卷洞旅游。

早就听说善卷洞以怪石而闻名,今天终于能一睹其风采了。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冲进了洞内。哇,果然名不虚传。怪石嶙峋的钟乳石构成了奇妙无比的图案。你看“露滴石笋”好象一棵巨大的倒长的石笋;“叶公好龙”中的天龙活象真的青龙迂回盘旋;“珍珠幔”上挂着珠光闪闪的一串串大珍珠;“花果山”上结满了香喷喷、甜滋滋的大桃子。最令人难忘的要数“长城”了:在陡峭蜿蜒的群山中,“长城”随着山势盘旋,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向左转,时而向右弯……一座座“烽火台”巍峨耸立在“长城”上也清晰可见……看着看着,我也不由得站在了“长城”上,多么雄伟多么壮观的长城呀,我们的祖先就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造就了这轰动世界的奇迹……

善卷洞内我还感受到冬、夏的温度差别,实在是太神奇了!

大自然呀!只有你才有这鬼斧神工,造就这令人留恋忘返的奇妙景象!

指导教师:许秀玲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2

游宜兴善卷洞

江苏宜兴是爸爸的故乡,去过数次,却从未去过那里有名的善卷洞。五一春假的一天,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在探望爷爷奶奶的同时,我们来到善卷洞游览。

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的螺岩山中,天然灵秀而美丽诱人。一入景点,我们就在导游的介绍下开始我们的旅程。游览从美丽的传说开始,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有一位贤人,名善卷,舜要将“天下”让给他治理。而善卷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他不远万里,来到宜兴这处荒山石洞中隐居,后人为纪念他,便把这个洞称为善卷洞。

明白了善卷洞的由来,我们一同随着导游进入中洞,坐上小船,开始充满梦幻的善卷洞神奇之旅。

善卷洞内的景色果然不同凡响。让我第一时间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怪石林立。各种钟乳石构成的栩栩如生的造型。有的如一条巨龙在喷水,有的如鸟儿在展翅飞翔,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而进入上洞,烟雾缭绕就成了这里的特色,怪不得这里被称为“云雾大场”。置身于洞内,你会觉得有一丝丝凉意,“啊嚏”一声,让人感到有些瑟瑟发抖。听说这里常年保持摄氏二十多度的温度,冬暖夏凉,真希望在夏天的时候来这里避暑,冬天能尝试洞中温暖的感觉。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中洞与下洞的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你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万马奔腾、锣鼓齐鸣,像千军万马朝我们奔涌而来,听起来阵势十分庞大,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善卷洞之旅既神奇又特别,而我在游、看、走的过程中,第一次真实体验到岩洞游的不同之处,欣赏到与众不同的美景,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3

清明节,我去宜兴游善卷洞。善卷洞分为上洞和下洞,上洞很闷热,而下洞却很凉爽。

到了那里,我发现什么都是用石头做的。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作穹形,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我们先去了上洞。回头看,一块巨大的岩石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导游说这块石头500年才长1厘米。再仔细看洞门两侧是两座雕塑:左边是怒吼的“雄狮”,前爪腾起,仿佛准备随时向猎物扑去;右边是一头悠闲的“大象”,甩着长鼻子,低垂着两只大耳朵,四条腿像四根巨柱,所以这里被称为“狮象大场”。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下洞,一到那里,我似乎感觉都要到南极了,还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我扶着栏杆,到了一条小瀑布旁,耳边传来了丁丁冬冬的声音,似乎在用歌声跟游客打招呼呢!

最后,我们坐着小船离开了。小船在洞里穿梭,由于洞太低,我们只能低着头。

上岸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美好的一天。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4

大自然孕育的珍宝张公洞与善卷洞

东风携春来,万物皆苏醒。生机勃勃绿大地,我们一起春游去。纵使天空灰蒙蒙,晴朗心情不会变。哪怕小雪飘呀飘,喜悦脚步挡不住。

坐上车,愉悦是主旋律,向往是肯定的。眨眼功夫便到了——第一个景点——张公洞。

这是名胜,大自然孕育的珍宝——张公洞。“貌似”很好玩似的。不过我想:一个洞有什么好玩的?又黑又闷还有滴水。入了山洞,下了台阶。真是不同凡响——抬头望去,只见上头的大块岩壁,像两块高低不平颜色不一的拼图“不和谐”地在了一起,你瞧:左边高右边低;左边色彩深右边色彩淡。两块壁石都呈现了一定弧度,神似太极的标志。定睛一看:那不是一个“人”字吗?中国汉字“人”!我想:大自然不就是一个水平高超的的雕塑师吗?又端详起来:那个大大的“人”字笔画轻重缓急,苍劲有力,抽象之中显得有朦胧美、大师之作的韵味,非常人写得。应该是纯天然形成的。大自然向我们讲述着不一般的历史,这样多么巧合,多么不容易才能形成哇!惊呼声中,我们跟随导游走到了下洞,灯光映照下,钟乳石、石笋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数不胜数。很是“养眼”,我们出了洞,休息片刻,又启程了。

第二个景点是大名鼎鼎的善卷洞。早就有所耳闻,遗憾的是始终未能亲身游历。相传在很久以前,舜以天下让善卷,文人善卷坚辞不受,入深山而隐居在洞里,因此才得名善卷。它与外国的汉人洞、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素来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的美誉。想起刚刚并不有名的张公洞就夺人眼球,那驰名中外的善卷洞岂不是夺人魂魄?它们就像小巫见大巫?去了就知道。我迫不及待的“蹦”进了诗情画意、风光旖旎的景区。我随即被陶醉了,周围种满了绿油油高挺挺的竹子,一阵风掠过,沙沙作响,像蚕吞吃桑叶似的动听。正前方还有一个大水塘,能看见人影。一路上谈笑风生。马上我们就进洞了。善卷洞很大,可能是张公洞的二三倍。听导游说,它分为三层,分别是上洞、中洞、下洞。各有千秋。我们首先进的是中洞。里头灯光闪耀,亦真亦幻,我开始飘飘然了,这是仙境吗?五光十色的,这是仙光吗?右侧有块巨石,愣愣的看了半晌,这是……像什么呢?对!大象!真是栩栩如生,中间那块略有些凹凸不平且巨大的是肥硕的身躯,前头凸出的是粗壮的前腿,那根垂于地面的长长的鼻子,有尖又弯的是半月形的象牙。这几个部分构成了一只惟妙惟肖的威猛大象。神态形态都是跟真正的大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乎还有眼睛,扑闪扑闪、眨巴眨巴的看着你,好像坐上去一拍屁股便能让石头“盔甲”掉落,露出真身,奉你为主人。哈,这是仙人的坐际吗?几千年前被放逐到这里,无奈变成石像?还是为了等待主人,天长地久成了此番摸样?我收住了思绪,朝左下方看去,有个浅浅的小水沟,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导游说,那是什么“海”,原来是汪洋大海呢!地质变化形成的。继续向前走,雾气腾腾,原来这里冬暖夏凉,是仙气吗?我们听导游说的朝左边瞧去,原来是“鹰戏狗熊”,霸气外露的“老鹰”立在窝上看笑话,笨拙的“狗熊”则费劲的的想爬上去抓住“老鹰”。右边是一对石钟乳与石笋。顾名思义,石钟乳往下垂,石笋则往上长。它们之间仅有一个小拳头的距离,很快便能碰在一起了。不过,它们好多年才长一厘米,或许还要几十年吧?上头的石钟乳锋利尖细,像一把久经铸炼出自大师之手的吴越宝剑,不过它是圆锥体,并不很“锋芒毕露”,确切的比喻是冬天的冰凌。看上去有晶莹剔透感。“拔地而起”的石笋则圆滚滚的。比较“胖”,有粗糙感、安全感。像楼顶上的避雷针。它们都是由一种化学成分构成的。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白素贞与许仙,难道石钟乳和石笋也是一对恋人的化身吗?为了追求自己那一份纯洁的爱情,抛开世俗观念,爱的惊天动地?谁知又闪出一个法海似的人物,把他们变成了这样,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追求……后来,我们去了下洞,乘了船,饱览了一个接一个巧夺天工的奇景。这善卷洞可真像是个东海龙宫哇!

回去的路上我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神奇,真值得我们啧啧称赞。多游历名山大川,积累知识多好哇!有句话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不过欣赏之余也应该保护环境,让子子孙孙们也看到美景,一代代传下去!不——间——断!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5

3月13日,我在无锡宜兴,游览了风景优美的善卷洞。

善卷洞是著名的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首。洞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三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

我们先进了中洞。回头看,一块巨大的岩石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导游说这块石头500年才长一米,现在已经7米了,所以说,这块石头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了。再仔细看洞门两侧是两座雕塑:左边是怒吼的“雄狮”,前爪腾起,仿佛准备随时扑向猎物;右边是一只悠闲的“大象”,甩着长鼻子,低垂着两只大耳朵,四条腿像四根巨柱,所以这里被称为“狮象大场”。

我们登上通往上洞的石阶,只见上洞内一片白雾,仿佛仙境一般。听说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洞内石笋形态万千。你瞧,一只“狗熊”正沿着石壁往上爬呢,可爬了多少年也没爬上去。一只“山鹰”正在上方嘲笑笨狗熊呢。这便是“山鹰戏熊”。接着我们又观赏了“倒影荷花”、“乌龙吐水”、“金鸡独立”等景点,令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手扶栏杆,顺着羊肠小道沿阶梯往下洞走去。这时,“哗,哗”的流水声传入耳际。我寻声望去,一条小瀑布飞泻直下,增添了溶洞的秀色与灵气。水花溅到我们的脸上,顿觉神清气爽。走到洞底,又是一番景色:“莲藕”、“丝瓜”、“扁豆”、“玉米”、“葫芦”、“香蕉”一一呈现眼前,栩栩如生,真像个石头植物园!

我们又乘上小船,进入下溪河,船在昏暗的水面上漂游,水道弯曲、狭窄,一不小心,头就会碰上石壁,静听流水声,看灯光倒影,如游人间仙境。转过三弯,眼前豁然开朗,我们便上了岸。

善卷洞呀,犹如神仙的洞天府地,引起我无限遐想!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6

上周五,学校组织我们去善卷洞秋游,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早上同学们一到教室,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来到善卷洞大门口,就看到了善卷洞这三个大字。再往里走,就看到瀑布倾泻而下,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首先来到野人谷观看野人表演。这些“野人”们穿着豹纹的衣服和裙子,有的甚至赤裸着上半身,他们的皮肤也是呈古铜色。这时,上来一个穿着豹纹裙,赤裸着上身,身材威武强壮的男子,手里拿着话筒,看样子是主持人,他宣布表演正式开始。

只见一个男子拿着一根火把走了出来,主持人说:“大家看好了,现在他要把火把放在他的手臂上。”我心想:这怎么可能啊,除非他的皮肤不是人的皮肤。但奇迹就是发生了,那名男子把火把放在他的手臂上,熊熊烈火掠过他的手臂,发出“滋滋”的响声,随后一缕白烟飘过,同学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嘴巴张的老大。他还把火把放在嘴里和大腿上,同学们没有一个不拍手叫好。

接下来就要进入主题了,那就是游善卷洞啦!据洞门口导游的介绍,进入洞内需要走105个台阶。那陡峭的台阶看得我心惊胆战,双脚像被灌了铅似的,无论如何都移不开步子,这时陈畅走过来对我说:“我们一起走吧。”我仿佛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好!”我爽快的答应了。

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洞内,顿时感觉一阵燥热袭来,我不禁小声埋怨道:“怎么这么热啊!”不过很快我就被洞内的美景所吸引了。洞内灯光四溢,千姿百态的石头令我练练赞叹。不知走了多久,我们又到了另一个洞门前,这个洞口十分狭窄,越往下走,越感觉凉爽,我情不自禁的说道:“太爽了!”这个洞可真是神奇!最后我们坐小船离开了这里。

接下来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环节了,那就是吃。我们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纷纷拿出自己带的零食,这么多零食看的我口水直流啊,我们边吃边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们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时光。

不知不觉时间已悄然溜走,我们也该回去了。这是我小学阶段最后一次,也是令我最难忘的一次秋游。我要感谢它,因为这里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7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真是一点儿不错。今天我格外兴奋,因为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善卷洞旅游。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人人都欣喜若狂。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终于,我们的车直达第一个景点——善卷洞。

站在洞外,只见洞门雄伟瑰丽,上刻着“善卷胜景”四个苍劲的大字,上面花纹精细、色彩典雅,古朴典雅的感觉立刻扑面而来。我们再往里走,一道瀑布自天而降,它虽没有黄果树瀑布宽,也没有庐山瀑布长,但它小巧玲珑、错落有致,宛如一位知性的江南女性,用涓涓的清流温柔地和游客打着招呼。

终于进洞了!善卷洞果然名副其实!

来到中洞,只见整个洞顶呈拱形,洞内宽敞无比,同时容纳两三百人集会也不显拥挤。再往前走,抬头只见四个红色大字“人间红尘”,于是我们便来到了拐进字旁的洞窟。

一来到中洞,同学们就议论开了:“咦?这个……怎么这么像大象?”“它怎么会在这儿?”我疑惑着,再走近一瞧,呦,这不是一块石头吗?可你看,这鼻子、眼睛、嘴,活像一只活灵活现的大象,怎么能不使人惊叹!导游阿姨用电筒照着一块巨石对我们说:“这块石头像一只横卧的雄狮,狮毛又浓又长,称为狮王。”接着又照着另一块巨石说:这块石头像一只正在散步的大象,称为象王,因此我们称中洞为“狮象大场”。嗬,还真是名符其实呢!

穿过中洞,我们又来到了上洞。上洞比中洞还大。洞中最绝的则是一幅“倒映莲花图”,它实为一块在洞壁上的奇石,石块倒映在下面的水池中,便成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荷花。石洞里不仅有奇景,还有一幅“石画”:两根石柱上的水珠顺着石柱滴下来,凝结成了冰棱状的钟乳石。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过去了,石柱还在成长,越长越高,一根从上往下长,一根自下往上长,最终连为一体。像两根不怕风霜的梅花枝在风中坚强地成长,所以它叫做“千年寒梅”。洞中还有一怪,便是“冬暖、夏凉”。我们一往上走,就感觉酷热难当,正当大家想脱掉羽绒服,使自己凉快一些,可往下走时,突然变得凉快了很多,真是太神奇啦!

最后,我们去了“泥吧”好好体验了一把。因为宜兴是“陶都”,所以我亲手做了两个陶泥作品作为纪念品赠送给爸爸妈妈。

这次活动可真有意思,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再来。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8

在一个夏天的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大地被晒得直冒烟。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宜兴善卷洞游玩。善卷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分为上、中、下、水四层。我们首先来到上层,一进洞,一股凉风迎面而来,里面就像开了空调一样凉爽。洞的两侧分别立着大象和狮子,这头大象比真的大象要大上好几倍呢。狮子呢足足有十米长,真威风。

我们来到了中层,这里我看到了一颗大柳树,导游说:树上还有两只蝙蝠。我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原来蝙蝠飞出来了,正挂在边上的岩石上呢。

我们来到了下层,在这里我看见了一棵被大雪压弯枝叶的雪松,善卷老人正站在雪松下迎接游客呢。我们继续往前走,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我急忙往前走,眼前豁然开朗,一条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水花四处乱溅。我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衣服都湿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水层,我们坐上小船,沿着地下河继续参观,这里的划船方式很特别,划船的师傅不用浆,而是用手扶着岩石划船的。在导游阿姨的指点下,我看到了香蕉、莲藕、萝卜、山鹰,那又大又甜的萝卜,我真想拔一个回来。

这些东西都是经过水流的冲刷而形成的,大自然真是一个神奇的艺术家。我们下了小船,朝出口走去,越往外走越热,我真想在洞里待上一整天呢。

描写善卷洞的作文篇9

旅游作文500字 游善卷洞

今年寒假,我们全家去宜兴的善卷洞玩。善卷洞分为上洞、中洞、下洞和水洞。

我们首先进入中洞。中洞的入口有一个高大的石笋,石笋每50年才能长1厘米,现在它已经有400多万岁7米多高,都快长到洞顶了!绕过石笋,一个巨大的溶洞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个溶洞和我们学校的田径场一样大!洞里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靠左面的一块巨石像一只狮子,靠右面的一块巨石像一头大象。所以这个溶洞又称为“狮象大场”。

中洞走到底,我们看到了通往上洞的台阶。顺着台阶向上走,妈妈的眼镜片马上变得雾蒙蒙的,我也感觉很暖和。上洞号称“冬暖夏凉”,真是名副其实!上洞的洞顶挂着很多石钟乳,一颗颗小水滴顺着石钟乳不停地落下。地上很多白色的岩石有波浪形的细纹,而且好像洒了荧光粉一样闪闪发光。

从上洞回到中洞,走出中洞后,经过一个通天瀑布,我们进入了下洞。瀑布的水流入下洞,形成一条小河,河水哗啦啦欢快地流着。

在下洞里,我们沿着河水走了大概200米,就没有路了。只有一个又窄又矮的洞,下面都是水,这就是水洞。我们登上一艘小船。船上的工作人员站在船舷边上,手上既没有撑竿也没有划桨,就靠着水流让小船前进,只是在转弯时用手推下岩壁,以防小船撞上岩石。洞顶很矮,一路上我们提心吊胆,坐在船里也要经常低下头,防止撞头。我又紧张又兴奋,可惜没多久小船就到岸了。上岸后出了洞,我们重见天日,一下子感觉好亮啊!

善卷洞真是个神奇壮观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