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摘抄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摘抄

《送你一颗子弹》是一本由刘瑜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一):还挺无聊的

去年第一遍没读下去,认为是自己太浮躁,今年又读了一次,真的看不下去。。可能过了那个年纪,对那些神经质的絮絮叨叨实在没有共鸣。硬着头皮大概翻完,只能说。。。与她的名气相比,这书实在显得有点德不配位。虽然是随笔但是也有些太随意了,看完毫无收获还觉得浪费时间…可能二十出头看还行,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不知道从这种阅读中能获取什么连愉悦都没有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二):要追一把星

之前完全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还以为是《亮剑》一样的军事小说,讲一个神枪手的故事。翻开后欲罢不能啊,字字珠玑,恨不得把每句话都摘抄下来,大爱!不仅有国际政治这个专业方面的,也有文化冲突,爱情观婚姻观等。再去找了刘瑜的资料,才知道原来是研究政治的,目前是清华的副教授,得追星啊!得去旁听啊!赶紧安排。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三):招兵买马,逆水行舟

她的幽默和坦率, 透过絮絮叨叨的天马行空渗透出来。 最早认识刘瑜还是在高中,那时候总喜欢引用她那句“一个人要像一只队伍”来让我的作文看起来显得高级。但至于其中究竟有何深意,我不明白并且也不在意。 多年后看完这本七八年前就知道的书,我竟然还是跟七八年前一样喜欢这句“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很难说是当时身为高中生的我在这方面的品味超前成熟,还是说这么多年我没有丝毫的长进。 工作以后逐渐明白,孤独终究是人在漫长一生里必须要面对的宏伟课题。我们爱别人、爱地球、爱世界,我们渴望交流、渴望共鸣、渴望别人说出那一句“我也是”,同样也是为了摆脱如同影子一般的孤独感对我们的掌控。 再次读起来刘瑜的这句话,我突然释然了,孤独如何,热闹又如何。我是如此丰盛和完整的人,我信任自己,我也关心自己,我会偶尔纠正自己,但也会鼓励自己。不管外界如何纠葛,我对自己的感情始终如一,我是如此地爱自己。 我突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坦然面对那些“一个人”的时刻,此时,我感觉我已然是个理想的成年人了。 一句刘瑜的话:“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22.4.2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四):关于孤独和育儿

这种随笔从怀孕之初就一直陆陆续续地看,随便从哪篇开始看都行~这种没有紧迫感的阅读,导致我都快生了才看完。书里有很多话很受触动,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她对孤独的排解和解答。

摘录几段如下:

“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的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在文学圈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我积攒这种耐心(指过稀薄的生活)的方式,是用感受来弥补事件的贫瘠。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这是度过有意义人生的唯一方式。至少我希望带动读者响应、实践苏格拉底的号召: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山寨的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印象次深的,是她成为母亲后的感悟,这感悟简直让我打开一个新世界。摘抄如下:“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空虚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绽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的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么?能够放下戒备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有启示育儿的:“自由这个东西的神奇,不在于它会带来多少洪水猛兽,而在于,这些洪水猛兽出现之后,你发现他其实也不过如此。”我想,放任孩子发展,只要在道德、安全底线之上就行,孩子反而能顺利成长、收获快乐。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五):对生活琐碎的热爱

一开始能读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个小故事的异乡见闻,放在办公桌上,每天中午读几篇,然后睡觉,刚刚好。刘瑜讲自己哥大、哈佛、剑桥的求学经历,很多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厨房政治》里一群不打扫厨房的留学生,《自然》里边偏执的美国老头,《记一次”邪教“活动》里讲吃了6个小时的神秘的Formal Hall,《五个女博士》里一起去脱衣舞俱乐部……

买这本书的起源是为了了解政治学,买作者的《比较政治学》的时候顺手买了这本书。因为作者是政治学专业的,所以几乎每篇文章都有政治学个人化烙印。当然,这种烙印不但没有让文章刻板,反而带了个性化的风趣,就像《厨房政治》的叙述,让人思考也让人捧腹。

这本书是作者在博客时代的产物,记录作者在2005-2009的点点滴滴。其实没什么事情发生,很多文章其实就是作者看了个电影、话剧、读了本书、听了首音乐,之后写的读(观,听)后感。但其实这反而更有代入感,因为我们也一样没有生活啊。作者丰富的感受和细腻准确的文笔很好的弥补了她生活本身的稀薄,阅读这样的文字过程是一种享受。

全书最喜欢的一篇是《一个人要像一只队伍》,写了作者对孤独的意义的理解。”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再加上作者提到的“逃避自由”和“逃避自我”,这篇文章几乎让深夜孤独的我跟自己和解。当我意识到自己一直静不下来是一种“逃避自我”的行为时,我也就不那么想要逃避了。这几乎让我的目光从混乱中抽回来,看见房间里的自己,跟自己呆在一块。读书不再是目的或者KPI——我重新爱上了阅读。

作者在修订版后记里说自己到了41岁,不会再写这种捕捉瞬间情绪的文体了。对我而言,生活仍然依赖这些琐碎的热情。但我也非常期待进入热衷长久“事业”的年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