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1000字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1000字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是一本由[日]樱庭一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一):少女的一百年

这是由五个短篇串联的有关少女,读书为主线的故事,在读第一篇的时候心想这是踩雷了,这是什么中二画风,翻看了作者简介,发现我之前看过她的《gosick》,那这本一定不会太肤浅,在第二个故事时感叹好在坚持下来了。 少女们的一百年,也有《百年孤独》那种魔幻味,如占卜师说的那样进展,既知道了结局又不知道结局。比较喜欢第二个故事,上帝是否真的听到了玛丽安娜的祷告而康复了米歇尔,还是说上帝根本不存在原本死掉的就是米歇尔,而玛丽安娜只是带着米歇尔的意志活着。 社团记录本就像《百年孤独》的羊皮卷,记载着百年来的奇异事件,故事的结尾又出现之前的人们,只是她们不再是少女,而是佝偻着的老太太们,而最早的读书俱乐部如今只剩一位少女,少女在旧楼倒塌前救出了“读书俱乐部”交给了老少女,就像歌里说的,几代少女终将老去,但总有少女正年轻。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二):世界如南瓜空空如也,但还有读书俱乐部!

百年家族衰亡湮灭的故事看过很多,但是一个学生社团的百年变迁真的是第一次看,太可爱了! 作者将长久积蓄而成的事物发展缩成寥寥几句话,配上戏剧般的感慨,让整个故事显得特别紧凑抓人,给人的感官就很纷乱热闹,而这些热闹,有的由读书俱乐部成员一手打造,有的仅由她们记录下来。 五个故事: 1、丑陋智者培养美貌愚者,将其打造为学园里全体少女恋爱的对象; 2、百年前学园成立背后的真相。特别喜欢这章的引语,“天主,不存在。恶魔,亦不存在。诸君,世界如同南瓜,空空如也!”读书俱乐部也正像南瓜之外的容身所,容纳那些不相信天主、也不被恶魔庇护的边缘人。 3、新贵学生抢夺传统学生会的势力,但革命的喧嚷过后,她们最终落败,灰暗地离开学校。 4、文静内向的少女一夜之间化身学园里的摇滚明星,她只是受到百年前草莓香水的诱惑,还是当真邪恶卑鄙,为获得众人的仰望精心策划了这一出好戏?这个故事我观感一般,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主题想探讨得比较深,但作者写得比较浅,个人而言不太喜欢。 5、读书俱乐部的最后一个成员,在读书俱乐部大楼被封禁之后,学园成立百年即将迎来外来者之际,成为传说中行善嫉恶的红花侠,为俱乐部的落幕点上隐秘句号。 看完后依旧觉得用百年孤独的写法写一群少女的学园生活实在可爱。 真希望世界上真的有这种读书俱乐部,秉承着“正史恐怕不会留下正确记录,就由我等将其记录下来”的理念,为我们记下所有纷怪离奇的故事。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三):我孤独但我很快乐

没有人喜欢被称为异类,在日本作家樱庭一树的新书《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中,却有一群被称为异类并乐此不疲的群体——读书俱乐部社员。而该书讲述的就是围绕这些社员发生的跨越百年的历史变迁。

本书分为五章,每章一个故事,分别是“乌红丸子恋爱事件”“圣女玛丽安娜失踪事件”“奇妙的旅人”“一等星”“习性&实践”,后附有圣玛丽安娜学园入学简介和一篇后记。樱庭一树通过这五个故事,讲述了读书俱乐部社员如何在圣玛丽安娜学园这所贵族学校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并通过俱乐部秘密的社团记录簿记录下来,永久地流传下去。

从1919年圣玛丽安娜学园创办,到2019年女校改混校,这期间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宽松年代,而婴儿潮和少子化、流行音乐和电子产品等,都在圣玛丽安娜学园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五个故事就是这些历史背景的映照,反映了读书俱乐部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应对。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唯独不变的是,读书俱乐部的社员们依旧偏安一隅,啜饮着红茶,安静地阅读。即使是成为校园风云人物的“乌红丸子”“红宝石之星”“红花侠”,最后还是回归阅读生活。

或许是因为有着游戏脚本作者的经历,樱庭一树深谙如何用文字“控制”读者的情绪,无论是玛丽安娜与其兄长的兄妹情深,还是读书俱乐部社员最后在咖啡馆的相聚,明明是很炽热和令人动容的情感,却表达得十分自然和真切,没有任何做作的痕迹。而社员们充满理想的精神气质,让自身永远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即使大楼倒了,又经历了百年,照样生生不息!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四):那些无法安置的情绪

我从图书馆拿着这本书,一边翻一边走到涵芬楼坐下,读完时已经是晚上。 我大四了,这天正好大一的新生开始来报名,路旁插着彩旗,他们将行李箱拖得呼呼呼响。我很感慨,真想拉住一个漂亮的女孩,告诉她为什么大学是个应该穿拖鞋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不停地谈论理想。 可我毕竟没什么理由去这么做,我也花了很久才能接受,大学早已经不是我在书中看到的、想象中那个模样了。 庞贝册为我的封地时,庞贝已是废墟。 上大学一年,我尝试重新拾起十六七岁时的幻想,真正占有和燃烧自己。许多时候,我以一个游荡者才有的颓唐姿态,在一条满是污泥的小河边,在昏黄的灯光和通红的路牌下,怀抱着无数不合时宜的想法,也怀抱着青春蠢蠢欲动的荷尔蒙,往来于图书馆、教学楼和宿舍之间。我想象着处身八九十年代的大学,去结识那些热血动不动就沸腾的同学,去寻找他们的懒散和深刻,渴望他们的毫无顾忌。我想方设法从角落里得到枯槁生活的补给,也勉力安放着自己一身不知如何宣泄的青春的情绪。同时,我尝试以各式各样的笔触去描写我的希望和失望,想要在这个年纪达成不切实际的成绩。 有时候我会为自己的这些渴望和烦恼惊讶不已,因为在身边的同龄人身上,我几乎看不见同样的东西,仿佛所有人都能理所当然地习惯周围的一切。我想知道,是体制的压制和消费的疏导让他们不再产生那么多的情绪,还是我自己才真的不可理喻。 然后想到,我也许可以尝试到那些在我这个年龄留下作品的人的作品里去确证这些莫名的东西。于是回到第一段,我从图书馆拿着这本《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朋友,人是没有第二次青春的。 这是为我们安置情绪而写的一本书。

文/子不,番茄盖饭

番茄盖饭的《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

《为青年设立的读书俱乐部》读后感(五):少女前进吧!

如果没有“碰瓷”《百年孤独》,对本作的观感可能会更好一些,毕竟完成度比较好的故事结构与少女情绪,包含了“少女革命”破图传统和旧我、达成和解的意向,以及一定程度上技巧性的映射名著,已经可以带来足够的阅读满足了——就算号称展示圣玛丽安娜学园百年史,煞有介事的列出了学园简介和沿革,并在讲述中融入了一定哲学和政治层面的话题,本作实质上还是一本少女向轻小说。尽管樱庭为每一个故事都添加时代背景,营造出“时光流转、岁月变迁,读书俱乐部场所和成员几经变化,文学少女的精神家园却恒久不变”之感,但又在极力避免(或者说力有不逮)宏大叙事,淡化时代主题的冲击,将学园打造为“不受时代氛围影响的、封闭畸形的少女乐园”,基本上把故事局限在少女私语的范畴,相关思考也浅尝辄止欠缺深度,还增加了许多轻质化的表达方式。所谓的“百年史”更是只有半部(工整到刻意的1959年“圣女玛丽安娜失踪事件”、1969年的“乌丸红子恋爱事件”、1989年的“奇妙的旅人”事件、2009年的“一等星”事件、2019年的“习性&实践”事件),非但玛丽安娜的故事背景更多是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法国,学园创建的1919年和其后大事记均被从法国人的他者立场一笔带过,非常安全的完全回避了战争,且由于本作写于06-07年,仅前三个过去式的故事有明确年代背景(两次安保斗争和泡沫景气),对于当时还未到来的09年,樱庭只能从平成时代的风气模糊推测出“和平与毁灭的气氛”,加倍遥远的19年是她更加无法预测的。

回归读书俱乐部”社员们安然居于红砖建筑一角,在依照个人兴趣静心阅读之余,通过社团记录簿和匿名代号,代代传承被学园官方史隐匿的事件“的设定,比起“西方官邸”学生会的权力、“东方宫殿”戏剧社的名望、“北方文化流氓”新闻社的舆论,这群“南方怪人”显然象征着拥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然而,即便樱庭表示社员们“姿容样貌各异”,也依然毫不吝啬的为她们安排了导向性满满的外貌特征。从“矮小臃肿、额头油亮”气质宛如“流连于声色场所的猥琐中年男子”的妹尾蓟,至身材丰满圆润到臃肿的五月雨,浑身都印满了“体型圆润、长相丑陋”的标签。不是像高岛清子那样有着“与外表极不搭调”的、硕大的非比寻常的乳房,拥有过分强烈女性特质;就是像加藤凛子那样梳三七分黑短发,“戴着金属框眼睛,模样像个神经质的知性少年”的两极分化。余者 “圆胖如中年大叔”者有之,“外交官的私生女” 有之,“铁锈头发、灰眼睛的混血儿”有之,“来自道顿堀、操着关西腔”者有之,简直是个“怪胎俱乐部”。并不是说不能展示少女的多样性,但如果整个俱乐部都是这类坐实、强调刻板印象的外貌描写(即便算上无处可去的乌丸红子、“扇子女孩”,或是追随他人的山口五十夜等被动社员,也充斥着粗鄙的大阪市井人、轻浮的新兴暴发户、超凡脱俗的千金小姐这类被刻板印象束缚的偏见),再结合背靠的隐喻,樱庭试图表现出的文学少女或者说知识分子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裹挟着自卑的傲慢简直要呼之欲出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