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太空之眼读后感精选

太空之眼读后感精选

《太空之眼》是一本由(美)大卫·德沃金 / 罗伯特·史密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9元,页数: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空之眼》读后感(一):我们的眼睛:哈勃望远镜的光辉历程

哈勃空间望远镜就像我们的眼睛,在遥远的太空,静静地看着宇宙的面孔。从1990年奔向外太空,到如今,已经26个年头。本书选取了25个特别重要的时刻来回顾它走过的时光。在这里,我言及两点要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内容:

《太空之眼》读后感(二):哈勃,人类看到宇宙深处的眼睛

与自然界中其它生物相比,人类是如此弱小,既没有老虎狮子的尖牙利爪,也没有猎豹骏马的爆发力与速度,更没有翱翔天际的翅膀,甚至连保暖的毛发也日渐稀少。

但人类是上帝的宠儿。虽然没有肌肉能量的长处,但上帝赋予了精神能力的长处。利用智慧,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虽然没有皮毛保暖,但我们可以做衣服保暖;没有尖牙利爪,但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武器开疆拓土;虽然没有爆发力和速度,但可以使用各种交通工具,上天入地下海,几乎无所不能。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工具的使用,既大幅提升了人类体能极限,也大大拓展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能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思考方法,创造工具的过程。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掌握思考方法、善于使用工具。

《太空之眼》读后感(三):太空与太虚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神秘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他的《论自然》中告诉“一切都在流动、没有什么是静止的。”在他的动态宇宙论:宇宙在迅速膨胀,直到最后被大火吞没。然后整个宇宙再次开始循环,从大爆炸到宇宙膨胀再到最后的大火。 这种动态宇宙论过去一百年间又回到了天体物理学上,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用他的望远镜惊讶的发现仙女座星系是河外星系,宇宙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并且一直在变大。 1990年4月24日,发现者号航天飞船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上太空,从此人类有了太空之眼。 《太空之眼》这本书是一个三合一的巨著。 ~首先是哈勃望远镜的传记 从1946年,费曼-斯皮策提出报告《大气圈之外的天文观测优势》,到四五十年代的望天兴叹,从伴星一号而来冷战的太空竞争,到NASA成立,从70年代大型空间望远镜立项,到细节制造,从86年挑战者号轰然陨落,到发现号腾空而已,哈勃望远镜从一开始的哈勃麻烦,到成为天空明星,乃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仪器。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哈勃塑造了一系列的第一。 第一次精确测量了宇宙年龄:138亿年 早在11年遍完成100万次观测。给我们到来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太空图片。 ~其次、这是一本哈勃全明星图片集,有星光璀璨的蜘蛛星云中的星团,有像点点萤火虫飞翔的波江座,有平和温暖的草帽星系,有创生之柱诡异的鹰状星云,还有犹如挑衅手指的船底座星云。 正是这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拉进了天文学和大众的关系,成为推动天文学向前发展乃至拯救自己的工具。 ~ 再次:这还是本天文知识科普手册。知道哈勃名字背后的故事和人物传奇,了解宇宙黑洞、暗物质乃至红移和广义相对论。 ~最后所想到的:人生的意义,我们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理由,就是去壮大我们意识的火焰,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借以穿越一切的事物思想,从而使我们的意识超越我们的狭隘、自私的关切,从而获得宇宙意识。 今天天文学之所以流行,就在于他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平复我们的情绪。阅读不再是智力体验,而是感情体验。它是可以媲美奥勒留的《沉思录》的沉思,我们站在浩瀚的时间和空间面前,发现我们的焦虑平静下来了,我们的灵性减轻了我们的恐惧。哲学和宗教扮演的角色就是给我们一种无限感。今天这个角色被天文学家给替代了,他们使我们的心灵跟他对宇宙中亿万万个星星的描述一起旋转。

《太空之眼》读后感(四):作为政治、认识论与美学的哈勃,以及为什么要把这本书与米开朗基罗、梵高或安塞尔亚当斯摆在一起

时至今日,哈勃望远镜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已经毋庸置疑,但凡对科学领域稍有了解的人,有谁不曾听说过哈勃的大名呢?在宇宙探索上,看起来再没有什么比哈勃带领人类走得更远,宇宙年龄、暗物质、哈勃深场……任何一个都足以改变科学史的进程。难怪25周年之际,哈勃真正开始眺望终点的时候,美国航空航天官方推出这本成果展般的全记录,直接宣布哈勃是NASA最伟大的望远镜,如此底气十足,志得意满。

然而胜利之后的回望,总是会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使人滤去辛酸的旅程,还有多少人记得哈勃曾经命运多舛甚至命悬一线?甚至这种命悬一线还发生在哈勃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的情况下?25年,精选出来的25个瞬间中,一些章节讲到往事,看似时过境迁的叙述中,依然透出情绪的不淡定。每个大科学项目,从来都离不开科学目标与行为本身,却又从不仅仅是科学的,总是内外互相纠缠。尘埃落定,再看戏剧性汇集了各种因素的哈勃故事,对今天而言更像是一部启示录了。

2016年以来,因为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振宁突然发声,关于在中国建设大型对撞机的争论突然迅速极化,关于科研巨大投入的方向是否合理,以及产出效果究竟如何,双方各执一词,观点几乎完全对立,甚至成为公众事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然后不管科学界如同立论,多达百亿计的资金投入,却也不是单纯在科学圈内可以决策的了,大科学项目最终会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真正运行之前,哈勃戏剧性的命运就已显现。1940年代,天文学家莱曼·斯皮策就有了大型空间望远镜的想法,但未有任何响应可以找到经费。1970年代,NASA联合美欧大企业、科研机构和学界将大型空间望远镜正式立项,受到国会的强力阻击,考虑到当时的国际背景,不难理解,花这么多钱去看望宇宙显得既不实际也无必要。70年代末,战胜了在月球设置望远镜这一更昂贵的选项之后,哈勃终于正式上了项目的轨道。1986年,当哈勃发射列上日程的时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航天飞机上天被暂停了,哈勃发射没有了载体,因此又等待了四年。而事实将证明,与未来将遇到的相比,这只是个有惊无险的开始。

首先是“哈勃麻烦”,因为镜面的技术原因,上天的哈勃成像聚焦出现问题,拍摄的图片质量模糊不清,舆论群起而攻之,哈勃从科学明星变成了宇宙笑柄,经费的浪费、官方的愚蠢、科研机构的无能,被攻击得体无完肤。哈勃团队忍受了三年的耻辱,才等来了反击的机会,维修的全面成功带来锐利清晰的图像,哈勃总算解开了命运的绳索,在维修中,米库尔斯基议员对哈勃的力挺至关重要,近20年后,一颗超新星被授予了她的名字。

哈勃麻烦之后,哈勃乘风破浪的走完了20世纪,战果累累,进入21世纪,遭遇了叠加的多重危机。2003年,航天飞机再起波澜,“哥伦比亚”号失事,新维修计划被终止,第二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提出太空飞船计划,宣布未来将退役航空飞机,NASA主管奥基夫决定取消哈勃维护,节省资金投入新项目,而同时,哈勃自身又出现了一系列状况,ACS相机、科学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纷纷失效,这一次,哈勃走到生死关口。国会山上的米库尔斯基议员再次振臂一呼,与哈勃麻烦时不同,媒体与公众纷纷响应,力证哈勃的未来,不能由一个人随意决定,NASA首席科学家兼宇航员格朗斯菲尔德表示愿意不惧牺牲,再次上天执行哈勃在轨修复任务,强大的合力下,哈勃新的维修任务重启,经历了跌宕的几年,2009年,哈勃完成了最后一次大修,焕发了新的生命,完成任务后,格朗斯菲尔德表示:“哈勃不仅仅是望远镜,它是人类探索知识的象征。”

没有来自政府、科学界、企业、公众乃至媒体等任何一方的助力,哈勃都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也是为什么,当中国有钱开展世界级的大科学项目时,反响会波及得如此深广,这实在是一个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过程,并且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人挺身而出赞成或否决。

然而在做出决策时,事情比上述又要远远复杂得多,它涉及到一个认识论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预测未来。哈勃上天时当然是有使命的,宇宙早期的图景,暗物质、巨行星和黑洞的证据,恒星与行星的形成……汇聚如此多重大的期望,哈勃最终也确实不辱使命,但相比之下,颠覆性的撼动科学基础的发现,却往往在预测之外。从认识论的本质上说,你不能预测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所以也无法判断可能的成败到底有多大,在哈勃处于制造阶段时,项目组成员的咖啡杯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有意期待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听起来有点不可知论,但事情就是如此。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用接收天线系统发现微波背景辐射,开创宇宙学新纪元时,他们实际想做的是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他们怎么也去不掉的技术噪音(他们还因这噪音得了诺贝尔奖!);维拉卫星发现伽马射线暴引发了星际观测革命,可维拉上天的任务是检测冷战对手的核试验,无意中得到了来历不明的副产品;哈勃呢?他精确了宇宙的年龄,测量了超新星的亮度、距离和红移,然后呢,它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真是完全无愧于它的命名者)!几十年来的基本模型被打破了,宇宙暴胀与爱因斯坦宇宙常数的公案又一次被扯出,抵抗引力的暗能量成为21世纪新的科学乌云,颠覆了所有的未来走向,可谁料到这一切了呢?就像哈勃将天空之眼对准似乎空无一物的天区去寻找深场时,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说会发生什么,项目组也只能坎坷地等待未知的赌局结果。这就是说,不管你经历多少论证、多少计算、多少预估,结局依然不在自己控制的手心,大科学项目的结果,依然是巨大风险的未知,依然有失败的可能。这听起来有点悲观主义,但魅力和惊喜也就在这里,科学,有时候就是一场巨大的赌局。就像不管大型对撞机结果如何,双方肯定都有充足的道理和依据,但只有一点,预言却不要那么斩钉截铁,杨振宁断言说50年内不可能看到实际成果的时候,他肯定不记得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永远不能观测到引力透镜,也一定忘了乔治·达尔文曾说人类想发现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趋势,无异于家蝇想理解行星。

大科学项目如此艰难,多少项目中道崩殂,多少项目又完成历史使命后悄悄退出了舞台,相比之下,形近暮年的哈勃大众明星地位不降反升,真像是一个奇迹。NASA的三大望远镜法宝,哈勃的亲密伙伴,斯皮策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有多强,内行人谁人不晓,很多杰出的工作和视像,都是由三者联合完成的,可又有多少公众知道另外两个?即使是三者共同的作品,在很多人心中都只有哈勃的标签。哈勃是唯一的明星,但为什么呢?

原因只有一个,哈勃团队意识到,赢得公众,科学是远远不如美学的,他们成功的通过摄影的视觉艺术,把哈勃的成果美学化了,因之进入了大众文化领域。翻翻这本书的全明星彩页,即使你从没接触过天文学,难道就不曾在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等无处不在的媒介中见过其中的几幅?1995年,那张载入史册的“创生之柱”图片的轰动效应,给了哈勃团队以灵感,他们甚至成立了哈勃传承项目组,专门挑选和制作精彩的图片给公众,这些图,即使被放在大师的摄影展里也是当之无愧的杰作。因此,哈勃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项目本身,他也变成了一个源源不断输出文化产品的作者,它的影响力渗透到艺术、商业领域,其技术反哺了好莱坞,星球大战之父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团队引进了不少图像技术,甚至影响到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软件工具——Photoshop的诞生。其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至于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狂热拥护者,2004年关闭危机时,雪片般的抗议信件淹没了国会山和NASA,他们愤怒的表示谁也不能关闭“人民的望远镜”。

人们总是希望,有关科学的一切都是理性的、客观的、可测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并不能活在社会的真空里,只按自己的规则、只在自己的天地里运行,这态度本身就是反科学的。哈勃身上,集中了这样的证明,一个脱离了大气层,集中了无数天文学和物理学专家,造价达到天文数字的科学工具,也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强大的引力,最终反射出层层叠叠的不同光谱。所以,与《时间简史》《平行宇宙》《量子力学史话》等相比,这本书似乎更应该和米开朗基罗、梵高的大画册或者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集摆在一起,哈勃本身是当之无愧的摄影艺术,其图像特征实在太类似于百年前亚当斯面对美国山川时用F64留下的印记,只是对象挪到了太空,尺度更大了无法计量的倍数。然而即使不谈美学特征的相似,很多人从哈勃的系列图片看到的,并不是各种科学理论和实证,而是在大尺度的壮观图景面前产生的震撼感与渺小感,就像面对米开朗基罗的穹顶、梵高的星空、亚当斯的峡谷,感觉只是惊叹和沉醉,绝少有人会去问到底用了什么颜料或者何种光圈。

哈勃还在太空中游弋,然而时日无多,下一个哈勃又在哪里,可以如此深刻的改变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