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锦集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锦集

《佩特罗夫事件》是一本由[日] 鮎川哲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一):平凡的开始

1950年,鬼贯警部系列第一作,鲇川长篇处女作。当时还是用的本名“”中川透”为笔名。参加《宝石》杂志的长篇小说百万元大奖赛,最终获得第二名。也因为这次的获奖奖金未能全部落实,鲇川与《宝石》杂志结怨,影响了其发展前景。直到乱步任主编,才得以冰释。

此书确实能看到很稚嫩的地方,以鲇川最擅长的不在场证明为内容,一个个嫌疑人单独成章,一一验证。这种最简单的结构也在《憎恶的化石》中同样用过。在时刻表主诡计之下,还有一些小诡计,只是都很普通。主诡计真是鲇川一闪而过的灵感,另其激动不已,可惜我是没感受到。背景设置在大连,二战时被日占领时期,有特殊性与亲切感吧。总体还是显得普通了。

书后的解说与后记还是要称赞下出版社,本身国内推理小众,能看到的评论类文章不多,希望每本书都能附上好的解说评论。真没想到那个特殊时期的大连,还有其他日本作家生活过。

3星半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二):与书同游的乐趣

是不是东野圭吾的老师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他的前辈了。推理部分很不错,层层解开的谜团,但遗憾的是结果又完全与推理无关。先入为主地把嫌疑只锁定在三兄弟身上明摆着就是想误导大家猜错的。 这本推理小说对我来说最棒的是太贴近这次旅行,神奇!我是旅顺回来再看的,然后发现小说里人物走了我一模一样的游览路线,北炮台,旅顺博物馆,我们完全是在看完樱花后随机地选择,居然如此重合。看描述日俄战争炮台从伪满时代就差不多没有多少改变,除了那个有点多余的现代玻璃滑道。博物馆居然也是,同样的展品,包括木乃伊。 闺蜜说那两具木乃伊曾被偷去日本,邪门百出才被敬畏地送回来,而小说人物和我们隔着岁月和漂洋过海的波折,看到了同样的展品,真是不容易。他们旅顺之前,小说甚至也提到了龙王塘来着。 我的火车也是从沈阳(小说里的奉天)到大连,而且在沈阳碰巧遇到伪满铁路局旧址,这本书和这次旅行的缘分,似乎始于俄罗斯广场这家小书店,却似乎又开始于第一站,从那次路过,从辽博,总之,旅行结束的路上看完小说,更觉得亲切而神奇。 东北之行,也更明白了一件事,国家不能疲弱,否则就被占领压迫,明明是中国的土地却成了他人争夺之鱼肉,要国力坚强才能有尊严。 结尾毒药瓶子线索很好,解气!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三):大师的起点也是凡人

首先感谢新星在陆续引进了日系推理大师鮎川哲也的几部经典代表作后又引进了大师的处女作《佩特罗夫事件》。这本书连台版都尚未初版,是首次中文化,让我们得以一窥大师初出道时的青涩模样。

这本书是罕有的以1943年日据时期的伪满洲国为背景的推理小说。我们印象中的伪满,大多来自抗日神剧或者谍战片,总是充满着硝烟战火,但在大连出生长大的鮎川哲也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个我们所不知晓的伪满洲国。在这里,来自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的居民和谐共处,甚至好像还充满着一丝宁静和平的生活气息,完全无法预想短短两年后就将迎来伪满倒台的剧变。而刚打完日俄战争没多少年的日本人和俄罗斯人还在旅顺一起悼念战争,控诉战争的残酷和死难者的不幸,然而两国的悼念之中却有意无意地遗漏了作为战场主人的中国人,亦从侧面反映了鮎川哲也的个人局限性。

由于是出道作,案件的设计并不复杂,只有一名死者,嫌疑人就在三兄弟及其情侣之中,破案关键也集中在不在场证明的破解,没有后期作品那么复杂的布局和反转,故事主线十分清晰。案件主诡计是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十分流行的列车时刻表诡计,但有趣的一点,这起案件并不发生在日本本土而是发生在中国大陆。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时刻表诡计在现代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讽刺的是,恰恰是由于日据背景,才得以将这个极具日本特色的诡计模式首次复制到了中国,这或许成了绝无仅有唯一的一部中国时刻表诡计之作。另一点有趣的是,这个时刻表诡计虽然是鬼贯警官提出的解答,而且理论上也确实可行,但实际上凶手并没有采用这个诡计,甚至凶手都不知道还有这个诡计的存在,凶手真正执行的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易行的小伎俩。这实在是无比巧合却又莫大的讽刺。

美中不足的是,凶手心理素质太不过关,鬼贯警官的解答明明不是真相,只不过指出了一个凶手未曾考虑到的可能性,凶手居然也不等狡辩,自己就急匆匆地畏罪自杀了,所有事实都在遗书里一股脑地陈述一遍。此外,故事后期鬼贯警官突然回国休养,然后侦探角色莫名其妙地就由娜塔莉亚临时接替。明明鬼贯和那个俄国将军已经看透了真相,却不明说,非要娜塔莉亚自己去实地发现。然而娜塔莉亚好不容易看穿诡计了,鬼贯警官从天而降,又把侦探工作接了回去,事后也再没娜塔莉亚什么事。这两个虎头蛇尾的安排无疑反映了鮎川哲也早期创作的不成熟。

《佩特罗夫事件》可以归类为一部本格旅情推理小说,整体四平八稳,脉络清晰,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诡计,却也没有太多的bug,适合非深度推理迷的读者阅读。尤其是对于伪满洲国的背景描写实不多见,倘若抛开国仇家恨和历史局限性,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入门小说。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四):大连往事

“俄罗斯人翻过高山翻过原野,在哈尔滨安下了温暖的家。”日本民谣诗人野口雨情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如此吟诵。然而在这个有些不寻常的日子(9.18)读完《佩特罗夫事件》总不觉想起《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这种有些复杂和别扭的情感伴随我读完全书。

《佩特罗夫时间》是日本本格推理大师鲇川哲也的处女作,讲述鬼贯警部在辽东半岛的铁路线上如何侦破白俄老人佩特罗夫谋杀案。原稿于二战的空袭中被毁(乱步也以空袭为背景创作过怪谈),哲也根据记忆重写,并费不少功夫找到当年的时刻表,参考上面的时间安排诡计,并附在书后供读者参考。多年后编纂全集时,也自承“过于稚拙”,就像书中人物的评价,思考和推理“过于推理小说化了”。利用列车时刻表编排推理似乎是西村京太郎的成名手法。这本小说中玩得巧妙,又有些过于雕琢,辅助性小谜题也有些单薄;总之一切尘埃落定时,这个谜案算不上技惊四座,大概可以看做大师技巧娴熟前的练手。就像乱步评价的,“专注创作纯粹侦探小说的只有鲇川哲也(等人)”,在第一本书中可见一斑。

比起谜案来,更加迷人的还是以背景出现的满洲。哲也的童年在大连度过,写作时也融入了浓浓的回忆,乡愁就如漫过太阳岛的江水一般。

沙俄时代,大连被命名为达里尼,取“远方”之意,打算据此在远东大显身手;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又命名为大连,梦想以此为“大东亚共荣圈”梦想的立足点。十月革命后,流亡的白俄人大量涌入,在加上在此生活工作的其他族裔,难怪迈克尔·麦尔在《东北游记》中评价,“在中国所有的地区里,东北独树一帜,它的历史舞台上,唱主角的竟然是外国人。”麦尔还将东北地区比作“冲突的摇篮”,“中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大概是认为这里是远东地区各方势力的角斗场。不过哲也并没有些什么各族间的冲突。背景大概在昭和18年,也就是1943年左右,不过似乎嗅不到什么战争的气息,反而有种“民族大融合”的其乐融融。他将自己的童年回忆娓娓道来,随着辽东铁路漫游在旧满洲国的土地上,行走在日本、俄罗斯风情的街道上。流亡者沉湎于旧日的梦想,眺望着故乡;后起之秀则在此远望这宏图伟业。弱势大连、哈尔滨人,大概会觉得亲切,阅读就如同走在自家的街道上。日本人和俄国人感慨战争的可怕,分享着战争中普通士兵的友情小故事,在旅顺的俄国将士纪念碑下和解。

看到旅顺(Port Arthur),不免五味杂陈。鲁迅先生在仙台时,就是看了日俄战争的照片才下定决心从文。旅顺在战争中,则有一段十分痛苦的往事,却成为了日俄平民感慨“士兵都是军国主义的帝国主义加以利用的道具罢了”的背景板,很难说没有一丝波澜。鲇川并没有刻意地丑化中国人,写得主要是下层劳动者,作为背景人物也没什么戏份,在推理的链条上,写了他们为了融入生活学口音怪异的日语、俄语,也写出了普通人珍视的天伦之乐。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就像知道小津安二郎曾在中国土地上战斗一样。大概是所谓“狭隘的民族主义”作祟吧。并不是说鲇川这么写有什么问题,因为他毫无恶意,顶多是有些局限性。要我说这种外国人在中国冒险的故事,比较成功的是《丁丁历险记·蓝莲花》。埃尔热没有被他先前的刻板印象迷惑,而且为受难并反抗的中国发声;相较而言,鲇川沉溺于诡计和遥远的乡愁中了。

不过这本书还是值得推理迷、历史迷阅读。在时刻表严格的辽东铁路上,回忆一段满洲往事。如麦尔评论,“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这本可能不多见的旧满洲背景小说,参考资料可以参考《东北游记》。

《佩特罗夫事件》读后感(五):好的本格推理像外科手术般精致

推理小说发展百年,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以及形式多样的流派。

在日本,最流行、也最热门的推理小说流派,一度是“本格派”。这个流派可以说是推理小说的鼻祖,情节重逻辑,必须要有“诡计”。

作家、评论家、推理小说爱好者们喜欢给诡计分门别类,比如关于凶手(或受害人)人身的诡计(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用到此类型),凶手出入现场的诡计(著名的密室杀人模式),利用毒药杀人的诡计(阿婆的《白马山庄》),暴风雪山庄模式(著名的孤岛模式,比如绫辻行人《雾越邸杀人》,阿婆的《无人生还》),以及叙述性诡计、人物诡计(孪生诡计)、动物诡计,字谜,巧妙的犯罪和线索诡计等等。

鲇川哲也的《佩特罗夫事件》主线采用的就是本格推理中一项最精典的诡计模式,即江户川乱步曾经归纳的“关于行凶时间的诡计(包括不在现场证明、时刻表诡计)”。

死者佩特罗夫是俄籍资深经济学家,有大笔金钱傍身。某日,他被熟人面对面开枪打死,有嫌疑的是其三个侄子。

佩特罗夫的三个侄子全部因俄国革命流亡中国东北,有人居住在哈尔滨,有人居住在大连、旅顺,要去看叔叔(杀叔叔),必须借助各式交通工具,铁路、公车等。

故事发生在伪满州国时期,那时满铁已经建成,分为快速和慢速列车,号称准时到分秒不差。所以三个侄子给出的不在场证明,全有准时的满铁、以及各类目击者做见证,无懈可击。

这也正是本格推理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不可能的犯罪”,虽然嫌疑人只能是死者的三个侄子,但他们都是不可能的嫌疑犯,根本没有时间去杀人。

整个故事立足于此,由警探鬼贯去一个个破解侄子们不在场证据的漏洞,找出凶手。

鲇川哲也是本格推理的铁杆捍卫者,甚至在本格派式微时,还是坚持写纯本格推理小说。放开市场原因不谈,好的本格推理小说其实像外科手术一般精致,要求没有累赘情节,没有闲笔。每一个情节、人物,甚至是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要为小说主线服务。

而且最好的本格推理必须要做到读者与侦探拥有相同线索,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这种情况下,还要读者猜不出凶手,难度可想而知。

《佩特罗夫事件》是鲇川哲也第一部小说,虽有新手写小说的生涩和不顺畅,却也有新手锐不可挡的冲劲。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伪满州国时期的中国东北,当时那里各民族杂居,更有来自日本、俄国、土耳其等地的侨民,给故事营造了一个丰盈的背景。这样,他才可以使用多种有关时间的诡计。

同时,在伪满州国才有满铁这种号称分秒不差的铁路,才给时刻表诡计提供存在的基础。说到底,本格推理的结构应该着力体现巧字,故事恰到好处,读者随着侦探一个接一个地触发设置好的节点,将故事一路送到最高潮。分秒不差的铁路正是最好的布景。

当然,作为本格大师,鲇川哲也初出手也是大师手笔,他没有局限于“诡计”的描述,而是设置了多重线索,按照同样的“诡计”,可能不止一个嫌疑人(意外的凶手诡计)。这样一来,虽然读者拥有与侦探一样的线索,结局依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佩特罗夫事件》写于上世纪50年代,鲇川哲也为了营造真实的故事观感,还附上了满铁的列车时刻表,足见其认真的创作态度。

虽然,本格推理发展多年,式微,后来又有变格、新本格等承继模式,但早期的本格推理还是颇值得一观。毕竟,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