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要命还是要灵魂》读后感摘抄

《要命还是要灵魂》读后感摘抄

《要命还是要灵魂》是一本由[美] 安妮·法迪曼 / Anne Fadiman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要命还是要灵魂》读后感(一):“我们没有看见世界的原貌,只在世界中看见自己”

“医生和疾病势不两立,传统疗法却和病痛和解”。

先前在医院的经历的确让我看到扁平化思考的医生。在他们的眼中,就是测量、记录、注射、抽取……哪个数值代表的哪个器官发生什么问题,会有怎样的后果,应该用什么样的药,为什么要做xxx…这些事他们尽力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的专业问题。他们是“冷”的,面无表情的,说话快的,给人一种心悸的感觉。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冷”下来,否则他们面对问题各异、形形色色的患者时,何以保护自己不被情绪冲垮?

毫无疑问,理性化的专业训练培养的是越发专精的劳动力(各行各业如此,绝不仅是医生),我们的视角越发狭窄,个人性越发排斥在外。但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集体的”个人性重新称霸?理性、技术、程序变得绝对重要,情绪、神话、超自然被视作可笑、愚昧与无知。在这种强大的现代精神规训下,个体趋向于一种绝对逻辑。人本身的多样性和情绪性被压抑和掩盖。

黎亚的治疗过程(苗族等所谓的“异文化”)就像是现代社会中零星散落的“破坏性实验”,不仅让医生震撼,让许多美国人震撼,更让今天的各种读者震撼。黎亚的家人坚持苗族文化,医生坚持专业医疗文化,他们都在致力于救治黎亚,但这两股力量的冲突对撞,却让所有人的心愿未能实现。正因此,在事后许多反思者(包括作者、医生等)都在一遍遍地捋——如果那时xxx,如果没有xxx——试图找到一个关键节点,希望这个关键节点是黎亚病情的转折点,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转折点。但绝不是如此简单,反事实推理总会简单化、理想化某些事实。老话总说很多事儿就是赶趟儿,就那么巧地赶上,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我们无法期待事情反转,我们只能期待自己在经历中认识、理解和成长。我想无论是黎亚的父母,还是诊治过黎亚的医生,还是作者,还是读者,都见识到了“理解”一词之重。“重”既说明艰难,又说明重要。

《要命还是要灵魂》读后感(二):我们没有看见世界的原貌,只在世界中看见自己

一本如同礼物般启发我去想很多很多的好书。让我联想起以前读书,在学校的心理支持中心实习的时候,跨文化的沟通尝试完全只是教科书上的一条毫无用处的文字,没有任何一位导师教我们如何去和跨文化来访者沟通,所有技术背景就是假设我们的来访是受教育程度比较好的西方白人。

我在心理支持中心里遇见过一位波兰女生,一位柬埔寨来访,后来才明白当英国籍的负责人员不知道该把国际生的心理求助分派给谁的时候,就把所有跨文化求助者都转给我,所以我手头上全是跨文化来访者。

倒也不能说他们的决定是不正确的,我是很乐意说用词简单的英语,面对英国人的时候我还得老是从当下抽离出来把语言编织得更好一点。面对留学生的时候,我越放松地使用英语,甚至可以不那么顾及语法,他们也越放松地想要更多地去探索自己的感情。当然我也对他人的文化很感兴趣,毕竟我自己也要面对文化割裂的问题。虽然我没有遇见中国学生,但是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们看到我这张面孔也觉得比较信任,觉得我能和他们站在一起。

但是读完这本书仍旧忍不住回想起那段时间,如果我能拥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全面的跨文化文化沟通视角该有多好?

这个问题在我捧起这本书之后就开始敲打着我的头脑。在阅读的开始,我读到黎亚的父母不遵医嘱,不正常给患有癫痫的黎亚吃医院开的药物,而是求助于苗族草药和相信巫师法术这一段。我快要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把书咬坏,想要给苗族文化贴上愚昧落后的标签。但随着阅读的推进,读到确诊脑死亡的黎亚被带回家,在苗族式团结的家庭中得到精心照顾,没有任何一位家人嫌弃她,有尊严地活着。而美式家庭可能会选择将这样被视为累赘的成员直接送入护理院中等待死亡。我又感受到苗族家族凝聚力的温暖,同时深长地叹息,感动地流眼泪。我也希望如果我遭遇不测,我的家人可以这样仍旧把我当成一位只是不会说话的家人。

也许每一种文化就像和心理模式一样。心理咨询中有一句名言是: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性格特质。

家族纽带如此牢固的苗族文化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但他们会在族人遇难时守望相助。美式个人主义文化灵活包容,却也将每一个人都割裂成为自由却孤独的个体。

我想,当合上这本书以后,你也会发现这本书正在无言地邀请你来回答一个问题。当文化沙文主义被洗去,我们怎样才能客观地来检视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在以何种形式,何种态度去面对这个多元的世界?

《要命还是要灵魂》读后感(三):一个女孩的生命,让我们见证着跨文化差异之间的鸿沟和了解的艰难

从我们个人的角度,以下选择我们会怎么看待呢? 父母尽心尽力照顾着自己生病的孩子,但又因为对于医生所开的药物有诸多不信任,而选择停药,去选择自己认为有效的药物。 具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医生给出来自认为最有效的治疗,但病人迟迟不见好转。通过调查发现,生病的孩子并没有按时、按量吃药,医生认为父母没有尽到责任,申请法律把孩子从父母身边带离。

我们无法评判两者孰优孰劣,都是在为孩子的疾病着想。但最终的结果呢?结果是悲剧的,孩子们最终被宣布脑死亡。但对于这最后的诊断,父母和医生依然存在分歧,对于死亡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看法。 这就是老挝裔女孩黎亚治病的故事,这就是她父母把她带进了一个和他们传统文化完全不同文化体系之后,因理念冲突而产生的故事。

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前几年的电影《刮痧》,同样关于医疗的故事,同样因为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但黎亚的冲突更为严重,后果更为艰难。至今都无法判断到底谁对谁错,到底怎样给这个故事定性。

但整个故事经过作者的认真梳理,原原本本的还原在我们面前,让更多人去深思、去了解文化差异,去走进文化背后的理念冲突。最终寄希望于找到一条更好、更流畅的沟通之路,让更多人不再受到因理念不同而产生冲突的迫害。

安妮·法迪曼,出生于文学世家,毕业后也不久就开启了自己的写作。而关于黎亚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本著作《要命还是要灵魂:医病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是安妮的第一本书,更是获奖作品。她把我们带进来外籍人在美国,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悲之中。

黎亚,是老挝苗族李家众多孩子中的一位,在美国出生。而在她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姐姐大力关门而陷入昏厥,这在苗族是一种被称为“qaug dad peg”的疾病,而它翻译过来就是“癫痫”。而在苗族,这样一种疾病让他们又爱又恨。癫痫有着非常大的危险性,那是人所共知的,但在苗族文化之中,这种病又是一种极为光彩的疾病,认为这是与神灵沟通的方式。

那么,当在美国出生的黎亚也患上了这种疾病,并且几个月内连续发生了20多次之后,父母还是选择把黎亚送进了医院。但也因为有着之前对于美国医生的不信任,让他们这些就诊的感觉并不好,又因为语言不通,连就诊信息都不完整,黎亚更是被误诊成为支气管炎。这还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真正的悲剧发生在一次正在发癫痫时的送诊。而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的治疗,一种以精神药物控制癫痫的治疗方案,以大量药物、不断变换药量的现代治疗方法引入了黎亚的治疗之中。但又因为沟通的障碍,同时因为对于药物的信心不足,黎亚父母并未按时给孩子服药。

至此矛盾冲突升级。两种文化下医疗理念的冲突也尽显无疑。而在作者对于这段治疗故事的叙述之中,也让我们感受着一个孩子在承受疾病时所受到的煎熬,感受着父母无能为力的那种痛苦,也感受着文化隔阂所带来的壁垒森严差异,直至黎亚被宣布脑死亡,这场沟通都没有得到结果。

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是美国西医的“要命”(挽救生命),还是苗族文化的“要灵魂”(让孩子生活在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之中)呢?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问题,那我们就走进这本书中,跟随着作者们一起来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