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托不想去上学》读后感1000字

《小托不想去上学》读后感1000字

《小托不想去上学》是一本由[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 卡蒂·库普里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60元,页数:20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托不想去上学》读后感(一):你的童心,是怎样消失的呢?

我喜欢木心的那句话:“不喜欢孩子,喜欢孩子气的大人。”

我姑且认为我就是一个孩子气的大人,我希望我的“童心”,不会随年岁老去而蒸发,它会换做另一种方式伴我前行,使我的心灵明亮而美好,使我永远有一颗好奇心,使我永远对我热爱的事物保留着英雄梦想。

做孩子气的大人不容易,因为在这之前首先要守护住孩子的童心。

一般来说,老师、家长都喜欢懂事的孩子,他们听话、乖巧、好好学习。而与之相反的,就是问题孩子。但我觉得,敢于直言的孩子,才了不起;并不总是“听话”的孩子,才了不起。

小托就是这样的孩子。7岁的小托告诉妈妈“我再也不想回到学校了”。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接受不了孩子这样说吧!但是小托为什么不想上学呢?我在这里就不透露剧情了。

这个故事里,在小托身上,我仿佛能看到的自己的影子,我曾经也想说“我不想去上学”。而这些没敢说出来的话,小托帮我说出来了,他的感受让我似曾相识。好像成长中的些许失落在小托这里得到了慰藉。

而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如果有幸读到这个故事,便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这种感觉就像“小豆豆”获得了巴学园小林校长的启发。

看完故事,我倒觉得,上不上学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孩子会用怎样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去拥有与兴趣相匹配的能力。

《小托不想去上学》读后感(二):献给所有天真好奇的心灵

《小托不想去上学》是我最近读的一本非常特别的儿童绘本。8开的大开本,远比图片震撼得多。第一眼看到就被镇住了,但是好在不厚,薄薄一本“看上去”也非常好读。是的,看上去……

因为家里有个四岁的侄子,有事儿没事儿就给他买几本书看。在帮小侄子买书之前,我也简单了解了一下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的书。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家长推荐的都是培养某种意志力或情感的,小开本,图画简单易懂的那种。

但这本书显然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更合适。

前阵子去北京书展,也看到了很多在装帧上非常出彩的童书。但是《小托不想去上学》又和我之前了解到的简单普通的或设计出彩的童书不完全一样。这本书的特点在于:虽然没有使用别出心裁的装帧和设计,却用意味深长的内文和精彩的配图给了这本书新的、不同于任何一本童书的制胜点。

其实,它不像是一本童书,更像是一本绘本,一本写给大人的绘本。

作者先是在最开始丢出了一个包袱:“小托为什么不想去上学?”读者都想知道他到底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了呢。但是这本书在探究这个原因的时候,并没有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直接描述出来,而是在引导小托说出自己不想上学的理由的同时,提出了一种与主流社会不相容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如何,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其实也没有必要写下去。这本书中探讨学习方式,不是为了讨论出一个结果。小托想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许他可以学得好,或许离开了学校小托也照样学不好,但这超出了本书讨论的范围,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不是这个。小托是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不用担心以后的种种,在什么都不懂的小小年纪,只需要想到什么就去做。

第二个吸引人的点是书中的插画。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更像是一本绘本的原因,不同于一般的童书。以往市面上大多数儿童绘本,都是选择的简单,可爱,明亮色的小动物或者人物来为文字配图,但是这本不是。大量仔细勾勒的图案,第一眼看上去和文字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的图,但是却藏了另一种奥妙在其中。我个人很喜欢这个画风,但是第一遍看的时候,没太明白图案和书本内容内在的关系,之前陪着小侄子读的书,大都是用文字来讲述图中的内容,但这本恰恰反过来,用图来补充书中没有讲到的内容,比如小托想要学什么。

很多稀奇古怪、富有想象力的图片,每看一次都会多看出一点东西来,也是这本书神奇的地方之一。

其实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和图片,书内附赠的折子中彭应翃老师的解读非常清楚透彻,如果大家入手这本书的话,一定不要漏掉小折子上的内容。

《小托不想去上学》读后感(三):此岸永远残缺,否则彼岸即将坍崩

还记得很久以前的小时候,在我第一次要去上学时,自己站在小床最靠里面的角落,和爸爸妈妈大喊“我不想去上学”,到如今,背着书包去学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长大的我来看《小托不想去上学》,别有一番滋味。

常常觉得,杜拉斯笔下的小托是一个有着孩子外壳的大人,而卡蒂的笔下描绘的,也分明是成人的世界。

“接受教育太浪费时间。”

“教育是必须的!”

“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

“但我们是在这里!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不是随便什么地方。”

当我看到这样的对话时,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也是一直在“这里”啊。

在这里,小托不想上学,小木不想上班,谁都不想改变,“学习”一些该学的东西。但是到最后,我们都学会了。

——不管是阅读算术,来来去去,开不开车,吃饭喝水,没完没了地工作工作,犯不犯错,杂七杂八,吃喝拉撒,最后通通学会了。

我想,杜拉斯写到这里,也是会该无奈地笑笑,可以说,如果“小托”没有如愿长大,那么也不会有这本《小托不想去上学》。小托或可脱离学校,但他无法脱离社会,或者说,生存法则。

没有忘记原来的自己,就很不错。每个人都应有两个灵魂,其中一个,负责披荆斩棘,为另一个开路。此去艰险,却不得不行,然而,累时偶尔停下来想想那个理想王国,那是心里最柔软的世界。

“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崩。”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并且总有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