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勃洛莫夫读后感精选

奥勃洛莫夫读后感精选

《奥勃洛莫夫》是一本由[俄] 冈察洛夫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572图书,本书定价:43.80,页数:2015-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勃洛莫夫》读后感(一):奥勃洛莫夫式“无为”

奥勃洛莫夫性格是从小教育状态的必然结果,从小到大有人服侍穿衣吃饭出门,读书可以因为过节,天气寒冷,下雨地滑的原因无限拖延,仅仅因为孩子贪玩出去打雪仗,整个庄园的氛围就变得十分紧张,如临大敌。奥勃洛莫夫的自主能动性就在这“无菌”温室中渐渐消失殆尽,辞职后,他再也没能站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有一个区别联想,奥勃洛莫夫性格和老子主张的“无为”有何异同,从表象上看,奥勃洛莫夫躺在沙发上混日子很像“无为”的表层含义,除了吃饱穿暖不需要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的出世,原文中奥勃洛莫夫对文明社会的解释“虚假的希望和幸福的美好幻影在戏弄人”也和道德经中“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引申相扣。然而再往上一层看,主体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老子的“无为”是顺道,而奥勃洛莫夫是纯纯的懒惰,饮食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简单点说,老子的“无为”是知道自己为何处在如此状态的怡然自乐。而奥勃洛莫夫的”无为“仅仅是因为无法做到“有为”。

很明显,冈察洛夫对奥勃洛莫夫的性格是报以批判态度的,因此他塑造了一个恰恰相反的入世密友施托尔茨进行对照。前半段小说的奥勃洛莫夫是很痛苦的,受到施托尔茨的“要么现在站起,要么永远倒下”的鼓舞,他一直在与自己抗争,而后他终于知道自己精神已然消亡,他放弃努力,拒绝了好友的邀请。其实在我看来,他后期对自己“消亡”的接纳恰恰证明了这个角色的成长。然而他的结局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态度:精神消亡的下一步即是肉体消亡。

惭愧的承认,我体内起码占据了百分七十五的奥勃洛莫夫性格,一个无用懒惰的烂好人,看看能不能通过努力,降到百分之五十。

《奥勃洛莫夫》读后感(二):《奥勃洛莫夫》

如果把此书的时代背景放到现在,也没有人会怀疑它的适配度。

我在书中向奥勃洛莫夫寻求对生活的共鸣。冈察洛夫用十分诙谐的比喻描写出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就像一块生面团,揉好了,就这么搁着。”恰好我们的老爷奥勃洛莫夫长得白白胖胖,柔软干净。与《魔山》中的汉斯不同,奥勃洛莫夫天生适应着安逸慵懒的环境,他生命中少有的几丝涟漪也随着时间缓缓消失,我可以盼望着汉斯下山,但不可能寄希望于奥勃洛莫夫离开他的沙发。即使如奥丽加这样的天使来到他的身边,“岂止黑夜中的一站明灯,简直是一枪花炮”也无法挽救这样的人,但是为什么这里要用到“挽救”这个词呢?也许没有必要。奥勃洛莫夫放到现代,就是一个躺平的人,所谓奥勃洛莫夫性格,应当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的使用环境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天堂般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向往平凡安逸的生活、远离劳动与奋斗大概是现在不少的我们在嘈杂纷扰的时代漩涡中所渴求的,我很难去否定奥勃洛莫夫性格,甚至在其中找到了共鸣。

但另一方面,施托尔茨和奥丽加才是可以使人类进步的生活态度,何种积极不消赘言。而当读到奥丽加在溢出的幸福生活中遭遇人生瓶颈时,我似乎有点明白所谓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的抑郁,当一个人成熟到一个阶段时,她无法继续成长了,她无法从周围的环境得到满足了,眼下的幸福生活还是被戳了一个洞,但她却找不到弥补这个洞的方法,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读到这部分的感觉,奥丽加的心情似乎和我的焦虑有了重叠,是那种总觉得生活缺了什么但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她的身边还有施托尔茨作引导与陪伴,而我只能自己去找到化解这种心情的办法,我贪婪地阅读那段文字,想要趁机给自己找出一个答案。

现实中我的焦虑是奥勃洛波莫夫性格与奥丽加愁闷的综合,这是一种还未完全丧失奋斗、还在追求积极人生的时刻,可它会时不时地陷入对当下舒适生活的投降,但转而又是不甘,迟迟不肯动身,间歇性地休息之后也许会加快进度,接着便是在进度中渴求更多的进步,对知识的渴望与未知的探索其实没有被抹去,但限于自身的懒惰与对困难的畏惧而停滞不前,于是乎愁闷随之而来······

说不清自己在想什么,明明你知道解决办法是什么的,你有施托尔茨的生活态度,却是奥勃洛莫夫的性格,多希望冈察洛夫来写写这种人啊。

《奥勃洛莫夫》读后感(三):奥勃罗莫夫性格

奥勃罗莫夫是作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多余人的形象登场的,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毕巧林相比,奥勃罗莫夫已经彻底堕落,他可以成天赖在床上不起,对于金钱也完全没概念,被狐朋狗友骗钱甚至仆人把他的零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他也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天翻地覆他一概不管,这样的旧式贵族在新社会里毫无活力,等待他的是灭亡,“新人”形象即将登上历史舞台——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里民主主义对贵族阶级的胜利就代表着奥勃罗莫夫完全被时代甩在了后面。

奥勃罗莫夫有个朋友叫安德烈,他对奥勃罗莫夫性格的认识或许是最清晰的,他认为奥不管再怎么堕落,他不变的本性是正直和诚实——可惜这样的本质在社会里已经不被需要,他们需要的是劳动起来,是实干精神。然而这也只是作为新人实干家对于奥的认识。我觉得奥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滥觞,他对世界的意识太过于清醒,以至于在行动之前就预料到悲哀的结局。“这些社会成员全是什么人呢?瞧,他们虽没有躺着,却像苍蝇似的飞来飞去,又有啥用呢?”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奥为自己的懒惰寻找的借口,可人类奋斗一生,挣扎一生,最终总要回归死亡,所有喧嚣的最后都会寂静,所有曾孜孜不倦创下的奇迹最后都敌不过地球毁灭,太阳系爆炸,宇宙在熵减到零时重新回归成一个点。

而且我觉得奥更为英雄的是,他并没有把这份毁灭灌输给别人,安德烈、奥丽佳却总在强迫他“泯然众人”——当然,他忠实的仆人扎哈尔确实跟着他一起毁灭了,这是时代因素的限制,并非奥的影响。然而即便为时代所限,有些东西却也在扎哈尔身上苏醒:他有着像老派管家那样的忠诚,却在一无所成的奥身边也懒惰成性,对主人不敬,对此奥虽有不爽却从未对扎哈尔动粗或把他当畜生对待。(有一章扎哈尔与其他地主家的仆人的对话中我们可知,有些家庭对仆人是真的恶劣。)扎哈尔所有恶劣的品行都是奥纵容出来的,作为一位管家,他总是打碎东西,能干的妻子要帮他忙,他却嫌弃妻子喧宾夺主——可以说但凡奥好好锻炼一下他,他都不止于如此无能。但我们从奥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呢:“学会了做仆人的事情,又有什么用呢?把一切都打点妥帖了,事情却总还要回归无序。然而愚蠢的人类总要追求干净、优雅!无可救药至极!我应该——哦该死!扎哈尔为什么你没给我洗衣服?为什么没给我做饭?我快饿死了!”

所以问题就出在这:不调和。或许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奥勃罗莫夫性格本身没错,错的是无法与这个不断前进的世界调和。一个人的一生若真做到了“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的话,我想这也不会为死亡多带来几分崇高。意义都是被人赋予的。你能说,总像奥勃罗莫夫这么思考的话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你却无法说他这么想是错误的。

另外,冈察洛夫塑造的这些形象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被某些东西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安德烈被积极、劳作的人生所蒙蔽,他自然无法与奥勃罗莫夫和解;奥丽佳追求的是浪漫的爱情,所以面对奥勃罗莫夫戳破的真相,预测的悲哀的未来,她无法接受,两人不得不分手,之后奥丽佳回忆起这段感情,她甚至庆幸自己没和奥勃罗莫夫在一起,不然她迟早也会变得慵懒而迟钝,失去生存的意志。扎哈尔前已叙述,他的仆人身份就是他最大的限制,他像条狗一样,离开主人就无法生存。至于奥的狐朋狗友塔兰季耶夫和房东太太她哥,限制他们的就是那份虚伪与贪婪。

这里面我觉得除了奥勃罗莫夫以外,最有特色的人物就是房东太太——我觉得她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她身边是像她哥那样骗人钱财的吸血鬼,可这并没有使她本质变坏,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那份纯然与善良。然而她却摆脱不了深藏在根里的阶级意识,当奥被她哥骗到一穷二白时,她却始终想着人家是地主,没过过苦日子的,不能苦了人家,于是自己典当家什为了丰富奥的餐桌。这让我不免把这段情节与刘姥姥在贾府倒台后对贾府的倾囊相助放在一起对比。可以说这里面还是有不同的,刘姥姥是曾受过贾家的恩惠,房东太太几乎没得到过奥勃罗莫夫一针一线的好处。她只是在那个年代里,遵照着女人的本分,遵照着骨子里对地主老爷的尊重,完全出于本分的行事。所以,她的完美却也不是完美,而是时代的悲哀以及封建的愚昧。

这部丰富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十九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可以说,它围绕着两股力量的较劲而展开,一种力量在说:“要么现在站起来,要么就永远站不起来!”另一种力量在说,“我的生命是从熄灭开始的。”当奥勃罗莫夫躺到坟墓里去、他的小儿子被以安德烈的名字命名并且被安德烈抚养时,第一种力量便取得了它的胜利。冈察洛夫对于社会的预言,也在俄国其后的发展中得到了印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