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

《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

《甘地自传》是一本由[印] M.K.甘地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甘地自传》读后感(一):從修身到治國安民,他是眾人手中的火把

比較贊成的是他禁慾和反對賤民制度這兩點。素食太难定义了,萬物平等,只吃食物不見得高明。

他在南非等地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能夠推己及人,感受到每個印度人的處境這點令人佩服,而且他是真正謙卑的人,他說只有精英階層都去做三等座才能讓三等座有所改善。

對水土療法的執著我實在不解,大概與他受過多種宗教影響有關,在多種理念的影響下,他對基督教有所懷疑,對其他教也有包容的求知慾,但是大概為了對自己信奉的真理保持純潔,因此堅持在親人生病仍使用玄乎其乎的水土療法。

關於禁慾,甘地覺得人只有控制自己的慾望才能與神靈對話並接近真理。由此看來,有點像中國所說的“無欲則剛”,我覺得只有在摒棄了生理上的慾望比如性慾以及心理上的慾望,在金錢權勢方面上面的攀比等等,才能用純潔的不帶厲害眼光去看待萬事萬物,才能迴歸事物最開始最本質的模樣。贊同禁慾,但是實踐起來極難。即使是聖雄甘地,在他有限又漫長的一生也總有幾次破例。

關於非暴力不合作和絕食,非暴力的實行前提下是要遵守規則,法律,而遵守這一切要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它們的用處,這點非常中肯。他的大多數經歷似乎都是可以說是表面上看起來逆來順受,但是深層次講,他在每次逆來順受地處理情緒後又會以和平的態度進行反抗和鬥爭,其中所蘊含的真理是憤怒和暴力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方面看來我非常贊同。關於絕食,他認為只有從內心深處厭惡食物 以及準備長期地去禁慾,禁慾和絕食纔會有效,想起了現代人節食減肥的反彈。

我覺得他非常接近真理,既然人能夠遠離物慾的滋擾,看待事物必定帶著真誠的心。對於窮人的權益,對於贱民制度的不平等,他本是局外人,但他不滿足于隔岸观火,他去參與去感受,並帶領許多人反抗和爭取,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的,他是眾人手中的火把。他謙卑,自信,好學,真誠,理性,善於反省,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偉大人物,從修身到治國安民。

《甘地自传》读后感(二):国际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谈甘地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1992年在香港接受电台访问时曾提到甘地:

"虽然他是一个政治领袖,而一般政治领袖不用考虑人们的宗教和灵性方面,但甘地却十分希望印度成为瑜伽之地。他十分重视灵性的生活,以及看重印度织布的工作。织布是印度传统热爱宗教的手艺,他们从织布当中知道甚么是宗教,并得到满足。他内在有这种灵性的取向,但他从没有提到自觉。那时我只得七岁,他十分喜欢和我玩耍。甘地很喜欢喝橙汁,我有时会为他和其它人做一些橙汁喝。他也十分喜欢和我讨论问题,有一次我问他为甚么要所有人都这么早起床,我说﹕「如果你喜欢早,你就早吧,但为甚么要所有人都这样早呢?」他说:「你认为是太早吗?」我说:「对我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其他人来说,却不能这样早起了。」他说﹕「他们一定要这样做。」我说:「为甚么他们一定要这样?」他说:「现在是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早起,免变成怠惰,我们一定要有纪律才可对抗英国,取得独立。」我说﹕「有一天人们会内在自发地有纪律,这比现在的纪律更好。」因此他知道我是一个十分有智慧的人,他十分疼爱我、尊重我。但他从没有像父亲一样对待我,他会和我讨论问题。而我在很多方面也十分欣赏他,其中一样是他内在人格的完整合一,他对自己绝对诚实,他有十分伟大的人格,他从不会欺骗自己,在任何事情上,在钱方面,他的人格也是完整的。他的言行合一,他会批评自己,看管自己,省察自己,但对他来说,自觉并不要紧,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也确是这样。但得到独立后,我们便要得到自觉,这是重要的问题"。

注:霎哈嘉瑜伽是从梵文Sahaja Yoga音译的,霎哈嘉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瑜伽的意思是“联合”,霎哈嘉瑜伽的意思便是自然的联合。瑜伽并不仅是体位的运动。通过霎哈嘉瑜伽入静冥想,人们可以认识人体精微能量系统,它对应医学上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系统。人体精微能量系统主要由三条经脉、七个能量中心和昆达里尼所构成。70年以后开始的国际性长期免费的公益霎哈嘉瑜伽(sahajayoga),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城市被称为是伟大的瑜伽(Mahayoga)。 国内外多城市都有公益霎哈嘉瑜伽。练习霎哈嘉瑜伽,能改善都市生活带来的劳累;净化身心灵,体验内在宁静、和谐、喜悦;减少忧虑、抑郁及情绪低落的困扰;改善注意力,提高学习及工作效率;全面改善身心健康,开发潜能;改善睡眠质素;释放压力。 众多机构运用霎哈嘉瑜伽冥想进行压力管理培训,包括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有关霎哈嘉瑜伽冥想的临床医学研究,证实其可以有效地改善各种身心疾病。霎哈嘉瑜伽除了每周在各地举办的免费瑜伽冥想班之外,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音乐会、讲座、亲子活动等公益活动。

《甘地自传》读后感(三):甘地与他的真理之路

甘地与他的真理之路

两个月经历了一个人的一生,多少有点奇妙的感受。

甘地与他的真理之路,帮助甘地走在这条真理路上,有几样东西,始终贯彻他的人生。

平等、不占有、谦卑、简朴、服务精神、非暴力。

了解甘地家族的历史,尼赫鲁·甘地家族的祖先是克什米尔富裕的婆罗门,历来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当时,尼赫鲁是北印度的婆罗门出身,而独生女英迪拉却与异教拜火教的教徒结婚,后代将永远是贱民。

过去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是婆罗门,主要是僧侣祭祀;

第二等刹帝利,国王贵族武士;

第三等吠舍,是工商业者;

第四等是首陀罗,贫民;

四个等级之间不可以通婚,贱民属于等外的,又叫“不可接触的人”被认为是不洁的人,通常是那些违反禁令在不同等级间通婚的人,以及其他违反宗教禁令的人。

甘地本身是有色人种,在南非被歧视的这种现象已经作为正常现象。

自己作为有色人种,作出如此大的成就和贡献,实属不易也合情合理。这样做也是因为他本身也是为自己所做,受歧视与家族的不堪,这种感受,在他年轻时,在他内心中种下一颗深刻芯籽,这棵在土壤中酝酿的大树在几十年后,没想到种子能长成一颗苍天大树。

关于,被冠以“圣雄”甘地的称号,是因为,在南非成立的公共服务组织作出的贡献,改善了印度人在南非的处境,因此获得这个称号。

贯穿本书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非暴力”。但是作为读者,以他的书中提到的非暴力观念,作为真正的真理,并想使用这点实现解放与和平,恐怕多少理想化,难以实现。

在书中,甘地说,只有非暴力才能找到真理,才是真理,但并没有给出一个良好的说服。

甘地自传这本书,可读性不高,故事叙述主要有两条线,一是他探寻的宗教之路;一是他探寻的政治之路。这两条路结合后,是他探寻的真理之路,并说“以为宗教与政治无关的人,其实是不懂宗教的意义”。

但是,故事的叙述,不管是那条线,都不连贯,并缺少趣味,所以说可读性差。

我并非理解宗教和政治存在如何的关系,现在能理解的是,如果“宗教和政治是有关,才可以理解真正宗教的意义”,这个观点,只是符合他所在特殊历史和地位,作为一种特例符合,只符合他,但不能符合每个人。

因此,看这本书,只是想了解甘地这个人,对他感兴趣,对他探寻的宗教之路和真理之路感兴趣,对他的政治之路并没有兴趣。

了解甘地的素食,为什么素食;禁欲,为什么禁欲;简朴,为什么简朴;善心,为什么善心;

《甘地自传》读后感(四):摒弃欲望之路

先说果麦的这个版本排版不错,纸张的选用也深得我心,湖绿色封皮显得沉静。但是果麦毕竟太年轻,不如老牌出版社有厚重感,翻译的不好,很多地名和人名的翻译现在都已经不用了,想要延伸了解某一地区或是人物的时候,按照上面的译名都搜不到正确的信息。内容上来说,流水账略显枯燥,但是你毕竟不能够以小说家的要求一位宗教精神领袖。但是读起来很顺畅,显示出甘地本人的温和气质。

甘地这个人褒贬不一,先说一下我对人在社会中的相处模式的一点看法。

人生在世,需要处理的无非两类关系。一是和自己的关系,二是和别人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就是“不拧巴”,和自己的自尊心,野心,不甘心和平共处。我最喜欢的人,就是有自己的那一套的人。自己有自己的行事方式,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不怀疑不纠结,自得其乐。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因为别人的想法而对自己产生怀疑。至于和别人的关系,就是“尊重”。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有你的一套,我有我的一套,我不管你的事,不用我的想法给你洗脑,同样,你也别来管我。针对某一事件产生分歧,如果通过交流能够有一方认同另一方,就继续愉快地玩耍。两方不能达成共识,如果允许存异不伤害感情,就继续愉快的玩耍,不允许存异,感情破裂,就分道扬镳。毕竟这世界没有标准模型,我们大家都有病,谁能说谁病的轻一点,或者谁的是好病谁的是坏病呢。

针对以上两点来看甘地这个人。首先,他是个“不拧巴”的人。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真理,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叫做"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他走过的所有弯路错路小岔路,都是在向真理前进。当然,这里我们不说他心里的真理是不是普世意义上的真理。他以强大的自制力一次次的去挑战自己的欲望,最终得到胜利,他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是成功的,这来自于他精神的绝对纯洁。从这一点上看,我绝对赞同爱因斯坦对甘地的评价——“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走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说到第二点,甘地与他人的关系我是无法赞同的。首先甘地与妻子的关系,甘地童婚,13岁结婚,年轻时对妻子管束极严,妒忌心强,而后盛年禁欲,固然是他自己追求真理的胜利,却是对妻子的不公,还有他妻子生病,三次濒临死亡,奄奄一息之际还坚持自己的水土疗法,不让医生喂有营养的牛肉汤,读到这段简直痛心疾首。而后,甘地对他的孩子缺乏教育,盲目忠于印度教,使得他的三个孩子受教育程度都不高。甘地的教育理念极其不可取,包括他担任校长的“非暴力修习所”的那些孩子们,天天就让人家劳动做饭,再不就搞精神熏陶,他自己受过英国高等教育,而对于儿童的教育观念如此落后,我无法理解。至于甘地与其他的人的交往,从本书无法得到全面的观察,只能从坚持素食,水土疗法和“非暴力不合作”的观点来看,甘地极其固执,对于自己认定的真理,不后退分毫,作为宗教领袖,这是他能够被称为“圣雄”的原因,对于他身边的朋友,让人难免觉得冷酷。当然,这不能说他不尊重他人坚持自己的权力,毕竟从本书中看,甘地从未劝说他人信仰印度教或是强迫人加入“非暴力不抵抗”修习所,除了对家人的冷漠之外,对其他人都是谦逊温和的导师,所以从第二点看在小家庭方面甘地稍有不足,在全人类角度无可指责。

这书写的比较早,“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是在书的末章才开始,没有涉及到后来印度独立,印巴分治,国大党分裂,尼赫鲁真纳掐架的部分。我原来不理解,为什么甘地没死在英国人手里,反被自己人一枪毙命,现在有点理解了。只有印度,只有英国殖民下的印度,才能容许甘地这样的存在吧。

是的,甘地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领袖,他是博爱的、伟岸的,他的存在标示着原来一个人竟可以高尚到这种程度,可是对于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他是无情的、冷漠的、自私的。

《甘地自传》读后感(五):极苦极乐、半圣半雄

甘地,多少年来,在我脑子里就是一个符号,印度不抵抗运动的领导者,争取民权的领袖,一个瘦弱而裸露上身的老人,仅此而已。当我看到天才爱因斯坦评价他:“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走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时,我的好奇心被点燃了,于是找到这本书。

这本完成于1924年的自传,记录了甘地从幼年到中年时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完全采用自己的视角,细细的叙述一个又一个故事,用甘地自己的话说,这不是一本自传,而更像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自述故事集。朴实的词句,流畅的表达,得体的翻译,很容易就能让读者浸入到作者那些充满苦难的处境、追求“绝对真理”的心路历程。

回过头来看爱因斯坦对甘地的评价,第一感觉似乎有落差,但仔细品味下,又不得不认同,特别是对于印度以外的读者来说,甘地确实令人“难以相信”。

甘地是一个极其坦荡的人。自传中,他对自己曾犯下的错误原原本本和盘托出,比如偷偷抽烟、偷偷吃肉、试图嫖娼等等,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公之于众,他的“袍子”表面不“华丽”,表面就有很多“虱子”。他自认是一个资质低下,性格内向软弱的人。从这一点来说,甘地已经超然于世了。当小甘地把自己偷偷吃肉(破戒)的事情写下来,交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准备接受暴风雨般的惩罚时,他看到的却是父亲颤抖的双手和止不住的泪水。我相信这件事就是甘地后来偏执于素食的根源。包括禁欲。

甘地是一个极其无私的人。他不愿意收取合理的律师费,拒绝别人送给妻子的礼物,将自己的所有收入放进组织。他的无私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来自于信仰。

甘地追求的真理是灭欲。他信奉节俭的生活方式,出行靠步行,吃最最低廉的食物,穿最最简单的衣服,甚至为了省钱,自己在家里磨面粉。他崇尚素食,包括牛奶和鸡蛋,甚至是豆类,最后拒绝吃食盐。到了快病死的时刻,面对医生和朋友的苦劝,也绝不妥协对素食的坚持。他发誓禁欲,而为了禁欲,从而禁食,绝食。抗拒药物和拒绝打针。在妻子儿子快病死的关头,依然不动摇。不管自己所坚持的带给自己什么,他坚信素食、禁欲就是绝对真理,是所有人应当追求的目标。佛教也要求出家人吃素禁淫邪,靠的是教条的约束,以及出世的人生观;但甘地的约束来源于自身。一个灭欲到如此程度的人,简直超脱了人这种生物的范畴,确实闻所未闻,偶有所闻的苦行僧也极其自虐,但像甘地这样全方位灭欲、还处于俗世当中的还能有谁?

甘地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誓言”。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甘地离开印度去伦敦读书前,遭到教会的除名(他们不相信去伦敦还能坚守教义所要求的生活方式),他对母亲发誓:不喝酒、不吃肉(包括牛奶鸡蛋)、不碰女人。在伦敦,他忍饥挨饿,像个怪物般生活,最终他做到了。后来,经过慎重的考虑,在得到妻子的同意之下,立誓禁欲,分房、晚睡、节食饿肚子,甚至戒掉自己爱吃的豆子。最终他也做到了。什么是誓言?就是哪怕丢掉性命,也要坚守的事情。看看我们这个国家,从古至今,从历史到文学,发誓跟吃饭差不多,张口就来,可以说,誓言这个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回过头来看甘地头上最大的标签“非暴力抵抗”,他曾建议中国不要暴力抵抗日本,犹太人摊开双手让纳粹随便杀。据说他的这一理念受梭罗非暴力抗税思想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极端的做法已经没有市场了。

在我眼里,甘地就是一个怪人,甚至“不是人”,关于人的一般性描述在他身上都失效了,他一直在跟自己斗争,试图超脱生物身上贪生怕死、趋利避害的本能;同时,又胸怀悲悯,与当权者作不屈的斗争;真正做到了“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所以,“圣雄”的称号确实恰如其分,对自己的苛责让他为“圣”,对大众的悲悯和帮助称“雄”,他既不是简单的圣,也够不上世俗的雄,而是既圣又雄,一半圣一半雄。

在争取自由的崎岖道路上,美国有马丁路德,南非有曼德拉;在播撒慈悲的点点星光中,有英国的南丁格尔,中国的林巧稚。但我却找不出一个像甘地那样,既软弱又坚毅,极度自虐、极度偏执的同时,还能给万民带来福音的人。甘地是如此的独一无二、特立独行,以至于“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走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虽然他身上也有许多的非议,但都不能抵挡更多人仰望的目光。

1948年,甘地被刺客枪杀,在离开世界的最后一刻,他说:“请原谅这个可怜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