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实一种》读后感100字

《现实一种》读后感100字

《现实一种》是一本由余华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1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实一种》读后感(一):现实的恐惧

这本书其实是三个中篇,《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每一个故事里疯子都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现实一种》描绘的生活给人一种死一般寂静的印象,在这种如死水一般的生活里人没有灵气,也没有爱意,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地对下一代的爱成了唯一的全部的情感承载,但单一的脱离自我的爱是危险的,当连这一点点承载都失去的时候,人就彻底死了。 《河边的错误》让人唏嘘的好像不是疯子杀人,也不是有谁死了,好像是18岁就开始守寡的把疯子当成儿子养的老太太,是那个被并不存在的别人的想法逼死的年轻人,是那个忧郁的、麻木的、一成不变到令人发疯的精神病医生。这些人都只不过是把人性中的某个部分推到了极致,当明确地意识到或许这些部分就存在于自己/他人的身上,对它可能发生的膨胀将感到恐惧。 《一九八六年》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描写隐晦又露骨,有好些描写我没有敢看下去。我总觉得在某些过于庞大的事情面前,单一的个体没有反抗的能力,好像就只剩下恐惧和过度恐惧导致的疯癫。这个中篇也许有很多隐喻,但不敢细想,细想便会感到恐惧。

《现实一种》读后感(二):现实一种

作家余华在1986/1987年的作品,我觉得有点血腥和暴力,特别是《现实一种》的山岗以及《一九八六》里的“疯子”,分别把他们的解剖和五刑的画面描绘得太具体了,看了之后有点心理不适…… 抛开血腥场面,我能感受到作者在三个短片里对人性的思考,但他以最冷漠无情和平静的方式向读者描绘了人性的扭曲和丑恶,似乎不合常理有点荒诞却意义深刻! 在《现实一种》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皮皮,他那么小,却看似无意地杀死了自己的堂弟,“好像爸爸就是这样对妈妈的”这句话一出,让我觉得原来一切都有原因,仿佛看见了现在社会所报导的的家暴事件;同时,皮皮作为开端的一系列报复杀人在一个本该和乐的家庭展开,一切变成了悲剧和恐怖故事…… 《河边的错误》这一篇,我觉得是充满讽刺和戏谑意味的,借“疯子”作为前后呼应, 借疯子的身份杀人,一再犯罪却能够逃脱法律的裁决;而作为警察却无能为力,最后也变成了所谓的“疯子”……

《一九八六》我觉得这篇还是凸显了时代感,以为背景,刻画了妻女的冷漠无情,仿佛丈夫、父亲已经离开人世,可当他逃脱死亡再次出现,母女的精神状态变得不正常;当他最终完成五刑死去后,她们又恢复原样了,这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能做的事情吗? 我觉得除了人性的麻木冷酷之外,还有另一层深意吧……

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世百态,与《活着》相比少了现实的残酷,更多的是对人本身的思考,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人有善恶,现实有黑白,而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善良勇敢!

《现实一种》读后感(三):余华你是懂荒谬和讽刺的!

余华的小说真的一次次突破我对荒诞的认知!冷血、无情、暴力,满纸只见兽的残忍,少有人的温情。余华把自己隐在小说之后,仿佛根本没有心肝一样,冷静的叙述着一切。 《现实一种》:表面看是四岁孩童的无心之举导致了小堂弟的死亡,实质这种变态的家庭早已祸根深埋,偶然中有其必然性。 老祖母对孙子对儿子儿媳死一般的冷漠,已经给这个家庭种下了最初的恶的种子:自私、冷酷,没有人性。 皮皮对小堂弟的“拧”、打耳光、卡喉管等等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只不过是他耳濡目染的日常,家庭给他的早期教育就是如此。 山峰在确认儿子死掉以后,先毒打妻子,后毒打兄长,不接受哥哥提议的金钱调解,要求让皮皮嗜血来了断,而后又一脚踢死了皮皮。事后想拿菜刀与哥哥决斗,被拒绝后意志垮掉,色厉内荏不过如此。 山岗看起来要冷静的多,他意识到出事以后,首先阻止山峰对皮皮复仇,然后打算用钱来调解,在确认皮皮被踢死后,若无其事的买来肉骨头找来小狗,表面的平静下掩藏着一个可怕的变态狂魔,他的复仇和山峰不同,山峰就是一个莽汉,山岗则是要将老鼠戏弄到边缘再绝杀的猫,其用心比山峰更险更毒,更让人毛骨悚然。 小说中的妻子也早已经被同化,虽然她们在那个家庭食物链中处于低端,但大环境之下,她们选择了顺从、认同。 山峰的妻子报了案,山岗被判死刑。山峰的妻子冒充山岗的妻子表态愿意把山岗的尸体献给国家,行刑后医生们取走了各自需要的器官,余华大肆挥洒笔墨描绘了一副“菜人”分割场景。 《河边的故事》:首先杀人凶手肯定不是疯子,我觉得应该是许亮的钓友。 首先他是许亮的朋友,而且认识时间至少两年以上,经常走动,两人还有共同的爱好——钓鱼!这几项条件决定两人的关系起码应该好朋友,但在整个问询过程中,许亮的这个朋友表现的暴躁、不耐烦,行文中多次出现“不耐烦”“很不高兴”“火了”“非常恼火”“终于发火了”,甚至巴不得许亮死掉。 通过描述我们知道这个人二十多岁,性格暴躁,冷漠、缺乏同情心,容易愤怒。 因为常去钓鱼,这人显然对河边环境很了解,也显然认识常去河边放鹅的幺四婆婆及疯子,并且知道幺四婆婆身怀巨款。他完全可能成为凶手,并通过许亮迷惑警察,通过疯子洗脱嫌疑。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他预定的进行,疯子被当成凶手用绳子捆着抓走了,他成功地逃脱了惩罚。结果没多久后疯子又放出来了,他忽然发现替罪羊又回来了,于是他再次按捺不住杀人犯案,为什么选择这个中年男人?马哲是刑警队长,代表法律。杀手为什么选择杀掉这个中年男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男人穿了和马哲一样的皮鞋。他显然是在通过中年男人来挑衅马哲。只是马哲根本没有从这个细节上看出他的含义。他是在挑衅负责查案的警察马哲。第三个死者是开篇到处说看到死人的小孩子,之所以隔了很久才杀死这个孩子,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凶手觉得孩子看到了他(事实上孩子可能并未看到,或者并未注意),所以孩子并未告诉马哲,这也是凶手放过孩子的原因,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可能慢慢回想起了当时的细节(自凶案后孩子父亲禁止孩子去河边),于是再第二件凶案后,孩子又去了河边,而事实上凶手并未对孩子放心,因为他知道孩子始终是个不稳定因素,所以当孩子时隔多年后又去河边的时候,他终于知道孩子想起了什么,于是他杀了孩子。并再次嫁祸给重新出现的疯子。 最终,马哲杀了他认为的杀人凶手——疯子(马哲原本是为了正义,最后却也成为了一个逃避者,竟在无意识之中重蹈覆辙了疯子的罪恶,并且之后还需讽刺地借用疯子的假名迎接这一场灾难的结局),而真正的杀人凶手还在逍遥法外。 《一九八六年》: 许多人被带走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起码“活着的人”希望他们死了。运动结束后回来的“疯子们”,给活着的人们带来的是更加无以复加的痛苦和恐惧。死亡却成了疯子和他曾经亲人们的最好解脱。疯子的呼喊,嚎叫,甚至是自残,惩罚着每一个真正可以看见的人。这场运动就像一个墨点,点在雪白的纸上,开始四散开来,引发了更多的痛苦。 “疯子”在还不是疯子的时候,为了保护家人,告诉妻子:“你不要出去。”当他成为疯子回到妻子面前,妻子改嫁的丈夫告诉妻子:“你不要出去。”当疯子死去的时候,妻子终于和女儿一起走上了大街,冬天过去,春天来了,裙角飞扬在艳阳下。“疯子‘躺在木板车上,终于成为了死人。在他死去的时候,他不再是疯子,他看到了妻子,孩子,曾经热爱的一切。 “疯子”走后,镇上又来了一个疯子,他也是在那十年被迫害的,若干年后,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脑子里还记得自己的亲人——在找他的妻子,可他的妻子女儿,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走得很优雅! 多么讽刺和荒谬啊!

《现实一种》读后感(四):颠倒的一种现实。

余华老师作品,我大受震撼。

昨晚临睡前,朋友忽然发来消息,与我分享某功能强大的观影网址。在对我进行了一番“你们水瓶座就不适合谈恋爱”(此处辟谣,我觉得我谈恋爱挺好的,起码情绪相对稳定,基本没有歇斯底里)的说教后,不知怎么地拐到了余华老师,以及《现实一种》。 “很出名哎”,“但是风格很独特”,这是朋友的评价。 我一听,“独特”,那我不能错过。

于是又一次在深夜打开了斥巨资购买会员的京东读书app,找到了它。

果然! 自序部分就让我觉得,啊!余老师怎么这么会说话! 以下为部分原文分享

回首往事有时就像是翻阅陈旧的日历,昔日曾经出现过的欢乐和痛苦的时光成为了同样的颜色,在泛黄的纸上字迹都是一样的暗淡,使人难以区分。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经历总是比回忆鲜明有力。回忆在岁月消逝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仅仅只是象征。同样的道理,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

我好喜欢!经历总是比回忆鲜明有力,人们常常以篡改回忆为荣,真实又深刻。就比如,那些有事没事就爱写回忆录的人;总喜欢忆往昔峥嵘岁月,饭桌间挥斥方遒的人;以及,偶尔也喜欢论及以往并适度美化/渲染的我们。 正文部分诚如朋友所说,风格很独特。 全书由三篇中短篇小说构成,分别是《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我个人比较喜欢《河边的错误》,因为里面有适度的刑侦探案情节——我可是看着CCTV12法制频道长大的人! 以下为剧透

《现实一种》简单来说,讲述了一对兄弟之间的恨与仇,没有爱和情。

山岗(哥哥)和山峰(弟弟)两家人生活在一起,和他们喋喋不休总是抱怨的老母亲。哥哥四岁的儿子皮皮意外摔死了弟弟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弟弟报复性地踢死了皮皮。哥哥报复性地害死了弟弟。法院枪毙了哥哥。医生瓜分了哥哥的尸体。全文完。

作品意在探究人性自是不必说,有几个意象我个人觉得蛮有意思。

首先是雨。文中提到,“这雨断断续续下了一个多星期”,“在山岗和山峰兄弟俩的印象中,晴天十分遥远,仿佛远在他们的童年里”,“母亲的抱怨声就像那雨一样滴滴答答”。“雨”似乎代表着生活的焦虑,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晴天般遥不可及。然而,全家的命运转折——弟弟的儿子的意外死亡——正是因为天晴导致的。雨后金灿灿的阳光、翠绿绿的枝叶吸引着独守在家的皮皮,不懂事的皮皮抱着不懂事的弟弟,像“抱着一块肉”一样走出了屋子,最终因为“沉重”而松了手。在皮皮眼中,一切只是出于好玩儿。原来天晴并不一定比雨天更美好。

其次是孩子。皮皮只是个四岁的孩子,并不懂得死亡代表着什么。在弟弟歇斯底里地追究“是谁把我儿子抱出去的?”时,皮皮反而用更响亮的声音回答,“我抱的”,“他感到山峰那双血红的眼睛很有趣”。当暴力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平和反倒不能激起他的兴趣。以至于对皮皮来说,打襁褓中的堂弟耳光、掐堂弟的脖子甚至是看到堂弟被摔到地上流血的脑袋,都只能让他觉得有趣而非有罪。因为“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有时候,孩子的错并不是孩子的错。

然后是父亲。孩子意外死亡后,作为父亲的弟弟怒不可遏,质问母亲,殴打妻子,得知真相后恨上了皮皮乃至踢死了皮皮。表面上,皮皮的死似乎对哥哥没产生任何影响,他很平静,平静到妻子对她说“你是胆小鬼”“你起码也得揍他一拳”,他都无动于衷。而几天后,他却设计杀死了弟弟,在弟弟半主动的要求下。不同的行为(一个直接,一个间接)导致了相同的结果——杀人,不同的性格(一个冲动,一个平静)在杀完人后表现出了相似的行为——失魂落魄以及后怕。都是不合格的父亲。

最后是母亲。文中有三位母亲:整天念叨着自己行将就木不理其他事的老母亲,看到儿子死后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的弟媳和看到皮皮死后撺掇哥哥去报仇的嫂嫂。最终,老太太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死去,弟媳因为成功报复哥哥——自称是哥哥的妻子捐赠了哥哥的遗体——而展露微笑,嫂嫂的生活因家庭破碎而变得索然无味。

而导致这一切的人——孩子死了,皮皮死了,弟弟死了,哥哥被“瓜分”了遗体——但在医生眼中,哥哥仅仅是器官的储藏容器。

私以为, 《现实一种》这个题目极好,因为现实本就时常是颠倒的,也因为所有这些都只是现实中的一种。

《河边的错误》因一个独居老太太的死亡而展开,由一个刑警队长被关进精神病院而落幕。我研究了半天——像做侦探游戏一样写满了一整张线索——也没确定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精神病不一定是精神病,疯子也不一定是疯子。

《一九八六年》的故事围绕一家人展开。其间视角转换很频繁,在十多年前(是的,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十年左右)和1986年之间反复横跳。曾痴迷于研究刑罚的男人最终因自残——以他的刑罚研究中提到的形式——而死亡,他最终没有走进那个春天。我暗戳戳以为,当年他就是因为妻子的举报而被带走的,且举报理由就是那张泛黄的纸上所写的有关刑罚研究的内容。支持我的猜想的主要表现是面对那张泛黄的纸时她忽然的晕厥以及男人被带走时她麻木的状态,以及,文末他们的女儿看到的那对优雅的母女。春天似乎总会来临,但某些人的心中却永远只是寒冬。

人太可怕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