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然的历史的读后感大全

自然的历史的读后感大全

《自然的历史》是一本由汤姆•拜恩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然的历史》读后感(一):视觉盛宴

非常漂亮,可以穿越时空,去瞧瞧现代文明发展的轨迹,是绚烂多姿,日新月异,处于那个时代,地球西方的人们是多么兴奋,而东方的人们正在经历……如此不同,引入了不同的历史命运。回想教科书干巴巴的记叙,配上死相的图,那个时代的活力都被冻结,这是多大的误区,也许前人的书,我们大多数已无力看懂,但又何妨通过编撰,再现其光辉呢,这是本视觉的盛宴,是对过去精彩的回望,非常有意思

《自然的历史》读后感(二):五百年珍本古籍 揭秘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的奇妙之旅

在纽约城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墙内,藏有一批重要的珍本古籍,这是这个世界最大规模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迷藏珍宝之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筑群(老照片)。

《自然的历史》读后感(三):你想了解的博物学发展历程,都画在里面

最近《国家宝藏》这个节目火了,嘉宾在里面深情地说,赏玩文物,就想是与古人对话,文物把上千年和几百年的时光似乎都隔阂掉了,让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和事件在进行历史穿梭。.

另外一类有过类似感觉的我想应该是博物学家,面对各种动物、植物、星空等自然产物时,他们的时空坐标更加宽广深邃,时间可以用上亿年作为基本单位,空间坐标以欧洲为中心,覆盖全球;类别从哺乳动物、昆虫、爬行动物、鱼虾蟹、各种植物花卉...哦,还有头顶那璀璨的星空;

本书其实是美国自然地理博物馆从馆藏珍贵书籍中,精选了近40本书籍,为每本书籍和书籍作者的一个小传,非常类似一个专题策展,每个小传的内容都类似一个展厅或展台的解说词。更难能可贵的是,挑选出的书籍,不光在博物学发展史上会占据一席之地,而且每本书都有大量精美绝伦的插画,很多画都可以作为桌面或者装裱画放在你最自豪的客厅里。我是从图书馆借到的这本书,现在很想买一本收藏在家里,不时欣赏。选出的书籍也基本依照时间序列排练,浓缩了几百年的博物学发展历程。

研究博物的人应该也是一群痴人,本书所罗列的近40本名著,动辄都是几年或者10多年的写作历程,包含满满的热情和心血,如果没有一种热爱和那种研究自然,发现新知的兴奋感实在难以支撑。

我另外一个感慨的是,以欧洲为代表的的科学家确实是近代科学的集大成地区,为何博物学没有在中国的古代或近代有过爆发?我自己思考的是,博物学不是一种制造技术,很难直接产生产值,只有当一个社会或者文明发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供养一批“闲人”,让他们花费自己的毕生精力钻研花鸟鱼虫,探究背后的自然规律;中国在农耕文明的土壤里,一直没有酝酿出博物之光;

《自然的历史》读后感(四):他们与故纸堆相伴,让我们穿越时空,邂逅远古

好奇心成就的自然史

500年前,瑞士人格斯纳写出了《动物志》,被视为现代动物学的开端。

那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书中展示了神话中的生物和虚构的野兽,混杂着来自新世界、远古的未知生物,以及在西印度群岛新发现的动物。

显而易见,许多动物都是想象的产物——在本书的插画中,有一幅是犀牛——全身披着铠甲,四肢有着袖筒和裤脚,尾巴上还有锯齿状的突起。另外一幅插图画着多头蛇,长着七个头,每个头上分别戴了一个王冠。

艾蒂安·德·弗拉古,1648年被任命为马达加斯加的地方长官。他抵达那个岛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该岛自然资源的研究中。他的插画简直是一座关于该岛的宝库——他第一次记载了食虫植物猪笼草,至今我们还可以找到它;他记述了许多种植物和动物,例如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以及巨狐猴,它们都先后灭绝了,我们除了从他的书里看到,再也无缘得见其真身。1654年,弗拉古搭乘一艘船返回法国。1658年,他完成了这部关于马达加斯加历史及自然史的著述手稿。两年后,他再次出发前往马达加斯加,但是再也没能到达目的地。他的船遇到海盗袭击,然后沉没。好在,弗拉古的作品幸存下来,长留青史。

荷兰的阿尔伯特·西巴则是一个药剂师,他儿时喜欢收集石头、贝壳和动植物,中年时有了钱,他开始放纵自己的收藏爱好,直到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自己的私人自然历史博物馆。然后,他邀请了至少十位艺术家来画下他的藏品,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与植物标本——这样有了四卷本的《知识宝库》。西巴的图册意义非凡,在于其引人入胜的内容、奇异的编排、出人意料的感染力、纯粹的怪诞不羁。例如在其中的一幅图上,巨蛇在看似毫不在意的犰狳上方扭动,负鼠在轻嗅一枝小花,一个人类的胚胎悬浮在一个罐中,还有一个大象胚胎在它旁边静静沉睡。

罗塞尔的《本土蛙类自然史》,精美而详尽地刻画了蛙的一生。马提尼和开姆尼斯,一位是内科医生,另一位是牧师,他们完成了一部巨作《贝类新分类全书》,可以说是软体动物的百科全书。它拥有4000多幅贝类插图。德国的全科医生布洛赫,47岁开始不务正业,研究鱼,然后有了12卷本、包括432幅彩色插图的《鱼类自然通史》。摩西·哈里斯一生专注研究英国昆虫,他自己绘制的插图精美绝伦,即使是在蝇类那样小的昆虫身体上,翅脉、刚毛和彩色花纹都有着令人惊讶的准确度。昆虫们生动的姿态与光影跃然纸上,仿佛刚刚飞落一样。

还需要更多剧透吗?罢了,留与你自己去读吧。我要说,这本《自然的历史》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在那座藏书庞大又丰富的图书馆里,选出不值得写上一笔的书,都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些有着罕见或有趣的插图,以及那些不常被听说的故事,还有那些从传统意义上看并不美丽,但是从科学角度却值得关注的插图的书,被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研究员及图书管理员筛选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工作,针对每本著述写一篇随笔,讲述关于那本书的作者、内容的故事,还有它在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事实上,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关于博物书的书。从最早印刷的16世纪的动物学书籍《动物志》,到20世纪的作品,囊括了各个学科如人类学、古生物学、地球科学、天文学、动物学,涉及七个大洲。那些书,都是自然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些图书的背后,不仅仅是五百年来科学与艺术的历史进程,亦是几个世纪来自然科学研究的一座座丰碑。它们美妙地镶嵌在人类前行的漫漫征途中。

我会很羡慕那些深藏在图书馆的人,他们与故纸堆相伴,他们的手指摩挲过300年或500年前的旧书页,彩色的光芒从书中喷薄而出。过去的人,与当下的他,就这样连接起来,并让我们穿越时空,见到这么多已经远去的人和事——是的,他们令人肃然起敬。

文/ 北京日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