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读后感大全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读后感大全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本由陕西历史博物馆 编著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陕西历史博物馆》读后感(一):由馆长亲自陪同讲解的别样博物馆之旅

前段时间一则《80后小夫妻,携子旅游,3岁宝宝足迹遍布10国》的新闻刷爆全网,这对夫妻在孩子才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出门旅游了。正如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人父母后,很多人出门旅游,也是为了带孩子到外面增涨见识。

我们都知道,出门旅游每到一个地方,必去的就是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里浓缩了当地文明历史和人文情怀的全部精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读后感(二):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与古人隔空对话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笑话:“在西安做工地,一不小心就成考古人员。”因为在西安很多时候,工地人员一锄头下去,就挖到了古墓,这个时候就只能交给考古队了。据不完全统计,单单2020年,就挖掘到了将近4000座古墓。西安真不愧为“十三朝古都”的称号,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真的很丰富。

北京增艳锦添与博物馆专家团队,联合出版了“一本博物馆”系列丛书,《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天就一起打开这边《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这些先人留下的物品,来领略这座古都的魅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的古物中,zui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千年前的新石器年代。这些先民们已经开始利用红色胎土制作生活用具。比如说陶甑,这个器皿在我们现在的炊具中也常常能看到它的影子,因为它是配合陶罐使用,水蒸气通过陶甑中间的孔眼来将食物加热、蒸熟。

陶制厨房用品中,还有田中归来作羹汤,这个罐子名称一听就很有意境,上面也有先民用他们的巧手捏出来的壁虎。而这款陶罐用的工艺是红土参杂泥沙的做法,加强器物耐受力,来防止罐子遇到高热碎裂。这种工艺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还在使用,那就是我们日常经常使用到的砂锅。

看过新石器时代的古物,我们接着来看看西周时代,这些王侯会使用什么器物呢?

我们常常说自己是吃货,可跟这些西周王侯比起来,我们大概只能算渣渣,因为他们对装食物的这些器皿非常讲究。

这里介绍的第.一个器皿是饕餮盘餐共酒食。饕餮在古书中记载的一种猛兽,它非常贪婪凶猛,而且好吃,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了,所以只有头没有身。

现在我们也常常用“老饕”来形容讲究吃的美食家。

这款饕餮纹鼎也是炊具之一。

说完了炊具,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喝酒的器皿: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凤柱斝,这种斝上面雕了两只凤鸟,眼睛圆溜溜,翅膀和羽毛都雕刻得非常逼真,这种青铜器工艺,真不是盖的。

这款器物是用来温酒的,有了温酒的器具,那就需要个羊首勺来舀。这把勺子的把手雕着一只努力伸长脖子的羊头,把柄上雕着一只饿着肚子的老虎向前扑向一只小羊羔。穿过几千年的历史的时光,我们依稀还能听到小羊在“咩咩”地求救。

这把羊首勺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产物,里面包含了北方狩.猎生活场景,也包含了中原的青铜文化。

说完了炊具和酒具,我们来看看象征兵权的器物--杜虎符。

看过《大汉天子》的人对这个器物应该很熟悉,国君的使者和当地驻防长官各将一半的虎符贴合在一起后,就可以调用一定数量的兵力,而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这款虎符却要追朔到战国时期,上面刻有40个错金小篆铭文。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器物,在这本书中总共有将近200种藏品的介绍。

这些藏品zui早的,属于旧石器时代,距离现在已经有110万年——115万年,也就是我们人类的童年蓝田人;而这本书介绍的zui后一个藏品是从唐朝永泰公主的墓壁上揭取的,距今也有1300年了。

这本书只是选取博物馆一小部分的藏品跟读者分享,因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实际收藏的物品达到170万余件,博物馆占地有6.5万平方米,也就16个足球场那么大。

如果有.机会,希望带着这本《陕西历史博物馆》一起到现场看看,你会有对藏品更深的认识。

《陕西历史博物馆》读后感(三):让你更细致入微地感受到文物内外皆修的美

前段时间一则《80后小夫妻,携子旅游,3岁宝宝足迹遍布10国》的新闻刷爆全网,这对夫妻在孩子才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出门旅游了。正如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人父母后,很多人出门旅游,也是为了带孩子到外面增涨见识。

我们都知道,出门旅游每到一个地方,必去的就是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里浓缩了当地文明和历史的全部精华。只是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人们才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

曾有人在网上调侃:“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很多人摩拳擦掌地期待着疫情结束后,好畅快一番。同事佳慧就计划好,等疫情结束就带孩子去陕西看兵马俑,只是盼望着过了一月又一月。

孩子曾嘟着小嘴说,要是能把博物馆搬回我家就好了。孩子一句无心的话,引起了佳慧的思索,没想到还真找到了这本《陕西历史博物馆》,真正帮助孩子实现了将博物馆搬回家中的愿望。

了解一方文明,从一座博物馆开始。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馆藏的建筑和藏品,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文物没有呼吸,却有不朽的灵魂和生命,穿越千年与我们相遇。

馆藏的170余万件文物,完整勾勒了陕西乃至中国古代文明孕育、发展、鼎盛的过程,凸显了周、秦、汉、唐几个盛世王朝的文明成就,是公众了解陕西历史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

本书是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兼研究员庞雅尼主编,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按照管藏陈列文物的参观次序,逐一介绍文物的由来、出土地点和日期,细细解说文物的外观、特征和用途。

在读本书时,你会有种游览博物馆时,馆长就在你耳边耐心而专业地介绍的感觉。其实,只要逛过博物馆的人都知道,逛博物馆是一件极其费体力的事情。通常博物馆有好几层楼,从头到尾看下来,也就是走马观花式的过一眼。

哪些是不容错过的重点展品?哪些展品背后有故事、比较好玩?那些稀奇古怪的展品名称怎么念?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逛过后还是一无所知。

而这本《陕西历史博物馆》却会清晰、简捷地向你介绍和解读文物细节。本书按照展览位置为顺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一步一步为你讲解馆内的精品文物,是你博物馆之旅的无声向导,不管你以后有没有机会去到博物馆实地参观,它都能成为您未来悠悠岁月里的文化陪伴。

如果说,考古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现场”,那么,博物馆则是“第二现场”。

海伦凯勒也曾在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如果拥有三天光明,我会选择一天去博物馆。

对我个人而言,以前无论是去博物馆还是去纪念馆参观,就是匆匆的瞥上一眼,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细致观赏文物的外观和细节,看到平时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仿佛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艺术的美感扑面而来。

不同时期的不同文物上的小小改观和变化,都代表了当时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是史学家们了解那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就拿陶瓷来说,最开始的人类只知道用泥土捏成一个“土碗”的造型,后来人们发现泥土里面掺杂沙子碗更不容易破裂,于是就有了更坚固的沙碗。目前用的砂锅就沿用了这项技术。

再到后来,慢慢地人们有了审美,会在这些陶瓷上设计一些简单的装饰,再到雕刻精美的花纹,再到唐朝的“唐三彩”,陶瓷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透过文物看历史,这是看得见的“历史见证”。

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分为三个展馆,最后一个展馆是唐代壁画珍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收藏了唐朝壁画有1000多平方米,600余幅。也许你会好奇,壁画是如何从墓葬中来到博物馆里的?其实这项工作非常考验我国考古学家的壁画揭取技术。

博物馆内的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都是考古学家经过精心的拍照、测量、编号、除尘、分块等工艺,完整的“搬回到博物馆”的。并且在日常的展示中,也要做好对展厅光线、温湿度、空气质量的保障,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壁画。

当你近距离感受这些来自几千年前壁画的美时,你一定会为它的服饰、色彩、线条、神态所震撼。这一件件、一幅幅都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结语:

事物容易被记住,往往是因为它有趣的形式。有学者推算,我们一般人“记忆中语言的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的比率为1:1000”,千言万语,都不及一张图。文物就是这样一种用最直观的方式,让人们印象深刻。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在家翻开“一本博物馆”就走进一座博物馆,且你还能随时随地细细品味。听文物说话,听历史说话,真正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