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1000字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1000字

《星期一的斑马线》是一本由[美]劳拉·史洛夫 艾历克斯·崔斯尼阿斯基 著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一):生命中需要那么一丝曙光

如果不是遇见劳拉,莫里斯的道路艰难叵测,说不定会和家里人一样,贩毒吸毒。如果没有遇见莫里斯,劳拉就不会有被需要着的感受,就不会体会到带着孩子成长的体验。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有些人生来就什么都拥有,有些人生来就什么都缺,生命很不容易,每个阶段都会碰到很多曲折,如果没有希望,这些曲折如何度过?

劳拉是莫里斯在黑暗生活中的一丝曙光,也许刚刚开始只是一点点的光,最后却是这点光照亮了莫里斯人生的道路,甚至改变了命运。

本小说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是能够得到曙光的人是多么幸运,能够做别人曙光又是多么骄傲。

但愿每个人都能得到希望,都能迎接到属于自己的曙光。

人生并不完美,人生需要希望。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二):使用度测评:《星期一的斑马线》

情况:

1、自传式的小说,莫里斯和劳拉都是确实的人,2001年的时候,劳拉是杂志社的副编辑,莫里斯则是某个大学的项目研究主管。嗯,还有,劳拉确实有一条漂亮的可卡狗。

2、双线式叙事:A、劳拉和莫里斯相遇,以及发生的事情;B、劳拉自己家庭的事情。

3、简洁的叙述方式。

4、关于儿童教育以及亲情

亮点:

1、双线式的叙述方式让劳拉的这一条线藏得很深,而劳拉在对抗父亲的那个点让人血脉迸发。

2、劳拉对莫里斯影响,当一个负能量的生存环境因为正能量的产生而导致一些看似并不好的结果,会让人深思。

3、一些西方式的仪式感的小段故事很有哲学,比如在莫里斯离开劳拉那会,劳拉写的一小段--每个人体内都有一种英雄的方式,我们必须穿过黑暗的森林才能真正成为英雄。

阅读时间:三个半小时。

起因:书名。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三):虚假的温暖故事

一位事业有成却迟迟未组成家庭的都市女性劳拉,在街头遇见了一个向她乞讨的小男孩。她带他去吃饭,并且渐渐与他建立起了长期的友谊。

这份友谊彻底的改变了小男孩的人生。他本出身于一个充满暴力与毒品的家庭,一刻也没有享受过安宁。但是劳拉小姐带他去体验小资生活,教他做人、教他爱,使他顺利地成长为了一个健康而正直的男人。劳拉小姐之所以对小男孩起到如此大的影响,在于她为小男孩开启了一个光明新世界的大门。他第一次知道不去贩毒而通过正经工作挣钱、一大家人围着大饭桌边吃饭边交谈是什么样子,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生活。

我突然想到那个老笑话:有人问放羊的牧童为什么要放羊,他说“为了赚钱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让他放羊”。其实我们普通人又何尝不是这个只知道放羊的牧童?有几个人又能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遇到改变自己一生的贵人呢?故事很温暖,但是却很虚假,现在这个社会,陌生人的善意并没有那么大。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四):很暖心的一本书

一次在图书馆随意的拿的一本书,被清新的书面吸引,并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这机缘巧合之下,我看了这本书。异国的生活,异国的文化,充满毒品的社会,莫里斯的生活充满了肮脏和毒品,在描述他的生活时我的心理有种抗拒,就像我们都爱看美满大结局一样,我不敢想象一个小孩的生活环境竟是如此,劳拉的回头改变了他的一生,我经常想如果我是劳拉我会回头吗,也许我会留下零钱,而从此没有交集,我没有信心能做到这么伟大,这也让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自传,但这是如实存在的不是更好吗。这本书,我看到最后,法兰克的去世,莫里斯最终得到了他所梦想的生活,并全力的爱他的家人,过的很幸福,并且莫里斯外婆对他的保护以及他从始至终坚守了自己,都让我深深感动,我喜欢这本书,找到人性的温暖,即使童年不如意,也不能放弃自己,无论生活多大的压力,都要坚守自己,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感觉像是写作文,哈哈哈不过还是推荐看哦

《星期一的斑马线》读后感(五):短短的推荐

白人小姐出门散步,一个黑人小男孩拦住了她。“不好意思,女士,你有没有多余的零钱…”小男孩叫莫里斯,大约十一二岁,饿得不成人形。白人小姐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走开了。这个小孩不在我的行程之中,她是这样想的。 可怜的黑人小男孩好几天没有吃饭,才站在路边乞讨。但这位小姐在过马路的时候有些心神不宁,差点被车撞到,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她调头回去找这个小孩。这时她才好好打量了他,她没有给他钱,而是直接带他去了麦当劳。他们相处挺愉快,小姐给了莫里斯一张名片,告诉他下次饿了可以打这个电话。 很快小姐发现自己做了件蠢事。她虽然给了小男孩名片,但是却没给他一枚可以打电话的硬币!不过白人小姐的担心略微多余,因为黑人小男孩在回家的路上就把名片丢进了垃圾桶。 我喜欢这个故事,白人小姐即是作者劳拉,黑人小男孩叫莫里斯,在遇到劳拉时大约12岁,全家贩毒,一家人也总是流浪街头。我很讨厌那种非黑即白的观念,这样一本书正好可以讨论所谓的善与恶。莫里斯的家庭背景似乎揭示了“种族歧视”的部分原因,故事原本就带有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在里边。可是奇怪的是,从头到位故事都非常干净,没有说教也没有感叹所谓的“善行”,她们只是彼此的朋友而已。读完感觉很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