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情谎言读后感1000字

爱情谎言读后感1000字

《爱情谎言》是一本由(瑞士)马丁·苏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谎言》读后感(一):爱情里的玩偶们。

我是在图书管里无意发现这本书的,本没报太多期待,结果两天时间翻完,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普通酒吧服务员大卫,为了赢取心爱的女人玛丽的芳心,声称自己是秘密发现的小说手稿的原作者。玛丽迷恋上“作家”大卫,然而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一个老人跳出来说自己才是作者,将他摆弄又利用,最终的结局如那本秘密小说一样,玛丽冷漠离去,大卫的生活也陷入狼藉。

可读性很强的文字,看时一直在被揪心。心想着最糟糕的结果就要来临,心怀期待又有点惧怕。还好作者仁慈,笔下留情,没有把血淋淋的笔锋直击读者,所以我不愿意去求证心里最惨的结局。

爱情果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情绪。受不得一点点瑕疵,什么谎言,什么背叛,什么冷漠,不仅受不得,还得许多土壤来滋养,需要陪伴,需要甜言蜜语,需要物质基础,任缺其一,爱情之花便会即刻凋零。运气好的,也只能再勉强维持一段罢了。

但至少我还是不曾质疑,它的存在,真真切切的。

《爱情谎言》读后感(二):(转载)回忆起了往昔(张怡微文)

「他的爱情生活是由一连串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的短暂艳遇及由少量自己爱慕的无法实现的爱情故事组成的……玛丽看起来属于第三类情况,这是一个他尚未遇见过的女人。」马丁.苏特在他的长篇《爱情谎言》《Lila, Lila》中写道。令人不禁想到同以「玛丽」为初恋女神的纳博科夫。在处女作《玛丽》的扉页上,纳博科夫援引普希金的诗句──「回忆起了往昔,令人神魂颠倒的爱」。

不知马丁.苏特是不是看过那部发生在柏林一家小小的膳食公寓中的爱情小说,但这位目前瑞士最炙手可热的德语作家,早已数次获得电影导演的垂青,将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甚至,就连《爱情谎言》的故事本身,早在二零零九年就已有同名电影上映,去年被《妙笔生花》(The Words)搬演重叙,莫名其妙又红一遍。一部意外发现的小说旧稿,一位热爱写作的落魄侍应生,凭借冒名顶替,获得了声名与爱情。自称是小说原作者的老人出现,将这一切看似意外的美好都笼罩疑云,他开始安排作家的生活,像带着上帝面具的魔鬼。而后,猜疑、不安,甚至各种人性之恶如约而至,仿佛是那部小说旧稿故意设下的圈套。

好的爱情故事,不知为什么,总是多少带有一点教化作用。就像我们熟悉的童话《海的女儿》,以巨大的疼痛与隐忍,包容着他人的木然与欺骗,克服自我牺牲的伤害。用它来象征爱情,人们可以说出很多真善美的道理来,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化作泡沫,什么都得不到。一点教化,换来一点凄美,美其名曰命中注定的遗憾,事实上只有失败者才会这样说。这本身的叙述姿仪就牵动了读者的同情,像听衰败的老人一再讲述一生中失去。

马丁.苏特是通过简化的纹心结构来叙述这个简单的爱情阴谋,书中书里的另一个故事,同样是毁灭式的爱,石破天惊的成为了畅销作品。而带有讽刺意味的是,马丁.苏特设计评论家们的盛赞辞却只是「男童尿布小说的终结」。朗诵会办过一年多,仍有欧巴桑揪着一些字句要听「作者」朗读,哭哭啼啼。这种腻烦本身就宛若镜像中爱情的进程,由极致的偶然落入厌倦的泰然。马丁.苏特写道:「这便是充满重重障碍的爱情的开始……他们永远无法安安静静地生活在一起。」一个靠爱情小说获得爱情的作家的爱情,最终毁于爱情小说的过度畅销,而这种毁灭却促使一个撒谎精终于坐到打字机前开始写作自己的失去。像纪德在《梵蒂冈地窖》中写,一个人反抗屈辱的命运,往往不会发现自己初期的骚动。只有依靠爱情,内心的反抗才会揭示出来。

小说似乎在说对待爱情要诚实,但玛丽爱上「写那本书的人」,却也带有虚无色彩,她似乎并不是爱作家本人,她连自己爱什么都分不清楚。而作家历经「内心的反抗」,究竟会不会重获爱情,似乎也不一定。但爱情教人反省、教人深思熟虑,这并非易事,是一种凄美的学习。

《爱情谎言》读后感(三):#愿每一段爱情故事都不会伤心的结束

2018.5.19

《爱情谎言/莉拉,莉拉》马丁 苏特

”上帝啊,愿这个故事不要悲伤的结束。“

大卫是一个酒吧服务生,他在酒吧一见钟情了一位叫玛丽的顾客,但他们俩相差得如此之远,以至于大卫根本没有勇气向玛丽吐露自己的真心。他们的故事真正的开始,或许连大卫自己也不曾想到,是他在旧物店买了一个连抽屉也打不开的床头柜的那天。床头柜给大卫带来了一本小说《索菲,索菲》,故事的开头这样写道“这是彼得和索菲两个人的故事。亲爱的上帝,别让这个故事伤心的结束“。鬼使神差,大卫竟用自己的名字代替了这部小说的作者,将小说拿给了玛丽,玛丽读后,却始终无法将眼前的大卫和小说的作者联系起来,这是自然,可玛丽幻想着是否作者都有着独特的癖好,而不显露于表面呢,她就这样爱上了”作者“大卫。

玛丽将大卫的书寄给了出版社,阴差阳错,书出版了,大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作家,他收获了著名书评家的高度赞赏,获得了一大批读者,但他如此的惴惴不安,他战战兢兢的享受着自己获得的成功,但在他心中,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重要,他只要有玛丽就够了,他和玛丽坠入了爱河,玛丽同时又被他对一切的不在意的态度而深深吸引着,她幻想着这就是“作者”大卫独特的地方。大卫每天都想着,总有一天,我一定要将事实的真相告诉玛丽,但不是今天,不是现在,大卫害怕着,一旦谎言戳破了,他们的爱情,也将不复存在。大卫同时害怕着的还有,有人会在他的朗诵会上突然站起来,并告诉大家“你不是这本小说真正的作家,我知道这本小说,这是另一个人写的!”大卫每天都处在这样的恐慌中,却还是无法停止自己将一切寄托于玛丽带给他的爱。

但这一天还是到了,真正的作家出现了,杰克的出现,彻底扰乱了大卫的生活,杰克的肆无忌惮,让大卫无力招架,大卫纵容杰克,杰克消耗着大卫。杰克更是介入了大卫和玛丽的生活,和他们如影随形,玛丽当然不会理解,为什么大卫突然变了,他变得在意每一场朗诵会的钱了,在意销售的业绩了,为什么大卫如此纵容杰克,为什么大卫允许杰克肆意的干涉他的生活。玛丽对大卫的疑惑消磨着他们的感情,可大卫也是多么的痛苦啊,他一方面要努力的保护自己的谎言不被戳穿,另一方面又要用更多的谎言去留住玛丽,终于,上天听到了大卫的呼唤,杰克从窗台坠落,在医院,杰克向大卫坦白了,他并不是真正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已经死了,他认识他,他读过他的故事。大卫早已不在意这一切了,他的玛丽,已经走了。

在酒吧,大卫看到了玛丽,和她身边的男子,玛丽也看到了大卫,她转身吻住了身边的男子,很讽刺的是,这一幕和《索菲,索菲》中的结局一样。

大卫回到家,打开电脑,“这是大卫和玛丽的故事,亲爱的上帝,别让这个故事伤心的结束。”全书结束,莫名有些悲伤,但上帝真的听得到他们的呼唤吗,爱情建立在谎言上,又怎么能去期许上帝给予一个完美的结局呢。好似每一段感情的开始,大家都如此虔诚的许愿,希望这段爱情故事不要伤心的结束,可爱情故事,总是不那么让人称心如意罢。

我也希望,每一段开始的时候就期许着不要悲伤结束的爱情故事,都能在最后如愿以偿。但不要像彼得和大卫一样,在故事的结束时,才写下了别让这个故事伤心的结束。

以上。

《爱情谎言》读后感(四):(转载)馅饼如何成为陷阱(陈增爵文,北京青年报2013年10月11日)

一只旧床头柜的买卖,竟然改变了数个人的命运。这是一个“天上掉下馅饼” 的故事——一个酒吧侍者,就这样转瞬间成为畅销书作家。瑞士著名作家马丁·苏特的小说《爱情谎言》,讲述了“馅饼如何转瞬就成为陷阱”,从而让人们领略了当代瑞士德语文学之一页。

《爱情谎言》的开端,叙述男主人公大卫一厢情愿的情感迷恋:在酒吧打工的大卫,对希望去读大学文学专业的姑娘玛丽一见钟情。可是,玛丽对他不屑一顾,她沉迷于倾听来这里闲聊的文人的高谈阔论。为了吸引玛丽的注意,大卫必须寻找她感兴趣的 “文学”装扮自己。凑巧的是,大卫从刚淘来的一只旧床头柜锁死的抽屉里,发现了一部爱情小说《索菲,索菲》的手稿,他将其改署自己的名字,交给了玛丽。

这份“别让这个故事伤心地结束”的小说手稿,以其歌颂爱情的真挚,吸引了玛丽。她果然对大卫青睐有加,并自行其是地将手稿寄到出版社。经历了出版业惯常炒作畅销书的操作流程后,大卫一举成名。眼看大卫要将名利和爱情尽收囊中时,出现了一个老头杰克,声称自己知道小说的真实作者,要求大卫与他共享版税,否则……

对爱情的追求搀兑了谎言,可以说是白璧微瑕,当它遭到讹诈无法脱身时,那瑕疵就逐渐弥漫,犹如病毒的繁衍和扩散,开始吞噬白璧之肌体。马丁·苏特的手段由此开始施展。他的作品曾获德国最佳惊悚小说奖、德国格劳泽犯罪小说大奖,《爱情谎言》中对道德层面的谎言、讹诈,有可能上升为法律层面的犯罪之过程,铺叙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且,一个惯常爱情小说的肉身,被他注入了德语文学的精魂。

德语文学传统的思辨理念,在《爱情谎言》中表现为对人性欲望的分析。有的欲望是具有心灵内核的,即渴望爱情;有的欲望则赤裸裸地攫取物质享受,那是张狂、贪婪的心灵缺失,或许正可以将其归为荣格人格理论系统中的“阴影”。那个欲望“自我”,阴暗、不道德、令人生厌,类似动物属性。有心灵内核的欲望与心灵缺失的欲望,这两者的区分和转换,在小说中表现为对大卫和杰克的心理刻画。

一般而言,谎言必然使人面临良心的拷问,犯罪的邪念也并非突兀地产生。《爱情谎言》描摹着大卫时时流露的焦虑,可能意在说明他良心未泯。可是,被利益驱使的商品社会之节奏,加速膨胀着维护谎言的成本,即便良心未泯的说谎者,也无法逃避犹如催命鬼的追索。作者以此为“馅饼如何转瞬就成为陷阱”的故事,建造了背景,使原本追求爱情的故事,与名利劈面相逢。

作家完全有权利将一个起始追寻爱情的故事,赋予正剧或喜剧的结尾。马丁·苏特却饱蘸悲剧色彩,涂抹着《爱情谎言》,人们或许会责备小说家的刻薄。可是在利益驱使一切的商品社会里,爱情,很可能必然邂逅谎言,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陈增爵 文)

(2013年10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本文北京青年报网络版地址

http://edu.ynet.com/3.1/1310/11/8337546.html

《爱情谎言》读后感(五):(转载)爱情谎言,你说过吗?(来颖燕,天津《城市快报》2013年10月20日)

《爱情谎言》是瑞士著名作家马丁·苏特的畅销代表作品。虽然他直至49岁才真正开始小说创作生涯,但此后的十余部作品,每一部都畅销不衰,在德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轰动一时,甚至制造了一种独特的“马丁·苏特现象”。

天才往往是不可遏制的。马丁从来就是一位多面手,在每一个涉足的领域总能游刃有余。他早年曾就职于广告界,所创作的广告词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也曾做过新闻记者、编写过歌词、为报纸撰写过专栏文章,当然也都是业绩骄人。

当人不再需要为生存而奔波时,就会去做自己内心最向往的事情。所以,在马丁·苏特年过不惑、经济上已经完全没有压力时,他觉得自己自由自在地投身于文学创作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这种对于文学的真心向往,似乎奠定了马丁·苏特自在而优雅的文风,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当自己的多部作品大卖、被记者问到接下来的一部畅销书会否面临压力时,他回答:“我在写书,不是写畅销书。至于这书能否成为畅销书,那是由读者决定的。而且我也没有任何压力。”

正是因为这种从容和自信,马丁·苏特虽然当之无愧地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但他的作品却绝非那种只拥有稍瞬即逝灿烂的快餐型作品。他此前的种种复杂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不同的底蕴。文学创作对马丁而言,是合乎其心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和感悟一一化入其中,阅读他的作品让人充满惊喜。

《爱情谎言》是马丁·苏特2005年完成并出版的作品。它一如既往地大受欢迎,一面世便荣登《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在德国狂销30万本,2009年又被改编成电影,十分卖座。

抛开这些外在的光环,《爱情谎言》的故事有着一种内在的沉静和古典气息。虽然关乎“谎言”,但这依然是个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女大学生玛丽热爱文学,暗恋她的酒吧服务生大卫,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和爱慕,将自己从跳蚤市场买回的二手床头柜中发现的一部小说手稿给玛丽看,并谎称自己是这部小说的作者。玛丽一下子被这部小说吸引,并就此与大卫开始了热恋……

人生常常就是这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大卫的爱情谎言似乎是成全了他和玛丽,却也终于无法一直保全二人的感情。而大卫为了在这个谎言中自持,承受的折磨可想而知。人往往会陷于自己所设的樊笼里,不得自拔。让人着迷的是,这样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却在马丁的笔下显出离奇而千回百转的意味。

当然,这部小说的出彩之处,还在于马丁的文风总是充满着一种张力。他的语言简洁干练,没有过多的修饰或是繁琐的长句,叙述风格淡定而沉着,即使在描述一些紧张的转折时,笔调也是不改从容,并不刻意过多渲染情绪。这样的处理让他的作品更具有耐读性,无形中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实际上,马丁在这些离奇的故事中所探究或是涉及的细节,正是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比如,大卫对玛丽一往情深、求之不得的痛苦;当大卫收获了名利时,对自己何去何从的困惑;当怪老头以小说原作者的身份要挟大卫时,大卫对“自己是谁”“究竟怎么走到了这一步”等问题的反思;当玛丽隐约感到与大卫间存在问题时,产生的“自己究竟是爱大卫的名还是爱他这个人”的疑惑……这些一下子让读者走进了这个“爱情谎言”中。似乎,谁也没有办法规避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包括爱情、背叛、怀疑、死亡。

命运常常将我们推向不可知的境地,但肇因,常常是简单而真诚的愿望。纯洁的爱情最终导致了这场谎言悲剧,但细想,这样的谎言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说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