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摘抄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摘抄

《社会分工论》是一本由[法] 埃米尔·涂尔干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一):一点反思

从对社会学的探索作品读起,不失为入门的好选择,学科前的书还是可以看懂的 急于得到现代归纳的 会错过精彩的讨论 ....不算白活了21年 也算白成年了3年 无知带来的偏见是多么杂散和固执啊

涂尔干在序里表明了要使用完全独立的新方法研究社会科学 然而还是在论述时不断引用了数理科学来类比

先有个人分工还是先有社会团结 好像是在看涂尔干讨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二):社会分工论的时代局限性

初读这本书是带着学习涂尔干实证精神的目的去看的,毕竟他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但是读完之后发现他在书中表现最大的并不是关于实证的论述,而是关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宗教以及社会秩序的观点。

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人,涂尔干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在那个年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这些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撼动了统治者赖以为生的宗教的统治地位。所以涂尔干可以有充分的自由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去分析整个社会的结构。因此他认为整个社会的变化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生活中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惩罚,道德习惯,宗教,都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喜欢而发生着一系列的改变。他认为,社会分工越是细化,人们之间的道德联系越松散,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人们之间的团结由机械团结代替有机团结。

一个几乎两百年前的人,实在是无法预估百年后社会是什么样子,涂尔干也没有料到,经历了几场战争,几场科学、社会革命之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产力急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但是全球化的合作也在形成,虽然分工导致了社会中一些文化,种族的消亡,但是它将更多的信息传播给全世界的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想要了解的文化,想要拥有的生活。同时随着人们掌握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人们开始理性思考关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的方面,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关注道德,规范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分工仅仅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本书中讲的有些片面。

抛开这本书的关于社会分工的论点来看,他在书中透露的关于宗教的一些思想确实给人以启发性。在现在的社会中,宗教依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宗教的实质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在社会的机构中扮演哪种角色,对我们现在看待社会现象依旧具有启发性(参考《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著)。

个人建议,如果是要找关于实证主义的书籍的话,现代的统计学啊,质量研究,质性研究之类的书籍会更有用。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三):社会团结何以可能

作为首位社会学教授的涂尔干,在其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中以期通过对分工与道德以及社会团结的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实现道德关怀。

社会学的兴起可以看做是对社会总体秩序衰微的一种“自我保全”。涂尔干思想的兴起正是在19世纪晚期资本扩张、政权动荡以及道德衰微的总体性危机下的产物。《社会分工论》正是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下的道德失范与社会团结问题。

涂尔干认为我们所要寻求的道德性质的标准应是实现“道德个人主义”。涂尔干从考察法律出发,区分了与压制性制裁有关的规范和与恢复性制裁有关的规范;前者表现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机械团结,后者表现为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有机团结。“法律和道德是能够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所有纽带”,法律的类型决定了团结的主要形式。社会发展以及自我维存的要求导致集体意识衰微、人口容量与人口密度的增加,分工进而逐渐凸显,分工不再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体现的是个人的责任,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责任。继而,分工也就体现了我们的道德特征,分工使得社会团结得以可能。

分工使得道德个人主义得以可能,但与分工的正常形式相比,分工的反常形式更加值得我们注意,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劳资冲突以及知识的分工都被涂尔干认为是“失范的分工”,环节社会走向组织社会,原有的均衡不再那么容易达到,新产生的角色没有规范,各个机构间的关系还没有规定,就陷入了“失范状态”。

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与涂尔干笔下所描述的是何等相似:道德正在“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难”;“转眼之间,我们的社会结构竟然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其速度之快、比例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是单位社会的逐渐衰微,加之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的浪潮等。中国社会正处于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自然不是一个接替过程,在原来的道德逐渐丧失影响力而新道德还没有确立时,社会功能还来不及磨合,社会集体意识模糊不清,人们的各种行为没有了明确的道德标准,“失范”就此产生。涂尔干将社会整合的希望寄托于职业群体,这一点在《社会分工论》的第二版序言中就已有阐述,更详尽的论述则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的工作。

另一种“反常分工”是强制性分工,分工固然可以产生团结,但当这种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也即规范与变化了的道德基础不能相呼应时,分工不具有了自发状态的性质,强制性的分工就产生了。其会造成有机团结的偏离,这也就造成了我们追求公正的转向,“在组织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保证这项事业更加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公正性。”

转型中国的本质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矛盾也逐渐凸显,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逐渐拉大,居高不下的基尼系数等致使民众对于社会“公正缺失”的呼声愈加强烈。摆脱强制性分工确立有机团结的另外一个面向则是确立平等的竞争环境,致使社会完成建立公正的使命。

要想从原始社会“面对面”的社会存在形式实现转型,我们需要另外一个总体性的内在的实体,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社会。社会靠集体意识得以维存,而集体意识是“意识的意识”,是所有个人意识的统一体,社会既是来源也是目的和规范,社会作为整体性机构使得个人得以进行反思。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还是不协调的分工,都是由于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产生了偏离,是社会的“缺席”与“不在场”。因而在当下的转型中国,寻找和保卫“社会”的任务是我们这位“永远的同时代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如果在集体意识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张力仍没有被整合,职业群体则是更加遥远的假设。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四):读《社会分工论》有感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一、劳动分工的功能 1、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在《社会分工论》第一卷中就讲述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涂尔干把出现在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那种团结称为机械团结,这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当这种团结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低。而现代社会则是有机团结,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作用,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这也就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之间与社会的联系感。涂尔干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的主要变化上,机械团的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它表现了集体意识的力量,它的任务是严惩破坏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个人,他把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都规定为犯罪,对罪犯的惩罚,也只是为了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和对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而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这种法律的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的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用图尔干的话说就是“拨乱反正”,即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2、集体意识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集体意识则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他把集体意识确定为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也进一步解释说,集体意识尽管只能依赖个人意识而存在,但它又不同于个人意识,它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售后的精神象征,具有自己的特性,又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也就是陈老师所讲的社会事实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同时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方方面面; 机械团结以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在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全部的个人意识,驾驭着大部分的个人,左右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强制力,在个人分化的有机社会里,虽然由于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的发展而导致集体意识的外延和力量有所缩小,为个性的发展留下了余地,但他并没有消失,只是削弱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调节作用也仍然继续对社会团结做出贡献,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特殊群体中,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着,比如教会、亲属、种族和一些特殊社区,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集体意识,共同的职业、活动和利益会导致一种群体内部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将形成共同的习惯,信仰情感和道德伦理,其中的成员在行动中也会受到这种集体意识的制约和指导,随着分工的发展在各种职业和专业的群体中种机械的团结,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相联系的中间环节。因为它的作用不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对道德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当下我们常讲的“职业群体的道德力量”。 二、分工的原因和条件 1、社会分工的原因 涂尔干首先将分工区分为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常态分工主要是对社会团结的正面作用,而变态分工主要是对社会整合的负面影响;他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其原因就是常态的分工;分工是高度发达社会的特征,也是有机团结的基础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随着分工的发展,职业活动变得更加专门化,社会的性质日益增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增强了,这种分工发展及其产生的相互依赖性替代了集体意识,而成为有机团结的基础,社会整合的根源。 在讲到分工的原因时,涂尔干首先将个人主义解释排除在外,否定了分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乐趣,或是对幸福的追求,认为“幸福的变化与分工的进步是没有联系的”(207页),并且指出:快乐不等于幸福,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快乐很多,但这些快乐是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化的结果,而不是社会分工的原因。 “我们只有在社会环境的某些变化里,才能找到解释分工发展的真正原因。”(213页) 涂尔干认为分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导致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活的集约化程度。社会密度扩大表现为社会物质密度(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目)和道德密度(个人之间沟通、交往、贸易和联系的强度)的增长,社会容量、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的加强,导致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比率的提高,而人口增加、互动增多又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方面是生存竞争的加剧促使人们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养活大量增殖的人口,在这种条件下,劳动分工是推动社会进步,建立新型社会团结的最佳手段。另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和互动的增加也使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得以加强,而这恰恰是有机团结的基础。 总之,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涂尔干指出了人口增长是分工的主要原因,也提出了关于分工的原因和条件的复杂性问题,比如他还找了使社会分工发展或加速或延续的次要原因和限制性条件,例如科学的世俗化及其发展,年长者的权威,传统和习俗的削弱,法律、道德和文化的合理化加强,社会对个人的压制的普遍减轻,个人独立个性的增长等等,他们虽然不是分工的主要原因,但却是分工有可能发展的条件。 三、反常形式的社会分工 最后讲的是三种反常的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不协调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而阻碍有机团结的发展,其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指导他们行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阻碍有机团结的发展。 强制的分工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往往会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比如由财产继承引起的不平等、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加剧社会冲突,威胁社会秩序。 不协调的分工则是由于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的。 这三种反常的分工会损害有机团结,涂尔干不仅强调正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贡献,同时他也承认病态分工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尤其讲到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端,如社会的失范,社会不平等,阶级冲突部分也是由于不正常的分工所导致的,不仅变态分工会损害社会团结,就是正常分工所带来的意志性和个人主义也会削弱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威胁有机团结。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五):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在课堂上总是听老师提到涂尔干的思想,但我也只是略微知道点皮毛。脑子里一个整体的观点大概就是功能论了。在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里面十分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强调各部分的协调分工,共同发挥作用。我就是抱着这样的观点来阅读的,因此觉得功能论倾向在这本书里十分明显。很惭愧,这本书我没大读懂,而且也确实觉得不容易读懂,第一卷我还稍微融入到作者的论证当中去了,但到后面却总是走神。 这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因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面严密的逻辑论证,也正是逻辑性很强,我反倒容易转不过弯来。在这里我就简单的梳理一下我读懂的一些内容了。 这本书整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考察劳动分工的功能 由于劳动分工产生社会团结 二是确定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三是分工的反常形式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分析团结来研究“what brings us together,why.society is not falling apart?”相对于个人而言,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社会优先于个人,个人的一切都是源于社会,并且个人意识只有在这个实体性的社会中才能表达出来,才是有意义、有效果的。然后还强调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社会是团结的、整合的。尽管整合的基础和形式发生变化——环节社会到组织社会 ,但它都是团结和整合的。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通过从友谊关系中的功能分配来论证劳动分工可以在朋友之中确立一种联合,然后再以“夫妻关系史”作为一个鲜明例证来表述出因差异结合的两性分工。强调劳动分工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的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紧密结合,也就是产生了社会团结。

我一开始很奇怪为什么要不停的用法律来论证,然后又回过头看了一下,大概就是【要研究社会团结在本质上是不是劳动分工带来的结果,必须要对社会团结进行分类和对比,可社会团结很抽象,要借助看得见的符号来研究。】这个符号就是法律了,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最稳定最明确的组织形式,是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搞清楚这一点之后,我就很能理解之后大篇幅的关于法律、犯罪、制裁等的内容了。

首先是讲到相似性所致的团结——机械团结。“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受到压制法禁止和谴责的犯罪行为:在当事人与集体类型(全社会所共有的集体意识)之间直接存在一种强烈的差异性;或者当事人触犯了代表共同意识的机关。这两种行为所触犯和违抗的力量是一致的。它是最根本的社会相似性的产物,它的作用就在于维护这种相似性所产生的社会凝聚力。”也就是说,压制性制裁——刑法是社会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刑法规定的内容是社会成员共同谴责的行为,这是人们的相似性。但当这种相似性产生的团结发展到极致状态,个性就会丧失,我不再是我自己而是一种集体存在,个人维系于社会,就像物维系于人。

然后讲的是分工形成的团结——有机团结。通过几种积极协作关系来进行论证,指出恢复法不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某些有限的却相互发生联系的特定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自身建立的机构不断趋于专门化。有机团结所表现出来的是个人之所以依赖于社会是因为它依赖于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这是个人相互差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所导致的团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都能够自臻其境,都有自己的人格。在有机团结中自由发展的空间越广,团结所产生的社会凝聚力就越强 劳动越加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个人的活动越加专门化,他就越会成为个人。当每个“器官”都获得了自己的特性和自由度的时候,有机体就会具有更大程度的一致性,同时它的各个部分的个性也会得到印证。

另一个论证就是“集体类型越能得到彰显,分工越是停留在低级水平,压制法相对于协作性法律来说就越占优势。相反,如果个人类型越能得到发展,工作越来越专门化,那么两种法律类型的比例就必然会颠倒过来。”越是上溯历史,社会就会有越多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类型也就是基于血缘的环节社会。越是接近高等社会形态,劳动分工就越发达,更多的是不同机构组成的社会系统——组织社会。

随后又提到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这里我不是很明白。基于“社会契约的假设完全是与分工的原则不相容。”这一点,我有一点点想法。契约团结是个人利益之间的短暂的一致关系,是某个特定时期人们所达成的共识,是基于预先的规范而转变的特殊情形。契约团结不是稳固而持久的关系。

第二卷

这里主要是论证分工能产生社会团结的原因和条件。个人是社会的产物,分工并非是由人类不断追求幸福的愿望产生的而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不断地增加,人类内部激烈竞争的结果。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然后再谈到两个次要因素,一个是集体意识渐渐模糊,传统淡化,个人不断分化,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个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另一个就是遗传因素。按常理来说,我觉着遗传因素应该是有利于社会分工的,人们的先天禀赋、嗜好使人具有独有的长处,预先对分配工作产生影响,促进社会分工。但是,我看书里是把遗传因素视为阻碍个人变化的因素了,认为其限制了分工的发展。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应该是易变的、灵活的,符合个人变化的本性。但我们的生理差别确限制了个人变化的可能,因此,遗传因素是阻碍社会分工发展的。

第三卷 这里主要列举了几种社会分工的反常形式,一个是失范的分工;一个是强制的分工;最后一个是各种功能的分配形式不能使个人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失范的分工就是指社会分工引起社会结构剧烈改组,同时道德规范的发展又没能及时跟上,导致社会不充分在场,规范真空,从而使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缺乏应有的约束和限制,这样的分工不能产生团结。

强制的分工不是说各种功能依据规则来分配就是强制作用。那强制的分工指的是什么呢?我也没看明白。涂尔干说如果分工是自发产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产生的,他就会形成团结。社会不仅没有强迫个人从事某种特定的职务,而且也没有对个人获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地位设置任何障碍。总而言之,社会的构成只有在社会不平等能够明确表现出自然不平等的情况下,劳动分工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我在想强制的分工是指受外部的不平等因素影响的分工嘛?

最后一种很好理解,就是说各种功能分配的形式应该要个人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意识不断扩展,个人能力越强,他就越容易改变环境,这样社会才充满活力。

以上

还有很多很多没看懂的地方,甚至觉着上面还有些内容理解不当。等我看完《自杀论》以及一些分析涂尔干的论文再来补充修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