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医之神3: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读后感100字

《法医之神3: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是一本由[日] 上野正彦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医之神3: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读后感(一):尸言胜于雄辩

法医一般出现的时候,都是因为出现了凶杀案,或者对于尸体的死因不明确,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法医的检验,得到事情的真相。可是关于法医鉴定的方面,很多知识都是一点点累积的,尽管课本上描述的再详细,在现场都会发现更多的不一致。医学上,书本知识和实际的知识总是会出现出入,知识的积累不如经验的积累,只有在各种现场的不断积累,才能将那些书本上的知识融汇贯通。

而本书中所描写的法医,就经常会接受各种二次鉴定的请求,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人产生疑惑。同样的一具尸体,同样的物证细节,换一个法医做鉴定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一个法医的经验不同,即彼岸是通过同样的尸体表现, 他们能够推理出的现场还原也会不同,经验越是丰富,对待证据越是细致的法医越能够接近真相。

不过上野法医更加想要说明的不是对于尸体的经验,而是对于尸体和现场环境以及其他物证结合的经验,很多时候,法医面对的就已经是脱去了衣物的尸体,这样单一的证据会容易让判断出现误差。比如说书中讲述了向前摔倒而后被碾压的受害者,是结合了车速以及现场的路面情况,上野法医才认定原本的判断是出现了问题的。

首先,我们在正常向前扑倒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用手和胳膊进行一个保护动作,这也就意味着一般来说手或者胳膊会出现一些擦伤。既然在这个尸体上不存在这些伤痕,那么说明是脸部着地,那么在被车碾压过去的时候,面部和路面的摩擦一定会让面部出现一些伤痕。而当这些伤痕都不存在的时候,就说明,尸体的动作并不是证人描述的那般,尸体和现场环境的共同描述还原了真相。

而书中讲述的另一个关于打架中死亡的尸体,因为原本的法医没有看到衣物,所以仅凭借着尸体的信息给出了受害人死于突发疾病。可是上野法医在二次鉴定的时候却发现,受害者的裤子上寻在血尿,这足以证明受害人是因为打架中的猛烈冲击才死亡的。

二次鉴定的根本在于原本的受害人家属,对于案件本身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也不是每一次鉴定都能收获不同的答案。作为一个法医需要对自己的结论负责,就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并且全面认真对待每一个案子。

《法医之神3: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读后感(二):“然而,尸体却不会摇摆,只会说出一个真相。”

尸体会说话。 这是本书的作者也是主人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上野正彦,从1959到1989年,做了30的法医,经手验尸的20000余具,解剖的有5000余具。 既不像《法医秦明》里秦明那样英俊,更不是《非自然死亡》中石原里美那样明艳上野正彦,照片中是个有点慈祥的再普通不过的老爷爷。他以自己多年的法医经验,用写日记似的方式,写下了这套《法医之神》:四本小小的书册,每一本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这本3正是——“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 读完才会知道,法医留下的泪水中,既有厘清真相的欣慰,也有为残酷案件受害者的悲悯;有因为罔顾医学常识的谎言的愤怒,还有一份对日本法医鉴定实践现状的叹息、鞭策和希冀。 法医是什么?法医是翻译尸体语言的人。 上野正彦在九篇文章的案件中一直引读者走向答案,从谨慎的判断是否接受“二次鉴定”的委托,到通过各式鉴定书、证据照片等等就关键疑点展开细致的鉴定,死亡鉴定也许同样是“颅骨底骨折所致的脑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但造成的原因却可能让事件结果有完全相反的区别,而其中的关键点有时候是那么的微小,甚至需要教材和文献中都找不到的实践经验和洞察及总结的能力。

“然而,尸体却不会摇摆,只会说出一个真相。” 海量的法医鉴定知识,作者写得细腻,读者也需要读得认真,只看文字说明对其中的逻辑关系理解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多次以证人出现在法庭里,老先生首先想的也不是如何帮助己方获得胜利,而是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让普通人也能清楚的明白他出具的鉴定意见的合理性。

为了求一个真相。 真相就是委托人的正义。 因为总是出现“大学的法医学家的鉴定”这类字眼而不是“警方”或者直接的“法医”,日本的法医鉴定和我国似乎有着很多区别,本来想去查一下,作者倒巧妙的在对庭审问询的描述中,稍稍做出了说明: “每个都道府县都设有法医院吗? 不。在日本,只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和神户这五大城市设有法医院。 刑事诉讼法中有一个词语叫做司法解剖,这与行政解剖有什么区别? 在死因不明的情况下,有时会根据法医的判断进行解剖,这就是行政解剖。司法解剖是怀疑存在犯罪嫌疑时在检查官指导下进行的解剖。” 引发争议是二次鉴定的宿命。 作者多次作为保险公司的专家证人出现在法庭,他自己也说,一般人在保险公司这样的大型机构和个人之间,总是倾向于站在个人这边,可是,一旦让人们有了“无论情况如何保险公司都会赔付”的想法,不用付出风险代价的杀人骗保案就会增加,这样反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加得不到保障。 作者还认为法医是应该秉持着职业良心的人,能以法医专业独特的视角,提出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对弱势群体的一方给予帮助,“国家必须善待国民”。

《法医之神3: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读后感(三):真相只有一个

“我不是自杀的,我是被杀的。”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日剧《非自然死亡》,作者上野正彦跟石原里美的角色一样,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法医。

他从业30余年,经手的尸体有20000余具,解剖的有5000余具。

但从数字上来看,就已经觉得作者是个大神级的人物了。

再加上他还出版过《尸体会说话》,并且畅销,之后他又出版了《法医之神》1-4。

这是我第一次读关于法医的书,有别与其他侦探推理小说,这是一本真真正正讲述法医工作的书,所以这本书算是一本纪实书。

这次我大家介绍一下3,“让法医哭泣的二次鉴定”。

书里记录了,日本法医NO.1六十余年的亲历案件。

二次鉴定是什么?

为何进行二次鉴定?

已经做出结论的事情真的还有反转吗?

这本书中都会详细地问我们做出解释。

书中包含三章,每章有三个案件记录,总共一百多页,书页虽少,但是里面的每一个案件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悲伤的过往。

有撒谎的母亲,为了自身利益,设计陷害女儿。

有坚持儿子不会自杀的母亲,也有前来寻求真相的父亲。

有自信招摇的凶手。

等等。

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完成了一次次的二次鉴定,还原了许多被人隐藏起来的真相,代替逝者说出了他们受伤害的过程。

我认为法医是一个伟大、严谨的工作,也是一个寂寞的工作。他们首先需要克服身体因看到尸体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其次更需要保持冷静的判断力。

这是一本适合学法医的学生看的书,是一本爱好剧本杀的读者看的书,也是一本适合剧本杀作者收藏且认真研究的书。

书里有详细的案情分析,也有具体的解剖学知识,更有作者对于各种案情,各种凶手的心里剖析,真的是一本集理论知识与人性揭露的好书。

当然,不喜欢学血腥的,或者想象力丰富的,或者没有自控力的,没有判断力的还是不建议看的。

最后,回归于本书的意义,真相只有一个,谎言终究会被揭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