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子脚下读后感1000字

天子脚下读后感1000字

《天子脚下》是一本由雪珥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子脚下》读后感(一):我是天津人,支持雪珥!

选择了天子脚下作为特区的大清改革,比起遥远的小渔村来,自然更为艰难。帝国的心脏手术,比起脚指头手术,对于操刀技术、尺度分寸的要求,自然更高。万众瞩目、千夫所指之下,需要技巧和智慧,更需要勇气和恒心。

《天子脚下》读后感(二):笔记

这本书写的有点乱,说下了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恭亲王,还有跟他们混的胡雪岩徐润等人。不过论证几个和正史不一样的史实。关于胡雪岩的发家史,还有他的资产。胡雪岩的发家主要是靠左宗棠,他的钱很多都是靠左宗棠赚回来。其实就是左大人一个政治工具和敛财工具。左大人一倒台了,胡雪岩就跟着破产了。当然这都是李鸿章一手策划的。原来清朝也出现过地产泡沫,又是美国人引起的。一次地产泡沫爆破直接导致胡雪岩徐润,直接富商这届破产了。最跌眼镜了是,虎门硝烟之后。大清的国民居然疯狂种罂粟,而且得到清政府的承认,甚至连林则徐也赞同罂粟合法化。原因就是因为通过国产鸦片把进口鸦片挤掉,减少白银流失充实国库。虽说是一个办法,可是中国的农民中罂粟太疯狂了,没有谁愿意种粮食。导致丁戊奇荒的粮食缺口巨大。还有说了下天津的发展史。话说清政府在面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虽然死了很多人。却可以维持地区稳定,清政府对于“防流”可谓煞费苦心啊。原来弄搞赈灾的赈灾目的是为了防止流民。不得不说清政府的维稳工作实在是一绝,出来这么打乱子,近乎虚设的赈灾,竟然没有出来反抗。。。一无所有人的人最可怕,但是只要给他们一点东西。无论多少,只要给了,他们就会去捍卫。要他们有something to lose 那么局势就稳定了。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封建社会,被奴隶的人们总是想保住自己想拥有的。

《天子脚下》读后感(三):凌乱的历史

买下这本书是一次偶然,然而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这本书物超所值。

雪珥先生常年旅居国外,能接触到更多我们接触不到的历史资料,并且把这些资料大量运用写入书中,这些资料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历史。

而看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原本一个个固定的人物形象开始松动,晚清第一人的曾国藩,权倾晚清的李鸿章,牝鸡司晨的慈禧,忠贞老臣的翁同稣‘’‘’‘’‘

这些并不是超凡入圣的圣人,也不是大奸大恶的恶人,他们有着他们的抱负,有着他们的打算,有着他们的雄心,也有着他们的局限。他们并不想让大清在他们手中终结,然而他们做的却在推动大清的灭亡,就像红楼中王熙凤,一面在维护着贾府,另一方面,又在拆贾府的墙角。他们都是能人,他们是幸运的,有这样的机遇能展示自己的抱负,但是又是不幸,大清必然灭亡,贾府也必然崩溃。

资料的丰富和角度的选择是本书的亮点,但是这本书也有着致命的不足,缺乏对大局的把握,太过于侧重从细枝末角来挖掘,是的,这样能进入崭新的视野,但是作者过于重视·细节,而忽略了对整体的把握,通篇看来,这本显得过于凌乱。

从章节回目来看;

开篇 天朝的渡口

1 帝国的盲肠

2 首都2.0版

3 救治大荒灾

4 越轨挤奶

5 资本的节操

6 “床下”潜水

7 太后转轨

8 直隶总督讲圣训

单独从单章看,都能独立成篇,合到一起看,不是一般的凌乱,不仅仅历史天然的脉络时间被弄得四分五裂,而且地域上差异也错乱无章,本以直隶为切入点,放射全国,但是更多的给人的感觉是就事论事,讲述让位于故事。或许,这和本书在报刊上连载有着一定的关系。

总之,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如果作者能在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历史,理清条理,那么能更上一层楼。

《天子脚下》读后感(四):经改为什么会失败

雪珥的历史写作有独特的魅力,因为他当过公务员,深知管理的艰难与困境,以后经商、出国,视野进一步拓展,故能从解决方案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纠缠在无聊的价值之争上。

本书聚焦于洋务运动,这是清王朝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主动进行的自我变革,经30多年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工业产值超过了日本,科技也有长足进步,甚至在人类发明战斗型潜艇的第二年,清军自己的潜艇已成功下水试航。但遗憾的是,这一切始终没能有效地转化成战斗力,甲午一战,前功尽失。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次自我变革始终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肯在制度改造上攻坚,结果是官商勾结,资本没落实到实业上,贫富差距增大,社会进一步解体。表面看,集中起来的资源似乎更强大,但事实上,由于没能理清权力的关系,结果在修铁路等关键举措上,一误再误,连慈禧太后都无可奈何。事实证明,用丧失公平聚敛起来的实力,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率,增加了浪费,腐败了机制。

单方面的经改无法突围,在僵化的政治天花板下,洋务运动终于没能改变清王朝的命运,更可怕的是,遭遇挫折的人们并没去深入反省两者的关系,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反而放弃了洋务运动所形成的脚踏实地、老成谋国的工作作风,开始寄望于制度超车。结果是经改暂缓,政改优先,在制度的呼啸中,政权走向解体。

洋务运动为后人留下了太深刻的教训,它并不缺乏勇气与眼界,但妥协式、功利主义的思维最终左右支绌,经济的每一次进步,都进一步加大了它与政治间的缝隙,都增大了失败的风险,可除了裱糊之外,根除这个风险的力量却不在经济手中,明知危险,却无可奈何,遂令一代人的努力,终成泡影。

本书中间部分相对精彩,尤其是对胡雪岩失败的分析,紧凑而有卓见,其他部分则是专栏文章拼合而成,有时浅尝辄止。

《天子脚下》读后感(五):《天子脚下》敢问路在何方?

记得老版的西游记主题歌中有这样一段唱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可是在那古老的东方,在那个1860年到1890年的晚清年代,我们是否又曾经探讨过这样的话题呢?敢为改革之路在何方?路是否真的在脚下呢?

今日的人们看待那个曾经的岁月,尽管那些过去的早已经逝去并永久地成为了历史而篆刻在相关的历书之上。不过我们依然会怀着某些执着,不懈地孜孜不倦地回味和追索着曾经的那段沧桑历史---晚清“改革开放”三十年。而在《天子脚下》这本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一番历史重温。

题为《天子脚下》,字面意思理解只是地点的场所,实则是故事发生的所在地。天子的脚下自然是政治的核心所在,而在核心所在会发生的一切自然会汇集了一个国家的方向和动态。漫画卡通般的清朝人物画像封面忍俊不禁地带领着书外的读者步入那个过去的岁月。正如此书的副标题所强调的,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着1860—1890年晚清“改革开放”三十年而展。里面的内容涉及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内忧外患,历史人物,社会问题,政治难题等等话题。尽管这些历史我们也许早已熟知并了解,但是作者通过自我的归纳总结,在谈笑调侃的风趣文笔下一一详细地表现出了另类的触觉。与此同时,有别于其他的晚清题材书作,这里的很多内容都集中在了相关的那个年代的“改革开放“的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书中同样也摘录了某些那个年代的真实记载,虽是古文却并不难理解。相反地却更是让人身临其境般地感悟在那个年代。天子的脚下注定发生着众多的事情,此类的事情完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为值得一道的是,本书的作者非常巧妙地通过很多最熟悉不过的形象比喻来讲解着这段其实更是历史上波涛汹涌的事件详情。透过这些事件的回顾,我们看到的更是一个举步维艰的改革。尽管名为改革,但是通过一本原本早已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而推展的举措却是成为了一个最为尴尬的改革。正可谓有这个心,没这个力;正所谓有想改革的企图,却实革不了的荒唐事。本意是好的,结局是惨的。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后台,错误的背景,错误的决策者,一切的一切注定了这场晚清时代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我们或许可以在这场改革中看到某些的成就和进步,但是更多的则是失败与无奈。天子脚下的这场原雄心壮志的改革就此破灭于此而已。

通篇的阅读,让我有着一种怅然和失落。但是,也正是这部《天子脚下》一书,却以其特有的形式深刻地向我展开了一段天子脚下所发生的改革事宜。详实的内容,不拘小节的构思,生动活泼的历史画面带领着我重新一睹这段过去的岁月。身处天子脚下,却道敢问路在何方?了然如胸地解读过去的同时,更是沉浸于那一个失败的“改革开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