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空的花读后感1000字

半空的花读后感1000字

《半空的花》是一本由姚巍 / MINT著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135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1-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空的花》读后感(一):一个飘渺又真实的 故事

在宁静的夜晚 看了这部绘本 内心有些飘飘然 听了书后的CD 好像身体也飘了起来

我喜欢这样温柔有趣的故事 书名很美 恰如这美丽的故事 我想MINT也是如此的美

结局 似有似无 这就是传说中的留白吧

我没看过多少绘本 但这部 或许在现实繁杂忙碌的生活中 还是想细细再看一遍

带我寻找 飘渺的 半空的花

《半空的花》读后感(二):任意的姿态

有如广告语里所说——

两个来自异国的少女,一个蓝眼睛的法国少年,携手三人行

一曲法兰西小情歌,一幅异域风情画,一首在心中开花的诗

那些只有你知道的小事情,那些只有你能体会的小情怀

Fleurs en suspens

优雅漫步,幸福开花

就像花儿一样 用着各自的姿态任意的活下去 状态是自由的 心境是舒适的 当然是因为最近的广州都一直是潮湿无比的 上帝啊你能理解一下我们需要阳光普照的心么!!!

《半空的花》读后感(三):Fleurs en suspend(一些絮絮叨叨)

《半空的花 》是我在13年书城活动时带回家的。印象里那天MINT一头金发,在画完签绘后会拿出一枚方形的印章盖在右下角。

铁线莲。

想做一朵快乐的铁线莲。

雨。

书里有一段梅雨季节的描绘。夏天前的剑桥也时常爱下雨,也许是头顶同一片乌云吧。雨歇后停留在叶片上的雨滴那幕镜头自然而舒适。

浪漫症候群。

那时的不太能懂为什么樱会感觉空空的,为什么会无所事事,为什么好像除了睡觉喝酒就没什么事可以提起兴趣。“难道旋转木马的时速变了吗,不再是浪漫的速度了。”樱说这些话的时候好想抱抱她啊!

钟声。

钟声响起的时候,总有那么几秒思绪只在外面的。好像整个人和钟声一起漂浮在半空中。

成长速度。

我是一个很温吞的人。海鸭总是说我干什么都不紧不慢的。学一样新技能我也好像比别人慢几拍。那就按照自己的成长速度来好了,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的目标就行。这样想想不那么难受了。

《半空的花》读后感(四):一如曾经的温暖

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在我还是那个单纯活泼的孩子,时刻恣意的享受着属于我的那些小温暖。没有《小王子》没有《天方夜谭》,没有补习班……一把石子,一个电视遥控便是一天的玩物。

一度,我以为我是最幸福的;

一度,我以为这便是一辈子的生活;

一度,我错觉爸爸口中的仙女已经来到了我的床边;

一度,我总是能记得地上的瓷砖哪一块能敲出空旷的声音;

然后—不可预制的—突然间—石子从手中滑落了;一辈子变成了过去;仙女回到了天堂;那块瓷砖也被慢慢遗忘,只是路过的时候,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会一次又一次的袭来……

15岁,我离开了那块瓷砖。心想,这次一定不能再遇到那么寂寞的装饰物了;

一天一天的在学校里漫无目的的挣扎。而后,遇到了它;一幢全木的阅览室。不再挣扎,却是慢慢欢喜上了。不是高兴;更不是悲伤,孤单。总之像是心里面小火苗又一次开始了旅程……

8月份就要19岁了,最后一次以“一”开始的日子。一直想不清楚,为什么小时候爸爸没有让我看《小王子》,《天方夜谭》;于是特意给爸爸打了个电话。言简意赅,却是一针见血的回答:因为那个时候我没有把握你能看懂。——哦,我懂了……

我想,20岁以前,应该把它们带回家……

我今年19岁,在武汉,遇见了《半空的花》。翻开扉页,便明白了,那个小小的温暖—就住在里面……

《半空的花》读后感(五):巴黎的广播剧

巴黎的广播剧《半空的花》

最早是在书店里看到的这本书,翻了翻,感觉书做得挺漂亮,插图也不错,于是就记了下来,直到这几天才买来看看。

书是成人绘本,铜版纸精装,一看就是女孩子画出来的,画的地方是巴黎,不过看过一遍以后却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漂亮好看。

总感觉对于绘本来说,一个是画得要美,还有整本书的设计应该很漂亮,这两点《半空的花》做得都不错,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那就是应该在情节上有点侧重,靠插图来表现情节,本来就比较困难,一个小故事用文字来叙述也许只要一两千字,可是要用图画来表现,那就是一本书的容量了。对于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来说,可以有很多种风格,但是如果在情节上没有太多的起伏和变化,我总觉得这样的故事不太适合画成绘本。

《半空的花》中的故事是两个东方的女孩在巴黎相遇了,她们租的公寓是隔壁,一个叫樱,一个叫牡丹,樱应该是日本人,活泼开朗,牡丹肯定是中国女孩,也就是作者的化身,内敛而含蓄。她们遇到了一个巴黎的男孩叫雅利安,于是有了一点小故事,很朦胧的那种。

不过最让我喜欢的却是在故事结束以后的那部分,作者叫做手绘小玩意儿,里面有故事发生地骑士街地图,原来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地图是真实的,后面介绍的就都是真实的骑士街了,里面有作者遇到的几件尴尬小事,挺有趣的,感觉如果就此画一本写实版的巴黎日记也不错。还介绍了跳蚤市场,街头音乐,还有制作沙拉的手册以及很多很多关于这本书,关于作者的真实故事,不过最让人感觉到意外的却是最后附赠的一个光盘,光盘里面竟然有几首专门为为这本书制作的音乐,里面还带有一段生活音频,好像当年久违了的广播剧中的独白,跟着作者的独白,打开门走在了巴黎的骑士街的路上,走过骑士街17号,走过我的石头,还有圣心教堂。

于是打开谷歌地图,找到了圣心教堂,也找到了牡丹喂猫的那个公园,不过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骑士街17号,甚至使用谷歌的街道功能,“走遍”了地图中圣心教堂的东南部,却没有发现这座建筑,看到的街道都非常窄,房屋都临街,没有一户和17号一样带有院墙,不知道是作者画的地图有误,还是我没找准位置。在街道中漫步,感受着巴黎的感觉,哪里的确都是坡路,尤其是圣心教堂和圣心公园,简直就是在一座小小的高地上,四周都是步行的台阶。街道、公园、房子都很美很美。感谢作者的介绍。遗憾的就是没有找到17号,也就没能够在街道中跟着作者的脚步,听着作者的介绍,去一起到巴黎走一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