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行车的回归》读后感锦集

《自行车的回归》读后感锦集

《自行车的回归》是一本由[法]弗雷德里克· 赫兰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60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行车的回归》读后感(一):摇摆在学术和通俗之间,管它呢,看完确实长见识了

整体来说,是一本值得读的自行车简史,长了不少见识 讲的是欧洲的实用自行车发展历程(主要是法国,荷兰,德国),作为在荷兰生活过一年的骑行党,有些点确实感同身受(例如吐槽荷兰骑行者的最大困难之一日四面八方吹来的风……) 因为是放在交通体系内讲自行车,所以书里还包括了一点点其他交通工具的历史,例如马车、汽车、有轨电车,甚至校车等等 这些附带的讲述看似跑题,其实让人从别的角度去理解自行车的交通朋友(或者对手)们,会发现有些东西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例如,作者讲到,火车上允许运送自行车是有很大隐患的,不仅占用乘客空间而且假如存放不当,还会伤害乘客,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国家提倡非高峰期才允许自行车坐火车或者火车站周边建设自行车租赁点的原因,因此火车运送自行车并不是判断火车运营人性化与否的标准 例如校车,校车在法国出现是因为取消了临近的小班级(人数太少,让他们去远处上学),补偿方式就是校车接送,但作者也提到,过多的校车反而给本来就饱和的交通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 书中有过多的引述,仿佛一篇文献综述,但是有不少故事,挺有趣味,有些数据也稍微让我耳目一新,例如提到如果骑行者时速20公里,停下再重新起步的体力消耗相当于骑行了80米,例如上坡体能消耗是平地的50倍 作者把自行车当作与其他出行方式的竞争者时,提到经济萧条时,廉价而易打理的自行车会成为大众的选择(历史上确实如此,尤其是自行车vs小汽车) 而我觉得现在可能有个有趣的现象,经济转好时,尤其城市化蒸蒸日上时,伴随着反城市化的休闲游带动了步行和骑车,徒步和骑行成为中产阶级的休闲方式 不过按照书中的意思,骑行者数目的增减,更多是骑实用自行车的人数增减,运动型骑手和休闲型骑手,事实上没有剧增或锐减的情况 毕竟20世纪初开始,环法就一直被骑手们津津乐道,这样的背景下,运动型休闲型骑行者就有了一定的主心骨……骑着玩儿骑着自我挑战嘛,只是没骑去通勤就是了 所以本书的法国作者也心情复杂地提到,环法一直那么有名,法国的实用自行车使用状况却并不如其他欧洲国家(或者说是垫底) 这样来看,也许实用自行车跟运动休闲自行车还是有着明显的界限的,只不过运动型休闲型骑手们还是值得读一读这本书,很多关于自行车通用的东西,是不管用它来通勤还是运动,都适用的 书中有些翻译细节很有意思,除了那堆口号的翻译特别押韵外,还有什么"十次车祸九次快"这种俗语……至少可见翻译者的用心

《自行车的回归》读后感(二):交通工具与城市治理,乃至人们的美好生活

20210324 2018年被翻译进入的一本书,没有太多的序言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内共享单车的兴起以至于去引入一本偏向论文性质的小书。看推荐腰封销售方还是想和共享单车热潮挂钩的。 我自己是很少阅读法国作家写的书,加上作者本人是学者类型,所以还看不太出来文笔的差异。但以法国为中心,德国为参照的视角还是给阅读带来了额外的体验。(因为原来作者偏中国或者美国视角) 谈论到书本身,感觉还是一个偏向论文和科研或者说是政府智库报告类型的,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惊艳例如对2050年的展望不是很透彻,但从自行车发明,各国政策和交通治理这三个视角来看待自行车,还是让我自己受益匪浅: 1)自行车的发明本身,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与汽车几乎同时代的发展让自行车通过自身的优点差异化的生存了下来,也因为使用对象的立场和社会表层现象让自行车蒙受带来安全隐患的不白之冤。 2)政府政策,每个产业还是要找到自身发展的土壤和逻辑,以及产业生态的重要性。 3)汽车是在美国兴起的,最早的交通管理模型也是从美国兴起的。城市公路的建设理念:灌溉式,公路通过市中心,环形+辐射形,网状结构。欧洲的限速原来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 4)出行方式,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规划思路,人文生活。站着城市治理者的角度来看待发明和产业,很有乐趣。 作者讨论的内容: 1)自行车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出行占比为什么不同 2)回顾历史,自行车的发展都经历了哪些演变 3)自行车和城市关系的演变,讨论欧洲城市交通变化 观点: 1)出行占比与文化(拉丁文化)、地形、气候不是必然关系,因为可以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例 2)自行车的历史与当时所处年代、社会阶层和生活方式都息息相关,例如早期自行车是中产阶级的出行工具后来演变成工人阶级的出行工具 3)自行车的演变,受到城市交通政策的影响,与其他交通工具有着竞合关系 3)城市和国家在特定时刻做出的一些决策如文化标识等对自行车起到了正反馈的作用 一、19世纪的三次浪潮 1818-1820,德莱斯自行车,木制无链条车诞生 1865-1880,早期两轮车和大前轮车 1885,安全自行车 1815.4,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 1816年,无夏之年,粮食减产,欧洲人杀死大量牲畜如马匹,导致代步工具匮乏 1817,卡尔 德莱斯推出Laufaschine,两轮的车,靠脚蹬地前进 1818.4.7,卢森堡公园展出,3000观众,少数人有兴趣 1865,法国皮埃尔 米肖创办公司,米肖自行车 1867年,巴黎世博会吸引1000w人 P24-25,自行车演变的主要技术革新 1891年,现代自行车的诞生年,代表事件是米其林兄弟设计了易于拆装的外胎。 早期的推广:1)出行;2)比赛;3)文化价值(荷兰、意大利)4)妇女解放 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发展 1890年以后,自行车转入大规模工业生产,成本下降,保有量急剧增加。20世纪30年代前后,自行车被认为是自由,独立,大众化的意义,但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接过了象征自由,现代的火炬(1886年汽车在曼海姆诞生),1923年巴黎第一组红绿灯部署。 汽车发展以后,因为是富人先拥有,速度不断提升,开始挤压自行车的空间。有轨电车的空间也被汽车挤压了。独立的自行车道也开始规划,荷兰是实践的最好的国家 三,黄金三十年 二战后是城市交通机动化的黄金三十年,也是自行车没落的三十年。 随着发动机的发展,动力+自行车的结合=助力车在新的营销策略下成为新的市场空间。厂商的营销策略变成,助力车用于出行,自行车是运动休闲和体育比赛。 法国的政策宽松,对助力电动车在重量,排量,限速,年龄约束,带头盔等方面一开始的政策都比较宽松,都是从受到教训以后才开始修改。法国对助力车宽松的政策让法国的自行车快速衰落。 在美国的影响下,法国的策略也走向汽车化,但是公路条件和美国差别较大,1971年相关部门研究后给出建议:1)城市中心修建地下和垂直停车场,2)修建高速公路网络和快速干线,以及环城线,3)城市密集的轴线地带公交,郊区是地上公交,中心用地铁,4)老城区核心圈设置步行区。 法国步行街的速度慢于其它国家,1971年鲁昂时钟街是第一条。法国管理时没有考虑自行车的地位,因此随着汽车的发展,挤压了道路投资,也给自行车设置了各种障碍,单行道,红绿灯,安全问题限制了自行车的发展。 四,20世纪70年代,反弹回归 从60年代开始,反消费主义浪潮下废除汽车交通的想法开始萌芽,70年代初,公众开始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资源是有限的,1973-1974的能源危机让油价暴涨,现实的角度促使人们寻找汽车的替代方案。 1968年,荷兰的城市庭院试点非常成功,也在各个地方进行了复制,代表了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人们开始意识到交通和生活社区的关系。 德国的建设部独立于交通部有自主权,法国建设部被交通部合并,交通更为强势为汽车服务。荷兰和德国推广城市庭院的一个文化原因是人们把房屋到街道之间的区域看成自家小院。 自行车在交通上也有一些新的创新机制,轴线提供自行车道,中心城区统一限速,反向自行车道,允许自行车使用公交车道等等 五,八九十年代,开始迎回单车 欧洲不同国家的情况不同,政策也不同,因此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迎来了自行车的复苏,而法国,英国和西班牙却继续衰落。 德国启动交通流量节制,限速30公里/小时,减少过境车辆是比较有效的缓解交通的方法,进入了良性循环。 意大利推出了交通限制区域,按照居住地和车辆种类限行。 法国比德国晚了三十三年推广限速30公里/小时,最开始的轻轨试点是斯特拉斯堡,法国的首个自行车城市。 英国是撒切尔夫人坚定发展汽车工业化战略,自行车衰败明显。 六,2000年的华丽回归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行车在北欧率先回归,荷兰是西欧的典范,有专门的城际间的自行车车道,还有专门的建设,维护,运行和质量评估标准。 英国 法国都采取市政提供自行车的方式来鼓励自行车的使用,但此种方式虽然增加了自行车使用,但是从经济上并不成立,需要政府有较大的补助和投入。2005年里昂就有第一批共享单车V单车进行试点。 自行车的复苏也遇到汽车和行人的阻力,不是完全的一帆风顺。 环保,健康和经济(对骑车上班的人减税)的各种潜移默化牵引和经济手段调节是鼓励自行车的各种方法。从城市规划投资来说,自行车整体上的投资是较少的 七,自行车城市的讨论 法国发展自行车三阶段:1)道路连接成网络,解决安全性问题,按照不同的障碍等级解决问题,2)自行车生态系统,包括维护,停放,宣传,融入交通系统,3)降低交通整体速度,提供舒适环境。 自行车的防盗也是一个使用的关键点,被盗有很多原因例如只是顺手使用。 自行车的形象宣传也需要公众人物的带头牵引。 环保交通系统包含各种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共生,例如火车站旁边的自行车停放点,租用自行车,共享自行车,停自行车的车厢等等 斯特拉斯堡的成功经验在于针对每个不同的群体都给出了引导措施,包括对青年儿童的培养训练等等 八,展望未来 2050 目前虽然各国因为环保和能源问题在鼓励自行车的使用,但是城郊和中型城市还没有起色,官方认为自行车是缓解未来城市交通压力以及能源危机的一个好的出行解决方案。 将会有新的社会价值观和发展,未来的交通会以自行车为主进行,所以需要持续打造自行车生态系统。 总结,自行车不仅是出行方式,还是交通政策,财政收支,生活和和谐共生的艺术。

《自行车的回归》读后感(三):自行车走过的路

作为一名有十年“驾龄”的骑行族,就《自行车的回归》这本书对骑自行车这件事吧,确实没什么帮助,毕竟,这是一本,历史书,作为科普读物还是挺有意思的。

《自行车的回归》的作者弗雷德里克·赫兰是位经济学家、城市规划学家,法国人,所以书里的自行车多半是“法国车”,而自行车走过的路,也大半是“欧洲路”,那么小小的自行车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一、1817年,自行车怎么就诞生了?

自行车的诞生,和一场火山喷发有关。

181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灰霾遮天蔽日,数月不见太阳,导致次年粮食歉收,到处饥荒,这一年也被称作“无夏之年”。

没有粮食怎么办?宰马。马是干什么用的?代步工具。马都被吃了,出门怎么办?

于是,1817年,德国的卡尔·德莱斯创造了一个“Laufmaschine”的车,这个车一前一后两个轮子,中间有个小座位,坐在上面两脚蹬地,车就往前进,这就是自行车的“雏形”。

虽然这个德莱斯自行车能跑起来,速度也“远比驿车快得多”,但它并没有流行起来,只在很小圈子里兴起了一点点的风浪。至于为什么没有流行,书里没有讲,我猜吧,可能是这个时期的自行车还不太实用。

1861年,自行车有了踏板,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大出风头,于是,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改进自行车的行列,到1891年,米其林兄弟给自行车设计了外胎,自此,现代自行车诞生。

二、1890年,自行车怎么就顶流了?

自行车大流行的一大原因,是竞争对手的毛病太多。

马这种代步工具,贵,养马呢,更贵,事儿还挺多,要吃要喝要住还得管拉屎撒尿。自行车呢,便宜,省事,干净,还没脾气。

再者,1893年欧洲中部组织了一次自行车赛,完全沿用之前赛马的路线,结果,“自行车平均速度是马匹的2.3倍”,且无伤亡,这一战,自行车又是完胜。

于是,越来越多人入手了更加物美价廉的自行车,连妇女为了方便骑车都改变了着装,自行车不仅掀起时装浪潮,“还把女性从深居简出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1890年后,自行车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骑车的人越来越多,1896年,法国提出自行车“应该使用车行道”。

1930年代前后,自行车就是独立、自由、大众化的象征。

三、1940年,自行车怎么就衰落了?

二战后,自行车最大的对手来了——交通机动化。

汽车来了。20世纪初,汽车逐渐代替自行车成为“时代进步的新标志”。汽车跑得更远,坐着更舒适,获得了一大批位高权重的支持者,为了适应汽车,这些支持者大力倡导了城市道路网络的改建,却没有考虑自行车。1930年代,出现“绿灯浪潮”,干道一路绿灯,保障汽车的速度却使得自行车不得不频繁停下。

原来骑自行车的人,转向了小汽车。

助力自行车来了。也就是自行车的机动化,更省力更轻松,虽然危险性增大了不少,但没有遏制其发展的势头。于是,1960年后,(普通)自行车不再是日常出行工具,归入运动休闲范畴。

另外新的出行代步工具,地铁网络也铺展开来,速度快、价格低、更舒适也更安全。

四、1970年,自行车怎么就回归了?

汽车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环境越来越嘈杂,道路越来越不安全,导致更多的人选择汽车出行,陷入恶性循环。

1974年能源危机,人们又开始寻找替代汽车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重新登场,骑行运动在北欧拉开序幕,1977年世界自行车日,骑行者游行要求停止修建停车场,呼吁发展公共交通,修建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道路,市区内限速20千米/时。

1970年代末,欧洲各国搞起“自行车城市”,1976年荷兰正式鼓励修建城市庭院,试行30千米/时区并证明可行。自荷兰之后,德国也搞起了节制汽车交通,增建自行车专用道。

自行车道设计进入城市规划考虑范畴。2007年,巴黎“自由骑”共享单车问世。共享单车的经济便捷,逐渐成为人们的出行习惯。

作者弗雷德里克·赫兰在书里提到骑自行车的良性循环:“骑行人数越多,安全性就越高;有了安全保障,人们就备受鼓舞,于是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跨上自行车。”

五、2050年,自行车怎么就上天了?

在《自行车的回归》的最后,作者弗雷德里克提到一种高空自行车道,直接把车道建到天上去,这种“天空自行车”想想实在是很酷,当然,成本也是巨大的。

未来的城市或许会是个“慢节奏城市”,由步行、自行车、公交等形成的一套环保出行系统,自行车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也是平衡交通和生活的艺术,用作者的话说,“自行车是一个社会的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