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诗经》的读后感大全

《小诗经》的读后感大全

《小诗经》是一本由阿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诗经》读后感(一):读了阿袁的《小诗经》,才知道“青椒”是什么意思

读了阿袁的《小诗经》,才知道“青椒”是什么意思。

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简称,通常指初入职场、年龄小于35岁、中初级职称的一类人群。

在大多数人眼中,青椒们有着令人羡慕的美好前程,而其实,他们也同样饱受着评定职称、续约、升职的困扰,《小诗经》主人公季尧正是其中一员。

古典文学博士季尧是某高校中文系教师。某日,日本留学生香奈喜走错教室,正巧听到季尧在讲《红楼梦》。

《红楼梦》?这可是香奈喜最爱的中国小说,于是,香奈喜毫不犹豫地翘课留在了这个教室,并身不由己爱上了季尧。

这是个很有些阳春白雪的故事,年近三十和年逾三十的两位主人公都没有恋爱经历,他们几乎同时对对方产生好感,而且两人志趣非常相投,可以说这两人在一起无论是恋爱还是结婚,都完美到了极致。

《小诗经》原题《纵我不往》,首发于《当代》杂志2022年第3期,抛开季尧和香奈喜这只主旋律,这部作品的内容更多围绕高校“青椒”们展开。

季尧和大多数应聘到高校当教师的毕业生一样,最初和学校签定的都是“非升即走”合约。也就是说,如果合约到期时,没能从讲师升级为副教授,校方就会请你另谋高就。

说是另谋高就,其实就是人家不续约了,你得重新找工作。原本季尧在一起争取副高的三个博士中是最有优势的,可惜季尧多少有点理想主义,最后只能“另谋高就”。

看到这里很有些戚戚然,本来还期待孩子能继续读书留校,现在看来,这没准是最艰难的就业选择。天真的想法被打击得支离破碎,凭本事吃饭?似乎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季尧之所以落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途放弃读书会。季尧主理的露台读书会一开始不过是师生几个闲聊天,后来慢慢发展成读书会,在校中文系小有名气。

露台读书会的成员比较固定,季尧和同学们都很享受互相交流的快乐。于是,系主任老尚有意把季尧的读书会活动搞得大一点,不仅单僻出一个房间支持读书会,还期待着借季尧的读书会践行校长的“情怀教育”。

只可惜,季尧认为老尚严重扭曲了露台读书会的宗旨,把一个轻松闲聊的读书会折腾得“面目全非”,成了一种负担。

就在老尚安排好校长来参加读书会之际,季尧决定暂停读书会。这下可好,系主任骑虎难下,不得不找人顶上,与此同时,季尧的“很性情很性情”在老尚这里算是彻底坐实了。

这其实也算是间接得罪了系主任,不然季尧在职称评定上至少还能多得一票。

读《小诗经》,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阿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不过阿袁的“画梅花”叙事风格让我一时难以融入。

画梅花,旁逸斜出,这还是我在作品中学到的。作者在故事讲述中会习惯性的由一个话题聊到另一个话题,比如老尚在礼力劝季尧坚持做读书会时,季尧盯着老尚的脸走神了,这一走神就走了两页纸,回过神来的时候,“春风化雨”教学奖已经失之交臂。

这种讲述方式其实之前也接触过,不过这么大规模的“画梅花”还是第一次,个人感觉有些容易跳戏。

故事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陶渊明式的结尾,让人生出无限向往。季尧的选择无疑是很多人的理想,但是真能做到季尧那般超脱世外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会留在校园里拼情商、拼人脉。

《小诗经》呈现出了大学校园的世俗姿态,有丑闻、有内讧、有朋友间的嫉妒算计、也有同事间的明争暗斗,当然也有如季尧般的清风明月。

《小诗经》读后感(二):走进高校,了解大学师生的真实生活

这是一部写大学校园和大学教师的故事,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其中自然也会有各种利益之争,由此滋生出校园生活的恩恩怨怨、世态炎凉,与这部小说《小诗经》的名字似乎完全不匹配,但是,小说的开篇却又实实在在地从古诗文开始。

《小诗经》的作者阿袁是南昌大学中文系教师,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郑袖的梨园》《子在川上》《苏黎红小姐》《绫罗》《米红》《梨园记》,长篇小说《鱼肠剑》《师母》《打金枝》《上邪》,散文集《如果爱,如果不爱》,也算是高产作者了。

大学老师写大学校园生活,自然有看点。

我们都觉得大学老师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工作比较稳定,工作时间也少,一周才几节课,每年还能享受寒假、暑假,待遇也不错,社会地位也高,受人尊重。同时,高校老师接触的人际圈子素质较高,学术氛围较浓厚。所以,多数人都会认为在大学工作是很不错的,事实是这样吗?

其实,在大学工作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大学老师通常都是要上几个班的课,有些还是不同年级的。这相当于高中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很是辛苦。除了上课,一些专业的老师还必须完成学校交给的科研任务,这花费的时间更长,学校的要求很高,压力是非常大的。

所以大部分的教学老师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还有就是,大学老师之间也是互相竞争的,职位、职称,都会左右大学老师的收入来源,每一个行业都有人们不知道的辛苦,只是外人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

《小诗经》从日本留学生香奈喜走错了教室开始,结识了青年教师季尧。季尧正在讲《红楼梦》,而香奈喜最喜欢的也是这部小说,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最爱,这或许该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吧。

香奈喜爱上了季尧,季尧也喜欢香奈喜,一来二去两个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情侣。所以季尧会逼着香奈喜背古诗文,恋爱期间背,做家务时背,最终硬把香奈喜培养成了一个懂中国古诗词的外国留学生,这就是作者把这部小说起名为《小诗经》的原因吧。

这部小说从香奈喜与季尧的恋爱开始,一直写到他们步入婚姻殿堂,当然,这期间的故事有很多,有同学与老师间的,有老师之间的,也有老师与校领导之间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我的阅读变得轻松愉悦。

季尧与香奈喜年龄相仿,且都没有谈过恋爱,两个人又互有好感,可谓天生一对。如果故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就变成了青春爱情故事。

作者后半段写的却是季尧的困惑,他与学校签的合同是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获得升迁,按理说,季尧在学校各方面都很出众,很可惜,季尧太理想化了,不谙人情世故,结果自然只能另谋高就。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小说,更像是校园内尔虞我诈的职场之争。身为大学老师的阿袁,让风雅与俗趣、校园智斗与亲爱精诚统统缠绕在一起,这部小说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又是校园偶像剧,又是职场奋斗史,以诗为媒,以真挚为荣,讲述的是有能力的人即便不会走关系,不会巴结领导,一定会获得成功的故事。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读了博士,然后留在高校任老师是最明智的选择,读了这部小说之后,恐怕会颠覆你的认知,凭本事吃饭?似乎想得太简单了。特别是青年老师,同样饱受着评定职称、续约、升职的困扰,如果不会变通,总是以为凭实力说话,混在小说中的高校内恐怕“一辈子吃不上四个菜”。

大学校园里的世态炎凉,让坚守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季尧倍感无奈,不论是附庸风雅的杜校长,还是庸俗钻营的尚主任,亦或是奇形怪状的教师和形形色色的学生,不论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还是日常的行政管理,特别是描写大学中常见的丑闻、内讧,现实生活中夫妻间的角色失衡、朋友间的嫉妒算计以及同事间的明争暗斗,在这部小说中都会涉猎到,让我们看到的是表面很光鲜亮丽的职业,其实充斥着很多阴暗面。

季尧是这种畸形的高校生态的“异类”,他超凡脱俗,也就注定前景黯淡,好在他心态好,及时止损,最终成为优秀的自己。作者想借助季尧表达自己的愤慨和期冀。

现实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人,当你努力地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时,他开始兴风作浪,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你的平台,谋取他的利益,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很可能是把之前打下的好基础,完全葬送了。

季尧组织的活动,被学校的尚主任盯上了,尚主任看到季尧组织的读书会非常有特色,他想利用读书会去取悦校长,结果被季尧拒绝了。这样不仅得罪了尚主任,更得罪了校长,所以季尧评职称没有通过。

故事最后,季尧选择辞去大学老师职务,有点像那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去走走”的老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呢?多数人都会饮泣吞声继续留在校园里打拼。

《小诗经》中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有个人的阳春白雪。总之,做好自己就是有希望的,未来可期。

《小诗经》读后感(三):走进高校校园故事,看象牙塔内的龌龊和坚持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偶尔看到一些关于高校的负面事件,学术不端、权色交易、权力压榨等等,让我们对于学校之中工作的教授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也感受到了在高校教学的教师们所承受的生存压力。 而大学校园的“青椒们”的生活往往也是距离我们现实更为遥远的,我们也寄希望于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能够对于他们有些许认知,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

所以现在有了这样一本描写校园教师生活的作品,带我们走进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神秘之地——高校校园。 这部作品就是南昌大学中文系教师阿袁的小说《小诗经》。阿袁的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而作为高校教师,当然对于高校教师生活有着更多了解,写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必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读着阿袁的这一本《小诗经》,往往不经意之间就会让我想到钱钟书,不仅仅这本就涉及钱钟书的《管锥篇》,更重要的是作者以一种辛辣讽刺的笔调来叙述着所谓“高知”人士的故事,和钱钟书的《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小说是以日本留学生香奈喜和中文系青年教师季尧为主线串起来的故事。作为日本留学生,香奈喜和她的朋友们对于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也就在不断探索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她们在拍话剧《薛宝钗的扇子》的过程中,邀请季尧也参与其中,给戏剧中中国古典文化以指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举办了独属于自己的“露台”读书会。 随着话剧和读书会的成功,季尧也得到了系领导尚主任的关注,寄希望于通过这些活动能够给系领导带来更多的收获,因此也就有了国际交流系对于季尧的邀请,也就有了“读书会”请校长参加各种设计。

而在作者对于这些细节的描写之中,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度专营的高校领导者形象,他的丑恶嘴脸被作者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甚至看到他的行为都另人作呕。 当然,我们的主人公季尧并不愿意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如此无聊的事情之上,他选择了拒绝国际交流系的邀请,他甚至放弃了自己举办的已经变味的读书会。

这样一位不能与领导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迎合系主任想法的高校老师,必然也无法在这个学校之中待下去,因为他签的是六年“不升即走”的合同,而六年结束之后依然还是讲师的季尧只能选择离开。 那么季尧的结局又会如何呢?这样一本讽刺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现状的作品,让我们读者看到他们直面自己内心生存的困境,也让我们看到高校之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权力斗争”。

当然本小说作者依然给读者们提供了希望,给季尧以相应的出路,让我们对于高校不至于太过失望。 在这本小说中还涉及到了季尧的爱情。高校老师的爱情观也一定极具吸引力,也一定能够把我们读者牢牢的吸引到书本之上,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这样一本描写高校校园生活的著作,读来极具韵味,而且在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故事之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校园黑幕下的讽刺,让我们感受同样作为中文系作者的独具匠心。而且这本小说中更是引用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也让我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 所以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也非常乐意阅读,更期待与更多人分享的作品,一定不会让读到这本书的人失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