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尖峰时刻》读后感锦集

《尖峰时刻》读后感锦集

《尖峰时刻》是一本由斯科特.凯斯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尖峰时刻》读后感(一):真正可以放在枕头边上长期反复阅读的投资书籍

个人觉得,已经过了把《彼特林奇的成功投资》《股市真规则》等书籍放在枕边的时期了,虽然他们很经典,投资也确实想他们说的那么回事,但是连老巴都说了,自己不可能在继续那么高的回报率,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睡觉之前应该看些别的了。

这本书就不错,精神不好的话就只看前面的部分,生动而幽默。

精神好呢,就可以看看后面的数字,绝对发现你确实忽略了不少东西。

《尖峰时刻》读后感(二):实力论证了PEG指标不可行

1,5个基金经理的故事,他们有三个共同特征:第一,价格足够低,第二,企业属于优质企业,第三,管理层比较优秀。这样的话,能够保证他们的投资能够做得长远。

除此之外,作者一步一步讨论了如何判断股票价格足够低,和内在价值相比,足够有折扣;如何判断这个企业属于优质企业;如何判断管理层——只能通过资本配置来判断了。

前半部分是基金经理的故事,后半部分是方法论——这些基金经理是怎么做投资的,里边很多内容还是值得借鉴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大黄蜂的身体与翼展的比例失调,因此认为,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判断,大黄蜂应该是不会飞的。但是尽管科学这样认定,不妨碍大黄蜂确实会飞。

3,宁愿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激进的错误。

4,利率的上升或下调对股价的影响,能够解释未来很多年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升高或者是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美国股票市场中,利率曾达到两位数,导致平均市盈率极低。但是后续20年不断降息,不断上升的市盈率,抬高了股价使得股市回报率极高。

5,第196页实力论证了peg指标不可行。

6,股票投资的优劣可以通过内涵收益率判断,也可以通过股票折价程度判断,两者结论基本一致。

《尖峰时刻》读后感(三):确立非常明确的投资理念

这本只有230页的书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在短短几十页的信息量中分别描述一位顶尖基金经理外,该书还附有“投资信息来源”、“股票筛选结果”等内容,普通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如此编排与该书作者风格和从事的工作有一定关系。斯科特·凯斯具有注册理财规划师证书,并作为客座专家参加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财经频道(CNNfn)等全国性电视节目。他还主持过亚特兰大WGST电台每周一期的两小时理财广播脱口秀节目——“钱经”(Money Talks)。可能,这些经历使作者更加容易察觉到普通读者中的普通投资者的好奇心所在。

《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是对美国5位杰出基金经理的人生经历、投资理念进行深度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的提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5位高手的投资风格迥然不同,擅长的领域也各有千秋,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交集”,即投资中均实践和坚守的共同原则,令读罢此书后所产生的钦佩感油然而生。这5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比尔·奈格伦、安迪·史帝芬斯、克里斯多夫·戴维斯、比尔·佛里斯、约翰·卡拉莫斯。上述的克里斯多夫·戴维斯出身于美国投资世家,是《戴维斯投资王朝》一书中所指的戴维斯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

该书第126页归纳了上述5位投资专家的5条共同的投资原则:1.投资而不要投机。2.确立非常明确的投资理念。3.分析每一只股票时,都遵循一个可重复的详细流程。4.只投资优质企业。5.只在某只股票的价格低于或者等于其合理市场价格时,才购买这只股票。这些原则简单而明了,投资者在执行时不妨在每次作出投资决策时先深思几秒中回顾一下购买股票的理由。

十分难得的是,该书把上述专家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以及个人交易习惯也一一列举。比如,比尔·佛里斯曾经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并有时间学习了通讯。较为有趣的是,约翰·卡拉莫斯曾经是一名B-52轰炸机的警戒飞行员,为了排遣在没有任务时在地窖中的枯燥,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思考投资,并选择了可转换债券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这种经历和研究方向与“债券大王”比尔·格罗斯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后者也曾经担任过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队员,其硕士论文也是将可转换债券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约翰·卡拉莫斯采取抛售策略的原因主要包括:相对总资本现金流回报率下降、预计公司经营利润率或者收益没有达到目标、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恶化、整个行业出现问题等。此外,他会努力保持投资组合的及时更新,并希望其管理的基金在任何时候的瞬态图都尽可能地反映当时的最优投资特征,他购买股票后的平均持股期是一年左右。他说,与节约一点点交易费相比,保持投资组合的更新能让投资者赚得更多。

克里斯多夫·戴维斯则将他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分为三大类:1.市场领导者。2.被忽视的公司。3.有争议的公司。他会在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抛售股票:1.财务状况或者竞争优势方面的基本要素恶化。2.对管理层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失去了信心,或者认为管理层不再坦诚。3.股价被高估。

比尔·奈格伦抛售股票的原因主要有三:1.股票价值得以实现。2.基本面表现不佳。3.纠正错误。这位顶尖投资专家还认为,如果投资者把注意力放在“不要赔钱”上,那么,投资组合的升值就往往会自动实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