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Body Multiple》读后感100字

《The Body Multiple》读后感100字

《The Body Multiple》是一本由Annemarie Mol著作,Duk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23.95,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Body Multiple》读后感(一):动脉硬化的存在

这是关于动脉硬化的田野观察,发生在荷兰中部一个中型小镇的大学医院Z。一个看似单一的动脉硬化疾病却在不同病人身体、医院里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学科间有着不同的实践与认知。在医生办公室,病人所感受到的疼痛决定动脉是否有问题,实验室里血液造影或者踝肱指数模拟着人体里动脉的情况,而病理学部门里动脉硬化确实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管样本。这些完全不同的动脉硬化的现实却又共存在于这个单一的疾病之下。不同的身体却患有同样的疾病。不同的疾病体验却又源于同一个身体器官。到底是动脉硬化这个疾病映射出不同的解读,还是其作为一个小小的切入口让人们可以一窥这个世界到底如何构成与存在?

在身体、认知、学科这些不同领域之间,动脉硬化游离、传说,却又是一个线索将这些不同串起来,成为发生在人体血管的病变 - 动脉硬化。有的时候,这些不同领域会互相认同对方并一起肯定对动脉硬化的诊断。病人反应走路脚疼,测踝肱指数之后,更证实有动脉硬化。有的时候,这些不同领域会对动脉硬化的诊断产生巨大分歧。病人反应小腿并不疼,还能骑摩托车,但当血管造影结果出来时,医生们都惊呼血管已经完全堵塞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寻求解释病人对动脉硬化的身体感受和医院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矛盾。

整部书最让人惊喜的部分,是这些在不同领域之间的不可解决或协调的对立竟可以“和平地”共处(作者并未使用”和平地”,但我看来确有表面上的和谐)。比如,血液研究学者致力于研究出治愈动脉硬化的药,但对于通过外科手术解决的方法一无所知。外科手术医生尽管知道一旦治愈药被研发出来,自己现有的专业技能将毫无用处,但仍然和这些研究者一起开发,帮助他们完成实验。看似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者对立,竟然能共处而不是冲突。因为,他们往往觉得这是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知识框架,谁也无法解答这种不同所产生的矛盾,就好像我们永远无法对比到底是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谁更伟大,因为两个伟人根本属于不同领域。当然这个部分,也时时刻刻让我觉得作者观点岌岌可危,当把这个理论运用到更广泛的现实之中,很多不同利益的冲突完全无法被解释,这个理论更像鸵鸟逃避冲突的现实。但一开始,作者反复强调这是发生在荷兰中部一个中型小镇的大学医院Z的田野观察。这个场景的重要性限制了这个理论在别处的适用。

这本书的排版很有趣,读起来的方式也很自由。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方式很重要。我很感激作者既保留了哲学作者基于前者理论的发展,同时对田野观察的描写深入浅出。医院Z的动脉硬化很小,但却反应的是世界如何构成。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

《The Body Multiple》读后感(二):在实践中,触发多于一个而少于复数的身体

Mol从荷兰一家Z医院内不同科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认识出发,质询了关于对于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本体。第一章描述了通过理解某一种疾病而做人类学研究的可能性。第二章描述了不同科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认识。外科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结果,需要通过手术干预;病理人员将其认为是显微镜下的具体形态;内科认为是一种逐步发展的过程;解剖科室从动脉血管内腔的狭窄、硬化和增厚认知;而血液科又有不同的认识。第三章讨论了各科室之间如何合作来对疾病进行医疗干预。第四章讨论,由于对于疾病的不同认识而产生的不同张力和争议如何通过distribution来得到缓和和协调。第五章探讨不同主体之间的可迁移性。个人的单独的疾病与人口集体的患病率之间的关系,个人的疾病与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非对立,而是互含的状态,而实践则模糊了两者的边界,进而将两者相连接,从而产生可以进行干预的机制。第六章从理论建立的角度提出,知识不再是关于现实的参考标准,而是与其他实践交涉的某种实践,并通过知识创立和更新参与现实。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产生背后自有其机理与脉络可寻。而获得知识的方法,除了建立知识、进行批判、对于生产知识的方法的质询之外,还有对于什么是做好的研究的方法,以及什么是好的知识的思考。“Good knowledge, then, does not draw its worth from living up to reality. What we should seek, instead, are worthwhile ways of living with the real.”

这些对于同种疾病具体是什么的不同认识,打开了对于身体的不同认知:疾病的形成是一个触发的过程,enacting的过程。围绕这个疾病以及病人的身体,作者提出multiple在于对于身体的认识,既多于一个,又少于复数的多个。而医学干预的过程是assemblage的过程,聚集的过程。纵使对同种疾病有不同的认识,但各方合力的目的在于通过合作、分配以及包括进行干涉。在干涉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和应对策略。

最后,对于politics of who 和politics of what提出了开放质询的空间。politics of who对谁来做出对生病的人最好的决定,以及什么是最好的决定提出反思。而她提倡的是politics of what。如何操作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以及定义什么是更好的知识?在地化是否一定要通过国族文化特点实现?在研究对象上研究规模如何定义小和大,能否以小见大?并存和情景化如何与在地化结合?Mol在文末提出了这些开放性的问题而并没有提供一个具体唯一的答案,开启了新的思考空间。

方法论上,写作格式很有意思,不同于传统的人类学田野报道,这本的每页的上半部分为田野故事(纵使田野内容也非常理论化),下半部分是对本章关键词的理论梳理和思考。下半部分类似于小百科全书式的总结与反思,如果只需要理解文献综述,只看下半部分即可。但是上半部分是对下半部分的内容的嵌入式理解和解释。上下互文,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

PS:各种各样的医学名词让我十分头痛!社会文化人类学里,看看风俗仪式宗族家支艺术物质文化,他们不香吗?为什么要选医学人类学?!

《The Body Multiple》读后感(三):The Body Multiple:書評 (版主:王文基)

The Body Multiple: intro for you

Author: Parnassus (---.ucsf.edu)

Date: 02-04-05 10:54

http://stsweb.ym.edu.tw/board/read.php?f=10&i=196&t=196

Annemarie Mol, The Body Multiple: Ont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上週課堂上指定要念這本書來討論,因為這本書並不厚(加索引大概不到兩百頁),所以順便介紹給大家,沒事可以看看想想.

這本書是作者在荷蘭某家醫院進行民族誌的紀錄,她民族製的研究對象是動脈血管硬化,尤其是週邊四肢的血管為主,她參與了血管外科醫師的門診,會議討論,手術過程,並且到病理科以及血液科的實驗室也進行參與觀察.讀到這邊,第一個問題是:"週邊動脈血管硬化的民族誌,那是啥東西?",當然,這是有目的的選擇.作者本身兼具醫師身分,不過也接受過嚴格的哲學訓練,目前是荷蘭Twente University的教授.之所以挑一個血管硬化的題目,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個很實際的題目:血管外科將硬化的週邊血管切除之後,病理科醫師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一塊又一塊硬化的血管壁,甚至放射科做血管內皮切除術的時候,也可以剝除一長片硬化的血管內皮,這是很實際的東西吧,血管的確"硬化" 了...

比較社會建構論的講法會說:"那個東西之所以被認定為是一種病態,是社會建構的結果."Latourian的說法(我想像的)可能會說:"喔,這個動脈硬化的存在,是醫師,病人以及這個硬化物所在的聯繫網路所呈現的結果,它的存在是一種部分的存在."(參見Pandora's Hope, 1999)

Mol到底要講些甚麼比較不同的東西?首先,她的重點在於ontology,不是epistemology,換句話說,她希望關照的是這個動脈硬化到底有甚麼本質,如果你從書名上猜,可以猜到一些,是的,她要說的是:動脈硬化並不是只有一種本體,它有很多本體;換句話說,並不是說一種動脈硬化,有著不同的知識建構與再現或表述...這些根本是不同的動脈硬化!

在這邊她開始說明她對於(在這個例子是疾病的)本體的觀點:這些本體都是在實作(practice)中建立的,在這邊她很鄭重地說明:為了避免跟過去的概念混淆,這種實體出自於實作的過程,她稱之為enactment. "Different enactments of a disease entail different ontologies." (p.176)而這些實作又有其物質性的基礎(例如說病理學家興奮地跟她說"顯微鏡底下的就是動脈硬化!!!"中的那個顯微鏡),在這樣的實作所建立的疾病本體跟血管外科醫師在診間問診出來的實體又有所不同,有時候兩個本體甚至是不相容的(例如說血管攝影終嚴重阻塞的病人,實際中在診間報告的活動表現卻很不錯),這時候就好像有兩個血管硬化(嚴重的跟沒那麼嚴重的),疾病,與其座落的身體,都有著多重的本體,於是書名的道理出來了: The Body Multiple....

"嘿,你的社會呢?社會在你的分析中在哪裡啊?"Mol並不想使用社會建構的語言,但是她並不否認這些實作中也有社會的層面,例如說血管硬化的病人能夠走多久?是不是到了需要手術的程度?這些都是社會性滲入的地方,所以她也承認有所謂的"社會性動脈硬化"存在,只是這也只是參與多重本體實作活動中的一個面向而已,不是主要的決定因素.實作!實作!Mol很興奮地說,我的這些觀察與其說是民族誌ethnography,不如說是實作誌 (praxiography)吧!這些實作活動在醫院中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她列舉出coordination, distribution, inclusion等等機制來說明,細節我就不講了.

然而,這樣的理論有啥用(implications)?她在末章提到,過去對於疾病的論術與討論往往偏重於politics of who,誰作了甚麼,誰決定甚麼是好的...等等;她提倡的是politics of what,因為在實作中,what to do永遠是比較重要的問題,這當然預設了實作中(包括臨床試驗,治療目標)都有其政治性的特質,然而不止於此,這種政治性也說明了疾病或身體的本體永遠有其不確定性與開放性,換句話說,在這些實作enact出來的多重實體,永遠具有可能無法收束的張力...Mol希望的是:這樣的想法有助於我們打開更多質問的空間,而不是收束進一步討論的可能.

這本書另外一個特點是編排,每章上半是民族誌,下半是文獻討論,她引用的並不多,但是都精要地提出她的見解與摘要(注意,是她的意見!),不過為甚麼不把這些融進去參與觀察的紀錄裡?她對於這個有些理由,一方面來說,民族誌所得是一份"實驗的資料",但是放在相關文獻所代表的背景來說,這又是座落"背景下的產物".她於是決定乾脆把這個複雜的關係用這種形式突顯,讓讀者思考民族誌的觀察與文獻理論的關聯性...我們所見所紀錄的到底跟我們所已知所浸潤的知識背景有何關聯?她第一章的下半段How ro relate to the literature?有一段很不錯的自說自畫,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時間有限,我先介紹到此,有興趣的人有時間可以讀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