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一趟,灿日碧洋》读后感锦集

《人间一趟,灿日碧洋》读后感锦集

《人间一趟,灿日碧洋》是一本由季羡林 著 / 胡光利 编注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一趟,灿日碧洋》读后感(一):若是厌倦了所处的城市,就读两篇季老的游记吧

季羡林先生的旅行游记首次被收集出版啦!由季羡林的弟子编注,将季羡林去往全球全国各地后有感而发的散文完整地还原出来,不仅展现出真实的季羡林,更是将各类美景生动再现,让人心向往之。这本《人间一趟,灿日碧洋》是关于国内各个风景和城市的部分,若是厌倦了所处的城市,就读两篇季老的游记吧,至少灵魂可以无拘无束的飞去。 季羡林的游记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景色描写,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寓意表述,就是个人感受的尽情抒发,简单、纯粹、直接,但动人。季羡林当然不会吝啬于对于美景的感叹,他的文字之美无需过多赘述了,是那种亲和、细腻、温暖的感觉,每个人都可以接受。而季羡林游历了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形风貌和风土人情,没有最爱,只有更爱,每一篇都热情洋溢,每一篇都情感充沛,看完这些文章,没去过的地方让人想要立刻前往,去过的地方则是痛惜当初错过了很多细节,想要再度观赏。 季羡林更是经常在文中表露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之感和骄傲之感,壮美祖国,风情万千,对于如此多样化的景色,季羡林的心中满是自豪和荣幸,他是真的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有着出自内心的热爱,对于每一片土地上的独特都大为赞扬,这种纯粹的情感可以感染到读者,欣赏美景其实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那会没有人挤人的商业化景区,也没有打卡发圈的炫耀心理,季羡林的到此一游,就是留下一篇诚意满满、情感丰富的散文。 对于一处风景,一千个人旅游可能有一千种感受,而季羡林更注重的也是人,这个人可以是游客本身,和当时旅游的目的和心态息息相关,可以是当地的友人,共同游览把酒言欢岂不快哉,也可以是一同旅游的人,季羡林也提到过自己的孙子,扶着甚至背着他爬山,想必那时的季老是十分幸福的,那时看到的景色也更甜蜜了。 这本《人间一趟,灿日碧洋》里的游记是按照时间顺序向后推移的,随着季老年纪的增长,他仍然不放过每次可以欣赏名胜古迹的机会,仍然坚持写下自己的感受。人间一趟,谁不想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呢?可能现在时间有限,但也许真的可以像季老那样,活到老,游到老,写到老。

《人间一趟,灿日碧洋》读后感(二):季老国内游记——此情可待成追忆

古有《记承天寺夜游》里苏轼夜寻张怀民,慨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今有《人间一趟,灿日碧洋》里季老重游昆明寓情于景思念故友李广田。只是苏轼寻得“怀民亦未寝”得以两人游赏月下,而季老未能夙愿再次重逢李广田黯然神伤。

李广田和季老同岁,年轻时他们曾在同一所中学当校董,两人交好。之后李广田分配到云南大学当领导,3年后季老第一次来到昆明与李广田相见。之后季老先后到访昆明拜访李广田,只是后续因为其他原因,一切都物是人非了。春城美景依旧,只是赏景人只有季老一人,仿佛有种“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觉,但不管怎样友情尚在。

如果说对于昆明是心系友情,那么去到火焰山便是季老对于吐火罗语的真情。对于火焰山最先想到的便是《西游记》里的芭蕉扇,在那边的博物馆里陈列着吐火罗语的遗迹。

当季老看到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放置颠倒的时候,博物馆馆长邀请季老翻译吐火罗语的残卷。对于已经生疏的翻译,季老重新捡起翻译完成之后轰动世界学术界,而这对于吐火罗语的真情又何尝不是纪念自己德国的恩师西客的真情。 季老去过的地方不计其数,遇过的人不计其数,相比于季老的国外篇《一期一会,念念不忘》,这篇国内篇《人间一趟,灿若碧洋》更多歌颂了我们祖国大好河山,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他追忆了风景、人、事,更是拥有家国情怀,而对于这些人和事,正如此情可待成追忆。

《人间一趟,灿日碧洋》读后感(三):人生的热闹原在一山一水、一字一行之间

人生的热闹原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物一情、一字一行之间。

这篇写于1962年的《石林颂》,让我看到了季老眼中的石林是“眼前这一片森森棱棱的石头仿佛都活了起来,它们仿佛都具有大神通力,变化多端。我想到什么东西,眼前就出现什么东西。”

我也去过石林,我也与季老的感受一样,那片神奇的石林就如地下长出来的,各有特色,能够带给你无穷的想象,甚至令你惊诧不已。

《访绍兴鲁迅故居》中季老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一个简陋的大门,这个大门就是鲁迅的故居。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当我们来到这里时,鲁迅先生早就不在了,可是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那个鲁迅曾拔草捉虫的百草园,就是在这里成长为一名“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鲁迅。

《游天池》的开头,季老写道:“有如一个什么神仙,从天堂上什么地方,把一个神仙的池塘摔了下来,落到地上,落到天山里面,就成了现在的天池。”

我没去过天池,但是我知道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季老写这篇游记应该费了很多心思,他引用具体的事例、具体的数据,以便读者理解。还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加全面、丰满的天池。

读了季老的《登黄山记》,不得不佩服季老的丰富想象力:“最初群山的影子还隐约可见,转瞬就成了一片云海,所有的山影都被遮住,云气翻滚,宛若海涛。”

黄山的景色真是美翻了,我登黄山时正赶上下雨,烟雾缭绕中看到了迎客松,步履蹒跚中下了山,到了山下,我的腿就不是我自己的了,酸痛还好,走路都费劲了。即便如此,我依然喜欢黄山,喜欢那古今文人都慕名前往的黄山。

《观秦兵马俑》中季老说:“在我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吟诗声,嘴里念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季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兵马俑给游人的震撼,也写出了作为中国人对秦俑的骄傲与自豪。

《登蓬莱阁》是季老在蓬莱阁游览的记忆,创作于1985年。季老不止一次去蓬莱阁,第二次去时才有了这篇感悟。毕竟这里流传着八仙过海的故事,还曾出现过海市蜃楼,既然是仙山,那就永远留在心中吧。

现在想想我去过的蓬莱阁,早已没有了印象,或许我也该再去一次了,再去感受一下山在虚无缥缈间。

季老的《登庐山》,写的是:“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浸在一片浓绿之中。原来这就是庐山啊!”季老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

而我心中的庐山与季老的感受不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并没有震撼到我,震撼我的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气魄。

季老的《虎门炮台》,通过“炮台”这个主题和详实的历史事件,丰富的文化知识,展现出了炮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这些知识去构思、去思考,认清历史,看清未来。

《洛阳牡丹》中:“光看花名,就是几十上百种,个个美妙非凡,诗意盎然,我记也记不住。花的形体和颜色也各不相同。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目迷五色。”季老说:“因为有了牡丹,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的确如此,我去洛阳时也看到了牡丹,根本就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记录当时的感受。

季老的文章词语丰富而代入感强,往往寥寥几笔即勾勒出一片天地,把鲜明的形象植入人心。《人间一趟,灿日碧阳》是季老的国内游记集,收录了季老的26篇游记,篇篇精彩。

我们都去过这些名胜的风景地打卡,可是回来只是欣赏欣赏照片罢了,又有谁能如季老一样,将那些美好的记忆和心境如实地记录下来,读过之后,只有佩服、佩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