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1

我们班的王佳露是有名的“大喇叭”。她不胖不瘦,很漂亮,个子不高。“大喇叭”是同学送给她的绰号,因为她噪门高,传递消息很及时,所以我们叫她“大喇叭”。

有一次,区里抽测红旗小学,老师、同学们心里忐忑不安,生怕抽到我们班,结果没考好,为学校丢脸,所以我们进入了复习。“铃……”,下课了,领导们还没来,这时,“大喇叭”匆匆跑来,说:“我……我知道,区里抽到了四年二班,他们正在考试呢!”“唉……”,我们这才松了一品气。怎么样,我们的“大喇叭”及时吧!

还有一次,学校要检查个人卫生,我们都不知道,可王佳露是值周生,她知道,便马上跑回来告诉了老师、同学,卫生委员检查全部合格,一会儿,老师来查了,我们满分通过,大家可开心了!不过,这也是多亏了“大喇叭”呀!一但我们平时卫生出现了漏洞,老师来查,我们也不会得满分。谢谢“大喇叭”!

这就是我们班的“大喇叭”,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为你汇报第一消息。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2

说起我的妈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可以把房顶震飞的“大喇叭”。电影《功夫》你看过吧?影片中包租婆“狮子怒吼”的大嗓门就和我妈妈差不多。所以,我妈妈简直就是一个绝世无双的“大喇叭”。

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在电脑上游荡,忽然楼下一声霹雳:“冯膺宇。”我以为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连眼睛也差点吓到鼻尖。赶紧出去一看,哎!虚惊一场,原来是妈妈用她那独有的武功秘笈——“大喇叭”叫我帮忙拿东西。

又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妈妈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用纤纤玉手指着我错题重犯的试卷,妈妈的“大喇叭”又来了!“冯膺宇,这道题目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又错了?”话音刚落,妈妈那“纤纤玉手”立刻变成“太极八卦连环掌”对接在我的细皮嫩肉上,顿时,被“太极八卦连环掌”扫过的地方就像下了锅的龙虾一样,通红通红的。那时候,我被妈妈完全吓呆了,连疼都忘了。如果我测验发挥失常,只考了九十分以下,那我这美丽的妈妈就会来个大变身,用“纤纤玉手”、“柳叶眉”和“丹凤眼”,还有“大喇嘛”一起对付我,让我吓得喉咙像被堵了石头似的,说不出话来。

妈妈的“大喇叭”真是太可怕了!然,渐渐长大的我也慢慢懂得:妈妈这也是为我好。她的“大喇叭”也只是为了我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永远爱你!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3

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大大的眼睛,还有一张大嘴,说起话来嗓门特大。这就是我们班的班长一一"大喇叭"。

有一次,他在教室里讲小话,老师把他赶到教室外,让他站在门外读书。我想他一定很沮丧吧,结果谁知道,他在外面读书的声音比我们在教室读书的声音都大呢。震耳欲聋,让老师都惊呆了。

这还不算,有一次他在学校大会上发言,才说了一句话,话筒没电了,此时他把话筒放一边,清了清嗓子,启用他的最大音量,没想到他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全校的人都能听见,比扩音器还管用。后来他被全校的人公认为“大喇叭"

"大喇叭"这个称号一给了他,他说话的声音就越来越大了。有时真让人受不了。终于有一天,他把自己的嗓子都喊哑了。

我真想告诉他:大音量不能随便用啊,要保护好嗓子。只有关键时才能用。"大喇叭“你知道了吗?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4

我们家中名副其实的“大喇叭”就是我妈了,只要我妈的电钮一按开,这声音整栋楼都能听见。

我老妈这个“大喇叭”最好的技能便是唱歌了,有一天晚上,老妈在沙发旁戴着耳机听歌,听着听着,并不由自主地哼唱了起来,随着歌曲旋律的不断升高,老妈的腔调也不断的上涨,当歌曲进行到高潮的时候,老妈的声音“直上九霄”正在学习的我吓了一跳,连忙跑出来,却发现老妈正还在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地跟唱着,面红耳赤,闭着双眼,紧皱着眉头,手和脚似乎不受控制的舞动起来,呵,这“大喇叭”已经开到了满值,直接让我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后来,第二天早晨,我家的门敲响了,原来是隔壁邻居听到我们家的声音太大,来向我们反映情况的,我的老妈连连向邻居道歉……

我的老妈这个“大喇叭”还有一项技能,便是唠叨数落了,有一次,老妈正要去卫生间洗衣服时,发现了老爸躲在卫生间里抽烟,立刻大发雷霆,瞪着眼,叉着腰,将眉坚成了八字形,“大喇叭”已经直接冲上了满电,双唇不停的蠕动,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不用说,迎接老爸的肯定是,疾风骤雨,涛声依旧……

唉,我妈“大喇叭”这个称号真是名副其实呀!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5

我的妈妈是一个大喇叭,我又爱又怕。

“快点起床!太阳要晒屁股了,没听说过早睡早起身体好吗?”唉!妈妈吹起了大喇叭。“今天是星期六,就让我多睡一会吧!”我很委屈地说。一会儿,妈妈走进房间把我的被子掀开,我冷得缩成一团,妈妈又抓住我的弱点了,就是怕“冷”,我只好跟我暖和的被子说“再见”了,我慢吞吞地穿着衣服,“你给我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妈妈又一次吹起了大喇叭。我吓的一跳,飞快地穿好衣服,赶紧刷牙洗脸,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早饭,去写作业了。

因为小表弟在我家,我就想跟小表弟玩一会儿,所以,我一点写作业的心思都没有,我一边跟小表弟玩玩,一边写写作业。正在厨房洗碗的妈妈冲过来再次吹起了大喇叭:“你如果再分心,我就把你关到门外去!”我马上跑到房间去写作业了,不敢出来逗弟弟玩了。

这就是妈妈的大喇叭,里面盛满着浓浓的爱。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6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大喇叭,不过它不需要用手拿着,他是绑在嘴上的,一旦使用就只能送给别人,自己却拿不下来。

一天,它到了一位老师的手上,老师把它带了起来,上课时一看见学生在讲话,就大吼一声。这一吼,好比河东狮吼,把学生们都震住了,这几节课学生们都非常认真,让老师很满意。可是……

下午,校长找她开会,而她随便一说话,声音就有N个分贝差点把校长和各位老师的耳膜都要震破了,无奈,校长只能散了会。而他们班的小明同学觉得这个喇叭很威风,就让老师把喇叭给他,而老师也想摆脱这个喇叭,就把喇叭给了他,小明拿到了喇叭就去打劫别人的小吃摊:对着老板大吼一声,把老板吓个半死,趁机把零食抢走,就这样他打劫了很多的小吃店,可是,当他要吃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嘴上戴个喇叭,不能吃啊!他急得焦头烂额,这时小亮来了,答应帮他把喇叭拿下来,条件是把所有的零食还回去,他为拿下喇叭也想不了多少把零食还了回去,小亮拿过喇叭,就把它给砸了,从此这个喇叭再也不能害人了。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7

孟袁蘅在我们班里可是小有名气。你看,他有一双浓密的眉毛。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就像两颗黑宝石在里面。鼻子挺挺的。有一张小嘴巴,别看嘴巴那么小,可说起话来却像打雷一样。

为什么说他的嘴巴说起话来像打雷吗?因为在下课时,他的嘴巴像枪一样,说了很多大声的话。

就说今天吧。数学课上时,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开始扯着大嗓门喊:“用手量吧!”声音大过全班。老师生气的地说:“孟袁蘅,量教室难道你躺着量?”

虽然他有些爱插话,但他的大嗓门也有优点。比如老师会让他的大嗓门提醒大家课前准备。

这是我们班的孟袁蘅,他虽然上课会用大嗓门来捣乱,但他的大嗓门还是很有用的!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8

他个子不高,却激情很高;他眼睛不大,而且声音很大。他,就是大喇叭。由于头上一片风格迥异的卷发,他被我们戏称为“卷毛公主”。

虽然卷毛公主这个外号路人皆知,但大喇叭的确不像一个公主。发黄的校服上带着沙坑中的泥土、磨碎的青草,还配有一朵朵食堂肉酱画成的小花;皮肤被太阳晒成了古铜色,上面蹦着一滴滴汗水结成的露珠;鞋带在风中跳着优雅的街舞,和飞扬的头发一起自在飘荡,他像一团自在、与众不同的火焰,在校园里闪烁、发光。

刚开始和大喇叭接触,我并不是很欣赏他。封闭的车将他欢乐的狂笑和震耳欲聋的话语无限度放大,让喜欢安静沉思的我很是尴尬。食堂中他一句几乎喊出的玩笑就足以让整个食堂喧闹起来,使耳朵几乎失聪的我晕着跑回班。可班里的课间有了他,也总是十分吵闹。“真烦人”,我总是这么想。

可有一次经历,让我对大喇叭的看法发生了180度大转变。那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校方决定举行一个朗诵比赛。当老师把这个消息说给热火朝天的我们时,一个问题给我们泼了一头冷水:“谁来领诵?”似乎积极的我们都在这个任务前退却了。领诵很辛苦,要花很长时间练习何况读不好还会被其他班耻笑。就在全班都不知所措时,大喇叭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我来!”同学们都如释重任,可我却十分疑惑,他会认真准备,读好吗?

朗诵那天,看到别的班精彩的表现,我的心中更是打起了退堂鼓。终于,到我们上场了。看到台下无数观众,我几乎尖叫了出来。裁判喊了开始,可还没有人出声,全场处于一片寂静中。我们就要这样失败吗?就在这时,大喇叭喊了出来:“少年强,则国强!”伴随着他的读声,我们其他人也慢慢开口,我也渐渐出了声,听见我们雄壮的声音与庄严的效果,感到无比骄傲,而面前大喇叭的身影,也高大了起来。伴着台下一片掌声,裁判给了我们第一的奖状。我笑了,大喇叭也笑了。

从此我们成了朋友,我不在烦他,而是欣赏他,佩服他,看着他,听着他的大喊,我总是能笑起来。

作文我的朋友一大喇叭篇9

淡淡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不大的嘴,他就是我们班的孟同学,别看他嘴巴不大,嗓门大得可以和喇叭有的一拼呢!

有一天中午,在教室里我们正聊天聊得热火朝天,这时刚好老师来了,她看到同学们这吵,生气地说“大家安静点,你们这么吵,这里就跟菜市场一样了,就算聊天也小声点。”我们的声音立刻减少了一半,可孟同学还在大声地说笑着,他的声音还盖过了老师。不过“大喇叭”也有好处,有一次我们正在投票选班干部,老师没有找到可以大声唱票的同学,这时孟同学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吧。”老师就让他去唱票了,唱票过程中声音洪亮,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结果选班干部的事就顺利完成了,这就是自带“大喇叭”的孟同学。

在生活里,我一遇到嗓门大的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个名副其实的“大喇叭“同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