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移情与投射》读后感100字

《移情与投射》读后感100字

《移情与投射》是一本由格兰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79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移情与投射》读后感(一):殊途同归,融汇贯通

这本书综合各派对同一心理现象(姑且说是同一意思吧)——移情、投射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衣服综合的画面。

资料很多,很多理论流派的小小理论是课本上没有的。个别理论理解费劲,但大部分解释的很明白。

翻译一般~~

《移情与投射》读后感(二):初识移情

移情这个概念最初是心理动力学流派提出来的,一般来说,移情就是无意识地以早期所建立的模式来对当下的情境的一种体验。在心理动力学性的心理治疗中,移情是一个核心的话题。而在其他的心理学流派中,虽然初期都有抵制移情的倾向,但是随后的发展中都开始输入移情的概念。本书就这个“输入”做了比较详细的比较,都是比较专业的论述,虽然看的是云里雾里,但是也从移情这个角度对各个流派有个了想当然的认识吧。

如果撇开心理治疗和潜意识层面的内容,移情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随处可见。也就是说,移情这个工具对于生活中进行自我观察是非常有帮助的。

《移情与投射》读后感(三):一篇需要上交的读书笔记,还是写坏了

这是看的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的第一本书,看着雅各布森的丛书序就对他们萌生了极大的好感。让那么多流派的咨询师一起针对同一个概念进行工作和阐释这本就是一个很伟大的工程。

移情与投射,这本书的副标题自体之镜,成为我在对整部书进行理解的一个很好的钥匙,而且这个比喻精妙无比。我们内在的自体或者说组织结构,在与外界接触之时,类比了镜子反射的过程,我们都知道镜子绝不是水平到每一个细节的,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折射反射的过程中,也因为外部客体的不一样,我们的内在结构也或被拉长或被变形地呈现在现实生活之中,而这个过程正是移情与投射的完成。

移情在台湾的翻译里是叫做转移关系,有时觉得台湾的翻译更容易理解到了程序性的过程,但更多时候觉得大陆的翻译,让人体验到了这个过程中带着期许和能量的传递。

这本书的绪论其实有很多提纲挈领的作用,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对于移情在短程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以前读过一本书《短程心理治疗—一种心理动力学视角》里面就通过“习语”一词来描述内在结构在人际关系里的呈现,但是还没有怎么接触和理解移情这个概念,所以对习语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但是现在想来这“习语”便是移情与投射的那块镜子吧。

绪论在讲述了对阻抗的处理和对移情的诠释之外,还提到了一个在移情概念里很重要的学派“主体间学派”当主体间学派把移情升为全人类通用的组织活动是,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移情”这个概念在精神分析的发展历史中的变迁,从最初弗洛伊德唯恐移情的出现,到后来将移情作为主要工作的方向,再后来客体关系理论对移情和投射的升级式的发展,进展到主体间普遍全人类。

第二章中重点介绍了投射性认同,在客体关系流派中,投射性认同是作为核心基础存在的,其中洞悉的尖锐还是很厉害的。这一章也详解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感到激动的是他们还将投射性认同在网络在的呈现拿出来谈了一番,也对于投射性认同的三个阶段描述了一番,同时也有比昂或者奥格登理论的对于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的处理方式。可是略略有些可惜的是书中没有说到关于投射性认同的四个方式。

说到了投射性认同,下一章自然要聊一聊克莱因。同时也对弗洛伊德对于移情概念的理解进行了一个整理。克莱因对移情与投射的理解里最为鞭辟入里的一个观念就是:内化外部世界的过程和内部世界投射到外部世界的过程间持续不断的动力学的相互影响。

后来理论的发展从客体关系到自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对于移情的理论有一个新的视角。还记得早期弗洛伊德对于自恋型的病人是直接断言不能被分析,因为他们不能对别人移情。科胡特是一个忠实的弗洛伊德粉丝出身,在做了很多年经典的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之后,也开始“大逆不道”。弗洛伊德对于自恋的病人的断言对了一半,他们不对别人移情,但是他们对自己移情啊。不仅对自己移情,还花式移情,分了三种。夸大,理想化和孪生。其实科胡特的这个说法很有人本的味道,因为他相信人总是会变好的,当夸大不能让我的自体感充实的时候,我还可以理想化;当理想化不能很好的进行的时候,我还有孪生移情。这其实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动的自强不息的过程。而对于治疗,自体心理学也从镜映入手,他们提出了自体的发展,可以在咨询室这个培养基里进行。允许移情的发生,强调咨询氛围大于解释。

这套书之所以和别的类型不一样就是因为他的总多流派齐上阵的架势。这本书也是如此,下面的内容另外的两个作者从认知行为和人本主义的视角对移情和投射进行了解释。身边学精神分析的朋友说到认知行为的时候,总是有一个评论就是只顾对行为的纠正却忘记了对原因的考察。但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美国哈佛还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在讲CBT的时候却一直在说,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信念也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一部分,他的成长史,他的内在结构。这些概念或许是认知行为的个人建构,内隐信念这些,但又听起来又很容易让人想起精神分析所说的内部世界,客体关系,习语这一类的词。或许在大洋彼岸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认知行为早就已经进行着一些深层的互通,又或者这只是各个流派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像现在很多流派都开始关注到治疗同盟一样。说到这里是否我们又可以聊一聊,人本主义的理论了呢。

前面我们说到了罗杰斯,也稍微涉及了一些他和科胡特的亦敌亦友的关系,虽然罗杰斯没有明确提及过移情与投射,但是他所强调的共情,就是穿别人的鞋的体验,这其实何尝不是一种移情的隐喻性说法(或许我唯精神分析论,哈哈)下面一个大部头是完形治疗,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早的治疗理论了,书中只是介绍了一些这些流派的理论而其中内在逻辑还需要各位看官去梳理的,此时此地,又何尝不是彼时彼地呢。关于心理剧,因为我有体验过所以想说一说,角色扮演的体验是否是移情体验的动态呈现呢,很多心理剧的表达是否是内在组织的一个外化过程,只是心理剧通过可视的夸大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又或许是我的心理剧的功底不够,不能完全从心理剧的视角去看待。

而关于伴侣与家庭治疗,我想说的是,scharff夫妻的客体关系视角的伴侣治疗,里面关于多人情境下的移情理论,背景性移情和聚焦性移情这组那么好的移情理论却没有被介绍到实在有些可惜。

最后一章关于移情的识别与回应,我印象最深的是,科胡特说到回应时,对克莱因流派的解释的不接受同时表达了是因为咨询师想要通过自己的理论去命名来访者的问题的态度就已经是治疗起作用的一个因素了,想想是啊,被真诚地关注对来访者是多么重要的体验啊,或许说到这里已经偏离了移情与投射,但或者这也正是我的移情的表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