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捉》读后感锦集

《捉》是一本由和畅团著作,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8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捉》读后感(一):极简主义的绘本里竟蕴含了如此丰厚的哲理!

上周挖到一本很棒的绘本《捉》,此绘本画风简约,用色尤为独特。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极简主义的画面里竟蕴含了那么丰厚的哲理!

书名就简单。

一个字:捉,这还是我读到的很少的就一个字命名的绘本。封皮“捉”字设计里还巧妙地融入了绘本里的两个主角,灰狐狸和小蓝鸟!

故事情节也是非常简单。

灰狐狸和小蓝鸟的故事是这样的:

灰狐狸费尽心思,终于将一只小蓝鸟捉到手!谁知就在这一刻,得意忘形的它也掉进了猎人精心设下的陷阱!眼见逃脱无望,绝境之中,灰狐狸决定松开拴着小蓝鸟的绳索,让它重返自由。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纷飞的大雪中,小狐狸仿佛看到小鸟呼朋引伴向它飞来……

插画简单。

角色造型简单,灰狐狸和小蓝鸟的形象设计追求极简,简单的线条,粗略地勾勒,儿童画般的画风;插画背景简单,灰、黑纯色背景不加任何的修饰;用色也简单,和一般绘本不同,这个绘本只用了黑、白、灰、蓝四种颜色。

———————————————

《捉》读后感(二):孩子没有同理心,太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上往往会让别人感受到很贴心,你想象一下,当一群孩子奔跑时,突然一个孩子摔倒了,另外一个孩子赶紧上前说“你摔得疼不疼啊,我来扶你起来。”是不是特别暖心?事实上孩子这样的举措是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之上的,我能感受到你摔倒时的疼痛,我能理解你此时你需要帮助。

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同理心的萌芽,不过学龄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迅速发展,所以大多时候会表现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套绘本《捉》画风简洁却寓意深远,用一个充满反转的故事来告诉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同时也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一只狐狸费了好多心思终于抓到了一直想捉的小鸟,正当它得意洋洋之际突然掉入了猎人的陷阱之中。原来在狐狸惦记小鸟的同时,猎人也花费了好多心思去抓狐狸。眼看逃脱无望了,狐狸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不该捉小鸟,是不是应该放了它呢?于是松开了系着小鸟的绳索,让其自由飞翔,然后展开对自己未知命运的设想……

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小鸟带着自己的同伴飞过来了,它们一起拉着狐狸飞上天,逃出猎人的陷阱了……

这个故事可谓是从封面到结局都充满了反转色彩,从封面上来看读者会以为是狐狸捉小鸟,可是随着小狐狸掉入猎人的陷阱,狐狸也从“捕捉着”变成了“猎物”,这种身份的转变也让狐狸感受到小鸟被抓住后失去自由的滋味,于是共情到了小鸟的处境,进而选择放开小鸟。作者把笔墨侧重于小狐狸被抓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也让孩子从中学会“换位思考”

另外这套绘本多处也充满对比的哲思。比如绘本里提到的绳索,既可以让小鸟失去自由,也可以让狐狸重获自由。还有小鸟的脚,既可以让其被束缚,也可以成为狐狸挣脱陷阱的关键。父母在给孩子讲时也可以让孩子思考这部分内容,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局也有很大的解读空间,小鸟回来营救狐狸到底是狐狸自己的想象还是真实发生呢?绘本中没有说明。

我家小朋友的解读是,狐狸被小鸟们救走了,事后狐狸也向小鸟道歉自己不该捉它们,于是它们还成了好朋友……

一个孩子的经历是有限的,好在除了亲身经历之外,读书也是一种经历。这套绘本以小狐狸为第一人称叙事,既可以让孩子窥探到其内心的心理活动,也能让孩子很容易代入狐狸的角色,体会到“捕捉者”和“被捕捉者”的立场转变后的心理变化,让其明白同理心的重要性。

有人说,同理心就像通往人心的“联接器”,它帮助孩子走进另一个人的心,并留下理解的温暖,而这,又会激励接受者报以回馈。希望每个孩子都拥有共情能力,这也将成为孩子行走世界的通行证,为其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捉》读后感(三):捉:关于小狐狸的无数种可能

文·图和畅团

出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信谊图画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大人的世界,也就是“同理心”,那么孩子如何理解它呢?

在《捉》这本绘本中,小狐狸特别想要捉到一只小鸟,它想了好多办法,总是捉不到o(╥﹏╥)o,它费尽心思,终于捉到了一只漂亮的蓝色小鸟,用小绳子拴起来,高兴得蹦蹦跳跳,却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

一想到猎人也是特别想要捉到自己,一旦捉到了就不会放了自己,小狐狸感到非常难过,它试过好多办法都不能逃出去,于是,它决定放了小鸟,让小鸟获得自由!

接下来,小狐狸做了好多设想,猎人会来吗?天空中会来很多小鸟吗?小狐狸会获得自由吗?

轻轻的留白带给小朋友无尽的想象…..

在和女儿一起阅读小狐狸的时候,女儿想到了她和蝴蝶的故事…

那时候,暑假她去学游泳,遇到蝴蝶,轻轻一捉就捉到了,她说,想和小蝴蝶一起玩,我说,可是你还要去游泳呢,把它放了,它会来找你玩的!于是她就把小蝴蝶放了,还叮嘱小蝴蝶,待会儿要来一起玩啊!当她游完泳出来,小蝴蝶还真的来了,她很高兴!接下来去游泳的每一天,她都会遇到蝴蝶和她一起玩….

她也知道了,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别人呢。

Ps:哈哈,其实是因为她游泳完洗澡香香的,蝴蝶就来了….

在《捉》的故事中,也许小鸟会像乌鸦喝水一样投下树枝让小狐狸踩着上来呢?也许它们会用线把小狐狸拽上来呢?也许….

关于小狐狸和小鸟或许有无数种可能,你家小朋友觉得会是怎样的呢?

全书色彩简洁明快,心理活动跃然纸上,那个小狐狸真像个像小孩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