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语文随笔》的读后感大全

《语文随笔》的读后感大全

《语文随笔》是一本由叶圣陶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1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语文随笔》读后感(一):一篇教会我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语文的书

或许是因为语文这门课是母语的原因,以前上语文课时总是不在意,最讨厌的试题就是同义词辨析和病句修改,在我眼里,语文不就是多看看书,多背一背就可以了吗,高中备受病句折磨,总感觉差不多的句子为什么要揪得如此仔细呢?

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这本书,我才明白了。

语文远没有我想象得这么简单。

《语文随笔》这本书从学习语文的态度,语文的文法、修辞、语言等等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语文学习。既讲述了语文学习的方法,也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同时,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写作技巧,要学会写作,学会运用语言,不仅仅是多读、多看、多写,有自己的思路也很重要。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则是以自己的为例,将几篇文章进行逐字逐句地修改,帮助读者正确看待语文,脚踏实地提升语文能力。文章的说理性很强,平时我们不会注意的点被拎出来,让读者恍然大悟,有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相信看了这本书,那些不会语文、不懂写作的人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不过或许是因为文章的说理性太强,后面几乎看不下去/(ㄒoㄒ)/~~

《语文随笔》读后感(二):语文课还得重新上一遍

(书中各篇文章本是分离的,其内容则贯穿着统一的观点,主要讨论了两对关系:阅读与写作,内容与表达,后一组关系又能体现在前一组之中。不过总体上看更关注写作这一方面。)

语言的运用有内外两个方面,有书面和口头两个途径,具体来说便粗略地分成:倾听、阅读、讲话、写作。

语言通过修辞和语法形成表达,这是文章的躯壳;内容直接或间接源于生活,这是文章的灵魂。(其实文章也并非简单的二分法就能解析得清的)内容与表达的成型过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文章写作的顺畅与否取决于内容成熟与否,如果内容不能在脑子里先确定好,表达时下笔便无可依据,只能临时硬套潜意识中的存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在的表达就是内容的唯一体现,有高度重视其每一个细节,重视其形成和修改的必要。简言之,写作的目标在于“说明白”,其前提则是要“想清楚”。

要把想说的东西写出来,或者说把模糊的思维凝聚成形,也非想当然的事。首先应保证真实无伪的态度,不故意失真,这是作文讲话的原则;其次还要通过语法和修辞上的技法做到尽量真实的传达,这更是作者的本分;再次是保证别人读得懂,也就是保证文章符合一般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这是不得不为。

写文章最好做到文笔干净(论说文故应以干净为佳,但作文不尽当如此),这便要做到内容上的集中、明晰、条理和表达上的清爽、简洁、明快。其中容易用力的是表达的语法和修辞。语法使人说得对,修辞使人讲的好,虽是交流中自然形成的约定,却必须经过学习练习才能保证用的正确。在汉语的写作中应尽量使用短句,有意识的体现汉语写作中意群间的飞跃,少用复句长句和关联词;还应避免啰嗦重复,只要不影响意思的传递,则不必要的语句应尽量删除干净。

相比于表达,写作内容处理更加重要,也更加难以把握,这里简要说一下其构思的几个步骤。首先要意识到的是文章不是无所为而做的,有不得不做的背景,所以写作的起点是情境的揣摩和意图的分析,为文章定好基调和方向。其次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文章立意,解决写什么,从什么角度写的问题。在此之前,情境和意图都是模糊、具体的,经此环节就变成的确定、形而上的。接下来便开始搭建文章结构,进行说明或论证,解决文章怎样写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最后才是表达上的完善,走到作为一个工程的写作的终结。

写作是一个人内心世界输出的体现,承担输入职能的是阅读。

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间接经验的积累,因此不应是泛泛的浏览,而应力求真正的理解,注意其思路的展开,然后判断其内容的对错,借鉴其表达得失只是顺便之举。这就要求面对一篇文章,要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坏在哪里为什么坏。对别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批评,对自己的作品更要在批评后能进行修改。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是当今普通人必需的能力,要把技法内化成自己的本能和习惯,需要进行刻意的持续反复练习。(最现实的需求是做到10分钟的讲演)

《语文随笔》读后感(三):我为什么这么BS你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zappyahwe.blogbus.com/logs/24329094.html

某些人常向四周夸耀说,我也有写BLOG的,你看过没?

如果不幸被这么雷的问题辐射到,我总要送出一副无辜相:我,怎么,不知道啊。。。由于经常练习,我装无辜的水平居然还不低。

万恶的MSN有一个不可磨灭的好功能,就是头像前的小星星。这样,瞄一眼就能知道这个博是什么成色。不是我眼力毒,而是文和文的差别实在太大:

反面教材——“这个寂寞的深夜,在床上辗转难眠,他突然给我打来了电话。”(出处不表)

正面教材——“通常半夜打来的电话,不是奸情就是险情。”(摘自毛利博客:看上去很猛)

反面教材中,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是幼儿园级别的。大家都是有生活体验的成人,说到半夜,自然会产生一系列对半夜的理解,包括无聊乏味寂寞,以及暧昧躁动等等等等。如果你不打算也没能力像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那样用整整前17页来一一细数主人公夜半骚包的思绪,那用“半夜”这个简单的词,把背景留给观众理解,才是王道。非要用“这个寂寞的深”6个字,不仅罗嗦,还自宫了一部分背景层次,更主动把作品降级到小儿女层面。

写小儿女层面当然不是不好。回想下,奥斯丁怎么写小儿女作品开篇第一句?没错,正面教材有意无意地学习了《傲慢与偏见》开篇的第一句(It is universally known that ……),“通常半夜如何如何”这样的句式,铺开了一个引人兴趣的话题——半夜来电,作为背景。丰满的背景深度,不需要很多字。

开头才半句话,就拉开了天壤之别。

我们继续。电话没有不突然的,电话的内容才有突然不突然,这个“突然”让我突然想抽作者。辗转难眠当然是在床上,难不成在马桶上?并且,成语虽是高度概括的好词,但仅限于发明者第一次使用。如果你把自己的作品定位于《读者》杂志用稿,那请放心使用成语。否则,还是去想想福楼拜是怎么说的。道理很简单,第一个放大“打酱油”、“俯卧撑”的网友很有才,折服之,您觉得现在无数打酱油、俯卧撑的跟帖有才吗?

当然,普鲁斯特也说过,“如果别人口中说出了好段子,为什么我们不去引用呢?”可是普鲁斯特这么说的前提是普鲁斯特也能写出好段子,所以有权偶尔引用。

反面教材中的“他”:最严重的失败出现了。这个字把读者关在门外,感觉在说,这是老娘日记,你来看啥。这么高调的让人偷窥,姿态实在可恶。正面教材中“通常”则是张开双臂:来来来,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姿态上就让读者很亲切,看似平和,但才气凌驾在大美女之上不知多高了。

据说反面教材的作者其实是挺漂亮一姑娘,身材好的风一吹能漂起来,心灵细腻的拔丝香蕉般一缕一缕。为啥写出来的文反差如此大?难道上帝真是公平的?好好琢磨一下写文章的定位吧。好的作者是细腻的观察者,应该不是细腻的自恋者。在我的文中有你的喜怒苦痛,才是让人舒服的文。就算做不到篇篇发人深省(做到了就无趣了),也要有点乐子,否则谁有兴趣听你“辗转难眠”的叽叽歪歪?当然,接下来爆猛料或艳照的除外,但已不属于文字范围了。

就文字来说,分出高手和庸人,看开篇第一句话足矣。

再次感谢MSN的小星星功能,让我们瞄一句而识烂文,节省了大好光阴。

《语文随笔》读后感(四):后悔读的太晚了

小记《语文随笔》叶圣陶——四星半

一篇非常可爱的小书,可惜我看的太晚了,应该初中/高中看更好。我真的向学生强烈安利,甚至帮我妹妹立刻买了一本这个。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学习方法分析的非常深刻,可惜我看的太晚了!里面对写作的方法、阅读的方法(这点对我尤其有帮助)、说话的方法都记下来比较详细的分析。还举例了很多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如果我在以前就看过这本书,对语文的学习肯定更加得心应手。

培养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做去,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读书笔记不只是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注解表格等等抄上去,也不只是把一些书本上的美妙紧要的文句抄上去。除了这些,还有应该记的,如:翻了几种书,就可以把参照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读了一篇文章一部书,自己有些想头,或属怀疑,或属阐发,或属欣赏,都可以记录下来。”我发现了,我虽然以前走过弯路。但是慢慢的经过优化我的读书笔记方法,倒是和叶圣陶建议的做笔记方法差不多呢。

“一般人只须讲求实用的写字,不必以练成书家为目标。实用的写字,除了首先求其正确之外,还须求其清楚匀整,放在眼前觉得舒服,至少也须不觉得难看。临碑帖,一般人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只须逢写字不马虎,就是练习。写字是手的技能,随时留意,自然会做到心手相应的地步。”羞愧啊,想来我做了那么多的读书笔记,却常常遗憾自己的字实在是不够整洁雅观,丑到我自己都觉得害臊。不可不可,是应该关注一下了。

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立得正,从生理学看来,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到了要做要立的时候再来想坐立的姿势应该怎样。必须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连生理学什么的也决不想起,这才可以终身受用。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临时搬出一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样,写作应该怎样,岂不要把整个儿的兴致分裂得支离破碎了吗?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技能,养成习惯,必须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着它,才是真正的受用。读者看这本书,请不要忘记这一句:养成习惯。

《语文随笔》读后感(五):【笔记整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阅读此书,深感前辈大师对治学和写作的态度之严谨认真。本书其实是叶圣陶的一些关于写作的发言、点评的合集,从非常基本的层面分析了学习写作的要点,而点评部分之细致,则让人感觉像回到了小学上写作课。我们是成年人了,也都上过写作课,可这些基本功是否都练到家了呢?未必。

道理其实是浅显的、甚至大部分可能是已经知道的,但是浅显基础的道理也往往中肯、实用,重点不在知道,而是践行。如果学写作的过程中能一直踏实践行这些道理,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能不能写得出奇的好,在乎灵气;但至少若遵循本书原则,多半不会写得出奇的差。

学习写作,一要学,二要写。

- 遇到好文章,要精读,不可草草看过就算;可以出声地念,精彩的段落最好读到能背;要“美读”,也就是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表达出来,孟子所谓“以意逆志”;

- 要详细深入分析文章结构,包括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怎样开头、结尾?每段在写什么?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详写略写的用意何在?等等。

- 通过多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遇到不明白的词,要查字典,要搞明白它的不同用法,或者典故(如:与历史有关的词,可依据历史知识把那个时代的事迹想一回;若是地名,翻地图辨认一下;若是典故,把出处了解一下;若是专业名词,则把相关知识了解或温习一遍——也是治学广识之法)

- 写作过程:

动笔之前先要思考,两个方面必须先想清楚:1.对象 2.立意。先知道要写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意思/情感【一定要有感而发,有想法才动手写作,语句要言之有物,不要无病呻吟、无中生有】;

然后列提纲,理清思路、文章结构;

最后才动笔;写完念几遍【自己的想法:写的时候可以跟着思路一气呵成,写完读的时候再根据以下注意点来进行用语的修改。若第一遍写就瞻前顾后,恐怕会阻碍成文】

- 如何决定写什么不写什么?语言要本着节约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心思想,有关就写,无关不写【例:朱自清《背影》只写与背影相关的场景和必要的背景交代,之前父子出游情况等不写,父子俩说的无关的话不写】

- 语言文字:要用熟习的而不是似懂非懂的词;要生活中通用的,不可自己生造字词用法;选词要贴切、必要,虚词、语气等不能乱用;比喻若不恰当不如不用;去掉不必要的夸张;不要用一些套话、陈词滥调,如“时代的巨轮”、“紧张的心弦”等等;不要篡改成语;不要乱用标点。

- 文章不要过于纤巧,不要在一两个字眼上过分推敲(用词依然要准确,但是重在表达清楚意思,不用非得选“高级的字眼”来堆砌辞藻)。要注重文字的力量、活动、自然。【老舍:下笔前先想好几句,要顺当,看一段一节的意思是否显明】

- 为读者着想:写文章要让人看得懂、便于理解。少用长句、拗口的表达方式,尽量把话讲明白(实用型作文尤其如是)

- 写见闻:抓住当时的感觉,顺次写下来,就能使人身临其境。不要流水账,什么都写还加一番分析,则缺乏画面感。【例:鲁迅《社戏》写戏园的热闹:“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

- 写人物、情感:多用动作、语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而不要直接写出来,也少用形容词!说话作文都不要冗余。【例:朱自清《背影》,全篇对动作都是实写,只有一处虚写“他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来点明心情,衬托动作。全篇没有直接描写人物情感的句子,但是感人至深。直接写“父亲多么爱我”“我心中涌起一阵感动”之类的句子只会造成读者的情绪断层,显得尴尬而低级】【《背影》一文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一个“了”都是必须用才用,值得多读】

注:本段掺了我自己的想法,有些不是原文观点。

鉴于本书写作的年代和背景,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作者说到文中不要用文言词汇,举例说“步xxx的后尘”这样的句子人们需要想一想才能听懂,可是我觉得这个用法应该不难懂,我想几十年来群众的文化水平还是高了不少的吧(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当然)。还比如“当xxx”,作者说这个用法不够日常。我是觉得,这虽然确实不是日常口语用语,但引用的原文是一首诗,“当”这个字用在诗里,还是挺正常的吧。作者写这些意见,是因为他面向的主要是新闻人、领导干部这些人群,他们需要的是把事情讲明白,要能让劳动群众理解。随着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的变化,应将这些意见灵活应用。当然,总体而言还是很有教益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